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创板指数
icon
搜索文档
建信基金2025秋季投资策略会:“星火科创”破局科技新时代,多元配置赋能投资获得感
证券时报网· 2025-09-12 09:04
9月12日,建信基金"信任的力量"2025秋季投资策略会在北京首钢园服贸会现场顺利举行,来自权益、 固收、量化、多元等多个领域的基金经理带来最新市场研判,为投资者深入解读当下热点与后市行情。 建信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基金经理吴轶带来了债市投资最新观点。利率债方面,地产和出口板块存在一 定下行风险,消费领域则需要重点关注补贴力度的可持续性;信用债方面,普通信用债相比利率债品种 仍有票息优势,在货币政策持续宽松的预期下,或可配置中短久期信用债以获取票息与骑乘收益,同时 关注久期风险。 建信基金数量投资部总经理助理、投资顾问团队基金经理孙悦萌围绕低利率时代在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 方面的应对展开讨论。当前,债券票息收益下行、债市波动放大,投资者日益重视资产性价比,尤其是 建信基金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马牧青围绕中国创新药产业的后市机会进行了分享。马牧青认为,随着高 质量产品的不断增加和创新领域的持续扩展,中国创新药的中长期表现未来可期,主要看好三大领域的 增长空间,一是肿瘤治疗领域,大型跨国药企仍有需求,重磅BD有望继续落地;二是减肥药,今年以 来减肥药领域BD不断,有望引领下一波创新药BD热潮;三是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国内 ...
科创板指数达32条 约200万投资者参与配置
第一财经· 2025-08-11 14:00
科创板市场表现 - 科创综指年内涨幅达22.51% 领先沪深300等宽基指数 [1] - 科创AI指数自去年9月24日以来累计涨幅109.25% 科创芯片指数涨幅95.98% [1] - 科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75.19% 是上证生物医药指数的3倍多 [1] 科技细分领域景气度 - 国产大模型DeepSeek突破带动AI资本支出显著增长 [1] - 国产算力芯片 光芯片 软件应用等细分领域呈现高景气度 [1] - 创新药企研发管线储备扎实 技术突破和出海授权交易验证临床竞争力 [1] 科创板制度改革 - 科创板"1+6"改革举措出台 设置科创成长层支持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 [2] - 科创成长层32家企业7月日均换手率均值较2024年提升54% [2] - 科创板指数达32条 构建宽基 行业主题 策略多层次产品矩阵 [2] 科创板投资生态 - 科创板ETF总数超80只 总规模超2500亿元 [2] - 科创板成为A股指数化投资比例最高板块 吸引约200万投资者 [2] - 自"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新增57只ETF 数量增加近两倍 规模涨幅超60% [3] 中长期资金配置 - 中长期投资者对科创板ETF配置规模超400亿元 [3] - 保险和企业年金持仓占比增长迅速 [3] - 对科创50指数ETF配置意愿强 持仓市值和户数连续五年正增长 [3]
科创板指数达32条,约200万投资者参与配置
第一财经· 2025-08-11 12:34
科创板指数表现 - 科创综指2025年年内涨幅达22.51% 领先沪深300、上证50及创业板指数等宽基指数 [2] - 科创AI指数自去年9月24日以来累计涨幅109.25% 科创芯片指数同期涨幅95.98% [2] - 科创新药指数年内累计涨幅75.19% 为上证生物医药指数涨幅的3倍多 [2] 科技行业景气度 - AI领域因国产大模型DeepSeek突破带动资本支出增长 国产算力芯片、光芯片及软件应用呈现高景气度 [2] - 科创板创新药企凭借研发管线储备、技术突破及出海授权交易验证临床竞争力 [2] - 科创板定位"硬科技"企业 行业高成长潜力支撑科技股上扬行情 [2] 市场改革与指数发展 - 科创板"1+6"改革设置科创成长层 支持未盈利科技型企业上市 [3] - 科创成长层32家企业7月日均换手率均值较2024年提升54% [3] - 科创板指数达32条 覆盖宽基、行业主题及策略 构建多层次产品矩阵 [3] 投资产品与资金配置 - 科创板ETF总数超80只 总规模超2500亿元 为A股指数化投资比例最高板块 [3] - 自"科创板八条"政策发布后新增57只ETF 数量增近两倍 规模涨幅超60% [4] - 中长期投资者对科创板ETF配置规模超400亿元 保险与企业年金持仓占比增长迅速 [4]
科创板ETF产品数量和规模双突破 有效引导金融“活水”浇灌“硬科技”
证券日报· 2025-06-17 16:13
科创板指数与ETF发展 - 汇添富上证科创板新材料ETF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为市场提供精准锚定新材料领域的投资工具 [1] - "科创板八条"政策推动下 科创板ETF产品数量和规模双突破 新增57只ETF 总数达88只 总规模超2500亿元 较政策前增长近60% [1][4] - 科创板指数体系加速扩容 新增13条指数 总数达29条 形成宽基、行业主题、区域主题、策略指数等多元化结构 [2][3] 产品生态与市场参与 - 科创板宽基ETF规模超2000亿元 覆盖科创50、科创100、科创200、科创综指 形成完整产品链 [5] - 行业主题ETF覆盖人工智能、新能源、芯片设计等新质生产力关键领域 基金公司参与主体达27家 较政策前增加13家 [4][5] - 人工智能ETF规模较发行时增长超3倍 为相关企业研发和产能扩张提供资金支持 [6] 政策与制度优化 - 上交所制定《指数业务三年行动方案》 修订科创板100和200指数编制规则 将新股纳入时间延长至上市超12个月 [3] - 推动科创板ETF纳入基金通平台 研究优化做市商机制和盘后交易机制 引导资金流向新质生产力领域 [7] - 专家建议优化指数编制规则 推动ETF互联互通 加强投资者教育 构建券商、基金与指数机构协同生态 [7] 市场影响与未来方向 - 形成"指数扩容—资金流入—企业发展—指数优化"的良性循环 赋能新质生产力领域企业成长 [6] - 上交所将持续丰富科创板指数及ETF体系 提供多样化配置工具 引导创新资本向科技产业集聚 [5][7] - 科创板已成为A股指数化投资比例最高的板块 全方位多层次产品生态初步形成 [4][5]
“硬科技”成色更突出 并购重组活力迸发 产品持续“上新” 三大趋势折射科创板改革新气象
中国证券报· 2025-06-16 20:20
科创板改革八条措施 核心观点 - 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旨在深化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功能,突出科创板"硬科技"定位[1] - 政策实施一年来,配套措施逐步见效,科创板在发行承销、并购重组、产品创新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1] - 改革持续释放信号,未来将一体推进发行承销、股债融资、并购重组等制度深化,增强包容性和适应性[1][7] "硬科技"企业支持 - 科创板已接纳54家未盈利企业、8家特殊股权架构企业、7家红筹企业及20家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其中22家未盈利企业实现首次盈利并"摘U"[2] - 第五套上市标准设计体现科创板对"硬科技"企业的支持,有望解决优质科创企业融资难题[2] - 政策明确优先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硬科技"企业上市,提升科创板包容性[2] 发行承销制度创新 - 科创板试点统一执行3%的最高报价剔除比例,减少高价报价冲动,规范新股定价秩序[3] 并购重组活力 - 政策支持提高估值包容性、收购未盈利"硬科技"企业及主业吸收合并,涌现芯联集成收购芯联越州、思瑞浦并购创芯微等标志性案例[4] - 科创板首单"A控H"、"H控A"、全面要约收购等案例频出,推动产业链纵向整合[4] - 政策红利为科创企业并购重组提供灵活资金支持、包容制度环境和清晰市场预期[5] 产品体系创新 - 科创板指数增至29条,包括国新科创国企、科创综指等13条新指数[6] - "硬科技"主题ETF持续扩容,成为引导资源向科技创新集聚的重要工具[6] - ETF产品体系完善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后续将研究优化做市商机制及盘后交易机制[6] 改革深化方向 - 上交所表示将扎实推进"科创板八条"落地,深化发行承销、股债融资等制度改革,系统性提升服务新质生产力的质效[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