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过桥米线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最好吃的夜市在哪里?带上这份“地图”逛吃起来
央视新闻· 2025-09-23 22:21
9月23日是秋分,我们迎来了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而丰收季的夜市,就是大自然最慷慨的"美味展销会",更是一场跨越地域的"舌尖狂欢"。"中国晚八 点夜市地图",我们一起来品味一下,也许您的家乡美味就在其中。 湖南长沙扬帆夜市 小龙虾论斤卖、臭豆腐配糖油粑粑成"扬帆加油套餐"。 四川成都三色路夜市 潮酷聚集地,文创和美食同频,胃和梦想都有寄托。 山东青岛台东步行街夜市 海鲜烧烤配袋装啤酒,大海的浪漫和味蕾的需要双重满足。 湖北武汉户部巷夜市 热干面、豆皮等"汉味"小吃集合地,长江两岸万家灯火尽收眼底。 广东广州宝华路夜市 肠粉、鱼皮,广式早茶"夜宵版",一粥一饭中,探寻鱼皮与猪肠粉的传奇。 云南昆明双桥夜市 过桥米线、傣味烧烤,民族风味浓郁,还可以载歌载舞。 黑龙江哈尔滨师大夜市 铁锅炖、马迭尔冰棍,东北夜经济标杆。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 戴斌:过去夜市消费时间上主要是在晚上8时到10时,但现在看来时间开始前延后展,要从晚上6时到12时,都成为夜间经济主要发生 的时段。我们看到,很多小微型夜市成为一个日趋活跃的新业态,成为日渐增长的一个体验的新场景和消费的新空间。 跨越华北西北的"舌尖狂欢" 日渐增长的夜间经济 ...
西班牙友人的中国味蕾之旅:一带一路,一筷相连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17 02:48
人民网昆明9月16日电(王婧)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于9月16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来自 87个国家以及国际和地区组织、165家媒体和机构的200余位外方代表与会。 开幕式上,西班牙友人湖长明从天南到地北,用味蕾解码中国文化。在北京吃烤鸭、在成都涮火 锅、在西安咥肉夹馍、在云南尝过桥米线......他直言"民以食为天"不仅是古训,更是穿越千年的风味哲 学。筷子起落间,串起酸甜苦辣,也聚拢天下友人,最终把自己的心也"留在了中国"。 ...
昆明消费怎么样呢挺实惠的!物价不高适合生活。周末逛街也不会太心疼
搜狐财经· 2025-09-04 22:31
消费水平特征 - 昆明消费水平在中国西南地区属于中等偏下 生活成本相对较低 尤其体现在餐饮 交通和住房方面[1] - 物价较一线城市更为亲民 适合追求性价比的居民和游客 消费选择多样且能覆盖不同层次需求[1] - 整体消费水平与城市发展节奏相得益彰 兼具现代化购物中心与生活气息浓厚的市集[2] 民族文化消费特色 - 消费水平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紧密关联 彝族 白族 苗族等民族传统节日如火把节带动特色消费[1] - 传统艺术形式如昆剧院 滇剧活跃于市民生活 翠湖茶馆等场所提供经济实惠的文化消费体验[2] - 古建筑如大观楼 西山龙门兼具文化遗产与休闲消费功能 实现自然风光与人文魅力结合[2] 地产特产消费结构 - 以鲜花 水果和茶叶闻名 翠湖公园及斗南花市鲜花价格低廉 几元可购一束[1] - 普洱茶与鲜花饼为代表特产价格亲民品质上乘 体现自然馈赠与生活智慧[1] - 节日期间特色小吃和手工艺品价格略有上涨 但整体消费保持合理水平[1] 健康生活消费环境 - 健康场所如健身房 瑜伽馆价格亲民 居民无需承担过高经济压力[4] - 农产品新鲜且价格合理 有机蔬菜水果供应充足 保障健康饮食需求[4] - 公立与私立医疗机构服务完善 医疗费用相对适中 经济负担可控[4][5]
山海不为远,相知情更浓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0 01:33
文旅产业发展 - 蒙自过桥米线通过非遗+文旅+产业模式推广云南饮食文化 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4][5] - 建水紫陶烧制技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吸引两岸媒体人沉浸式体验制作工艺 [5] - 石屏豆腐制作技艺是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采用古法井水点豆腐工艺 [5] - 弥勒东风韵艺术小镇融合生态农业 艺术文化和休闲度假 成为网红打卡地 探索农文康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8] - 红河州碧色寨滇越铁路公园展示民族服饰文化 吸引台湾自媒体人零距离体验民族文化 [6] 农业产业化发展 - 2024年中国蓝莓种植面积超110万亩 产量约50万吨 云南作为核心产区贡献全国30%产量 [7] - 蒙自市设施栽培蓝莓面积达3.5万亩 总产值超30亿元 带动2万多户村民增收 [7] - 蒙自推行622联农带农机制 销售收入按农户60% 村集体和龙头企业各20%分配 已发展500个以上蓝莓家庭农场 提供2000余个就业岗位 [7] - 草坝镇农户通过622机制实现单户年收入118万元 计划将种植规模从30亩扩大至80亩 预计收入达200万元 [7] - 红河蓝莓2024年出口俄罗斯 马来西亚 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等国 出口量约170吨 [7] 文化传承与交流 - 建水文庙作为大陆现存规模较大 保存较完整的文庙之一 举行祭孔仪式展示儒家文化传承 [8] - 石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展示国家级非遗彝族海菜腔和烟盒舞 两岸青年共同体验传统歌舞 [9] - 两岸媒体通过视频和直播形式向台湾民众传播云南多元民族文化 促进两岸文化交流 [9]
烟火气里的文化与民生(四海听音)
人民日报· 2025-08-06 22:15
小吃产业核心观点 - 小吃产业通过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塑造与规模化经营实现从街头摊铺到百亿元级产业的转型升级 [1] - 地方特色美食产业既繁荣经济又承载文化底蕴 成为地方文化名片和群众增收重要渠道 [1] - 小吃产业门槛低但发展空间广阔 能激活增收致富动力并助力社会安定 [2] 产业发展模式 - 沙县小吃从街边摊铺走向全国乃至海外市场 [1] - 柳州螺蛳粉实现从地方风味到百亿元级产业的跃升 [1] - 现代产业要素注入使传统小吃在新时代焕发强劲生命力 [1] 社会经济价值 - 千千万万小吃营生汇聚成民生改善的暖流 支撑家庭收入和创业道路 [2] - 产业化为"舌尖非遗"提供系统保护 并盘活地方资源 [1] - 海外游子通过地道小吃唤起文化认同 外地食客通过风味小吃开启地域文化认知 [1] 发展路径关键 - 找准发展路径能将微不足道的小吃转化为致富动力 [1] - 需要将"小"滋味融入现代产业发展体系 [1] - 通过匠心精神和创新耕耘开拓更广阔市场空间 [2]
游县城,深度体验中国各地风情(外国游客感受“中国之美”)
人民日报· 2025-04-27 22:11
中国县城旅游热潮 - 中国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后,全球游客赴华旅游热潮持续升温,旅行目的地不断拓展,外国游客走进中国县城体会别样山水人情 [5] - 浙江安吉、湖南凤凰、云南蒙自等中国县城以生态之美、文化之韵、烟火之气赢得各国游客喜爱,让他们从不同侧面了解中国发展成就 [5] - 2025年1-3月蒙自市接待境外游客16240人次,其中境外过夜游客4318人次 [13] 浙江安吉县旅游发展 - 安吉县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深耕生态旅游,成为中国首个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县级城市 [7] - 安吉县获评"世界最佳旅游乡村""中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等称号,入选浙江省入境旅游创新发展先行试点 [7] - 安吉县将完善景区外文标识、开通国际旅游专线巴士,优化"竹文化、白茶文化、乡村度假、户外运动"四大主题产品 [7] - 新加坡游客李婉欣因安吉白茶和美景获得创作灵感,其描绘安吉茶山的画作在卢浮绘画比赛中获奖 [6][9] 湖南凤凰古城旅游特色 - 凤凰古城以深厚历史文化积淀与独特民族风情吸引各国游客,德国游客称赞其自然风光和历史人文交融得很好 [10] - 马来西亚游客被苗族传统服饰吸引,纷纷换上苗族盛装拍照,称赞民族服饰美丽、美食多样 [11] - 张吉怀高铁开通、凤凰磁浮观光快线运营、湘西边城机场通航形成"三位一体"交通格局,使游客到凤凰古城更加便捷 [11] 云南蒙自市旅游亮点 - 蒙自市以过桥米线、云南咖啡等美食文化和烟火气吸引外国游客,俄罗斯游客艾斯称赞过桥米线的制作过程和背后故事 [12][13] - 蒙自市共有210余家咖啡馆,俄罗斯游客艾斯品尝云南小粒咖啡后赞不绝口,称其口感不错、风味独特 [13] - 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实施后,云南作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吸引了大量外国游客 [13]
「三亚平替」挤满东北人
投资界· 2025-02-21 08:47
东北人口迁移趋势 - 东北人流行去西双版纳过冬,形成显著的季节性迁移现象 [4][6] - 西双版纳已取代三亚成为东北人新聚集地,街头东北口音占比显著提升 [7][14] - 东北人在当地商业渗透率高,夜市小吃摊主中黑吉辽籍贯占比突出 [8][10] 区域消费特征 - 旅居成本优势显著:东北阿姨分享月均消费仅2000-3000元,包含食宿 [16] - 本地农产品价格优势:牛油果5元/个,百香果10元/3斤,榴莲等热带水果实现自由 [16] - 温泉资源吸引力强:云南温泉数量占全国40%,版纳温泉度假区成为东北人重要休闲场所 [16] 房地产市场表现 - 外地购房需求旺盛:2023年前10月版纳新建商品房销售增速云南第一,州外购房占比超80% [16] - 房价性价比突出:2023年均价6000-8000元/㎡,50万可全款购两居室 [16] - 购房决策周期短:案例显示东北客户考察5天即下定,大连6组客户集中购房 [16] 目的地竞争格局 - 三亚替代效应显现:房价从2003年低点涨至2017年3万元/㎡,春节机票价格突破万元 [17] - 新兴候鸟城市崛起:西双版纳、安吉、桐庐等成为东北人新选择 [18] - 迁移决策要素转变:从单纯气候适宜转向综合考量物价、房价、生活配套 [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