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加工中心

搜索文档
乔锋智能9月22日获融资买入2268.37万元,融资余额2.39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3 01:40
股价及交易表现 - 9月22日乔锋智能股价下跌0.73% 成交额达2.28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2268.37万元 融资偿还3093.95万元 融资净流出825.57万元[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2.39亿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达7.93%[1] 融资融券状况 - 融资余额处于近一年90%分位水平高位[1] - 融券余量为0股 融券余额为0元 但融券余额仍处于近一年90%分位水平高位[1]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作为第一大流通股东持股34.41万股 较上期减少17.68万股[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达1.06万户 较上期增加4.34%[2] - 人均流通股2279股 较上期减少4.16%[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09亿元[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2.14亿元 同比增长50.36%[2] - 同期归母净利润1.79亿元 同比增长56.43%[2] 主营业务构成 - 立式加工中心占比83.81% 为主要收入来源[1] - 其他(补充)业务占比9.19% 卧式加工中心占比2.95%[1] - 龙门加工中心占比2.57% 其他数控机床占比1.48%[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乔锋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园华路103号[1] - 成立于2009年5月5日 于2024年7月10日上市[1] - 主营业务为数控机床研发、生产及销售[1]
乔锋智能跌2.04%,成交额1.7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553.0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2 06:2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2日盘中股价下跌2.04%至78.86元/股 成交额1.77亿元 换手率5.88% 总市值95.2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553.09万元 其中特大单净卖出707.01万元 大单净卖出2846.07万元 [1] - 年内累计涨幅85.03%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5.77%/22.09%/56.13% [1] - 年内3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3月12日净买入2382.15万元 买入总额7054.64万元占比13.31%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14亿元 同比增长50.36% [2] - 归母净利润1.79亿元 同比增长56.43% [2] - 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红利1.09亿元 [3] 股权结构与股东情况 - 股东户数1.06万户 较上期增加4.34% [2] - 人均流通股2279股 较上期减少4.16%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一大流通股东 持股34.41万股 较上期减少17.68万股 [3] 公司基本情况 - 位于广东省东莞市 2009年5月成立 2024年7月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数控机床研发生产销售 [1] - 收入构成:立式加工中心83.81% 其他(补充)9.19% 卧式加工中心2.95% 龙门加工中心2.57% 其他数控机床1.48% [1] 行业属性与概念板块 - 属于机械设备-通用设备-机床工具行业 [2] - 概念板块包括新能源车、工业4.0、新型工业化、融资融券、机器人概念等 [2]
乔锋智能9月2日获融资买入6143.31万元,融资余额1.83亿元
新浪证券· 2025-09-03 01:53
股价及交易表现 - 9月2日股价下跌0.77% 成交额5.87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6143.31万元 融资偿还7682.87万元 融资净流出1539.57万元[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83亿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6.28%[1] 融资融券状况 - 融资余额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1] - 融券余量0股 融券余额0元 但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1] - 香港中央结算公司作为第一大流通股东持股34.41万股 较上期减少17.68万股[3]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达1.06万户 较上期增加4.34%[2] - 人均流通股2279股 较上期减少4.16%[2] - 上市后累计派现1.09亿元[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14亿元 同比增长50.36%[2] - 归母净利润1.79亿元 同比增长56.43%[2] 公司基本情况 - 成立于2009年5月5日 2024年7月10日上市[1] - 主营业务为数控机床研发生产销售[1] - 收入构成:立式加工中心83.81% 其他补充9.19% 卧式加工中心2.95% 龙门加工中心2.57% 其他数控机床1.48%[1]
创世纪: 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说明书(修订稿)
证券之星· 2025-08-29 14:19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广东创世纪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创世纪,股票代码300083,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0] - 公司成立于2003年4月11日,上市于2010年5月20日,注册地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 [1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股本为1,664,862,589股,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夏军,其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为15.10% [11] - 公司主营业务为中高端数控机床和以数控机床为核心的综合解决方案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35] 本次发行方案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夏军发行不超过总股本30%的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5,000万元,发行价格为5.45元/股 [1] - 夏军承诺认购数量下限为55,045,872股,认购资金下限为30,000万元,本次发行构成关联交易 [1] - 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 [1] - 本次发行方案已通过董事会和股东会审议,尚需经深圳证券交易所审核通过和中国证监会注册后方可实施 [1] 行业概况与市场规模 - 公司所属行业为金属切削机床制造,行业主管部门为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自律组织为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 [12] - 2023年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完成营业收入10,974亿元,同比下降10.3%,金属切削机床生产额同比下降6.7% [16] - 2024年行业营业收入为10,407亿元,同比下降5.2%,但金属切削机床生产额同比增长6.4%,消费额同比增长4.1% [16] - 2025年上半年金属切削机床行业营业收入887亿元,同比增长13.8%,产量40.3万台,同比增长13.5% [17] 行业竞争格局 - 国际竞争对手包括日本发那科、日本兄弟公司和山崎马扎克等跨国公司 [22][23] - 国内主要竞争对手包括海天精工、纽威数控、科德数控、国盛智科和乔锋智能等上市公司 [23][24][25][26] - 2024年公司数控机床业务收入46.05亿元,在金属切削机床行业市场份额为2.73%,在已上市同行业公司中排名第一 [26] 技术水平与发展趋势 - 数控机床向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发展,2024年中国金属切削机床数控化率达到43.71%,与发达国家80%水平仍有差距 [19][20] - 高档数控机床核心部件如数控系统、丝杆、线轨等主要依赖日本三菱、日本THK、德国西门子等国际品牌 [21][28] - 行业规划到2025年数控系统标准型、智能型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80%、30%,中高档功能部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 [21] 下游应用领域 - 主要下游应用领域包括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精密模具、航空航天等行业 [27][28] - 消费电子行业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7,734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增长至14,679.4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7.63% [29] - 新能源汽车行业2024年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3%和35.50% [31] - 2025年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 [31] 公司产品与竞争优势 - 核心产品为钻铣加工中心系列,全球累计销售量超过10万台,2022年入选国家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35] - 立式加工中心系列全球累计销量超过4万台,应用于通用领域 [35] - 公司拥有"一站一室两中心"四个高端研发创新平台,在深圳、苏州、西安设有研发中心 [33] - 在华南、华东、西南地区布局了东莞、苏州、湖州、宜宾四个大型产业基地,产能规模行业领先 [34] - 主要客户包括比亚迪电子、富士康、立讯精密、领益智造、长盈精密、中国中车、上汽通用、中航工业等 [35] 财务与经营状况 - 报告期各期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6.51%、21.52%、23.08%及25.06%,总体较为稳定 [4] - 报告期各期末应收账款及长期应收款账面价值分别为157,820.53万元、151,527.91万元、232,248.27万元 [4] - 报告期各期末存货价值分别为163,713.19万元、129,514.95万元 [5]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商誉账面价值为165,655.23万元,主要来自2015年收购深圳创世纪100%股权 [6]
乔锋智能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应收账款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6 23:0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12.14亿元,同比增长50.36%,归母净利润1.79亿元,同比增长56.43% [1] - 第二季度单季营业总收入7.36亿元,同比增长67.47%,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增长65.79% [1] - 毛利率提升至30.0%,同比增长1.34个百分点,净利率提升至14.64%,同比增长4.06个百分点 [1] - 三费占营收比降至7.33%,同比下降17.89%,成本控制效果显著 [1] 资产负债与现金流 - 货币资金增至2.03亿元,同比增长73.73%,有息负债增至3181.89万元,同比增长62.33% [1] - 应收账款增至3.75亿元,同比增长35.79%,应收账款占利润比例达182.88% [1][4]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为-1.4元,同比大幅下降3052.45%,货币资金/流动负债仅为29.29% [1][4] - 每股净资产增至18.47元,同比增长23.36%,每股收益增至1.48元,同比增长17.46% [1] 产品线经营表现 - 立式加工中心2024年收入14.04亿元,占比79.81%,同比增长23.42%,毛利率提升1.18个百分点 [5] - 卧式加工中心2024年收入6106.50万元,同比增长42.24%,但毛利率同比下降6.55个百分点 [5] - 龙门加工中心受下游行业景气度影响,2024年收入同比下滑39.30%,毛利率下降 [5] - 磨床、车床等其他产品2024年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24.76%,毛利率提升6.64个百分点 [5] 投资回报与预期 - 2024年ROIC为11.75%,净利率为11.54%,历史中位数ROIC为19.95% [3] - 分析师普遍预期2025年业绩为2.61亿元,每股收益均值为2.17元 [4] - 公司上市以来财报表现总体稳健,但需关注现金流和应收账款状况 [3][4]
乔锋智能(301603) - 301603乔锋智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08
2025-08-08 08:38
产品经营表现 - 立式加工中心2024年收入14.04亿元,占营业收入79.81%,同比增长23.42%,毛利率提升1.18个百分点 [2] - 卧式加工中心2024年收入6106.50万元,同比增长42.24%,毛利率同比下降6.55%,主要因子公司福思泰初期生产效率低且核心部件外购成本高 [2] - 龙门加工中心收入同比下滑39.30%,占营业收入比重降至5.49%,毛利率下滑,受工程机械、能源行业景气低迷影响 [3] - 磨床、车床等其他数控机床产品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24.76%,毛利率提升6.64个百分点,规模效应显现 [3] 战略合作与业务拓展 - 参股上海开普勒机器人有限公司,基于数控机床在精密金属硬件加工中的核心作用,合作推动人形机器人领域技术迭代 [3] - 2021年起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3C、航空航天等领域,2024年相关领域收入占比显著提升,客户结构改善 [3] 未来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行业层面:政策扶持、智能制造升级、设备更新换代、国产替代深化及数控化率提升提供增长空间 [4] - 公司层面:品牌竞争力提升、东莞/南京新基地突破产能瓶颈、高端产品(卧加/五轴加工中心等)进入批量销售阶段 [5]
乔锋智能(301603.SZ):公司目前没有数控轧辊磨床业务,也暂未开展相关研发
格隆汇· 2025-08-06 01:09
行业分类 - 公司与华辰装备同属"C34 通用设备制造业"中的"C3421 金属切削机床制造业" [1] 产品结构差异 - 公司产品以立式加工中心、龙门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为主,同时包含部分数控车床、数控磨床(平面磨和导轨磨) [1] - 华辰装备核心产品为全自动数控轧辊磨床 [1] 业务布局 - 公司目前没有数控轧辊磨床业务 [1] - 公司暂未开展数控轧辊磨床的研发 [1]
乔锋智能(301603):国内数控机床小巨人 穿越周期实现高成长
新浪财经· 2025-07-31 02:41
行业市场概况 - 中国机床市场达千亿规模 市场集中度低 高档机床被国外垄断 国产替代具有长期空间 [1] - 2022年后中国机床进出口由逆差转为顺差 并成为德国、日本、意大利之后的第四大出口顺差国家 [1] - 国内公司营收规模远低于海外公司 未来增长空间广阔 [1] 公司产品与技术 - 公司聚焦中高档数控机床领域 主营产品包括立式加工中心、龙门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 [1] - 高精密导轨磨床、高精密高刚性平面磨削等关键技术进入样机测试阶段 [2] - 五轴联动机床进入样机测试阶段 [2] - 关键零部件实现自产 提升产品竞争力及毛利率 [2] 市场竞争与策略 - 全球高档机床拼技术 中档拼稳定 低档拼价格 国内中高端市场以海外厂商为主 [1] - 国内低档机床领域产品同质化严重 头部企业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实现向中高端市场拓展 [1] - 公司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 针对下游需求特征进行产品研发 [1][2] 业务发展与布局 - 产品应用于通用设备、消费电子、汽摩配件、模具、航空航天、通讯等行业 [1] - 积极拓展通用自动化、消费电子等市场 合同负债快速增长 [2] - 推进海外布局 开拓新市场 [2] 财务表现与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亿元、3.3亿元、4.0亿元 [2] - 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2%、22%、23% [2] - 对应PE估值分别为26倍、21倍、17倍 [2]
研判2025!中国龙门加工中心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分析:行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技术突破与国产化进程加速行业高质量发展[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25 01:25
行业概述 - 龙门加工中心是一种主轴Z轴轴线与工作台垂直设置的大型数控机床,专为大型工件及复杂形状零件的精密加工设计,具备多轴联动、自动化换刀及高精度定位能力 [2] - 按横梁与工作台运动方式分类,可分为定梁式、动梁式、动柱式、天车式(桥式)、复合形式等,各类型在结构特点、优势和应用场景上存在差异 [5] 行业发展历程 -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为起步阶段,国内技术基础薄弱,主要依赖进口设备,通过国际合作快速吸收数控技术 [6] - 2000年至2010年为自主研发阶段,国产设备在复杂加工领域逐步成熟,部分产品技术参数接近国际水平 [7] - 2011年至2020年为产业化阶段,行业形成完整产业链,关键零部件实现自主可控,产品开始出口海外 [8] - 2020年至今为高端化转型阶段,行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部分产品加工精度达国际领先水平 [9]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零部件(数控系统、主轴单元等)、基础材料(铸件、钣焊件等)和电气元件(电机、传感器等) [12] - 中游为龙门加工中心生产制造环节 [12] - 下游应用领域包括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模具制造、工程机械、船舶制造等 [12] - 数控系统作为核心部件,2024年市场规模达152.87亿元,同比增长5.55% [14]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龙门加工中心市场规模为50.27亿元,同比增长2.07% [1][16] - 行业在高端化、智能化方面取得显著进展,部分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16]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国有企业如沈阳机床、大连机床占据高端市场主导地位,产品覆盖航空航天、能源装备等关键领域 [18] - 民营企业如海天精工、纽威数控在中端市场占据半壁江山,凭借性价比优势快速扩张 [18] - 外资品牌如德马吉森精机、马扎克在超精密加工领域维持领先地位 [18] - 海天精工2024年数控龙门加工中心营业收入为17.55亿元,同比增长3.12%,毛利率为27.60% [20] - 国盛智科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86亿元,同比增长16.48%,归母净利润为0.35亿元,同比增长30.43% [22]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升级与智能化发展:行业将更加注重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提升加工精度和效率 [24] - 市场需求与产业升级: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需求增长,新兴市场如新能源汽车、3C电子带来新增长点 [25][26] - 国产替代与国际化竞争:国产企业在技术、市场占有率方面将取得更大突破,国际化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27]
创世纪: 最近一年的财务报告及其审计报告以及最近一期的财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0:1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名称为广东创世纪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66,486.2589万元 [1] - 公司属于通用设备制造业,经营范围涵盖专用设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工业机器人制造、数控机床制造等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蔡万峰,组织形式为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期限为2003年4月11日至无固定期限 [1]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 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基础编制,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并基于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2] - 公司自报告期末至少12个月内具备持续经营能力,无影响持续经营能力的重大事项 [2] 重要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 - 公司采用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会计年度为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 [3] - 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3] - 重要性标准包括单项应收款项金额超过资产总额0.5%认定为重要应收款项,单项在建工程金额超过资产总额3%认定为重要在建工程 [3] 金融工具 - 金融资产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 [9] - 金融负债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两类 [11] -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用于计提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会计处理 [13] 收入确认 - 收入确认时点为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分为按时点确认和按履约进度确认两种方式 [31] - 按时点确认的收入通常在到货验收完成时点确认,按履约进度确认的收入采用投入法确定履约进度 [32] - 交易价格计量考虑可变对价、重大融资成分、非现金对价和应付客户对价等因素 [33] 税收政策 - 主要税种包括增值税(税率13%、10%、9%、6%、5%、1%、0%)、企业所得税(税率25%、8.25%、15%)等 [35] - 部分子公司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所得税税率为15% [36] 会计政策变更 - 2024年1月1日起采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7号》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8号》,后者对保证类质量保证的会计处理进行调整,影响2023年度营业成本和销售费用 [36] 合并财务报表主要项目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667,242,936.08元,其中银行存款640,335,498.92元 [3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74,340,709.59元,均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债务工具投资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