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豆腐

搜索文档
中国最好吃的夜市在哪里?带上这份“地图”逛吃起来
央视新闻· 2025-09-23 22:21
9月23日是秋分,我们迎来了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而丰收季的夜市,就是大自然最慷慨的"美味展销会",更是一场跨越地域的"舌尖狂欢"。"中国晚八 点夜市地图",我们一起来品味一下,也许您的家乡美味就在其中。 湖南长沙扬帆夜市 小龙虾论斤卖、臭豆腐配糖油粑粑成"扬帆加油套餐"。 四川成都三色路夜市 潮酷聚集地,文创和美食同频,胃和梦想都有寄托。 山东青岛台东步行街夜市 海鲜烧烤配袋装啤酒,大海的浪漫和味蕾的需要双重满足。 湖北武汉户部巷夜市 热干面、豆皮等"汉味"小吃集合地,长江两岸万家灯火尽收眼底。 广东广州宝华路夜市 肠粉、鱼皮,广式早茶"夜宵版",一粥一饭中,探寻鱼皮与猪肠粉的传奇。 云南昆明双桥夜市 过桥米线、傣味烧烤,民族风味浓郁,还可以载歌载舞。 黑龙江哈尔滨师大夜市 铁锅炖、马迭尔冰棍,东北夜经济标杆。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 戴斌:过去夜市消费时间上主要是在晚上8时到10时,但现在看来时间开始前延后展,要从晚上6时到12时,都成为夜间经济主要发生 的时段。我们看到,很多小微型夜市成为一个日趋活跃的新业态,成为日渐增长的一个体验的新场景和消费的新空间。 跨越华北西北的"舌尖狂欢" 日渐增长的夜间经济 ...
全球美食汇聚长沙!记者提前探营第十届中国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
长沙晚报· 2025-09-18 12:41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18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捷萍)全球美食汇聚长沙!9月19日,第十届中国国际食品餐饮博览 会(简称"食餐会")将拉开大幕。18日下午,记者走进长沙国际会展中心提前探营。 味道湖南美 全球美食汇 旁边的长沙展区,集中展示了本地餐饮特色品牌和特色美食。展商刘小莉是第一次参加食餐会,她正把浏阳特产 酸枣糕以及文创产品等摆上展台。"作为专业展会,食餐会是展示推广浏阳好物的好平台,希望我们的品牌能够让 更多人知道。" 如果你想尝遍八方美食,W3馆里汇聚了全国各地展区,新疆的干果、广西的螺蛳粉、遵义的白酒、海南的椰子 糖、陕西的刀削面、福建的特色小吃……它们个个有备而来。 国际化是本届食餐会的特质之一。市民可以品尝到中国香港、韩国、澳大利亚等28个国家和地区的美食。"本届博 览会在W2馆特别设立'非洲好物展区',集中呈现咖啡、红酒、特色工艺品等百余款非洲优质产品,展现中非合作 新成果。"湖南会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永忠介绍。 六大室内展馆等你探秘 本届食餐会共设六大室内展馆,涵盖餐饮、食材、粮油、咖饮、预制菜、进口及休闲食品、复合调味品等,并设 有智慧餐饮、酒店用品、生产包装设备、厨房设备、连锁加盟等 ...
动辄三四十元起,为什么路边摊越来越贵?
36氪· 2025-09-15 04:15
消费者对路边摊价格敏感度上升 - 消费者普遍反映路边摊价格高于门店 沙县炒饭路边摊12元比门店8-10元贵20%-50% [2] - 社交平台话题路边摊为何越来越吃不起了引发上千万阅读量 显示价格争议已成为广泛关注的社会现象 [2] - 具体案例显示价格倒挂 牛杂烫菜路边摊41元比连锁店35.5元高15% 炸串路边摊35元比品牌店33元高6% [3] 摊主经营成本结构分析 - 摊位费构成主要成本 佛山夜市单晚摊位费最高达248元 月租金普遍约1800元 [8][9] - 隐性运营成本显著 包括设备维护每月300-400元 卫生清洁每月额外50-100元 [12] - 前期设备投入高达1.5万元 包含餐车、制冰机等固定资产 [12] - 食材成本上升推动涨价 部分摊主采用新鲜牛杂和鲜榨花生油等优质原料 [9][10] 路边摊商业模式演变 - 经营逻辑从"养家糊口"转向"网红经济" 通过高颜值摊位和创新菜品提升溢价 [13] - 网红单品溢价显著 提拉米苏单价超20元 特殊口味达35元 "爱马仕"烤红薯从5元涨至20-30元 [13] - 部分摊主采用短期盈利模式 如"豆芽炒牛肉"等产品定价30元存在过度溢价现象 [13] 供需矛盾与行业困境 - 消费者认为价格与品质不匹配 凉面路边摊12元比门店8元贵50%但质量未见提升 [2][5] - 摊主面临客流下降与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 部分摊位出现设备转让的退出现象 [5] - 规范化管理导致固定成本增加 与传统"走鬼摊"模式形成本质差异 [9][12]
卫龙美味(09985):魔芋制品促增长,高效控费显成效
山西证券· 2025-09-10 11:12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A评级 [1][5]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辣味休闲食品行业龙头企业 全渠道布局且新兴渠道贡献增量 盈利能力优越 [5] - 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34.83亿元同比增长18.5% 净利润7.36亿元同比增长18.5% [2] - 蔬菜制品收入占比提升至60.5% 魔芋产品高速扩张 麻酱味魔芋爽受市场关注 [3] - 线下渠道营收31.47亿元同比增长21.5% 占比90.4% 与1,777家经销商合作 [3] - 通过费用优化抵消原材料成本影响 经销及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至15.1% 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至5.8% [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47.2% 同比下滑2.6个百分点 主因魔芋粉原材料价格上涨 [4] - 净利率维持在21.1%水平 [4] - 中期派发每股0.18元 [2]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51/0.62/0.79元 [5]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75.87/91.90/111.32亿元 年均增长21.1% [5] - 2025年预测PE为21.5倍 2027年降至13.8倍 [5][8] 业务亮点 - 蔬菜制品H1收入占比提升10.8个百分点至60.5% [3] - 调味面制品毛利率同比提升0.5%至48.4% [3] - 计划推出臭豆腐等新品 [3] - 零食量贩店和会员店贡献新增门店 [3] - 线上渠道收入3.36亿元同比下滑3.8% 正加速布局抖音、快手平台 [3]
一张“浙BA”票根 串起浙江绍兴城市烟火图鉴
中国新闻网· 2025-08-24 09:03
赛事规模与参与度 - 绍兴队主场首战吸引近万名球迷涌入绍兴奥体中心 [2] - 赛事覆盖近200家市场主体并持续带火夏日经济 [2] 消费刺激措施 - 绍兴市商务局发放无门槛消费券用于60余家活动摊位 [2] - 发放各类消费券超6000万元人民币 [2] - 凭票根可领取50元餐饮消费券并在十多家门店使用 [2] 商业销售表现 - 老字号咸亨酒店销售臭豆腐近2000个及麻团近1000个 [2] 文化融合与营销创新 - 深度挖掘美食历史民俗文化基因并通过媒介矩阵传播 [3] - 推出草根语录制造话题流量保持赛事热度 [3] 票根经济延伸效应 - 票根串联赛场呐喊与古城漫步的双重体验 [4] - 凭任意场次观赛门票购房成交最高可抵扣10万元人民币 [3][4]
卫龙美味涨超5% 上半年盈利表现亮眼 机构称其中长期增长动能充沛
智通财经· 2025-08-21 07:11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总收入34.83亿元,同比增长18.5%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7.33亿元,同比增长18% [1] - 蔬菜制品营收21.09亿元,同比增长44.3%,收入占比从49.7%提升至60.5% [1] 增长驱动因素 - 收入增长主要源于全渠道建设、品牌建设及渠道结构优化 [1] - 蔬菜制品成为拉动增长的新引擎 [1] - 下半年新品如臭豆腐开始铺市,Q3旺季渠道精耕持续推进 [1] 业务亮点 - 公司依托品牌壁垒与持续创新的品类孵化能力 [1] - 魔芋作为大单品有望帮助打开海外市场影响力 [1] - 新品上市和渠道建设带来收入增量预期 [1]
港股异动 | 卫龙美味(09985)涨超5% 上半年盈利表现亮眼 机构称其中长期增长动能充沛
智通财经网· 2025-08-21 07:08
公司股价表现 - 卫龙美味股价上涨5.15%至13.68港元 成交额达1.19亿港元 [1] 财务业绩 - 上半年总收入同比增长18.5%至34.83亿元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长18%至7.33亿元 [1] - 蔬菜制品营收同比增长44.3%至21.09亿元 收入占比从49.7%提升至60.5% [1] 增长驱动因素 - 收入增长主要源于全渠道建设、品牌建设及渠道结构优化 [1] - 蔬菜制品成为增长新引擎 臭豆腐等新品将于下半年铺市 [1] 机构观点 - 浙商证券认为公司具备品牌壁垒与品类创新力 中长期增长动能充沛 [1] - 东吴证券指出Q3进入旺季 渠道精耕与新品上市将带来收入增量 [1] - 魔芋作为大单品有望推动海外市场拓展 [1]
卫龙美味(09985.HK):业绩超预期 产品渠道两手抓
格隆汇· 2025-08-19 02:57
财务表现 - 2025H1公司实现营收34.83亿元,同比增长18.5% [1] - 2025H1公司实现净利润7.36亿元,同比增长18.5% [1] - 2025H1销售净利率为21.1%,同比持平,环比提升7.7个百分点 [2] 产品结构 - 调理面制品实现营收13.1亿元,同比下降3.2% [1] - 蔬菜制品实现营收21.1亿元,同比增长44.3% [1] - 豆制品及其他实现营收0.6亿元,同比下降48.1% [1] - 蔬菜制品高增长主要受魔芋产品带动 [1] 盈利能力 - 2025H1毛利率为47.2%,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 [2] - 调味面制品毛利率48.4%,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 [2] - 蔬菜制品毛利率46.6%,同比下降6.0个百分点 [2] - 豆制品及其他毛利率42.4%,同比提升5.0个百分点 [2] 成本效率 - 辣条及其他产品毛利率提升受益于生产效率优化,辣条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 [2] - 2025H1销售费用率15.1%,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 [2] - 2025H1管理费用率5.8%,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 [2] 渠道发展 - 线上渠道实现营收3.4亿元,同比下降3.8% [1] - 线下渠道实现营收31.5亿元,同比增长21.5% [1] - 截至2025H1门店覆盖数量达58.4万家,较2024年末增加15万家 [1] 未来展望 - 下半年新品陆续铺市,包括臭豆腐等产品 [2] - 第三季度进入旺季,渠道精耕持续推进,叠加新品上市带来收入增量 [2] - 海外市场潜力较大,魔芋作为大单品有望帮助打开海外影响力 [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4.6亿元,同比增长37% [3]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增长18% [3]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19.6亿元,同比增长14% [3] - 盈利预测上调2025年,下调2026-2027年 [2]
卫龙美味(09985):业绩超预期,产品渠道两手抓
东吴证券· 2025-08-17 04:03
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核心观点 - 2025H1业绩超预期:营收34.83亿元(同比+18.5%),净利润7.36亿元(同比+18.5%)[8] - 产品结构优化:蔬菜制品(魔芋产品)营收21.1亿元(同比+44.3%),调味面制品营收13.1亿元(同比-3.2%)[8] - 渠道精耕成效显著:线下渠道营收31.5亿元(同比+21.5%),门店覆盖达58.4万家(较2024年末新增15万家)[8] - 盈利能力提升:2025H1销售净利率21.1%(环比+7.7pct),毛利率47.2%(环比+0.5pct)[8] - 海外拓展潜力:魔芋大单品有望推动海外市场影响力[8] 财务预测 盈利预测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4.6/17.2/19.6亿元(同比+37%/18%/14%)[8] - 2025-2027年EPS预测:0.60/0.71/0.81元/股[1] - 2025年PE估值18X(现价对应18.38倍)[1] 收入与成本 - 2025年营收预测72.74亿元(同比+16.1%),2027年达95.04亿元(CAGR+13.4%)[1] - 2025年营业成本38.28亿元(毛利率47.4%)[9] 现金流与资本结构 - 2025年经营性现金流17.14亿元(同比+17.7%),资本开支1.05亿元[9] - 资产负债率24.8%(2025E),ROE 23.2%(2025E)[9] 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13.30港元(市净率4.17倍,流通市值294.4亿港元)[6] - 一年股价波动区间6.15-18.10港元[6] 产品与渠道策略 - 新品布局:下半年推出臭豆腐等新品,Q3旺季增量可期[8] - 效率优化:辣条产能利用率提升带动毛利率改善(调味面制品毛利率+0.5pct)[8] - 费用控制:2025H1销售/管理费用率15.1%/5.8%(同比-1.0/-2.5pct)[8]
长三角加力破除市场分割——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观察之二(人民眼·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人民日报· 2025-08-14 22:13
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 - 长三角区域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正在通过区域市场一体化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开辟道路、创造条件、积累经验 [1] - 202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挥长三角在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龙头带动作用 [1] - 2024年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提出"五统一、一开放"的基本要求,包括统一市场基础制度、基础设施、政府行为尺度、监管执法和要素资源市场 [1] 市场基础制度统一 - 江苏南通企业迁移上海手续从传统多环节流程优化为"屏对屏"跨域通办,办理时间从多日缩短至不到一个工作日 [2] - 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平台已实现203项高频政务服务跨省通办,40类电子证照共享互认,78个居民服务事项"一卡通用" [4] - 安徽居民通过平台申请注销江苏公司,仅用一天完成全部手续 [4] 市场设施联通 - 2024年6月开通的G8388次环线高铁串联长三角三省一市,单向里程超1200公里,开行一年运送旅客116.7万人次,客座率达80.5% [6] - "江海一港通"联动接卸模式使安徽芜湖港视同上海洋山港,企业物流时间压缩50%,成本降低30% [8] - 2025年上半年合肥海关办理联动接卸业务1566票,同比增长75% [8] 要素市场统一 - "E企融·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信易贷服务平台"注册企业超2600家,48家金融机构发布185款产品,累计授信1231笔金额超70亿元 [10] - 浙江科技企业通过平台获得上海浦发银行1000万元"浦研贷" [10] -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区)GDP总量占全国1/15,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全国13.3% [12] 商品服务市场统一 - 长三角"异地异店线下退换货"服务覆盖141户商家,实现"异地消费本地退" [14] - 杭黄世界级文旅廊道合作协议约定杭州每年向黄山输送团队游客不少于20万人次,黄山向杭州输送不少于10万人次 [15] - "新安江-千岛湖皖浙省际航线"实现"一次报名、两地游览" [15] 市场协同监管 - 长三角"5市8县"开展跨区域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 [16] - 宣城与上海长宁区市场监管部门协作查处电商刷单案件 [17] - 嘉善县推进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体系建设,"管老太臭豆腐"年产值达1500万元,在长三角开设24家门店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