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理想VLA司机大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李想:高阶辅助驾驶不应收费
经济观察网· 2025-09-24 12:12
李想认为,新能源汽车竞争已进入以智能化为关键的下半场,而高阶辅助驾驶是现阶段智能化的核心价值点。他指出,当前行业中存在的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收费模式,且价格不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用户对智能化便利的充分体验。理想汽车此举旨在让更多消费者能够无障碍地体验来自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 对于AD Max系统的能力,李想表示其综合表现"绝对数一数二",并称即使不认同其为第一的消费者,大部分也认可其处于行业前两名,且与第一名差距很 小。随着理想VLA司机大模型的持续迭代,其表现有望进一步提升。 经观汽车 9月24日,理想汽车CEO李想通过社交媒体发表观点,明确表示"高阶辅助驾驶一定要有,而且不应该收使用费用"。基于这一理念,即将于9月26日上市的全 新五座纯电SUV理想i6将全系标配其高阶辅助驾驶系统AD Max,并承诺永久免除使用费。 理想i6作为理想汽车的新形态五座纯电SUV,基于800V高压平台打造,支持"充电10分钟,续航500公里",CLTC综合续航最高可达720公里。此次将AD Max 作为标配并免除使用费,强化了其"科技普惠"的策略。 ...
理想汽车CEO李想辟谣VLA残血版不实信息
新浪科技· 2025-09-11 10:20
公司声明 - 理想汽车CEO李想公开辟谣关于OTA8 0版本VLA司机大模型出现残血版原因的网络分析 称大多为不实信息 [1] - 公司呼吁用户勿信勿传相关网络传言 强调对产品版本更新的官方立场 [1]
李想辟谣VLA残血版原因分析:大多是不实信息
新浪科技· 2025-09-11 08:23
公司声明 - 理想汽车CEO李想通过微博澄清OTA8 0版本理想VLA司机大模型"残血版"相关网络分析为不实信息 [1] - 公司呼吁用户勿信勿传相关不实分析信息 [1] - 该声明针对4月11日开始推送的OTA8 0版本更新后出现的舆论争议 [1] 产品更新 - 理想汽车于4月10日开始向用户推送OTA8 0版本系统更新 [1] - 本次更新包含理想VLA司机大模型功能升级 [1]
锐胜汽车独立亮相 理想VLA司机大模型将全量推送|一周车闻
第一财经· 2025-09-06 02:40
锐胜汽车品牌独立 - 北京汽车制造厂旗下锐胜汽车以独立品牌身份亮相 成为国内首个专注于MPV市场的品牌 [1] - 品牌定位"中国品牌MPV实干家" 聚焦12万至25万元MPV市场 未来五年计划投入200亿元研发资金 [1] - 2023年7月推出MPV车型锐胜王牌M7 2025款全系25个款型 指导价区间6.18万至14.78万元 [1] 吉利燃油车市场表现 - 吉利中国星全新东方曜系列在成都车展亮相 体现公司"油电并行"发展路径 [2] - 上半年国内燃油车基盘规模达49.9% 中国星系列累计销量突破160万辆 [2] - 星越L位于全品类SUV销量榜第二 仅次于特斯拉Model Y [2] 理想汽车智能化进展 - VLA司机大模型将于9月10日全量推送 8月20日已随理想i8同步交付 [3] - 辅助驾驶每日使用率提升3倍 累计里程渗透率提升2.2倍 泊车每日使用率提升2.1倍 [3] - 截至8月29日辅助驾驶总里程达49亿公里 较去年同期增长27亿公里 [3] 零跑汽车产品战略 - 第四季度将推出D系列车型 30万级别大三排SUV明年上半年交付 [4] - 采用成本定价策略 目标在30万级别实现50万级别产品竞争力 [4] - 2026年冲击100万年销量目标 需突破高端市场壁垒 [4] 凯迪拉克价格策略 - 全新XT5新增"大都会版" 全款一口价24.49万元 [5] - 全系限时价22.99万至32.09万元 提供最高10000元增换购补贴 [5] - 零售价37.99万至45.99万元 当前降价幅度达15万元 [6] 欧拉品牌全球化布局 - 2025年下半年推出两款全球战略车型 历时三年研发投入超十亿元 [7] - 累计拥有超过52万全球用户 产品覆盖50多个国家和地区 [7] - 累计行驶里程超70亿公里 [7] 轻越野市场竞争 - 北京越野BJ30旅行版预售10.29万至13.99万元 搭载三擎四驱HEV混动技术 [7] - 综合功率301kW 综合扭矩685N·m 零百加速6.59秒 [7] - 形成覆盖10万至30万级轻越野产品矩阵 包括BJ40增程、BJ60增程等 [8] MPV市场新品推出 - 2026款岚图梦想家预售38.99万至45.99万元 搭载岚海智能超混技术 [9] - CLTC纯电续航350km 综合续航1531km 馈电油耗5.2L [9] - 1-7月累计销量超4.4万辆 同比增长116% 位居MPV榜单第三 [9] - 魏牌高山7将于9月10日预售 搭载Hi4性能版智能四驱电混技术 [10] - 五菱星光730亮相 基于天與架构开发 适配燃油、混动、纯电三种动力 [14] - 五菱MPV累计销量突破800万辆 星光730为第800万辆下线车型 [14] - 2026款腾势D9正式上市 售价30.98万至45.98万元 [18] - 1-8月累计销量103198辆 同比增长29.2% [18] 皮卡市场新能源转型 - 江淮皮卡推出悍途PHEV与悍途EV 指导价分别为15.98万元起和19.98万元起 [13] - 悍途PHEV纯电续航100公里 综合续航突破1000公里 [13] - 悍途EV搭载宁德时代88kWh电池 CLTC续航超500公里 [13] - 上半年皮卡市场销售30.7万辆 同比增长16.4% [13] - 江淮皮卡上半年销量3.3万辆 海外销量同比增长15.96% [13] - 长安猎手K50推出6款车型 售价12.79万元起 覆盖两驱与四驱 [15] 新能源汽车技术升级 - 长安启源E07焕新上市 售价21.99万元起 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 [16] - Pro版新增空气悬架+智能CDC配置 Max版新增双电机四驱系统 [16] - 秦L EV上新云辇型 搭载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 [17] - 8月29日至9月30日全系限时售价10.98万至12.98万元 [17] SUV产品布局 - 哈弗大狗PLUS预售11.28万至16.08万元 提供燃油和PHEV两种动力 [11] - PHEV版采用第二代Hi4智能四驱电混技术 [11] - 燃油版搭载博格华纳瀚德第六代智能电控四驱系统 [11] - 哈弗通过猛龙2026款、二代枭龙MAX和大狗PLUS覆盖全场景用车需求 [12]
锐胜汽车独立亮相,理想VLA司机大模型将全量推送|一周车闻
第一财经· 2025-09-06 02:20
锐胜汽车品牌独立 - 北京汽车制造厂旗下锐胜汽车以独立品牌身份正式亮相 成为国内首个专注于MPV市场的品牌[1] - 品牌定位"中国品牌MPV实干家" 聚焦12万至25万元MPV市场 未来五年计划投入200亿元研发资金[2] - 2023年7月推出MPV车型锐胜王牌M7 2024年10月上市2025款 全系25个款型 指导价区间6.18万至14.78万元[2] MPV市场竞争格局 - MPV市场呈现两极分化:高端市场被溢价车型垄断 低端产品陷入配置妥协循环[2] - 岚图梦想家1-7月累计销量超4.4万辆 位居MPV榜单第三名 同比增长116%[10] - 腾势D9今年1-8月累计销量达103,198辆 同比增长29.2%[20] 燃油车市场表现 - 上半年国内燃油车基盘规模达49.9% 仍占据乘用车市场半壁江山[3] - 吉利中国星系列截至7月累计销量突破160万辆 星越L位于全品类SUV销量榜第二[3] 智能驾驶技术进展 - 理想汽车VLA司机大模型9月10日全量推送 辅助驾驶每日使用率提升3倍 累计里程渗透率提升2.2倍[4] - 理想汽车用户辅助驾驶总里程达49亿公里 较去年同期增长27亿公里[4] 新能源产品布局 - 零跑汽车第四季度推出D系列30万级别大三排SUV 2026年冲击100万年销量目标[5] - 欧拉品牌2025年下半年推出两款全球战略车型 累计拥有超52万全球用户 产品覆盖50多个国家和地区[8] - 五菱MPV累计销量突破800万辆 星光730基于天舆架构开发 适配燃油/混动/纯电三种动力形式[15] 价格策略调整 - 凯迪拉克XT5全系限时价22.99万-32.09万元 较37.99万-45.99万元零售价降幅达15万元[6][7] - 秦L EV全系车型限时售价10.98万-12.98万元 云辇型搭载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18][19] 新产品技术特征 - 北京越野BJ30旅行家预售价10.29万-13.99万元 搭载三擎四驱HEV混动技术 综合功率301kW[9] - 2026款岚图梦想家预售价38.99万-45.99万元 采用全域800V碳化硅平台 CLTC纯电续航350km[10] - 哈弗大狗PLUS预售换新价11.28万-16.08万元 提供燃油和PHEV两种动力选择[12][13] 皮卡市场动态 - 2025年上半年皮卡市场销售30.7万辆 同比增长16.4% 江淮汽车以3.3万辆销量排名第二[14] - 江淮悍途PHEV指导价15.98万元起 纯电续航100公里 综合续航突破1000公里[14] - 长安猎手K售价12.79万元起 覆盖两驱与四驱 标箱与长箱多元组合[16] 企业战略转型 - 魏牌高山7将于9月10日开启预售 搭载Hi4性能版智能四驱电混技术[11] - 长安启源E07售价21.99万元起 提供纯电/增程两种动力 Pro版新增空气悬架+智能CDC配置[17]
理想8月交付新车28,529辆 i6九月上市即交付
凤凰网· 2025-09-01 10:46
交付表现 - 2025年8月公司交付新车28,529辆 [1] - 截至2025年8月31日历史累计交付量达1,397,070辆 [1] 产品动态 - 理想MEGA 8月交付量超过3,000辆 9月产能有望突破3,500辆 [1] - 理想i8预计9月底交付8,000至10,000辆 [1] - 理想i6将于9月上市 定位25万至30万元价格区间全能产品 [1] 市场地位 - 6月公司在50万元以上纯电市场市占率超过30% [1] - 7月公司在50万元以上纯电市场市占率突破35% [1] 技术升级 - 理想VLA司机大模型9月通过OTA8.0全量推送至所有AD Max车型 [1] - 理想同学智能体将全面进化 [1] 渠道建设 - 截至2025年8月31日全国零售中心达543家 覆盖156个城市 [1] - 已投入使用3,190座理想超充站 拥有17,597个充电桩 [1]
理想汽车8月交付新车28529辆,理想MEGA 9月产能有望突破3500辆
凤凰网· 2025-09-01 10:15
交付表现 - 8月交付新车28,529辆 [2] - 历史累计交付量达1,397,070辆(截至2025年8月31日) [2] - 理想MEGA车型8月交付量超过3,000辆 [2] 新产品规划 - 理想L8车型9月底预计交付8,000至10,000辆 [2] - 理想L6将于9月上市 定位25万至30万元价格区间全能产品 [2] - 理想L6将实现上市即交付 [2] 技术升级 - 理想VLA司机大模型9月通过OTA 8.0全量推送至所有AD Max车型 [2] - 理想同学智能体将全面进化 [2] 产能与体系优化 - 理想MEGA车型9月产能有望突破3,500辆 [2] - 销服体系完成组织升级 理想L系列销售势能预计逐步恢复 [2]
领潮 向新,2025成都国际车展今日开幕
中国经济网· 2025-08-29 06:42
展会概况 - 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于8月29日开幕 主题为"领潮而立 向新而行" [1] - 吸引近120个汽车品牌参展 展出车辆超过1600辆 展区面积达22万平方米 启用12大展馆及室外展区 [1] - 涵盖整车、改装车、人形机器人、三电系统等产业热点 [1] 自主品牌表现 - 奇瑞集团在5号馆独家呈现 旗下奇瑞、星途、iCAR、捷途等品牌参展 奇瑞纵横作为捷途全新豪华电混越野产品序列首秀 威麟品牌焕新回归定位"全球智能皮卡生态品牌" [2] - 比亚迪独占9号馆 王朝、海洋、方程豹、腾势、仰望等品牌悉数亮相 新增"天神之眼"系统动态演示与"兆瓦闪充"技术专区 室外展区设置仰望U8应急浮水等全场景互动 [2] - 中国长安以10号馆为主秀场 旗下长安、长安马自达、长安启源、阿维塔、深蓝等品牌集结亮相 [2] - 极氪首款超级电混旗舰SUV极氪9X开启预售 吉利星越L全新东方曜首秀 吉利银河M9亮相展台 [3] - 岚图知音搭载华为乾昆智驾ADS 4与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亮相 东风风神L8迎来上市 [3] 新势力品牌创新 - 理想汽车展示下一代辅助驾驶技术VLA司机大模型最新进展 首发搭载该模型的全新车型理想i8及全系车型亮相 [4] - 零跑汽车发布B10全新配色 持续突破技术研发 保持高性价比产品定位 [4] - 小米汽车首次参展即拿下近1000平方米展位 鸿蒙智行、蔚来等品牌扩大展台规模 [4] 外资与合资品牌战略 - 梅赛德斯-奔驰推出全新AMG CLE 53 4MATIC+敞篷轿跑车及全新纯电CLA [5] - BMW M3 E46 GTR官方复刻涂装版首次亮相国内车展 [5] - 一汽奥迪携27款明星车型登场 Q6L e-tron家族、A5L迎来正式上市后首秀 PPE豪华纯电平台与PPC豪华燃油平台车展首秀 [6] - smart发布超级电混技术 全新smart1 BRABUS性能版焕新上市 [6] - 别克发布全新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 携三款先导车开启国内首秀 [6] - 丰田首次携手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同台亮相 [6] - 上汽大众新凌渡L上市 新威然及ID.3 GTX套件款发布 [6] - 福特全球首款智电趣野全地形SUV烈马新能源全球首秀 [6] - 进口现代旗舰SUV新一代帕里斯帝开启预售 [6] - 一汽大众、广汽本田、东风本田、东风日产、捷达、安徽大众、大众进口车、沃尔沃、凯迪拉克、林肯、上汽奥迪等品牌齐聚亮相 [7] 政策支持与市场影响 - 成都市商务局设立"购车补贴"专项政策 乘用车以旧换新补贴至高可享2万元/辆政府补贴 [8] - 成都市第三轮汽车消费奖励活动与2025成都车展同步启动 [8] - 通过互动体验、试乘试驾、具身机器人服务等措施加速新技术新产品认知 推动区域市场新能源转型和智能化渗透率提升 [8]
从理想VLA看自动驾驶技术演进路线...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8-25 11:29
理想VLA司机大模型技术突破 - 具备更懂语义的多模态输入、更擅长推理的思维链和更接近人类驾驶直觉的轨迹规划三大核心能力提升 [1] - 核心能力包括空间理解、思维能力、沟通与记忆以及行为能力四大维度 [1] - 技术融合动态目标、静态元素、导航地图和空间理解等多元素协同 [3] VLA技术发展趋势 - 由VLM+E2E发展而来,涵盖端到端、轨迹预测、视觉语言模型和强化学习等前沿技术栈 [3] - 学术界重点转向大模型与VLA方向,传统BEV感知和车道线等研究方向在顶会中出现减少 [3] - 工业界持续优化传统感知与规划方案,但学术研究重心已明确转向VLA领域 [3] 科研辅导课程框架 - 课程周期为12周在线小组科研加2周论文指导和10周论文维护期,总时长约3.5-4个月 [13][32] - 每周安排1-1.5小时课程,覆盖先导课、课题概览、选题讨论和具体技术模块深度解析 [8][10][29] - 提供模块化VLA模型、统一端到端模型和推理增强模型三大核心研究方向 [34][36] 课程资源支持 - 提供公开数据集包括nuScenes、Waymo和Argoverse等,并支持大语言模型生成数据 [26] - 基线代码覆盖模仿学习、扩散模型和VLA端到端自动驾驶等多类开源项目 [25] - 必读论文包括Senna、SimLingo、OpenDriveVLA和ORION等核心研究成果 [27][28] 学员能力培养目标 - 系统掌握VLA理论体系并深化算法设计及创新思路 [5][14] - 通过基线代码和数据集高效开展实验研究,形成论文初稿 [19][33] - 获得论文写作方法论、修改指导和投稿建议等全流程支持 [5][19] 技术实践要求 - 硬件最低要求为4张4090显卡,推荐配置为8张4090或更高性能设备 [20] - 需掌握Python编程和PyTorch框架,具备Linux系统开发调试能力 [20] - 要求每周课后投入至少1-2小时自学时间并按时完成作业 [18][22] 学术服务机制 - 采用"2+1"多师制教学团队,包括主导师和科研论文班主任双轨支持 [23] - 提供个性化研究idea,每位学员均可获得专属课题方向 [19][33] - 课程产出包含论文初稿、结业证书和优秀学员推荐信 [23]
VLA方向的论文还不知怎么下手?有的同学已经CCF-A了......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8-22 12:00
理想VLA司机大模型技术突破 - 多模态输入提升语义理解能力,结合动态目标、静态元素、导航地图和空间理解实现综合决策 [1] - 思维链推理技术增强模型逻辑能力,轨迹规划更接近人类驾驶直觉 [1][3] - 采用RAG技术强化记忆能力,整合视觉语言模型与端到端自动驾驶框架 [3][5] 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趋势 - VLA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核心方向,涵盖端到端学习、轨迹预测和强化学习等技术栈 [5] - 传统BEV感知和Occupancy技术研究热度下降,顶会论文方向转向大模型应用 [5] - 工业界持续优化传统感知方案,学术界聚焦VLA子领域创新 [5] VLA科研培训课程体系 - 课程周期为14周,包含先导课、传统端到端自动驾驶介绍(4周)、VLA端到端自动驾驶介绍(4周)和论文写作指导 [9][11][30] - 提供模块化VLA模型(Week8-9)、统一端到端模型(Week10-11)和推理增强模型(Week12)三大研究方向 [30][35] - 每周课时1-1.5小时,覆盖算法原理、代码实践和论文写作方法论 [30][34] 课程资源与支持 - 提供公开数据集包括nuScenes、Waymo和Argoverse,支持感知任务和VLA任务开发 [27] - Baseline代码库涵盖模仿学习(VAD、UniAD)、扩散模型(DiffusionDrive、OccNet)和VLA模型(OpenDriveVLA、Senna) [26] - 必读论文包括Senna(2410.22313)、SimLingo(2503.09594)和OpenDriveVLA(2503.23463)等5篇核心文献 [28][29] 学员成果与培养目标 - 产出论文初稿、结业证书和推荐信(根据优秀程度) [24][34] - 获得定制化研究idea(每位学员1个)、baseline代码调试能力和数据集应用经验 [20][34] - 掌握创新点挖掘、实验方法设计和投稿策略等全流程科研能力 [6][20] 技术实施要求 - 硬件最低要求4张4090显卡,推荐8张4090或云服务器租赁方案 [21] - 需掌握Python编程、PyTorch框架和Linux开发环境,具备深度学习基础 [21] - 每周课后需投入1-2小时自学,完成作业和论文阅读任务 [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