色谱填料

搜索文档
纳微科技:血液制品列为色谱填料核心业务的重点应用方向
新浪财经· 2025-09-22 12:01
公司业务战略 - 公司将血液制品列入色谱填料核心业务"3+2"重点应用方向之一 [1] - 公司持续开发新产品和应用工艺并积极对接客户需求 [1] - 公司已有不同阶段的研发项目导入 [1] 行业发展趋势 - 近几年国内血液制品客户越来越重视创新工艺研究 [1] - 国内血液制品客户越来越重视关键物料国产替代 [1]
赛分科技: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苏州赛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9-04 10:18
文章核心观点 - 中信证券作为赛分科技科创板IPO保荐人,出具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报告,确认公司治理、财务、募集资金使用等方面未发现重大问题,但提示需关注技术保护、市场竞争、产能消化等潜在风险 [1][2][3][4][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76%至1.83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40.91%至5365.92万元,主要受益于市场开拓及产品性能优势 [15][16] - 色谱行业国产化替代趋势明确,但公司面临国际巨头竞争(国内市场占有率约1.41%-5.21%)及本土厂商加速内卷的双重压力 [13][14] 持续督导工作概述 - 保荐人通过现场检查、文件查阅及高管访谈等方式,对公司治理、内部控制、资金往来、募集资金使用等8个方面履行督导职责 [1] - 未发现公司存在重大违规事项或核心竞争力不利变化 [1][2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3亿元(+19.76%),净利润5365.92万元(+40.91%),扣非净利润4650.29万元(+22.08%) [15][1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571.75万元(+36.32%),主要因销售回款规模增长 [16] - 研发投入2390.03万元(+8.85%),占营收比例13.09%(同比下降1.31个百分点) [24] - 应收账款余额1.03亿元,存货余额1.19亿元(占资产总额8.66%) [6][7] - 主营业务毛利率70.55%,因新产品工艺稳定性不足有所下降 [8] 核心竞争力与技术优势 - 掌握微球合成(粒径1.7-90μm)、表面纳米涂层、功能化修饰等核心技术,覆盖硅胶/聚合物/琼脂糖三大基质 [17][18] - 首创核壳复合层析介质技术(壳层与核层双官能团),打破Cytiva垄断 [18] - 层析介质种类超100种,分析色谱柱规格超1000种,覆盖抗体/疫苗/核酸等应用场景 [19] - 扬州基地通过113家药企质量审计,依据ICH Q7标准建设质量管理体系 [22][23] 经营与市场进展 - 工业纯化业务新增119个医药项目(研发阶段96个、临床阶段19个、商业化4个) [10][20] - 境外收入占比18.20%,美国子公司承担采购/生产/销售职能 [4] - 正建设扬州二期产能项目(年产22.48万升层析介质),以应对国产化替代需求 [5][22] 行业风险与挑战 - 下游创新药研发门槛提高(如《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同质化竞争加剧 [10][14] - 生物医药行业融资规模下降可能影响研发投入,公司12.55%工业纯化收入来自研发阶段客户 [11] - 国际厂商(Cytiva、Thermo Fisher等)占据国内色谱介质市场超50%份额 [13] - 贸易摩擦及关税政策可能冲击供应链成本及需求 [14] 研发项目进展 - 耐碱高载量蛋白A介质:完成FDA DMF备案,进入中试测试 [24] - 琼脂糖基球技术:开发出阴离子交换介质Agarosix HC90-Q,对标Cytiva Capto产品 [24][25] - 核壳复合介质:实现工业化生产,申请超15项专利 [25] - 聚合物基质填料:推出PSDVB基质的Proteomix POR系列产品 [27][28]
蓝晓科技(300487):业绩稳健 建高端材料产业园加码生命科学
新浪财经· 2025-08-20 08:3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收12.47亿元同比下滑3.64% 归母净利润4.45亿元同比增长10.01% [1] - 经营活动现金净额2.88亿元同比增长36.5% 加权ROE 10.72%同比下降0.39个百分点 [1] - 销售毛利率51.26%和净利率35.97%分别提升3.78和4.32个百分点 主因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及原材料成本下降 [1] - 中期分红预案每10股派现1.8元(含税) [1] - 资产负债率36.3%同比下降3.73个百分点 有息负债率仅7.61%保持低位 [1] 业务板块表现 - 吸附材料收入10.07亿元同比增长3.4% 其中水处理及超纯化3.59亿元(+11.25%) 生命科学3.2亿元(+12.43%) 金属资源1.49亿元(+22.84%) [2] - 系统装置收入1.83亿元同比下降36.53% 扣除盐湖提锂大项目影响后同比基本持平 [2] - 节能环保和化工催化业务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2] 金属资源板块进展 - 盐湖提锂产业化项目累计12个 合计碳酸锂/氢氧化锂产能近10万吨 [3] - 西藏国能矿业结则茶卡项目首条产线实现连续稳定试运行 预计建成西藏首个工业级绿色零碳直接提锂项目 [3] - 红土镍矿提镍、钴提取回收、石煤提钒领域已签订多个工业化项目 [3] - 氧化铝母液提镓保持高市占率 持续替代国外品牌 [3] 生命科学板块布局 - 拟投资11.5亿元建设浦城生命科学高端材料产业园 涵盖层析介质/色谱填料/酶载体等产能 [4] - 多肽固相合成载体业务增长良好 多个GLP-1多肽类项目推进中 覆盖多数临床阶段仿制药项目 [4] - Protein A Suno产品获国外知名药企测试通过 国内新增抗体临床三期替换验证项目 [4] - 10类色谱填料完成DMF认证 9款处于申请阶段 乳铁蛋白项目获国外客户积极反馈 [4] - 小核酸载体产品覆盖数十个临床阶段项目 涉及慢性乙肝/高血脂/糖尿病等大病种 [4] 水处理业务突破 - 高端饮用水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 与头部客户签订长单合同 [5] - 超纯水业务实现标志性突破 喷射法均粒技术获实质性半导体企业订单 [5] - 面板行业实现多条新建水线全线供货 树脂产品技术表现获客户高度认可 [5] 产能与技术优势 - 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凸显技术优势 主要原材料苯乙烯价格回落 [1] - 盐湖提锂技术及产业化能力领跑市场 在锂电池回收/伴生矿等领域持续突破 [3] - 超纯水树脂采用喷射法均粒技术 半导体客户启动最高等级树脂综合评价 [5]
蓝晓科技(300487):高毛利业务推动业绩增长 规划新产能有望助力成长
新浪财经· 2025-08-20 06:36
业绩表现 - 2025H1公司营收12.47亿元同比-3.64% 归母净利润4.45亿元同比+10% [1] - Q2营收6.71亿元同比+1%环比+16% 归母净利润2.51亿元同比+7%环比+30% [1] - 盐湖提锂大项目无收入确认拖累营收增长 但生命科学等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推动利润增长 [1] 业务结构 - 2025H1吸附材料销售3.34万吨同比+8.35% 综合毛利率51.26%同比+3.8pcts 吸附材料毛利率54.27%同比+3.2pcts [2] - 生命科学板块营收同比+12.43% 多肽固相合成载体业务增长良好 [2] - 金属资源板块营收同比+22.84% 提镍、提稼、提铀等产品销售持续增长 [2] - 水处理板块营收同比+11.25% 高端饮用水与头部客户形成长单合同 超纯水在半导体、面板等领域持续突破 [2] 成本与毛利 - 2025H1苯乙烯均价8,074元/吨同比-13.06% 原材料价格回落推动毛利率增长 [2] - 高毛利业务增长叠加原材料价格回落 公司毛利率显著提升 [2] 未来规划 - 预计投资11.5亿元建设生命科学高端材料产业园 国内扩能同时海外布局全球化营销网络 [3] - 产品在国内知名药企抗体临床三期项目中进行替换验证 新增两个抗体IND申报项目 [3] - 10个类型色谱填料完成Drug Master File认证 9款处于申请阶段 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3] - GLP-1多肽类、乳铁蛋白、小核酸载体等项目顺利推进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52亿元、11.95亿元、15.34亿元 [1] - 对应EPS分别为1.88元、2.35元、3.02元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8.1倍、22.4倍、17.4倍 [1]
赛分科技: 苏州赛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8 09:3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1.83亿元,同比增长19.76%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65.92万元,同比增长40.91% [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71.75万元,同比增长36.32% [4] 利润分配方案 - 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26元(含税) [1] - 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082.81万元,占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20.18% [1] 研发投入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2,390.03万元,研发费用率为13.09% [4] - 研发投入金额同比增长8.85% [5] 工业纯化业务 - 工业纯化产品销售收入为1.20亿元,同比增长28.59%,占总营业收入65.97% [5] - 销售额超百万元的核心客户实现销售收入1.04亿元,占工业纯化产品销售的86.22% [5] - 应用于药企正式生产或三期临床阶段的工业纯化产品销售收入为0.84亿元,占工业纯化产品销售收入的69.54% [5] 行业市场 - 2025年全球色谱介质市场规模预计达82亿美元,2026年预计达到90亿美元,增长率为9.76% [16] - 2025年全球生物药色谱介质市场规模预计为64亿美元,2026年预计达到70亿美元,增长率为9.38% [16] - 2025年中国色谱介质市场规模预计为167亿元,2026年预计达到204亿元 [19] - 2025年中国生物药色谱介质市场规模预计为108亿元,2026年预计达到132亿元,增长率为22.22% [19] 色谱技术应用 - 色谱技术覆盖药物研发、临床前实验、临床试验、生产应用以及质量控制全流程 [8][9][10] - 下游纯化环节在生物药生产中占据主要生产成本,以单抗为例,下游分离纯化环节占据总生产成本的65%以上 [15] 公司行业地位 - 是全球范围内少数同时具备分析色谱及工业纯化介质领域先进研发及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 [26] - 分析色谱领域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唯一中国企业,全球累计客户超过5,000家,涵盖80%以上大型药企 [27] - MabPurix系列Protein A亲和填料是中国第一款通过FDA DMF备案的国产亲和填料 [26] 产品与技术 - 分析色谱产品超过1,000种,规格从粒径0.3mm到5cm [29][32] - 工业纯化产品种类超过100种,覆盖抗体、疫苗、胰岛素、核酸、基因治疗、重组蛋白等生物制药细分领域 [29][34] - 在GLP-1药物纯化领域开发了平台化工艺,相关填料产品销售额实现同比大幅增长 [5]
2025年中国色谱介质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研判:行业规模有望达到145.97亿元,高性能介质将成竞争焦点,中国企业有望在部分领域实现全球突破[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12 01:19
行业定义及分类 - 色谱介质在工业纯化领域惯称为层析介质 分析色谱领域惯称为色谱填料 是色谱分离技术的核心材料 用于液相色谱 气相色谱等系统中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纯化和分析 [3] - 色谱介质按基质材料可分为硅胶基质 聚合物基质 琼脂糖基质 纤维素基质 按分离模式可分为反相色谱 离子交换 疏水相互作用 亲和色谱 体积排阻 手性色谱 按粒径与压力范围可分为分析型 制备型 层析树脂 [3] 全球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全球色谱介质市场规模75.28亿美元 较2023年增加6.26亿美元 预计2025年有望达到81.57亿美元 [5] - 色谱技术凭借高效分离能力 温和操作条件及广泛应用领域 成为生物制药领域分离纯化首选方法 全球生物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抗体 疫苗 重组蛋白等下游生物药市场扩张及新药放量推动行业规模快速扩张 [5] 中国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色谱介质产量110.33万升 较2023年增加20.74万升 预计2025年有望达到132.32万升 [7] - 2024年中国色谱介质需求量191.94万升 较2023年增加31.24万升 市场规模128.86亿元 较2023年增加18.23亿元 预计2025年需求量将达224.42万升 市场规模将达145.97亿元 [9] - 生物制药市场规模保持强劲增势 带动下游分离纯化需求 生物药色谱介质行业规模呈现高速增长趋势 [9] 行业产业链 - 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硅胶 聚合物微球 功能化试剂等原材料 聚合反应釜 喷雾干燥机等生产设备 [11] - 行业中游为色谱介质生产制造 国产在制备级介质如50μm填料已实现替代 但高端介质仍依赖进口 [11] - 行业下游应用于生物制药 工业分离 科研与检测等领域 [11] 行业竞争格局 - 色谱介质市场长期被外资垄断 Cytiva ThermoFisher Tosoh等国际主流厂商在中国市场占据超过50%市场份额 国产化率相对较低 [13] - 国内企业与海外龙头企业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纳微科技是较早布局的龙头企业 赛分科技也在市场中占据一定份额 [13] - 国内色谱介质企业数量增加 纳微科技 赛分科技等优秀企业成为国产替代主力军 [13] 代表企业:纳微科技 - 2024年纳微科技发生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产品销售的客户数量为792家 较2023年增加23家 [16][17] - 2024年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产品产量110526.86升 销量96616.95升 实现营业收入45058.28万元 营业成本8307.44万元 毛利率81% [17] - 产品和服务主要应用于生物医药工艺 分析检测 平板显示 体外诊断四个行业 分为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 色谱分析仪器及配件 蛋白层析系统及配件等 [16] 代表企业:赛分科技 - 扬州生产基地一期工程年产能达24760升 单批次产能达500升 是国内色谱介质行业具有大规模量产能力的少数企业之一 [19] - 2024年亲和层析填料产量3534.99升 销量2745.51升 离子交换填料产量5773.61升 销量5753.65升 硅胶基质填料产量2981.81千克 销量3165.75千克 [21] - 产品种类已超过100种 覆盖亲和层析填料 复合层析填料 离子交换填料 体积排阻填料 疏水填料 聚合物反相填料 硅胶基质反相填料 分析色谱媒介等 [21] 行业发展趋势 - 生物药需求驱动下 中国生物药色谱填料市场规模保持增长趋势 行业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国产化替代加速以及产品性能水平升级 [23] - 国产色谱填料企业已能够与国际品牌形成有效竞争 生物医药行业对国产化替代呈现加速发展趋势 [23] - 医药行业对上游供应链稳定性和安全性高度重视 要求更高机械强度 更高化学稳定性 更高载量和使用寿命的高质量分离纯化产品 [24] - 色谱应用场景延伸至ADC 双抗 核酸 基因治疗等新兴领域 对色谱技术创新水平和产品性能提出更高要求 高性能介质如mRNA纯化填料 连续层析树脂将成为竞争焦点 [24]
【私募调研记录】高毅资产调研纳微科技、美迪西等4只个股(附名单)
证券之星· 2025-07-14 00:08
纳微科技 - 小分子业务受益于GLP-1类多肽药物市场爆发,色谱填料产品收入显著增长[1] - 大分子业务通过三期放大应用项目和商业化药物变更项目支撑业绩稳定恢复[1] - 推出第三代软胶亲和产品并优化营销体系,增强抗体应用竞争力[1] - 二季度归母净利率环比提升,主要得益于高毛利率的色谱填料业务[1] - 收购赛谱仪器和福立仪器完善产品线,增强全产业链覆盖能力[1] - 打造整体色谱技术平台提供解决方案,避免单一产品价格竞争[1] - 加快海外市场布局提升国际竞争力[1] 美迪西 - 海外业务目标占比40-50%,已在美国波士顿设立研发办公场地[2] - 具备系统且丰富的生物药临床前研发服务能力,建设多个生物药研发技术平台[2] - AI技术平台获政府立项,构建"人类细胞模型-I预测-类器官"三位一体创新平台[2] - 采取多项措施保障实验用猴供应稳定[2] - 运营多个研发中心,持续优化内部组织和业务结构提升产能利用率[2] - 美国关税政策暂无明显影响,已在欧美亚太多点布局[2] - 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比例83.61%,通过降本增效实现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2.46%[2] 耐普矿机 - 锻造复合衬板具有更好耐磨性和更高磨机台效,已在西藏知不拉矿山成功应用[3] - 与多座矿山达成协议,预计今明年初将有更多成功案例[3] - 计划将锻造复合衬板打造为龙头产品[3] - 投资哥伦比亚铜金矿项目,已完成可行性设计并提交审批[3] - 项目预计建设期两年,矿山寿命14.2年[3] - 未来将继续关注优质矿产资源投资机会[3] 中国瑞林 - 主营业务涵盖有色金属全产业链技术解决方案及服务[4] - 2024年境外业务收入占比41.02%,境内58.98%,境外收入逐年增长[4] - 代表性境外项目包括尼日利亚供水、塞尔维亚铜业扩建、津巴布韦锂矿项目[4] - 募投项目有序推进,建成后将提升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4] 高毅资产 - 国内投研实力强、管理规模大、激励制度领先的平台型私募基金[5] - 投研团队超30人,汇聚多位明星投资经理和一线基金公司研究员[5] - 由邱国鹭担任董事长,邓晓峰担任首席投资官,卓利伟担任首席研究官[5] - 团队分布在深圳、上海和北京[5]
纳微科技:有知名机构高毅资产参与的多家机构于7月10日调研我司
证券之星· 2025-07-11 10:39
公司业务发展 - 小分子应用方向因GLP-1类多肽药物市场爆发,色谱填料产品收入增长明显,驱动小分子业务快速增长 [2] - 大分子应用方向早期研发需求未明显上升,但三期放大和商业化药物变更项目支撑业绩稳定恢复 [2] - 抗体类新药项目是国产填料替代进口的主要领域,公司推出第三代软胶亲和产品提升性能,增强竞争力 [3] - 公司优化营销体系,实施战略客户策略,加强工艺服务能力,推动国产替代趋势增强 [3] - 公司加快海外市场布局,完善营销体系,提升海外销售力量,推动大分子业务恢复增长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主营收入1.89亿元,同比上升22.39% [7] - 归母净利润2921.54万元,同比上升72.98% [7] - 扣非净利润2507.61万元,同比上升85.28% [7] - 毛利率72.77%,负债率15.46% [7] - 二季度归母净利率环比提升,因高毛利率的色谱填料业务占比达60%,增速提升改善整体盈利 [4] 战略布局 - 收购赛谱仪器和福立仪器,延伸产品线至蛋白纯化设备和液相色谱仪,完善色谱技术平台 [5] - 赛谱仪器蛋白纯化仪与公司填料产品配套,提供工艺开发服务,实现业务协同 [5] - 福立仪器液相色谱仪可带动分析色谱柱耗材应用,对标国际巨头业务模式 [5] - 两家仪器公司在核心技术、客户资源和渠道资源共享,增强全产业链服务能力 [5] 竞争策略 - 打造从色谱填料、色谱柱到色谱仪的整体技术平台,提供整体解决方案避免价格竞争 [6] - 聚焦3+2市场(多肽、双抗、血制品、疫苗、小核酸),以重磅产品技术创新保持份额 [6] - 研发资源聚焦关键产品性能提升,跨部门协同提质增效,提升质量体系 [6] - 加快海外布局,完善营销体系,加强直销能力,增加战略合作 [6] 机构观点 - 最近90天4家机构给出评级,3家买入,1家增持 [8] - 多家机构预测2025年净利润在1.34亿至1.48亿之间,2026年预测1.86亿至2.21亿 [9] -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2679.24万,融券净流出9.91万 [9]
信达证券:给予纳微科技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6-06 14:34
公司概况 - 纳微科技成立于2007年,专门从事高性能纳米微球材料研发、规模化生产、销售及应用服务,为生物医药、平板显示、分析检测及体外诊断等领域客户提供核心微球材料及相关技术解决方案 [2] - 2024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3亿元,同比增长71.47%,实现归母净利润0.41亿元,同比增长38.05% [2] - 2025Q1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9亿元,同比增长22.39%,实现归母净利润0.29亿元,同比增长72.98% [2] - 2023年以来公司净利率水平大幅下滑,主要是受到股权激励费用摊销和赛谱仪器商誉减值的影响 [2] 行业分析 - 预计2023年全球色谱介质市场规模69亿美元,预计2026年达到9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9.26% [3] - 预计2023年中国色谱介质市场规模为112亿元,预计2026年达到203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1.92% [3] - 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行业长期被外资垄断,无论是小分子色谱填料还是大分子层析介质,国产化率都相对较低 [3] 主营业务 - 纳微科技是国内较早布局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行业的龙头企业,开发出国内厂商中品类最全的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 [3] - 公司下游客户恒瑞医药商业化项目的工艺成功变更,为进口替代建立经验模板 [3] - 公司客户数量不断积累,临床阶段不断后移,目前储备大量临床中后期项目 [4] - 色谱填料及层析介质的用量与项目阶段相关,从临床一期到临床二期到临床三期到商业化呈现逐级放大趋势 [4] 产业链布局 - 纳微科技通过"自建+并购"双轮驱动,布局色谱仪器、色谱耗材、蛋白纯化系统、体外诊断耗材等产业链上下游方向 [5] - 福立仪器是国产色谱仪器领军企业,在气相色谱领域已经初具规模,在液相色谱领域发布L75超高效液相色谱仪 [5] - 纳谱分析专注于打造高品质实验室用色谱耗材,实现从微球原料、填料制备、色谱柱装填全过程国产化 [5] - 赛谱仪器致力于开发用于蛋白、抗体、疫苗、核酸、诊断原料等大分子生物制品领域的精密纯化设备 [5]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0.01亿元、12.44亿元、15.49亿元 [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1亿元、2.21亿元、2.85亿元 [6]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35元、0.55元、0.71元 [6] - 截至2025年6月5日,对应PE估值分别为62.22倍、39.89倍、30.86倍 [6]
纳微科技:公司深度报告:色谱填料主业把握两大机遇,全产业链布局打开成长天花板-20250606
信达证券· 2025-06-06 14: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纳微科技作为高性能纳米微球材料龙头,2024Q4 以来业绩边际显著改善,未来净利率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4] - 色谱填料主业处于关键发展窗口期,有望受益于进口替代和商业化放量两大机遇 [5] - 通过“自建 + 并购”双轮驱动布局产业链上下游,展现出极强的业务延展性,有望打开成长天花板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高性能纳米微球材料龙头,业绩边际显著改善 - 发展历史:2007 年成立,专注高性能纳米微球,2021 年科创板上市,技术与产品不断迭代 [21] - 主营业务:产品和服务涉及生物医药、分析检测、平板显示和体外诊断等领域,生物医药为重点方向 [23] - 股权结构:实控人为江必旺和陈荣姬,间接控制 28.27%股权,江必旺直接持股 16.03%,布局多家子公司 [25] - 高管团队:研发和销售人才兼备,从业经验丰富,创始人江必旺科研背景深厚,总经理牟一萍产业经验丰富 [30] - 财务分析:2024Q4 以来业绩边际改善显著,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为核心主业,核心主业毛利率稳定,净利率有提升空间 [33][37][41] 色谱填料主业:把握进口替代和商业化放量两大机遇 - 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是生物医药分离纯化的关键耗材:色谱技术可实现混合组分分离,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底层材料是纳米微球,制备技术门槛高 [46][48] - 色谱介质市场规模百亿级别,生物医药为重要应用方向:全球和中国色谱介质市场规模均呈增长趋势,生物医药是重要应用领域 [54][56] - 纳微科技全面布局技术路径,产能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开发出品类最全的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硅胶、聚合物、天然聚合物填料各有优势 [59][60][75] - 发展窗口期,把握进口替代和商业化放量两大机遇:进口替代方面,行业被外资垄断,国产龙头崛起,恒瑞项目变更为进口替代建立模板;商业化放量方面,客户数量积累,临床阶段后移,储备项目进入回报期 [5][18][19] 布局产业链上下游,打开成长天花板 - 福立仪器:国产色谱仪器领军企业,气相色谱初具规模,液相色谱实现突破,与纳微科技和纳谱分析有协同作用 [11][20][93] - 纳谱分析:专注高品质实验室用色谱耗材,采用自主研发微球填料,实现全过程国产化,业绩高速增长 [11][20] - 赛谱仪器:国产蛋白纯化设备领域龙头企业,受市场调整影响业绩下滑,采取积极措施有望改善经营趋势 [11][20]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 盈利预测: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10.01 亿元、12.44 亿元、15.49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41 亿元、2.21 亿元、2.85 亿元 [8] - 投资评级:看好公司中长期成长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