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试剂
icon
搜索文档
诺唯赞涨2.03%,成交额3811.18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63.85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26 05:56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6日盘中上涨2.03%至23.13元/股 成交3811.18万元 换手率0.42% 总市值92.0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63.85万元 特大单卖出169.97万元占比4.46% 大单买入226.45万元占比5.94% [1] - 年内股价涨5.04% 近5日涨4.52% 近20日跌5.20% 近60日涨1.67% [1] 资金流向结构 - 特大单买入0元占比0% 卖出169.97万元占比4.46% [1] - 大单买入226.45万元占比5.94% 卖出220.33万元占比5.78% [1] 公司基本面 - 主营业务为生物试剂(81.86%) 诊断试剂(9.99%) 耗材等材料(3.15%) 仪器设备(2.96%) 技术服务(1.85%) [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06亿元同比减少6.63% 归母净利润312.94万元同比减少80.6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31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6.11亿元 [3]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8596户较上期增加2.37% 人均流通股46269股较上期减少2.31% [2] 行业属性 - 属于医药生物-生物制品-其他生物制品行业 [2] - 涉及基因测序 抗原检测 体外诊断 合成生物 小盘等概念板块 [2]
诺唯赞9月25日获融资买入444.66万元,融资余额1.0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01:33
股价与交易数据 - 9月25日公司股价微涨0.09% 成交额达6634.10万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444.66万元但融资净流出83.52万元 融资余额1.00亿元占流通市值1.11%且处于近90%分位高位 [1] - 融券余量3.18万股对应余额72.06万元 融券卖出14.23万元且融券指标同样处于近90%分位高位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12年3月16日并于2021年11月15日上市 总部位于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2] - 主营业务围绕功能性蛋白及高分子材料研发 涵盖生物试剂、体外诊断和抗体药物三大领域 [2] - 收入构成中生物试剂占比81.86% 诊断试剂占9.99% 耗材与设备合计占6.11%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06亿元同比减少6.63% 归母净利润312.94万元同比大幅下降80.6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31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达6.11亿元 [3] 股东结构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8596户较上期增加2.37% 人均流通股46269股较上期减少2.31% [2]
诺唯赞9月15日获融资买入840.28万元,融资余额1.12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01:35
股价及融资交易表现 - 9月15日股价下跌1.71% 成交额7577.33万元[1] - 当日融资买入840.28万元 融资净买入456.34万元 融资余额1.12亿元占流通市值1.23%[1] - 融资余额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 融券余额35.03万元处于近一年30%分位低位水平[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江苏省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2年3月16日成立 2021年11月15日上市[2] - 主营业务围绕酶、抗原、抗体等蛋白材料研发 涉及生物试剂、体外诊断和抗体药物领域[2] - 收入构成:生物试剂81.86% 诊断试剂9.99% 耗材3.15% 仪器设备2.96% 技术服务1.85%[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8596户 较上期增加2.37%[2] - 人均流通股46269股 较上期减少2.31%[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06亿元 同比减少6.63%[2] - 归母净利润312.94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80.63%[2] 分红情况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31亿元[3] - 近三年累计派现6.11亿元[3]
康为世纪: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江苏康为世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预计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的专项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29 17:25
核心观点 - 中信证券作为康为世纪科创板上市保荐人 对该公司预计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事项出具专项核查意见 认为交易决策程序合规 定价遵循市场化原则 符合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 [1][6][7] 日常关联交易基本情况 - 2025年度预计日常关联交易总额2840万元 占同类业务比例23.89% [1] - 其中向上海天昊生物科技采购原材料及提供劳务金额325万元 占同类业务比例3.10% [1] - 本年年初至6月30日与关联方累计已发生交易金额527.19万元 [1] - 上年实际发生金额254.46万元 占同类业务比例2.13% [1] - 交易差异主要因新增上海天昊生物科技委托研发业务及少数股东新增关联交易所致 [1] 关联方基本情况 - 上海天昊生物科技:注册资本1000万元 公司通过持有昊为泰51%股权认定其为关联方 [1][2] - 北京康为世纪生物科技:注册资本1470万元 作为控股股东持有公司5040万股 构成关联关系 [2] - 泰州华信药业投资:注册资本103.29亿元 通过持有祥泰医学30%股权被认定为关联方 [3] - 三家关联人均依法存续且正常经营 具备良好履约能力 [3] 交易内容与定价机制 - 交易内容包括车辆租赁 办公场所租赁 物业管理 专业技术服务及产品销售等 [4][5] - 定价遵循市场化原则 按市场价格或成本加合理利润协商确定 [5] - 交易将在平等自愿 公平公允原则下进行 不损害公司及其他股东利益 [5] 交易审议程序 - 2025年8月27日经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及监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6] - 关联董事王春香回避表决 非关联董事及全体监事一致通过 [6] - 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审议通过 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6]
诺唯赞: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6:29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诺唯赞,股票代码688105,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 [1][3]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江苏省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路红枫科技园C1-2栋东段1-6层,办公地址位于D2栋,网址为www.vazyme.com [3]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曹林,董事会秘书为黄金,证券事务代表为陈曦 [3] 主要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6.06亿元,同比下降6.63%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2.94万元,同比下降80.63% [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314.25万元,同比下降116.67% [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1.63%,较去年同期下降0.32个百分点 [4] - 总资产为52.4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81% [4] 主营业务与产品 - 公司是一家围绕酶、抗原、抗体等功能性蛋白及高分子有机材料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的生物科技企业 [5] - 业务涵盖生命科学、体外诊断、生物医药三大板块,包括生物科研试剂、高通量测序试剂、诊断原料、诊断试剂及仪器等产品 [5][6] - 已开发1100余种基因工程重组酶和4000余种高性能抗原和单克隆抗体,形成近3000个终端产品 [5] - 生物试剂产品包括PCR系列、qPCR系列、分子克隆系列、基因测序系列等9大系列超2400种产品 [6][7] - 体外诊断产品涵盖心脑血管、炎症感染、优生优育等10大系列,采用量子点荧光免疫、胶乳增强免疫比浊等五大方法学平台 [11][12] - 诊断仪器产品包括量子点荧光免疫分析仪、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等系列设备 [14] 技术平台与研发 - 拥有蛋白质定向改造与进化、基于单B细胞的高性能抗体发现、规模化多系统重组蛋白制备等核心技术平台 [17] - 基础科学研究院负责上游共性技术与工艺研发,各事业部研发中心负责下游产品应用研发,仪器研究院负责设备研发 [17] - 在mRNA疗法领域提供GMP级酶原料及QC检测试剂系列产品 [9] - 在GLP-1领域提供重组蛋白酶、中间体肽等高品质原料产品 [10] 行业地位与竞争格局 - 生物试剂行业存在高技术壁垒,国外企业赛默飞世尔、罗氏和凯杰在中国市场占有率分别约为30%、20%和15% [21][23] - 产业链上游核心原料成本占总成本30%-50%,中游生产环节原材料和生产工艺成本合计占50%-80% [23] - 下游用户中科研机构占比67.3%,工业用户占比32.7%;应用场景中生命科学研究占比约70%,临床诊断占比约20% [24] 经营模式 - 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结合浮动安全库存管理 [18] - 通过关键工序自动化、人员操作标准化、生产过程精益化等措施提升生产质量与效率 [18] - 销售模式采用直销与经销相结合:生物试剂以直销为主,体外诊断产品以经销为主 [19] - 采购环节实行供应商分级管理,对关键原材料供应商实施严格准入审核 [17]
义翘神州2025年上半年营收实现3.24亿元 首次进行中期分红
证券日报网· 2025-08-27 03:47
财务业绩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4亿元,同比增长6.1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769万元,扣非净利润3312万元,同比大幅增长31.85% [1] - 二季度扣非净利润环比增幅达189%,为疫情后首次实现正增长 [1] 分红方案 - 公司首次实施年中分红方案,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0元,共计分红4.87亿元 [1] - 自2021年上市以来连续四年实施高比例分红,兑现与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的承诺 [1][2] - 未分配利润超11亿元,流动资金累计近40亿元,为分红提供坚实基础 [2] 业务发展 - 新冠业务逐渐出清,非新冠业务拓展展现强劲增长后劲 [1] - 生物试剂业务具有生产周期短、毛利率高、现金流好等特征,能快速产生收益 [2] - 公司凭借高技术壁垒构筑宽广护城河,展现出良好的现金流表现 [2] 行业背景 - 生物试剂行业在高技术壁垒、市场刚性需求和政策扶持三重红利推动下,展现出高附加值与规模效应 [3] - 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后疫情时代业绩增长压力正在逐步改善 [1] - 分红机制体现中国资本市场日益成熟与规范化,推动投资者向长期价值投资转变 [2]
百普赛斯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双增
证券日报网· 2025-08-22 01:45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87亿元 同比增长29.38% [1] - 重组蛋白产品收入3.19亿元 同比增长25.71% [1] - 技术服务收入1178.6万元 同比增长79.85% [1] - 抗体、试剂盒及其他试剂收入4990.89万元 同比增长47.68% [1] - 其他业务收入697.91万元 同比增长25.9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380.40万元 同比增长47.81% [1] - 扣非净利润8412.87万元 同比增长45.82%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667.72万元 同比增长116.09% [1] - 基本每股收益0.5000元/股 同比增长47.8% [1] 研发投入与产品发展 - 研发费用9011.04万元 同比增长15.19% [2] - 5000余种生物试剂产品实现销售应用 [2] - 新产品开发覆盖细胞治疗、免疫检查点、酶产品、细胞因子、传染病相关蛋白、抗体、磁珠及试剂盒产品 [2] - 积累丰富研发生产及分析经验并应用于新产品开发 [2]
沪浙皖政企协同推动高端分析检测试剂产业链发展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10 05:45
行业格局与市场现状 - 国内科研试剂市场超80%份额被默克、梯希爱等国际巨头垄断 [1] - 高端分析检测试剂产品全面进口替代正成为现实 [1] - 行业长期面临"三难":中小企业研发检测难、跨区域市场准入难、核心技术验证难 [2] 公司发展里程碑 - 泰坦科技2007年成立于华东理工大学 历经10余年破解质量难题、标准短板和核心技术依赖 [1] - 实现氘代溶剂供应链100%国产化 打破欧美国家对高纯氘代溶剂生产工艺的垄断 [1][2] - 安徽天地TEDIA工厂为亚洲最大高纯溶剂全产品线生产基地 宁波萃英为重要稳定同位素生产商 [2] 政企协同合作机制 - 沪浙皖三地市场监管局签约 聚焦产业链质量建设提升、标准合作、品牌培育及人才队伍 [2] - 构建"检测—研发—生产"闭环生态 加速国产替代成果跨区域产业化 [2] - 形成市场监管部门护航、链主创造生态圈、上下游参与的升级机制 [3] 产品与平台数据 - 泰坦科技发布五大创新产品 覆盖分析试剂、生物试剂、检测耗材、实验设备及实验室智能系统 [3] - "探索平台"拥有超700万个SKU科研产品 实现95%以上实验室产品国产替代 [3] 区域产业规划 - 徐汇区集聚100多家国家级/市级科研机构、13所高校、8家三甲医院 提供核心区位优势 [2] - 长三角将复制高端试剂模式至生物医药、半导体材料领域 建立跨区域质量联盟 [3]
Donaldson(DCI)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6-03 15: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销售同比增长1%至9.4亿美元,适度的销量增长被货币换算的不利因素抵消,价格因素推动增长 [9][20] - 本季度运营利润率较2024年提高80个基点,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99美元,较上年增长约8% [9][21] - 毛利率为34.5%,较去年下降110个基点,主要是由于制造成本上升,包括与足迹优化计划相关的成本 [21] - 第三季度运营费用占销售额的比例从一年前的20.1%改善至18.2%,得益于多项因素和持续的费用控制 [22] - 预计全年总销售额增长13%,运营利润率保持在15.6 - 16%的创纪录水平,调整后每股收益指导为3.64 - 3.7美元 [24][28] - 现金转化率预计在80% - 90%之间,第四季度转化率将高于年初至今水平 [2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移动解决方案 - 总销售额为5.83亿美元,与上年大致持平;售后市场销售额为4600万美元,增长3%;越野销售为9600万美元,下降8%;公路销售为2700万美元,下降25%;中国市场销售额增长27% [13][14][15] - 税前利润率为18.1%,同比下降30个基点,主要由于制造成本上升 [23] - 预计全年销售额持平至增长2%,售后市场销售额预计增长低个位数,公路销售预计下降高个位数,越野销售预计下降中个位数 [25][26][27] 工业解决方案 - 销售额增长5%至2.83亿美元,IFS销售额为2.32亿美元,增长1%,航空航天和国防销售额增长至创纪录的5200万美元 [15][16] - 税前利润率为18.1%,下降60个基点,主要由于区域终端产品销售组合不利 [23] - 预计全年销售额增长2 - 4%,IFS销售额预计增长低个位数,航空航天和国防销售额预计增长低两位数 [27] 生命科学 - 销售额为7400万美元,增长1%,磁盘驱动器和食品饮料业务的两位数销售增长被生物处理销售的时间因素部分抵消 [16][17] - 税前利润率显著提高至7.8%,主要由于PureLogix业务的盈利储备逆转和成本优化举措 [23] - 预计全年实现高个位数增长,全年细分市场盈利能力预计大致盈亏平衡 [27][2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航空航天和国防市场需求强劲,公司该业务销售额创历史新高,预计未来将继续增长 [7][16][27] - 中国市场移动解决方案业务表现出色,销售额增长27%,主要得益于首次安装和售后市场的增长 [15]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采用剃须刀 - 刀片模式,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在各细分市场持续投资技术和进行有针对性的资本支出 [4][5] - 连接战略是优先事项,正在推出新技术,包括下一代控制器和网关,以增强工业过滤解决方案业务 [8] - 生命科学业务采用更精简、更专注的成本结构,以更好地利用销售增长 [8] - 继续在生物处理市场进行战略投资,开发和商业化新的颠覆性技术 [20] - 战略资本部署优先考虑增长投资,包括内部资本支出和并购,重点关注生命科学和工业市场 [30][3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面临宏观不确定性,如关税政策和终端市场压力,公司仍实现了创纪录的销售和调整后收益 [4] - 公司结构上能够成功应对当前动态的全球关税环境,运营模式提供了一定的自然对冲 [11] - 预计关税对利润的净影响仍将微不足道,可通过供应链和价格调整抵消关税成本 [10][12] - 对生物处理市场的机会持乐观态度,将继续进行战略投资 [20] - 公司在2025财年有望实现创纪录的销售和调整后收益,对未来长期增长充满信心 [17][34] 其他重要信息 - 第三季度非GAAP结果排除了某些无形资产减值、重组、业务发展和固定资产出售等项目的税前费用和收益 [3] - 上周宣布季度股息增加11%,2025年预计是连续第30年年度股息增加 [5][32] - 第三季度回购了2.4%的流通股,总计1.92亿美元,将全年回购预期提高至3.5 - 4% [33] - 发布了2024财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展示了环境和社会努力带来的成本节约、客户关系加强和长期竞争力提升 [13]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请详细解释毛利率动态,以及未来保持价格成本中性的能力和通胀情况,量化因足迹优化计划导致的影响 - 本季度毛利率下降主要是由于足迹优化计划,目前处于关键阶段,包括美国和英国工厂的关闭和搬迁;公司有信心保持价格成本中性,将继续争取有利定价 [37][39][40] 问题2:降低了年度资本支出展望,原因是什么,以及政府拟议的税收政策对战略和资本投资的影响 - 由于关税情况和供应链压力,公司优先处理相关问题,而非启动资本支出项目;同时,为应对供应链问题,库存高于原计划 [42][43] 问题3:请详细说明工业解决方案业务的收入趋势,以及连接服务收入的增长势头是否持续 - 工业解决方案业务中,设备业务面临一定压力,但报价活动健康,售后市场表现良好,特别是固定液压业务份额增长;连接服务收入持续增长,约一半的IFS业务是替换零件,为业务提供了坚实基础 [49][50][54] 问题4:PureLogix盈利储备逆转对利润率的影响,以及2026财年生命科学业务目标是否仍有效 - PureLogix盈利储备逆转在本季度带来约600万美元的影响;公司正在制定2026财年计划,将在第四季度公布相关信息 [55] 问题5:售后市场业务增长趋势在未来财年的可持续性,以及与近期强劲表现相比的增长速度 - 公司业务具有季节性,第三和第四季度通常是售后市场业务最强的时期,团队在市场份额方面表现出色,有信心在第四季度继续保持增长 [60][61] 问题6:航空航天和国防业务的可见性,以及2026财年的竞争压力和项目活动情况 - 该业务有长达四到六个季度的项目可见性,但供应链不确定性增加了预测难度;目前业务执行良好,本季度销售额创纪录 [67][68] 问题7:航空航天和国防业务本季度创纪录,是否存在提前拉动销售的情况,以及第四季度同比放缓的原因 - 第三季度有部分第二季度的销售推迟到本季度,并非提前拉动销售;已将供应链干扰因素纳入第四季度指导 [71][72] 问题8:工业解决方案业务第四季度增长的驱动因素,以及电力发电业务的可见性和报价活动情况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售后市场增长、工业液压业务增长和电力发电项目;电力发电业务具有较长的可见性,项目需求旺盛,处于增长周期 [80][82][85] 问题9:足迹优化计划对毛利率的负面影响何时结束,以及关税的传导节奏和缓解措施 - 大部分足迹优化工作将在今年年底完成,部分影响将延续到明年;关税传导约占销售额的1%,可通过定价和供应链调整抵消 [88][89][90] 问题10:请分享对2026财年更乐观的市场或地区,以及移动售后市场的库存水平和渠道库存情况 - 目前难以确定2026财年更乐观的市场或地区,但公司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表现出色,有能力在经济周期回升时实现增长;移动售后市场库存处于合理水平,预计第四季度将经历正常的周期性变化 [95][97][98] 问题11:关税对全球增长和需求的潜在影响 - 难以确定关税对需求的影响,目前售后市场和服务业务表现良好,但工业和移动的首次安装项目更为谨慎 [100][101]
诺唯赞收盘下跌2.33%,最新市净率2.18,总市值84.88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26 11:41
公司财务表现 - 5月26日收盘价21.34元,单日下跌2.33%,市净率2.18,总市值84.88亿元 [1] - 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2.85亿元,同比下滑5.50%,净利润190.99万元,同比下滑63.39% [1] - 销售毛利率69.40%,显示较高盈利能力但利润端承压 [1]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股东户数8397户,较上期增加671户,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持股数量2.76万股 [1] 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围绕酶、抗原、抗体等功能性蛋白及高分子有机材料研发,产品涵盖生物试剂、诊断试剂、仪器设备、技术服务及耗材 [1] 行业估值对比 - 公司PE(TTM)-396.61,静态PE-469.09,显著低于行业平均PE 48.92/47.33及中值35.68/37.00 [2] - 市净率2.18低于行业平均4.59但接近中值2.40 [2] - 总市值84.88亿元低于行业平均105.60亿元但高于中值48.12亿元 [2] 同业公司数据 - 可比公司中华大智造市值最高达306.51亿元,市净率3.96最高;硕世生物市净率1.19最低 [2] - 天益医疗PE(TTM)-1741.60为同业最低,澳华内镜PE(静)317.18为正向极值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