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硬盘
icon
搜索文档
9月24日主题复盘 | 半导体设备爆发,固态电池小幅加强,机器人局部修复,光伏尾盘大幅拉升
选股宝· 2025-09-24 09:09
行情回顾 - 市场全天低开高走 创业板指涨2.28% 科创50指数涨逾3% 沪深京三市超4400股上涨 成交额2.34万亿元[1] - 半导体板块爆发 20余股涨停 机器人概念局部修复 光伏及固态电池等新能源方向拉升[1] 半导体设备 - 半导体设备板块爆发 长川科技20cm两连板 通富微电及北方华创涨停 神工股份及江丰电子等多股涨停[4] - 台积电先进制程晶圆代工报价上涨 2026年5/4nm、3nm及2nm制程涨幅约5%-10% 存储芯片供不应求推动半导体通胀[5] - 全球半导体晶圆厂产能持续增长 预计从2024年3150万片/月增至2025年3370万片/月(8英寸晶圆当量) AI及汽车电子推动先进制程需求[6] - 中国大陆晶圆代工产业具备30-40%成本优势 地缘政治因素加速海外企业布局国内产能[6] 机器人 - 机器人板块局部修复 上纬新材20cm涨停 红豆股份及豪能股份等多股涨停[7] - 阿里巴巴与英伟达开展Physical AI合作 长三角具身智能发展大会在上海举行[7] - 华为、字节及特斯拉等海内外企业加码具身智能 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场景 商业化落地可期[8] 固态电池 - 固态电池板块加强 先导智能刷新历史新高 道明光学及恩捷股份等多股涨停[9] - 国家能源局推动建立固态电池关键装备体系 多家车企计划2027年搭载全固态电池 产业化进程加快[10][11] - 恩捷股份布局半固态项目 中国宝安子公司新建1.5万吨硅基负极产能 道明光学铝塑膜可用于固态电池[10] 光伏 - 尾盘光伏板块大涨 TCL中环涨停 阳光电源涨7.43% 隆基绿能涨6.81% 大全能源涨5.84%[12][13] - 多晶硅成交价格重心上移 N型复投料报价50.3-55元/千克 颗粒硅报价49-50元/千克 部分拉晶企业一货难求[13] - 多晶硅厂10月产量预计下行 四川地区枯水期减产 光伏"反内卷"政策推动产能出清 产业链景气度持续修复[14] 其他热点板块 - 光刻机概念活跃 中芯国际测试深紫外光刻机[15][16] - 房地产及ST股局部异动 油服及液冷服务器等题材轮动[17][18] - 多只半导体及机器人概念股创历史新高 包括长川科技及北方华创等[18][19][20]
A股异动丨半导体“通胀”再现?相关概念股集体走强,神功股份、立昂微等涨停
格隆汇APP· 2025-09-24 02:34
半导体概念股市场表现 - A股市场半导体概念股集体走强 神工股份20CM涨停 江丰电子涨超15% 长川科技涨超14% 汇成股份涨超13% 微导纳米涨超12% 盛美上海涨超10% 通富微电和立昂微10CM涨停 矽电股份涨8.92% 南大光电涨7.78% 杰华特涨7.59% 芯源微涨7.24% 京仪装备涨6.77% 北方华创涨6.30% [1][2] - 神工股份涨幅达20.01% 最新股价44.51元 总市值75.80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90.29% [2] - 江丰电子涨幅15.97% 最新股价95.50元 总市值253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38.09% [2] - 长川科技涨幅14.24% 最新股价91.70元 总市值578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108.26% [2] - 汇成股份涨幅13.30% 最新股价17.81元 总市值150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100.63% [2] - 微导纳米涨幅12.52% 最新股价55.90元 总市值258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108.17% [2] - 盛美上海涨幅10.19% 最新股价181.60元 总市值801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82.55% [2] - 通富微电涨幅10.00% 最新股价37.72元 总市值572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27.87% [2] - 立昂微涨幅9.99% 最新股价33.04元 总市值222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33.39% [2] - 矽电股份涨幅8.92% 最新股价246.00元 总市值103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373.33% [2] - 南大光电涨幅7.78% 最新股价41.14元 总市值284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28.96% [2] - 杰华特涨幅7.59% 最新股价55.30元 总市值247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80.66% [2] - 芯源微涨幅7.24% 最新股价140.95元 总市值284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68.71% [2] - 京仪装备涨幅6.77% 最新股价92.99元 总市值156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89.74% [2] - 北方华创涨幅6.30% 最新股价445.19元 总市值3224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54.08% [2] 半导体行业动态 - 台积电末代3纳米制程CPU价格比前代上涨约20% [1] - 台积电明年2纳米制程将再增加逾50%的售价 [1] - 存储器、硬盘等供不应求 半导体通货膨胀正在发酵中 [1]
存储行业巨头希捷西部数据股价飙升AI浪潮下泡沫担忧渐显
新浪财经· 2025-09-22 01:17
核心观点 - AI基础设施需求推动传统存储公司股价显著上涨 希捷科技上涨156% 西部数据飙升137% 美光科技连涨12日 [1] - 存储设备技术迭代使硬盘成为AI模型训练必备工具 高带宽DRAM内存构成AI计算重要支柱 [1] - 行业面临AI泡沫担忧 上涨速度过快引发周期性与互联网泡沫类似的历史轨迹比较 [1][2] 行业动态 - 微软和Alphabet等公司每年巨资采购AI硬件 推动芯片制造商与存储企业投资风潮 [2] - 内存与硬盘价格随AI需求水涨船高 美光科技频繁调整定价反映未来需求预期 [2] - 存储器市场出现短缺和价格上涨 高性能存储产品需求持续增长 [2] 公司表现 - 希捷科技和西部数据从传统厂商转型为市场新宠 凭借AI基础设施需求脱颖而出 [1] - 存储行业老牌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策略调整分享AI市场红利 [2] - 二级和三级概念股在股市周期后期迅速升温 成为市场预示信号 [1]
海外存储巨头集体涨价 国内厂商迎来机遇
中国经营报· 2025-09-19 20:15
存储芯片价格上涨趋势 - 闪迪宣布所有渠道和消费者客户产品价格调涨超10% [2] - 美光通知渠道存储产品上涨20%-30%并暂停所有DDR4/DDR5/LPDDR4/LPDDR5产品报价一周 [2] - 西部数据宣布立即逐步提高所有硬盘产品价格 [2] - 闪存市场数据显示1Tb QLC/1Tb TLC/512Gb TLC NAND Flash Wafer价格分别调涨2.1%/1.9%/3.2%至4.90/5.50/3.20美元 [4] - DDR5 16Gb/24Gb颗粒价格分别调整至5.05/7.95美元 [4] 涨价驱动因素 - 北美大型云服务提供商持续加大服务器建设投入推动存储芯片强劲采购需求 [2] - 人工智能应用及数据中心/客户端/移动领域存储需求驱动 [3] - 产品组合各容量需求空前旺盛 [3] - 供不应求市场环境下NAND Flash率先涨价 DRAM供应商跟进暂停报价 [2] - 原厂需评估需求量能并规划未来产能 [2] 市场供需状况 - 渠道市场客户询单明显增加 NAND资源供应有限 [5] - 渠道SSD成品出现缺货现象 厂商全面调涨SSD价格 [5] - DDR4资源市场流通受阻供应较少 DDR5资源供应有限价格持续上扬 [5] - 供给方具报价优势 合约价延续上涨动能 [5] - 模组厂可随行就市将上游涨幅传导至终端 [6] 产业链公司影响 - A股存储产业链公司股价普遍上涨 香农芯创涨超80% 协创数据涨超60% 德明利涨近40% [7] - 群联因股价涨幅过大被要求公布单月损益 [6] - 佰维存储表示产品随行就市 根据市场情况调整价格 [7] - 德明利指出第二季度经营业绩环比改善 行业景气度有望延续 [7] - 国产存储厂商性价比提升 可能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8] 行业前景展望 - 闪存价格开启更广泛上涨趋势且具备延续性 [7] - 前四大NAND生产商有望跟进调价 [7] - 消费类市场产品将立竿见影 To B市场新订单将实现价格传递 [8] - 明年NAND Flash预计仍会缺货 但希望价格温和上涨 [6] - 国产替代进程可能加速 [8]
无锡海关积极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
新华日报· 2025-09-18 21:56
助产业强支撑 9月11日,在SK海力士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批刚刚抵达的光刻胶原料被快速投入生 产线。这是进口危险化学品"白名单"制度在无锡实施以来的第34批受益货物。 "光刻胶属危险化学品,对稳定性和时效性要求极高。现在通过'白名单'制度,通关不用等,直接保障 了产线连续运转,每年还能省下物流仓储及物料损耗成本近千万元。"该公司采购部门负责人陈新感慨 道。 近年来,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迅猛发展,相关企业对进口高风险物料通关便利存在迫切需求。聚焦企业 急难愁盼,无锡海关成功争取进口危险化学品"白名单"制度落地,通过对企业信用、管理水平及产品风 险实施综合评估,对"白名单"企业进口原料实施降低检验比例、调整检验地点等便利措施,解决高新技 术企业进口关键原材料快速通关难题。 跨境贸易便利化是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口岸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是促进高质量发展、高 水平开放的有力支撑。今年4月,为期5个月的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正式启动,无锡成为连续3年入 选专项行动试点城市。 南京海关所属无锡海关以开展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为契机,持续深化监管服务创新,深入落实各项 惠企便民举措,拓通道、助产业、 ...
前8个月广西与东盟贸易火热 人工智能相关设备进出口猛增
中国新闻网· 2025-09-18 14:03
贸易规模与增长 - 广西前8个月对东盟进出口总额2750.9亿元,同比增长12.9%,占广西进出口总值53.2% [1] - 出口额2137.4亿元,增长17.2%;进口额613.5亿元,微增0.05% [1] - 贸易规模居中西部省区市首位,增速快于全国对东盟贸易增速3.2个百分点 [2] 国别贸易结构 - 对越南进出口2027.3亿元,增长7.9%,占广西对东盟贸易总值超70% [2] - 对泰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分别进出口245.4亿元、206.3亿元、65.8亿元,增速达16.4%、57.1%、142.3% [2] 产品贸易动态 - 人工智能服务器相关设备进出口显著增长:硬盘、显卡、机柜及零件分别增长113.9%、332.5%、4.6% [1] - 中间品贸易额1516.5亿元,增长21.9%,占对东盟贸易总值55.1% [3] - 电子元件类、平板显示模组类、汽车零配件类中间品出口分别增长77.6%、75.7%、41.8% [3] 新兴领域合作 - 对东盟出口"新三样"产品76.2亿元,增长42.8%;电动机及发电机出口5.6亿元,增长34.2% [3] - 自东盟进口高冰镍、棕榈油、纸浆分别增长408.2%、169.2%、22.6% [3] 跨境物流发展 - 公路、水路、航空运输方式对东盟进出口分别增长12.5%、36.1%、29.4% [2] - 智慧口岸建设提升通关效率,中越友谊关—友谊智慧口岸项目依托5G技术优化货物通行 [3]
美国要谈,中方大门敞开,40艘货船将开进中国,特朗普亮“白旗”
搜狐财经· 2025-06-11 07:45
中美关税战动态 - 美国对华高额关税生效仅3天后即发布豁免名单,覆盖智能手机、电脑、硬盘等电子产品及能源矿产等6440亿美元产品,其中多数类项专门针对中国豁免 [1][9] -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发布的豁免政策将相关产品关税从145%降至10%,被解读为特朗普政府的关键让步举动 [9] - 中国商务部回应称美方修正单边关税是"一小步",敦促其继续纠错,显示当前让步尚不足以重启谈判 [18] 美国让步原因分析 - 美国作为需求方对生活必需品的依赖度高于中国作为出售方的经济压力,长期僵持将导致美方先崩溃 [4] - 美国企业急需中国生产的零件、芯片和半导体产品,短期内无法找到替代来源,5000亿美元进口突然中断将引发美企违约倒闭潮 [5] -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等政策实现出口多元化,美国无法完全封锁中国出口渠道,企业具备长期应对能力 [7] 中国应对策略 - 中国已实现大豆进口从美国向巴西的战略转移,2024年从巴西进口7465万吨大豆占总量71.1%,完全替代美国34%的原有份额 [14][15] - 40多艘满载巴西大豆的货船已准备启程中国,显示农产品供应链调整完成 [15] - 行业未来将提升矿产、能源、机械设备等领域的自给率,同时保持进口渠道多元化以保障供应链安全 [18] 市场影响对比 - 中国商品全球接受度高,通过出口多元化策略分散风险,而美国资本市场逐利性导致其调节能力明显弱于中国 [7][18] - 美国媒体承认此前"中国依赖美国"的预判被反转,实际筹码比预期少得多 [12] - 牛津经济研究院认为完全经济脱钩是中国可选项,企业长期总能找到出路 [7]
如何通俗的读懂算力?
36氪· 2025-05-22 02:50
算力类型与分工 - 通用算力(通算)适合处理日常任务如办公和上网等基础计算需求 [4] - 科学算力(科算)专攻高精度科研问题如气候变化模拟和基因序列分析 [5] - 智能算力(智算)用于训练和运行AI模型如人脸识别和语音处理 [6] - AI专用算力(AI计算)深度定制用于神经网络训练等AI核心任务 [7] 算力技术挑战与创新 - 摩尔定律因晶体管尺寸缩小导致电子不稳定和散热问题而逐渐失效 [10][11] - 芯片制程从3纳米向1.4纳米演进并通过3D IC技术提升集成度 [13] - 专用芯片设计针对特定任务优化算力效率以突破物理限制 [14] 算力产业生态系统 - 硬件层包括CPU/GPU芯片(如海光x86、飞腾龙芯国产CPU)和存储设备(如紫光长江存储) [16][17] - 网络设备商(如华为新华三)提供路由器和交换机等数据传输基础设施 [17] - 基础软件包含操作系统(Linux/澎湃OS)、数据库和中间件以支撑硬件与应用协同 [19] - 应用软件涵盖AI开发平台(Boostkit/MindX)和行业系统(金融/医疗/交通)实现场景落地 [20] 算力市场规模与增长 - 全球计算市场总规模预计2029年达2000亿美元其中AI计算占900亿美元(年增10%)通用计算占1300亿美元(年增6%) [22] - 中国市场2029年通用计算规模预计417亿美元(占全球32%)AI计算达238亿美元(占全球26%) [23] - 2025年中国算力规模达369.5 EFLOPS(同比增26%)相当于每秒完成369.5亿亿次运算 [24] 中国算力发展地位 - 中国算力需求受大模型和多模态AI驱动快速增长 [24] - 全产业链从硬件制造到软件生态逐步提升全球竞争力 [26]
博弈视角看“关税战”:特朗普策略与各经济体不同反应 | 国际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03 09:47
特朗普关税战的核心策略 - 特朗普心理底价包括对全球加征10%基准关税、对汽车等重点行业加征保护性关税、重点遏制中国和整合北美[5] - 4月美国海关财政收入达160亿美元,是3月同期的1.8倍,显示关税效果显著[6] - 已对钢铝和汽车分别加征25%关税,计划对药品、半导体等进一步加税[7] - 对中国加征145%关税(10%+10%+125%),刻意打压中国崛起[8] 博弈策略分析 - 利用美国霸权地位采取单边行动,迫使其他经济体在其框架内回应[10] - 通过反复无常的策略增加对手决策成本,保持战略弹性[11] - 阶段性态度软化是为安抚市场和分化对手,并非真正让步[12] - 最终可能接受对中国30-50%关税、其他经济体10%关税的结果[13] 各经济体反应差异 - 中国采取最强硬反制,对美加征关税从34%逐步升至125%[16][20] - 加拿大因能源优势坚决反制,墨西哥则被迫妥协[22][23] - 欧盟、日本等显软弱性,反制迟缓或未实施[25][26] - 越南、柬埔寨等缺乏反制能力,被迫大幅让步[30][31] - 澳大利亚、新西兰选择战略忍让,避免升级[34][35] 中国应对策略 - 以超大规模经济体和内需市场为依托,推动产业升级[18] - 警惕美国拉拢他国围堵,坚决回击任何损害中方利益行为[38] - 构建非美经济体贸易体系,强化与欧盟、东盟等合作[39][40] - 通过扩大进口和市场开放构建国际利益共同体[41] - 3月中日韩重启经贸部长会议,推进自贸协定谈判[42]
粤开宏观:博弈视角看“关税战”:特朗普的意图与各经济体的不同反应
粤开证券· 2025-04-27 14:23
报告核心观点 特朗普在第二届任期之初发起“关税战”,导致国际经贸体系剧烈调整,影响全球和美国经济增长,也波及中国经济。报告基于博弈视角,分析特朗普的博弈策略和五大类经济体的反应,探讨双边和多边可能的博弈进程与终局,指出中国在“关税战”中既面临挑战也有机遇 [1]。 分组1:如何理解特朗普“关税战”的漫天要价与反复无常 - 特朗普心理底价包括对全球加征10%基准关税以削减贸易逆差和增加财政收入、对汽车等重点行业加征保护性关税以促进制造业回流和保护就业、遏制中国和整合北美 [3][17] - 特朗普博弈策略是利用美国霸权地位和反复无常行事风格抢夺主动权,其反复无常虽短期有效但会扰乱国际经贸秩序、损害美国信誉 [4][21] - 需理性看待特朗普在“关税战”中不定期的态度软化,其目的是安抚市场和避免其他经济体形成统一战线,态度缓和常通过宣称其他经济体求和示好来表达 [5][24] 分组2:各经济体不同反应:处境、筹码、最优策略与可能结局 - 中国有必要、有能力、有底气坚决反制美国,当前美国对华加征145%关税局面难持续,30%-50%是可能区间 [6][27] - 加拿大坚决反制美国,墨西哥忍气吞声,特朗普在“对等关税”行政令中为加墨预留谈判空间 [7][35] - 欧盟、日本、韩国、印度等具备反制能力的经济体最优策略是“以打促谈”,但显露出软弱性,大概率通过利益交换获关税减免,谈判结果偏向美国利益 [7][41] - 越南、柬埔寨等被大幅加征关税但缺乏反制能力的经济体将被迫妥协退让,让渡利益以换取关税削减 [7][48] - 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被加征10%的经济体大概率战略忍让,避免摩擦升级,尝试争取部分豁免 [7][52] 分组3:连横 vs 合纵:中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中国应警惕美国拉拢其他经济体围堵,坚决回击,尤其警惕越南、柬埔寨等国,可争取欧盟日韩,与加拿大有合作机会 [9][55] - 中国要争取盟友,构建国际利益共同体,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填补美国留下的空白,实现从“市场追随者”向“规则构建者”跨越 [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