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船板
icon
搜索文档
南钢股份(600282):2025年半年报点评:高端产品有望持续增厚利润,稳健分红凸显长期投资价值
东方证券· 2025-08-24 11:1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5.70元 [2][4] 核心观点 - 高端产品利润贡献显著 25H1高端先进钢材毛利率同比上升2.32个百分点 贡献46.67%利润 [10] -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船舶与海工用钢销量占比同比提升4.59个百分点 汽车轴承弹簧用钢占比提升3.85个百分点 [10] - 盈利环比增长突出 25H1归母净利润14.63亿元 同比增长18.63% 环比大幅增长52.94% [10] - 研发投入持续深化 为高端制造业升级提供解决方案 [10] - 高分红政策延续 25H1拟每股派现0.1186元 合计7.3亿元 股利支付率50% [10] 财务预测调整 - 下调特钢长材、专用板材等产品售价预期 上调产品毛利率和投资收益预期 [2] - 预测2025-2027年每股净资产为4.68/4.95/5.24元(原预测4.74/4.99/5.23元) [2] - 预计2025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6.07亿元 同比增长15.3% [3] - 毛利率持续改善 预计2025-2027年分别为13.2%/13.5%/14.1% [3] - 净资产收益率稳步提升 预计2025-2027年达9.5%/10.0%/10.5% [3] 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4.77元(2025年8月22日) 较目标价存在19.5%上行空间 [4] - 近期绝对表现强劲 近一周上涨8.16% 近三月上涨10.93% [5] - 总市值294.07亿元 总股本61.65亿股 [4] 行业地位 - 高端产品打破国外技术壁垒 船板、海工钢供货集装箱船、豪华游轮、欧洲油气平台等领域 [10] - 汽车轴承钢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 获多家世界领先零部件企业认证 [10] - 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PB估值1.22倍 [11]
6月我国出口钢材下降 胶合板期货呈现震荡下行走势
金投网· 2025-07-30 02:48
胶合板期货市场表现 - 胶合板期货主力合约报152.10元/吨 小幅下跌0.20% [1] 钢铁行业供需与自律措施 - 钢铁行业面临总供给与总需求不平衡的主要矛盾 [2] - 建筑业钢材需求持续下降 钢筋属地化销售趋势更加明显 [2] - 钢筋作为钢材市场重要流通材和价格标杆 以省域模式深入开展市场自律 [2] - 着力推进汽车板、船板、无缝钢管等重点品种自律工作 维护品种市场平稳运行 [2] - 继续坚持"三定三不要"原则 号召企业自律控产稳价格 [2] 钢材市场交易数据 - 7月29日全国建材成交量12.21万吨 环比上个交易日增加20.41% [2] 钢材出口情况 - 2025年6月出口钢材967.8万吨 较上月下降8.5% 自3月以来首次环比下降 [2] - 6月钢材出口均价687.1美元/吨 较上月小幅下跌1.6% [2]
本钢板材: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03 09:34
文章核心观点 - 中诚信国际维持本钢板材主体信用等级AA+及稳定展望 维持本钢转债AAA信用等级 主要基于公司规模优势 产品结构 原燃料保障和融资能力 同时关注行业下行导致的业绩亏损 重大资产置换带来的经营变化 以及债务攀升和财务杠杆高企等问题 [1][2][3] 行业与宏观经济环境 - 2025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开局良好但基础仍需稳固 外部不确定性仍存 增量政策有待发力 [4] - 2024年钢铁行业供需矛盾累积导致钢价下挫 原燃料价格中枢下移但成本缓冲不及销售端侵蚀 企业盈利能力大幅下滑 [4][5] - 2025年钢铁行业利润空间预计继续承压 基建投资对建筑用钢需求有弥补作用 但地产行业筑底仍负面影响需求 制造业用钢空间相对广阔但占比小 [4][5] - 行业龙头持续推进兼并重组 未来行业集中度提升进程或将加快 [5] 公司业务运营 - 公司是辽宁省大型钢铁生产企业 具备规模优势和市场地位 产品结构较优 以板材为主 拥有60多个品种 7,500多个规格 2024年高端产品占比提升至30.76% [6][7][8] - 生产基地年产能为生铁1,051万吨 粗钢1,335万吨 钢材2,428万吨 其中热轧1,607万吨 冷轧701万吨 特钢120万吨 [8] - 2024年生铁产量988万吨 粗钢1,072万吨 钢材1,970万吨 2025年一季度产量同比均下降 [8][9] - 销售方面 2024年钢材销量1,407万吨 其中冷轧产品销量577万吨 东北及华东为主要销售区域 海外销售占比提升至17.02% [10] - 2024年钢材销售均价3,679元/吨 2025年一季度降至3,423元/吨 各产品价格均进一步下挫 [10] - 铁矿石等原燃料可从关联方本钢矿业采购 2024年采购占比42.96% 并与鞍钢集团协同采购 原燃料保障程度高 [11][12] - 2024年铁矿石采购均价850.10元/吨 焦煤采购均价1,912.12元/吨 2025年一季度采购价格进一步走低 [13][14] - 公司生产设备处于行业先进水平 无落后设备 2024年吨钢新水耗量2.33吨 吨钢综合能耗560.89Kgce 能耗指标持续改善 [14] - 公司在建和拟建项目集中于超低排放改造 品种结构调整等领域 截至2024年末主要项目计划总投资11.74亿元 未来尚需一定资本支出 [14] 财务状况 - 公司营业总收入持续下降 从2022年626.17亿元降至2024年512.66亿元 2025年一季度为123.38亿元 [2][17] - 净利润大幅亏损 2022年亏损12.06亿元 2023年亏损16.48亿元 2024年亏损扩大至49.60亿元 2025年一季度亏损7.47亿元 [2][15][16] - 营业毛利率持续为负 2022年为0.57% 2023年为-0.85% 2024年恶化至-6.69% 2025年一季度为-3.50% [2][17] - 总债务持续攀升 从2022年154.13亿元增至2025年3月末257.73亿元 短期债务占比升至59.42% [2][17] - 资产负债率显著上升 从2022年56.42%升至2025年3月末74.65% 总资本化比率从44.31%升至68.66% [2][17] - 经营现金流波动较大 2022年12.76亿元 2023年43.46亿元 2024年11.00亿元 2025年一季度为-4.17亿元 [2][17] - 偿债指标显著弱化 2024年总债务/EBITDA为-8.85倍 EBITDA利息保障倍数为-5.80倍 FFO/总债务为-0.13倍 [2][17] - 截至2025年3月末 公司获得银行综合授信额度405.81亿元 其中未使用余额247.69亿元 备用流动性较为充足 [18] 重大事项与公司治理 - 公司正在筹划与控股股东本溪钢铁进行重大资产置换 拟置入本钢矿业100%股权 拟置出除保留资产外的全部资产及负债 截至2025年5月20日交易方案尚未最终确定 [7] - 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 本钢集团直接和间接合计持有公司76.60%股权 [6] - 2024年5月公司因历史信息披露问题收到辽宁证监局警示函和深交所监管函 被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21] 债券与担保情况 - 跟踪债券为本钢转债 发行金额68亿元 截至2025年3月末余额56.31亿元 存续期至2026年6月29日 设有赎回 回售和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 [2][22] - 债券信用等级AAA 由本钢集团提供全额无条件不可撤销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1][23] - 担保人本钢集团2024年末总资产1,285.33亿元 所有者权益285.96亿元 资产负债率77.75% 2024年营业收入615.33亿元 净利润亏损76.93亿元 [2][23]
向“新”而行 聚势而强
广西日报· 2025-05-03 02:05
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 - 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首批签约40个项目,涵盖算力基建、算法研发、AI+制造等领域,吸引华为、商汤科技、中科曙光等行业领军企业参与 [1] - 广西一季度新签约24个"人工智能+"产业项目,总投资额达190亿元,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飙升30.1% [1] - 广西与东盟国家合作推进人工智能技术普惠、语料库建设及AI主权大模型研发,中国—老挝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成为首个与东盟国家签订的合作平台 [2] 人工智能+制造业转型 - 桂林福达股份有限公司推动全流程全场景"人工智能+"应用,实现物料搬运效率最优化 [4] - 广西丰林木业集团打造人造板行业首个"采—产—销"全链路数字化平台,实现产业链上下游数据互通与智能决策 [4] - 柳州市智能终端及机器人制造企业达40多家,形成年产2万台智能服务机器人生产能力 [5] 智能制造与工业机器人 - 柳州超8000台工业机器人渗透到全市工业领域,服务机器人产量一季度达22.8万套,同比增长48.2% [4][6] - 广西累计培育37家自治区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338家智能工厂、277家数字化车间,超4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智改数转" [6] 新能源与高端制造 - 柳钢集团高端产品销量一季度同比增长42%,制造业用材占比超七成,填补广西空白的3800毫米宽厚板生产线订单供不应求 [8][9] - 比亚迪45GWh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项目每3秒下线一块刀片电池,国潮铝业年产20万吨新能源电池铝箔坯料项目每10分钟生产一卷铝卷 [10] - 广西一季度太阳能电池、显示器、光电子器件、电子元件产量分别增长10.3倍、8.8倍、1.3倍、1.1倍,汽车用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90% [10]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 - 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汽车一季度销售超19.9万辆,增幅达71.3%,灵语座舱支持8种方言识别,语音响应延迟仅0.38秒 [12] - 柳州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本地化配套率超63%,电池、电驱、电控等核心产业集群年产值达660亿元 [17] 海上风电与低空经济 - 广西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首批机组并网发电,金风、中车等海工装备企业陆续落户北部湾 [14] - 广西亿翔无人机科技形成无人机全产业链,青秀创新中心聚集20多家低空经济企业,计划培育200家链上企业,目标产值500亿元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