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世界

搜索文档
从“数字大脑”到私人AI助手 深圳龙岗成体系进入数字世界
南方都市报· 2025-09-16 09:30
昇腾超节点与算力基础设施升级 - 华为发布昇腾超节点解决方案 采用384卡高速总线互联技术 相比传统以太网络架构通信带宽提升15倍 时延降低10倍 训练性能达到传统节点的3倍 [7] - 超节点是超级算力集群概念 专门应对算力消耗大、复杂度高的AI大模型计算任务 解决政务云大规模AI应用的算力瓶颈问题 [7] - 龙岗区将与华为携手推动昇腾384超节点在政务云上部署 构建强大的AI算力核心 率先实现政务云智能化与市民化 [7] 政务AI应用体系与效能提升 - 龙岗已形成政务AI"1+1+4+N"应用体系 包括一个政务智能体百千万共创平台、一个全国产大模型基座、4个核心领域及N个应用场景 [6] - 4个核心领域涵盖市民和企业服务、民意速办、政务办公、城市治理 通过AI原生赋能实现事件秒级直达处置人员 [6] - 居民诉求响应速度从过去一两天缩短至秒级触达 "一网统管"平台通过AI赋能事件处置全流程 [6] 数字生活空间4T for Home项目 - 项目依托4T底座构建八大场景 包括政务办事、数字家园、龙岗家医、虚拟社区、本地生活、信息资讯、学习成长、数据账户 [3] - 4T指T级存储空间、T级网络流量、T级公共资源、亿级人工智能大模型Tokens 实现物理世界权利向数字世界映射 [8][9] - 未来居民可通过"我的龙岗APP"搭建数字生活空间 基于个人数据训练专属私人AI助手 [10] 城市+AI应用场景拓展 - 龙岗首批40个城市+AI应用场景已基本落地 涵盖环卫机器人、医疗大模型导诊系统、智能巡逻机器人等领域 [11] - 新发布第二批应用场景清单 覆盖21个重点领域424个具体场景 其中建筑领域126个场景 医疗领域59个场景 [11] - 计划三年内拿出百亿政府订单支持新技术试点应用 未来两年培育200万名昇腾开发者 [12] 智慧城市战略演进 - 龙岗智慧政务布局超十年 从智慧龙岗1.0政务云底座到2.0"鲲鹏+昇腾"国产底座 现已全面实施All in AI战略 [6] - 年初在政务领域部署满血版DeepSeek 全面赋能政务服务与城市治理 [6] - 通过CANN异构计算架构提升昇腾AI处理器计算效率 构建对上支持多种AI框架、对下服务AI处理器的核心平台 [12]
【有本好书送给你】未来时代,掌控自我的关键是,把握宏心流!
重阳投资· 2025-09-03 07:33
文章核心观点 - 重阳投资推出读书专栏 倡导通过阅读提升思考能力 并与读者互动分享优质好书[2][3][4][5][6] - 推荐《心流2 0》一书 探讨数字时代如何通过"宏心流"实现自我掌控和心灵秩序 对抗现代社会的注意力碎片化和精神熵增[8][11][12][19][28] 书籍内容总结 - 心流概念由米哈里于1990年提出 指全神贯注于某项挑战性任务时产生的沉浸式体验 伴随掌控感和成就感[10] - 数字时代导致注意力碎片化 2003-2022年美国成年人面对面社交减少30% 青少年减少50% 数字互动替代现实社交[16] - 提出"微心流"概念:低复杂度数字浏览行为(如刷社交媒体) 与"宏心流"区别在于缺乏明确目标和挑战性[19][20][24] - 人工智能可能削弱人类掌控感 数字孪生体技术或导致人类放弃思考决策 影响心流体验[15] - 哈佛75年研究显示:高质量人际关系是幸福关键因素 数字独处可能削弱现实社交能力[17] 实现宏心流的核心条件 - 清晰目标:需设定具有内在意义和挑战性的目标(如职业规划) 区别于微心流的无意识浏览[20][21] - 即时反馈:任务本身需提供实时反馈(如乐器弹奏的音准确认) 而非依赖外部评价[22][23] - 技能挑战平衡:任务难度需与个人技能匹配 避免过度简单(无聊)或过度困难(焦虑)[24] 实践建议 - 拥抱无聊时刻:避免用手机填充碎片时间 允许大脑进行反思和目标设定[25][26] - 管理者角色:需为员工提供明确目标和支持 赋能独立完成任务[23] - 数字自律:减少对即时满足的依赖 优先选择能带来长期成就感的复杂任务[19][26] 作者背景 - 斯图尔特·唐纳森:积极心理学领军学者 与米哈里共同创建西方积极心理学会 合作推动该领域实践[11][29][30] - 马修·杜宾:心理学博士 师从米哈里 专注心流理论应用 曾与科技、金融等多行业企业合作[11][31][32]
AI时代,掌控自我的关键是,把握宏心流!
36氪· 2025-08-02 00:06
心流概念与数字时代的挑战 - 心流体验需要全神贯注于任务,暂时忘记负面干扰,完成后产生掌控感和成就感 [1] - 现代数字媒体将注意力碎片化,导致精神熵增,远离幸福体验 [1][7] - 数字时代注意力从物理世界转向数字世界,改变了思考、交流、工作方式 [2] - 2003-2022年美国成年人面对面社交减少30%,青少年下降50%,线上互动取代线下 [7] 心流2.0的理论发展 - 《心流2.0》探讨如何在多任务、虚拟现实交融的世界实现心流升级 [2] - 数字活动中的"微心流"具有低复杂度特征,而"宏心流"需更高挑战带来自我突破 [8][9] - 微心流易获取但抑制宏心流追求,类似快餐与营养餐的对比 [9] 人工智能对心流的影响 - AI可能解放时间用于复杂工作,增加心流机会(如简历筛选释放招聘人员精力) [4] - AI使用中缺乏掌控感会阻碍心流,例如放弃烘焙或绘画中的细节控制 [4] - 数字孪生体可能替代人类决策,削弱心流能力 [6] 实现宏心流的关键条件 1. **清晰目标** - 需明确长期目标(如医学生职业路径)与短期任务关联性 [11] - 目标需具内在意义和挑战性,如攀岩对比沙发生存 [12] 2. **即时反馈** - 心流反馈来自活动本身(如吉他弹奏音符准确性) [13] - 数字刺激通过即时满足强化微心流 [15] 3. **技能与挑战平衡** - 技能过高导致无聊(设计师复印文件),不足引发焦虑(新手公开演讲) [16] - 宏心流要求任务复杂度匹配技能水平 [16] 应对数字干扰的策略 - 主动拥抱无聊时刻以触发自我反思和目标设定 [17][18] - 减少手机使用(如排队时不刷社交媒体)培养专注力 [18] - 尼尔·盖曼建议通过无聊激发创作灵感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