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加工中心

搜索文档
创世纪:主业为中高端数控机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5 10:06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主业为中高端数控机床 [1] - 产品包括钻铣加工中心 立式加工中心 五轴联动加工中心 [1] 产品应用领域 - 产品可用于人形机器人领域相关的传感器 关节部件 外框与骨架 灵巧手部件 谐波减速器及其他核心零部件等结构件的精密加工 [1]
乔锋智能9月22日获融资买入2268.37万元,融资余额2.39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3 01:40
股价及交易表现 - 9月22日乔锋智能股价下跌0.73% 成交额达2.28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2268.37万元 融资偿还3093.95万元 融资净流出825.57万元[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2.39亿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达7.93%[1] 融资融券状况 - 融资余额处于近一年90%分位水平高位[1] - 融券余量为0股 融券余额为0元 但融券余额仍处于近一年90%分位水平高位[1]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作为第一大流通股东持股34.41万股 较上期减少17.68万股[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达1.06万户 较上期增加4.34%[2] - 人均流通股2279股 较上期减少4.16%[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09亿元[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2.14亿元 同比增长50.36%[2] - 同期归母净利润1.79亿元 同比增长56.43%[2] 主营业务构成 - 立式加工中心占比83.81% 为主要收入来源[1] - 其他(补充)业务占比9.19% 卧式加工中心占比2.95%[1] - 龙门加工中心占比2.57% 其他数控机床占比1.48%[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乔锋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园华路103号[1] - 成立于2009年5月5日 于2024年7月10日上市[1] - 主营业务为数控机床研发、生产及销售[1]
乔锋智能跌2.04%,成交额1.7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553.0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2 06:2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2日盘中股价下跌2.04%至78.86元/股 成交额1.77亿元 换手率5.88% 总市值95.2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553.09万元 其中特大单净卖出707.01万元 大单净卖出2846.07万元 [1] - 年内累计涨幅85.03%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5.77%/22.09%/56.13% [1] - 年内3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3月12日净买入2382.15万元 买入总额7054.64万元占比13.31%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14亿元 同比增长50.36% [2] - 归母净利润1.79亿元 同比增长56.43% [2] - 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红利1.09亿元 [3] 股权结构与股东情况 - 股东户数1.06万户 较上期增加4.34% [2] - 人均流通股2279股 较上期减少4.16%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一大流通股东 持股34.41万股 较上期减少17.68万股 [3] 公司基本情况 - 位于广东省东莞市 2009年5月成立 2024年7月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数控机床研发生产销售 [1] - 收入构成:立式加工中心83.81% 其他(补充)9.19% 卧式加工中心2.95% 龙门加工中心2.57% 其他数控机床1.48% [1] 行业属性与概念板块 - 属于机械设备-通用设备-机床工具行业 [2] - 概念板块包括新能源车、工业4.0、新型工业化、融资融券、机器人概念等 [2]
乔锋智能(301603) - 301603乔锋智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21
2025-09-21 09:38
行业发展趋势 - 数控机床作为工业母机 广泛应用于通用设备 消费电子 汽摩配件 模具 工程机械 军工 能源 医疗器械 航空航天 通讯等领域 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产业 [2] - 国产替代加速 国际化显现 机床进口增速放缓 出口快速增长 国产机床市占率持续提升 [2] - 市场需求叠加政策支持助力行业增长 2023-2024年金属切削机床产量稳步增长 2025年上半年延续向好态势 [3] - 数控化率持续提高 金属切削机床数控化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为数控机床企业带来增量机会 [3] - 竞争加剧 市场份额向头部集中 中小企业因技术储备不足 资金实力有限 市场份额逐步缩小 [3][5] 公司业绩表现 - 通用设备行业占总收入比重约36% 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接近10% [3] - 消费类电子行业收入占比超过20% 2025年上半年增长约190% [3] - 汽摩配件行业占比约14% 主要为新能源汽车 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约60% [3] - 模具行业占比约8% 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约160% [3] - 工程机械行业占比约5% 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约170% [3] - 航空航天 医疗器械等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 [3] 运营特点 - 业绩季度波动小 整体分布相对均衡 无严格传统淡旺季 [4] - 下游覆盖多个领域形成需求互补 规避单一行业周期波动 [4] - 通过前瞻性产能规划 模块化生产模式及精细化订单管理灵活响应客户需求 [4] 竞争优势 - 完成金属切削机床全产品系列布局 具备自动化组线能力 [6] - 研发团队超250人 研发能力强 快速响应精密加工需求 [6] - 销售服务团队超300人 小时级客户服务响应效率 [6] - 应用技术团队提供工艺 设备选型 整体解决方案等定制化服务 [6] - 研发 设计与生产一体化运作模式提升经营效率 [6] - 单元化 模块化生产方式及全流程品质管控保证产品稳定性 [6] 液冷板加工布局 - 液冷板是AI服务器 新能源汽车重要部件 加工对精度 效率要求高 [6] - 公司高速钻攻中心 立加 数控车床等产品可满足液冷板加工需求 [6] - 加强销售团队对接液冷散热市场需求 保障高效沟通及敏捷服务 [7] - 持续优化设备性能 加快新设备开发 适配液冷散热加工技术发展趋势 [7]
全链赋能东盟发展!通用技术集团精彩亮相第22届中国 — 东盟博览会
环球网· 2025-09-20 10:29
来源:环球网 本届东博会以"数智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总面积16万平方米,超过3200家企业参展。通用 技术集团在中央企业展区精彩亮相,以"互联互融 智造新生:共筑可持续未来"为主题,集中展示了通 用技术集团通过前沿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服务创新,在东盟市场深化战略布局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 新成果。展会期间,通用技术集团还联合相关单位共同举办了"携手东盟筑合作 智启新篇话未来"推介 交流会,展示出通用技术集团作为"产业链整合者"与"区域发展赋能者"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 运共同体过程中的央企担当。 三大特色展区联动:全链条呈现东盟合作核心实力 9月17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简称"东博会")在广西南宁盛大开幕。通用技术集团董事长于旭 波,副总经理杨国林出席开幕式及系列活动。 在360㎡的展位内,通用技术集团国际工程、高端装备、创新服务三大特色展区精准对接东盟"基建提 质"与"智造升级"双重需求,成为展会焦点。 国际工程驱动区域发展:创新采用"实物沙盘+沉浸式VR体验"的融合展示形式,既宏观展现通用技术集 团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建设的标志性项目,凸显国际基建、能源开发领域的全链条服务能力, ...
创世纪(300083) - 300083创世纪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9
2025-09-19 13:09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44,148.52万元,同比增长18.44% [2]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318.77万元,同比增长47.38% [2] - 截至2025年9月10日股东人数99,568户,较上期增加3,778户 [6] 业务发展 - 五轴立式加工中心和五轴联动铣车复合中心产品已实现批量出货 [3] - 越南生产基地于2025年上半年正式投产 [3] - 参加2025德国汉诺威机床展展示全场景CNC解决方案 [3] 机器人领域布局 - 钻铣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等产品可用于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精密加工 [3] - 与宇树科技等机器人领域客户及其零部件加工厂商有合作关系 [3] - 暂未直接供应人形机器人零部件或持有宇树科技股份 [3][4] 资本运作事项 - 正在推进劲胜精密子公司股权转让事项,受让方和交易价格尚未确定 [6] - 定向增发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尚需深交所审核及证监会注册 [6] - 股票回购方案期限将于2025年10月6日届满 [6] 分红安排 - 因未分配利润为负数,暂不满足现金分红条件 [4] - 正在推动使用公积金弥补亏损方案以满足分红条件 [5] - 将根据《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2026年-2028年)》制定利润分配方案 [5]
乔锋智能跌2.01%,成交额2.3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066.7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03:00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6日盘中股价下跌2.01%至82.01元/股 成交额2.31亿元 换手率7.34% 总市值99.0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066.75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4.04%卖出占比3.94% 大单买入占比24.34%卖出占比19.82%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92.42%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6.99%/32.25%/67.64%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14亿元 同比增长50.36% [2] - 归母净利润1.79亿元 同比增长56.43% [2] - 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1.09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1.06万户 较上期增加4.34% [2] - 人均流通股2279股 较上期减少4.16%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一大流通股东 持股34.41万股 较上期减少17.68万股 [3] 公司基本概况 - 主营业务为数控机床研发生产销售 立式加工中心占比83.81% [1] - 属于机械设备-通用设备-机床工具行业 涉及新能源车/工业4.0/机器人等概念板块 [2] - 注册地址广东省东莞市 2009年5月成立 2024年7月上市 [1] 市场交易特征 - 今年以来3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3月12日净买入2382.15万元 [1] - 龙虎榜买入总额7054.64万元占比13.31% 卖出总额4672.49万元占比8.82% [1]
乔锋智能涨2.03%,成交额7270.14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83.28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15 02:06
股价表现 - 9月15日盘中股价上涨2.03%至80.28元/股 成交额7270.14万元 换手率2.43% 总市值96.95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88.36% 近5日涨0.87% 近20日涨26.41% 近60日涨69.30% [1] - 年内3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3月12日龙虎榜净买入2382.15万元 买入总额7054.64万元(占比13.31%) 卖出总额4672.49万元(占比8.82%)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283.28万元 其中特大单买入116.35万元(占比1.60%) 卖出212.26万元(占比2.92%) [1] - 大单买入1568.05万元(占比21.57%) 卖出1188.87万元(占比16.35%)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14亿元 同比增长50.36%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79亿元 同比增长56.43% [2] 股东结构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06万户 较上期增加4.34% [2] - 人均流通股2279股 较上期减少4.16%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一大流通股东 持股34.41万股 较上期减少17.68万股 [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广东省东莞市 2009年5月5日成立 2024年7月10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数控机床研发、生产及销售 [1] - 收入构成:立式加工中心83.81% 其他(补充)9.19% 卧式加工中心2.95% 龙门加工中心2.57% 其他数控机床1.48% [1]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机械设备-通用设备-机床工具 [2] - 概念板块包括:新能源车、工业4.0、新型工业化、融资融券、机器人概念等 [2] 分红情况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09亿元 [3]
乔锋智能:公司的车床和立式加工中心已在机器人行业实现应用
证券时报网· 2025-09-12 12:24
行业前景 - 机器人行业因人工智能发展受到高度关注 人形机器人具备更多可能性[1] - 机器人作为复杂硬件本体 大量金属零部件需要机床加工 是具有成长潜力的增量行业[1]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车床和立式加工中心已在机器人行业实现应用[1] - 组建由国内外专家和技术精英组成的项目组 深化与客户合作[1] - 研发适配当前及未来机器人行业需求的核心设备[1] 技术发展目标 - 提升下游硬件加工效率和精度[1] 发展阶段与投入 - 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 业绩贡献尚小[1] - 公司保持战略定力持续投入资源开发[1]
乔锋智能(301603) - 301603乔锋智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05
2025-09-05 08:46
各下游行业销售占比及增长情况 - 通用设备行业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接近10%,占总收入比重36% [2] - 消费类电子行业2025年上半年增长约190%,收入占比从两年前5%左右提升至20%以上 [2] - 汽摩配件(主要为新能源汽车产业)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约60%,占比14%左右 [2] - 模具行业上半年同比增长约160%,占比约为8% [2] - 工程机械行业上半年同比增长约170%,占比约5% [2] - 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 [2] 公司差异化竞争优势 - 生产和成本优势:核心零部件自制率高,通过垂直整合生产体系实现主轴、动力刀塔、转台等关键部件自制,降低采购成本与供应链风险 [2] - 产品和技术优势:完成金属切削机床全产品系列布局,品牌知名度显著提升 [2] - 营销优势:灵活采用直销与经销相结合模式,在华南、华东等客户集中区域采用直销模式,客户分散区域采用经销模式 [3] - 服务优势:组建经验丰富、响应迅速、技术完备的服务团队,全国范围内设有37个常驻网点 [4] 制造体系特点及品质保障 - 效率和品质兼顾的生产体系:涵盖26道大生产工序、170多项检测的全流程体系,实行"专职质检+下道工序验证"双重检验模式 [4] - 产研一体化协同:整合研发、设计与生产环节,汇聚具备知名机床厂商背景的人才,加速产品迭代速度 [4] - 柔性化生产模式:采用"以销定产"为主、通用机型备货为辅的模式 [5] 核心部件采购及自制情况 - 外部采购部件:数控系统主要选择发那科、三菱、西门子,同时与华中数控、凯恩帝、广州数控等国产品牌合作;丝杆、线轨主要选择PMI、THK等 [5] - 自制零部件:主轴、动力刀塔、转台等核心部件已实现自主研发并广泛应用 [5] 机器人领域业务进展 - 车床和立式加工中心已在机器人行业实现应用 [5] - 组建由国内外专家和技术精英组成的项目组,研发适配机器人行业需求的核心设备 [5] - 通过参股投资下游机器人企业如开普勒机器人,推动人形机器人核心加工设备开发与迭代 [5] 未来盈利增长来源 - 行业层面:国家政策扶持、智能制造及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推进、机床设备更新换代需求释放、国产替代进程深化、数控化率稳步提升 [6][7] - 公司层面:上市后品牌影响力与综合竞争力持续提升;东莞、南京新建生产基地投入使用;高端卧式加工中心、数控车床、数控磨床及高端五轴加工中心等系列产品进入批量生产及销售阶段 [7] 折叠屏手机应用 - 针对折叠屏转轴相关的零部件加工已有大量应用,推出多款适用设备 [8] - 五轴加工中心和钻攻系列产品在转轴加工的精度、关联度、转角速度及整体效率方面均有显著提升 [8] 毛利率优于同行业原因 - 制造端更多采用自制模式,提升效率和品质,带来部分制造端利润 [9] - 长期重视产品品质,积累良好市场口碑 [9] - 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模式,与主要采用经销模式的华东地区企业存在毛利率差异 [9] - 产品结构差异,以标准化程度更高的立式加工中心为主 [9] 海外并购考虑 - 将持续聚焦数控机床主业,密切关注海内外优质机床企业或机床核心部件企业的发展及投资合作机会 [10] - 不排除以投资、并购方式加速产业布局和业务发展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