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格列汀片

搜索文档
海思科:定增募资调减至12.45亿元 为合规缩减补充流动资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03:25
融资方案调整 - 拟将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上限由136,525.67万元下调至124,525.67万元 [1] - 调整原因为满足监管要求中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债务比例不得超过募集资金总额30%的规定 [1] - 调整后新药研发项目拟投入96,525.67万元 补充流动资金金额调整为28,000.00万元 [1]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5年1-6月营业收入分别为30.15亿元、33.55亿元、37.21亿元、20.01亿元 [1]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92亿元、2.96亿元、4.66亿元、1.29亿元 整体保持盈利 [1] 研发能力 - 截至2025年6月末研发团队规模达920余人 硕士以上学历占比约44% [1] - 公司已有4款1类新药获批上市 包括环泊酚注射液、苯磺酸克利加巴林胶囊等 [1] - 另有13个在研1类新药处于临床阶段 [1]
国信证券晨会纪要-20250827
国信证券· 2025-08-27 01:50
核心观点 - 权益市场处于上涨加速阶段,建议通过"高分红×低波动"的红利资产构建防御性底仓,并在产业周期从左侧转向右侧时把握超额收益机会[8][9][10] - 多家消费品和医疗公司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电商渠道扩张、产品结构升级和国际化布局成为核心驱动力,但部分企业因短期费用投入增加导致利润承压[10][11][13][14][17][31][33][34][44][45] - 资源类企业如磷化工和铜矿公司受益于产品价格高位运行及产能释放,盈利能力和成长性突出[37][38][39][58][59][60] 宏观与策略 - 转债投资宜采取右侧降仓策略,优先选择转股诉求强或正股逻辑清晰的110-115元低价品种,并可通过增加纯债仓位分散风险[8] - 红利资产组合需叠加低波、盈利质量或机构持仓等筛选条件,以规避伪高息和杠杆隐患,水泥、有机硅、磷化工等现金流稳定的行业被列为优先配置方向[9][10] - 产业投资需关注"供给收缩+需求向上"的赛道,包括焦炭、工程机械、风电、白电及零部件、医药商业、大众品、半导体和燃气等[10] 消费品行业 - 登康口腔2025H1营收8.42亿元(同比+19.72%),归母净利润0.85亿元(同比+17.59%),电商渠道收入占比提升至38.62%(同比+81.13%),高毛利产品驱动毛利率提升至49.57%[10][11][12] - 丸美生物2025H1营收17.69亿元(同比+30.83%),主品牌丸美收入占比70.66%(同比+34.36%),但Q2销售费用率升至60.47%导致净利润同比下滑22.7%[13][14][15][16] - 海底捞2025H1营收207亿元(同比-3.7%),外卖业务收入同比+59.6%,客单价97.9元(同比+0.5%),翻台率3.8次/天(同比-0.4次),维持95%高分红比例[17][18] - 绿茶集团2025H1营收22.9亿元(同比+23.1%),经调净利润同比+40.4%,外卖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22.9%(同比+74.2%),门店净增112家至502家[19][20][21][22] - 今世缘2025Q2营收18.5亿元(同比-29.7%),省内市场受政商务场景影响显著,特A+类产品收入同比-32.1%,公司主动降速以稳定渠道库存[54][55][56][57] 医疗健康行业 - 海思科2025H1营收20.01亿元(同比+18.6%),麻醉产品收入7.96亿元(同比+54.0%),毛利率91.9%,多款创新药进入商业化阶段[22][23][24][25] - 福瑞股份2025Q2营收3.83亿元(同比+19.76%),器械业务收入4.8亿元(同比+13.80%),MASH无创检测产品FibroScan系列累计安装977台[26][27][28] - 开立医疗2025H1营收9.64亿元(同比-4.78%),Q2业绩环比改善,高端内镜和超声新品密集推出,研发费用率25.31%[29][30][31] - 鱼跃医疗2025H1营收46.59亿元(同比+8.2%),血糖管理业务收入6.74亿元(同比+20.0%),CGM新产品放量带动增长[31][32][33][34] - 惠泰医疗2025H1营收12.14亿元(同比+21.3%),PFA产品完成手术800余例,海外收入同比+34.56%,净利率提升至34.5%[34][35][36] 资源与材料行业 - 兴发集团2025H1营收146.20亿元(同比+9.07%),磷矿石毛利率78.27%(同比+6.55pcts),草甘膦价格涨至2.71万元/吨(涨幅17.32%),二甲基亚砜净利润率32.76%[37][38][39][40] - 硅宝科技2025H1营收17.07亿元(同比+47.36%),工业用胶收入44.17亿元(毛利率32.20%),热熔胶业务净利润4069万元,硅碳负极产能3000吨/年[40][41][42][43] - 金诚信2025H1营收63.16亿元(同比+47.82%),矿山资源业务毛利13.88亿元(同比+276.83%),铜当量销量4.39万吨,Lubambe铜矿预计2027年完成技改[58][59][60][61] 工业与检测服务 - 伟星股份2025H1营收23.38亿元(同比+1.80%),国际市场收入同比+13.72%,毛利率提升至42.89%,但越南工厂产能利用率仅48.29%[48][49][50][51] - 华测检测2025H1营收29.60亿元(同比+6.05%),消费品测试和贸易保障收入分别同比+13.15%和+13.48%,加速推进海外并购并首次实施中期分红[51][52][53] - 稳健医疗2025H1营收53.0亿元(同比+31.3%),医疗业务收入25.2亿元(同比+46.4%),卫生巾收入5.3亿元(同比+67.6%),经营利润率提升0.7pct[44][45][46][47] 科技与金融 - 同花顺增值电信服务收入16.16亿元(占比38.59%),广告推广服务带动2024年新开户686万户(同比+63%),基金销售保有量492亿元[61][62][63]
两年分红6.87亿元 海思科拟募资13.65亿元
中国经营报· 2025-08-22 19:51
核心观点 - 公司因高额分红后立即进行定增募资、研发费用资本化比例偏高及产能利用率不足等问题受到监管问询 公司回应称分红政策具有连贯性 研发资本化依据充分 产能规划为未来产品预留空间 [1][5][6][7][8][11][12][13] 财务与分红 - 2023年和2024年现金分红金额分别为2.23亿元和4.64亿元 占归母净利润比例达75.5%和117.31% [2] - 2022年至2024年平均现金分红占归母净利润比例为70.97% 公司称与盈利水平及现金流状况匹配 [6] - 前三大股东通过一致行动协议实际控制公司73.27%表决权 分红大部分进入大股东口袋 [3][7] - 公司预计2025-2027年新增营运资金缺口为3.26亿元 本次定增中4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6] 研发投入与资本化 - 2022年至2024年研发投入资本化比例分别为53.39%、40.98%和37.65% 显著高于同行 [8] - 同期恒瑞医药研发资本化比例为19.99% 恩华药业为17.41% 公司解释因进入临床Ⅲ期项目较多 [8][9] - 公司资本化政策明确:创新药从注册性临床试验阶段开始资本化 仿制药从取得临床试验通知书时资本化 [9][10] - 2024年研发投入规模为9-10亿元 公司强调资本化支出均有具体依据支持 [8][10] 经营业绩与产能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0.15亿元、33.55亿元和37.21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7亿元、2.95亿元和3.95亿元 [11] - 扣非净利润波动剧烈:2022年0.96亿元 2023年2.42亿元 2024年骤降至1.32亿元 [11] - 2023年和2024年政府补助占净利润比例分别为27.08%和48.86% 主要来自产业发展扶持资金 [11] - 大容量注射剂产能利用率为35%-55% 小容量注射剂和片剂均低于30% 公司称预留空间为未来产品放量需求 [12] - 创新药环泊酚注射液美国上市预计2026年下半年 公司计划通过境外生产销售规避关税风险 [11][12] 定增募资用途 - 本次定增募资13.65亿元 其中9.65亿元投入6个新药研发项目 4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1][13] - 研发项目包括HSK31679(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环泊酚(美国注册)等关键管线 公司称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13]
这个行业迎来“DeepSeek时刻”,中国女富豪撑起半边天
36氪· 2025-07-21 11:48
全球医疗健康行业女性亿万富豪 - 全球仅13位女性通过创建医疗健康企业成为亿万富豪,其中7位来自中国,占比超过一半 [1] - 中国女性在医疗健康行业的影响力显著,7位中国女性亿万富豪的净资产从11亿美元到172亿美元不等 [3] 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 - 中国生物制药行业正经历快速变革,从仿制药大国转变为创新药强国,挑战西方制药主导地位 [2] - 2024年中国进入研发阶段的新型药物数量激增至1250多种,接近美国的1440种,远超欧盟 [2] - 2024年大型制药公司通过授权许可引进的候选药物中,近三分之一来自中国公司,而2019年这一比例为零 [3] - 中国生物技术的进步速度与AI和电动汽车领域的突破相当,已超越欧盟并赶上美国 [2] 中国医疗健康行业女性企业家代表 钟慧娟(翰森制药) - 净资产172亿美元,公司2024年总收入122.61亿元,同比增长21.3% [5][7] - 创新药与合作产品销售收入94.77亿元,同比增长38.1%,占总收入77.3% [7] - 早期通过改造头孢氨苄片新剂型"美丰"实现年销售额过亿 [5] 简军(爱美客) - 净资产31亿美元,公司市值一度突破1700亿元 [8] - 自主研发多款医美注射产品,包括国内首款含PVA微球的宝尼达、含利多卡因的爱芙莱等 [10] - 直接持有公司31.09%股份 [10] 雷菊芳(奇正藏药) - 净资产16亿美元,公司2024年贴膏剂产品销售收入16.55亿元,占总营收超70% [13][14] - 主打产品奇正炎痛贴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功能 [13] 范秀莲(海思科) - 净资产15亿美元,公司2024年营收37.21亿元,同比增长10.92% [16][17] - 净利润3.95亿元,同比增长34%,直接持有公司19.4%股份 [17] 杨英(特宝生物) - 净资产14亿美元,公司2024年营收28.17亿元,归母净利润8.28亿元 [18]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6.73亿元,同比增长23.48%,净利润1.82亿元,同比增长41.4% [18] - 与孙黎共同控制公司,上市前与丈夫兰春合计持有38.75%股份 [18] 夏瑜(康方生物) - 净资产12亿美元,持有公司8.5%股份 [23] - 开发全球首个肿瘤免疫治疗双特异性抗体新药卡度尼利和依沃西双抗 [23] - 依沃西在临床试验中疗效优于默沙东的Keytruda(2024年销售额近300亿美元) [23] 廖清清(信立泰) - 净资产11亿美元,与丈夫共同持有上市公司56.99%股权 [23][26] - 公司2024年营收40.12亿元,同比增长19.22%,净利润6.02亿元,同比增长3.71% [26] - 研发投入占比从2020年起超过20%,2024年达10.17亿元,占营收25.35% [26]
医药工业百强企业出口回升显著,多部委释放“出海”利好信号
第一财经· 2025-07-07 12:06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以下是总结的关键要点: 行业整体表现 - 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总体收入连续三年下滑,2024年收入为10049.7亿元[1][3] - 医药工业占全国工业总量比重为3.7%[3] - 行业集中度(百强企业营业收入比重)为33.8%,较2023年下降1.1个百分点[3] 研发投入与创新成果 - 百强企业平均研发费用达8.3亿元,同比增长6.3%,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8.2%[1][6] - 13家企业研发强度超过15%,7家企业超过20%[6] - 2024年共获批48个创新药物,其中12个来自百强企业[1][7] - 2025年上半年批准创新药43款,其中40款由中国企业研发[8] 出口与国际合作 - 百强企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9.4%,结束连续两年负增长[4] - 2024年中国药企完成超过90笔海外授权,交易总金额超500亿美元[4] - 2024年上半年创新药对外授权首付款超25亿美元,交易总金额近500亿美元[4] 企业竞争格局变化 - 42家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双增长,其中15家增幅超10%[8] - 31家企业两项指标双下降,其中17家降幅超10%[8] - 前十强企业出现显著变动:诺和诺德(中国)首次跻身前十,恒瑞医药以49.6%创新药收入占比回归,正大天晴因生物类似药和新药进入前十[9][10] 政策与产业发展方向 - 工信部目标到2025年医药工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年均增速保持在8%以上[3] - 工信部将支持医药企业国际化发展,药监局推动技术标准国际化与全球同步研发[5] - 产业生态正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效益转变,呈现外资药企本土化、本土企业创新转型和生物药快速布局三大趋势[1][10]
创新药驱动业绩增长,海思科去年研发投入超10亿元
新京报· 2025-04-14 09:54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37.21亿元,同比增长10.92% [1] - 归母净利润3.95亿元,同比增长34%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锐减45.4% [3] - 非经常性损益2.63亿元,其中政府补助1.96亿元 [3] 创新药业务 - 创新药成为业绩增长核心动力 [2] - 麻醉产品收入12.32亿元,占比33.1%,同比增长44.96% [2] - 环泊酚注射液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5.6%,跃居静脉麻醉药市场份额第一 [2] - 两款新药上市首年销售收入达数千万元 [2] - 创新药销售占比预计2025年接近40% [4] 产品研发 - 研发投入超10亿元,同比增长14.36%,占营收26.09% [4] - 拥有14个商业化及临床阶段1类新药 [4] - 环泊酚注射液已获批3个适应症并纳入医保 [2] - HSK21542注射液已申报上市 [4] - 终止利鲁唑口溶膜项目,计提资产减值5345.03万元 [3] 财务状况 - 货币现金10.56亿元,同比减少9.64% [3] - 应收账款8.38亿元,同比增长4.85% [3] - 有息负债19.06亿元,同比增长6.16% [3] - 资产减值损失8238.56万元 [3] 市场表现 - 股价于4月13日创历史新高47.45元/股 [1] - 4月14日收盘价45.42元/股,单日下跌4.28% [1] 业务展望 - 仿制药业务企稳 [5] - 创新药管线步入收获期,将引领业绩高增长 [5] - 新药通过医保谈判快速入院 [5]
海思科加速拓展市场年赚3.95亿 五年研发投43亿丰富创新药管线
长江商报· 2025-04-13 23:5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收37.21亿元,同比增长10.92% [1][3] - 净利润达3.95亿元,同比增长34% [1][3]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35元(含税),全年现金分红总额4.64亿元,占净利润比例117.31% [1][4] 创新药业务进展 - 明星产品环泊酚注射液销售收入12.32亿元,同比增长44.96%,占总营收33.10% [3] - 新上市产品苯磺酸克利加巴林胶囊(思美宁)与考格列汀片(倍长平)首年销售额达数千万元 [3] - 环泊酚注射液在美国完成Ⅲ期临床试验并取得积极结果 [6] 研发投入与管线布局 - 2024年研发投入10.01亿元,同比增长14.36%,营收占比达26.90% [6] - 近五年累计研发投入43.58亿元 [1][6] - 现有14个1类新药进入商业化或临床阶段,在研创新药项目26个 [1][6] - 新增申报项目23个(临床申报15个+生产申报7个),筛选阶段项目40余项 [6] 战略举措与资金规划 - 2025年拟定向增发募资不超过13.65亿元,用于新药研发及补充流动资金 [7] - 研发聚焦代谢、呼吸系统、麻醉、自身免疫、镇痛和肿瘤止吐等特色专科领域 [7] - 通过营销团队整合与全渠道拓展加速市场渗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