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聚醚

搜索文档
中化东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隐形冠军
齐鲁晚报网· 2025-08-26 13:32
公司业务与产能 - 中化东大隶属中国中化 是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具有近40年聚醚多元醇工业化生产积淀 [3] - 公司拥有淄博和泉州两个生产基地 总产能达64万吨/年 [3] - 确立高端化 定制化 国际化差异化发展路线 [3] - 主要产品包括高回弹聚醚 弹性体聚醚 软泡聚醚等100余个品类牌号 [3] 市场地位与客户群体 - 产品应用于高端汽车及高铁等轨道交通内饰 防水涂料 电缆涂层等高端工业领域 [3] - 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 在汽车内饰领域占据国内35%市场份额 实现主流新能源汽车品牌全覆盖 [3] - 成为巴斯夫 亨斯迈 科思创 三井等跨国头部企业核心供应商 [4] - 与比亚迪 东风 瑞洋安泰等国内龙头企业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4] 技术创新与研发成果 - 突破UV光固化聚醚等高端品种 替代部分进口产品 [3] - 应用于电子显示屏粘结 光纤光缆涂层 新能源电池包封装等领域 [3] - 承担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4] - 自主研发全球首款工业化低碳环保聚氨酯防水涂料专用聚醚多元醇 [4] - 显著提高涂料批次稳定性 中间体粘度降低20% [4] - 大幅降低防水涂料VOC排放 减少有毒有害溶剂使用 [4] 产业链整合与发展规划 - 作为省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和淄博市聚氨酯产业链合作联盟会长单位 [4] - 借助淄博市工业门类齐全优势 整合环氧丙烷 聚醚多元醇 聚氨酯等产业链资源 [4] - 形成最大合力助推淄博聚氨酯产业链做优做强 [4]
海外大宗化工衰退有望加速我国精细化工成长
东方证券· 2025-08-12 07:42
行业投资评级 - 基础化工行业评级为"看好(维持)" [4] 核心观点 - 海外大宗化工产能退出加速我国精细化工成长 [1] - 我国化工行业竞争力快速提升导致欧洲及东北亚地区化工衰退 [6][10] - 我国技术突破带动产业链扩张,倒逼欧洲上游大宗化工退出 [6][15] 海外大宗化工退出影响 - 我国石化化工能力快速扩张,炼油能力2023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6][10] - 2016-2024年我国对欧盟化工品出口大幅增长,欧盟对我国出口小幅下降 [10][16] - 全球化工品需求增量绝大部分被我国占据 [10] - 2025年以来欧洲与日本化工产能大量退出,涉及巴斯夫、帝人、三菱化学等企业 [19][22] 国内精细化工出口替代机遇 - 苯酚产业链中PC和环氧树脂技术突破带动产能扩张,2020-2024年苯酚直接进口减少52万吨,间接进口减少153万吨 [6][15][30] - 欧盟碳配额交易机制导致化工生产成本高企,退出趋势难以逆转 [25][38] - 欧洲大宗化工退出将导致下游精细化工供应问题,为我国企业打开出口替代机遇 [26][43] - PVP案例显示欧洲精细化工供应问题已显现,新开源PVP产品毛利率2023年提升至58% [39][41] 投资建议 - 皇马科技:特种聚醚龙头企业,现有产能22.5万吨,在建产能33万吨 [6] - 常青科技:高分子新材料特种单体龙头企业,现有产能3.5万吨,新增产能9.05万吨 [6] - 利安隆:高分子材料抗老化剂与润滑油添加剂龙头企业 [6] 数据支持 - 中国炼油能力2023年达18000千桶/天,超过美国 [12] - 我国苯酚到PC产业链产能2019-2024年大幅扩张,苯酚从200万吨增至600万吨,PC从100万吨增至400万吨 [32] - 我国己二酸和丁二醇出口占产量比例极低,2025年分别为18%和2% [36] - 欧盟基础化工原料净进口而精细化工产品大量出口 [42]
研判2025!中国钴酸锂行业产业链、价格及产量分析:钴价上行推高钴酸锂成本,产业链韧性成行业突围关键[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3 01:35
行业概述 - 特种聚醚是一类通过环氧烷烃开环聚合或共聚反应制得的高分子材料,具有耐高温、耐化学腐蚀、高强度、耐磨性等特点,可通过分子设计引入多种官能团拓展应用领域 [2] - 物理化学性质包括耐高温性(玻璃化转变温度高)、耐候性(抗紫外线/高温/潮湿)、化学稳定性(耐酸碱/氧化剂)、耐磨性 [4] - 物理机械性能包括高抗拉强度、高韧性、高弹性,加工方式多样(注塑/挤出/模压),配方宽容度高 [4] 行业发展历程 - 1989-1996年起步阶段:天津石化建成2万吨/年聚醚装置,国产化技术成熟,软硬泡聚醚比例达0.617:0.383接近欧美水平 [5] - 1996-2000年快速发展阶段:全国产能达26万吨/年(较1994年+50%),实现冰箱保温材料专用聚醚进口替代 [5][6] - 2000-2010年技术创新阶段:吉大高新建成500吨/年PEEK装置打破英国垄断,德固赛收购加速技术迭代,产业链逐步完善 [6] - 2010年至今绿色发展阶段:长华化学启动全球首套8万吨/年二氧化碳聚醚项目,中化东大24万吨/年聚醚多元醇项目投产 [7] 市场规模与供需 - 2024年中国特种聚醚市场规模21.66亿元(同比-6.92%),产量20.16万吨(同比+7.23%) [1][13] - 供需格局从2021年前进口依赖转向2022年后供大于求,中国成为净出口国 [1][11] - 新能源和高端制造领域需求增速放缓抑制销量 [1] 重点企业分析 - 万华化学:聚醚业务覆盖七大领域,配套环氧丙烷产业链,2025Q1营收430.68亿元(同比-6.70%),净利润30.82亿元(同比-25.87%) [15][17] - 长华化学:高回弹PPG/POP国内份额近30%,启动8万吨/年二氧化碳聚醚项目 [15][7] - 红宝丽:4万吨聚醚技改项目投产,2025Q1研发投入0.14亿元(同比+9.02%) [19] - 隆华新材:聚醚多元醇总产能93万吨/年居全国第二 [15] 行业趋势 - 技术创新:开发高性能PEEK(玻璃化转变温度143℃/拉伸强度90MPa)、阻燃型/生物基聚醚等高端产品 [21][17] - 应用拓展:新能源汽车电池组件、航空航天密封件、5G通信材料需求增长 [22][23] - 产业链整合:万华化学实现PEEK全产业链布局,红宝丽构建环氧丙烷-聚醚一体化体系 [24]
本周宏观预期修复,大宗品表现较强
东方证券· 2025-06-08 13: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油价上升,看好基本面与油价相关度较低、自身阿尔法较强的龙头企业,建议底部布局 [18] - 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大,短期内建议关注内需和新材料国产替代机会,内需关注农化板块 [18] - 推荐万华化学、皇马科技、润丰股份、国光股份、华鲁恒升 [10][1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核心观点 - 本周油价上升,看好基本面与油价相关度低、阿尔法强的龙头企业并建议底部布局,关注内需和新材料国产替代机会,农化板块因需求刚性和春耕旺季受关注 [18] - 推荐万华化学,其核心产品MDI盈利改善,后续石化与新材料项目将投产,异氰酸酯行业格局有望重塑 [10][18] - 推荐皇马科技,作为特种聚醚龙头企业,应对前期压力后进入环比增长通道 [10][18] - 推荐润丰股份,是全球布局制剂登记及销售渠道的稀缺标的 [10][18] - 推荐国光股份,是国内差异化制剂企业和植物生长调节剂行业龙头 [10][18] - 推荐华鲁恒升,核心产品价格回暖、煤价下跌,价差持续改善 [10][18] 原油及化工品价格信息 原油 - 截至6月6日,Brent油价增高4.02%至66.47美元/桶,供应方面俄乌冲突增强带来潜在供应风险,美国传统旺季释放利好致油价上升 [14] - 2025年5月30日,美国原油商业库存4.361亿桶,周减430万桶;汽油库存2.283亿桶,周增520万桶;馏分油库存1.076亿桶,周增420万桶;丙烷库存0.61943亿桶,周增684.5万桶 [2][14] - 2025年5月30日,美国原油产量为1339.7万桶/天,周增1万桶/天,较一年前增加30.8万桶/天 [2] - 2025年6月6日,美国钻机数559台,周减4台,年减35台;加拿大钻机数114台,周增2台,年减29台;美国采油钻机442台,周减9台,年减50台 [2] 化工品 - 本周价格涨幅前3名产品为液氯(上涨11.8%)、天然气(上涨9.3%)、盐酸(上涨4.6%);跌幅前3名为己二酸(下跌7.5%)、维生素E(下跌7.0%)、DEG(下跌6.1%) [10][15] - 月度价格涨幅前3名产品为盐酸(上涨54.5%)、敌草隆(上涨9.5%)、TDI 80/20(上涨9.4%);跌幅前3名为液氯(下跌392.9%)、三氯甲烷(下跌16.6%)、维生素E(下跌15.5%) [10] - 本周价差涨幅前3名产品为R410a价差(上涨200.0%)、丙烯酸丁酯价差(上涨58.2%)、PTA(上涨45.9%);跌幅前3名为苯乙烯(下跌38.7%)、己二酸(下跌18.7%)、有机硅(DMC)(下跌14.5%) [10][19] - 月度价差涨幅前3名产品为电石法PVC价差(上涨216.9%)、苯乙烯(上涨180.6%)、顺酐法BDO价差(上涨76.0%);跌幅前3名为顺酐(苯法)价差(下跌724.4%)、丙烯酸丁酯价差(下跌259.9%)、R410a价差(下跌75.0%) [10]
研判2025!中国聚醚行业产业链、行业现状及重点企业分析:聚醚市场面临产能过剩挑战,市场价格承压[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03 01:03
行业概述 - 聚醚是一种通过环氧化合物开环聚合制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具有良好柔韧性和耐水解性 广泛应用于化工 材料 医药等领域 [2] - 聚醚按聚合方式可分为嵌段聚醚和无规聚醚 按化学结构可分为线性聚醚 支链聚醚和交联聚醚 按起始剂类型可分为醇类起始剂聚醚和胺类起始剂聚醚 [2] 行业发展历程 - 1980-1990年代初为起步阶段 1989年天津石化建成全国最大聚醚装置(年产2万吨) 1992年软泡与硬泡聚醚产量比例达0.617:0.383 接近欧美水平 [4] - 1990年代中后期至2000年代为快速发展阶段 1996年底全国产能达26万吨/年 较1994年增长近50% 国产化技术成熟并推出高端产品 [4] - 2000-2010年代为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阶段 2000年长春吉大建成500吨/年聚醚醚酮装置打破垄断 2010年合资公司开发高性能PEEK产品 [5] - 2010年代至今为产业升级与绿色发展阶段 特种聚醚从供不应求转为供大于求 2024年长华化学启动全球首套8万吨/年二氧化碳聚醚项目 中化东大24万吨/年聚醚项目投产 [6]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环氧丙烷 环氧乙烷 起始剂(甘油 丙二醇等) 催化剂(氢氧化钾等)及反应器 精馏塔等生产设备 [8] - 中游为聚醚生产制造环节 [9] - 下游应用领域包括家具 家电 汽车 建筑 防水 涂料等 [9] - 2025年3月底环氧丙烷价格8540元/吨 受丙烯价格稳定和能源价格波动影响 [10] 行业现状 - 2025年3月底聚醚市场价10400元/吨 产能过剩问题严峻 [12] - 截至2025年2月总产能达950万吨/年 多个工厂计划新增产能 预计总产能超1100万吨/年 [12] - 下游汽车和软体家具行业处于旺季但整体需求疲软 市场活跃度不高 [12] 细分领域 - 特种聚醚(如低不饱和度聚醚 生物基聚醚)应用于新能源 高端制造 生物医药等领域 [14] - 2024年特种聚醚市场规模21.66亿元 同比下降6.92% 因下游需求增速未达预期 [14]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万华化学为行业领军企业 产品涵盖七大领域100多个品种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30.68亿元(同比下降6.70%) 归母净利润30.82亿元(同比下降25.87%) [16][18] - 长华化学专注聚醚多元醇生产 核心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近30%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5.79亿元(同比下降12.51%) 归母净利润0.19亿元(同比下降15.10%) [16][20] - 隆华新材主营软泡用聚醚及CASE用聚醚 产品应用于家具 鞋服 交通等领域 [16] - 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多元化与集中化并存 龙头企业凭借规模和技术优势占据主导地位 [16] 行业发展趋势 -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与结构升级:传统领域(家具 汽车 建筑)需求增加 新兴领域(新能源 生物医药)提供新增长点 但面临传统制造业需求增长乏力和贸易环境变化挑战 [22] - 技术创新与绿色生产成为核心驱动力:企业加大高性能改性和功能化应用研发 采用低VOC工艺和可回收材料 加强废弃物回收利用 [24] -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与产业链整合加速:龙头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扩大份额 中小企业通过差异化竞争寻求发展 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增强竞争力 [25]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本周油价小幅下跌,丙烯酸、煤焦油涨幅居前
东方证券· 2025-05-26 05: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油价小幅下跌,看好基本面与油价相关度较低、自身阿尔法较强的龙头企业,建议底部布局 [9][17] - 美国关税政策有较大不确定性,短期内建议关注内需和新材料国产替代的市场机会,内需方面关注需求刚性且正值春耕旺季的农化板块 [9][17] - 推荐万华化学、皇马科技、润丰股份、国光股份、华鲁恒升 [9][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核心观点 - 本周油价小幅下跌,看好基本面与油价相关度低、阿尔法强的龙头企业并建议底部布局,关注内需和新材料国产替代机会,内需关注农化板块 [9][17] - 推荐万华化学、皇马科技、润丰股份、国光股份、华鲁恒升 [9][17] 原油及化工品价格信息 原油 - 截至5月23日,Brent油价下降0.96%至64.78美元/桶,本周油价先涨后跌,前期美伊核问题谈判未达成协议,后期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增长,叠加OPEC+延续增产预期致油价下跌 [13] - 5月16日美国原油商业库存4.432亿桶,周增加130万桶;汽油库存2.255亿桶,周增加80万桶;馏分油库存1.041亿桶,周增加60万桶;丙烷库存0.53099亿桶,周增加267.4万桶 [2][13] 化工品 - 本周价格涨幅前3名的产品为丙烯酸(上涨10.8%)、煤焦油(上涨7.6%)、蒽油(上涨5.7%);跌幅前3名为液氯(下跌16.7%)、甲酸(下跌8.0%)、四氯乙烯(下跌7.2%) [9][14] - 月度价格涨幅前3名的产品为液氯(上涨40.2%)、丁二烯(上涨22.0%)、TDI 80/20(上涨15.9%);跌幅前3名为甲酸(下跌29.2%)、三氯甲烷(下跌18.1%)、四氯乙烯(下跌12.6%) [9] - 本周价差涨幅前3名的产品为MTP价差(上涨35.0%)、丙烯酸价差(上涨33.2%)、顺酐法BDO价差(上涨29.5%);跌幅前3名为丙烯酸丁酯价差(下跌710.1%)、R410a价差(下跌100.0%)、六氟磷酸锂价差(下跌20.7%) [9][18] - 月度价差涨幅前3名的产品为苯乙烯(上涨192.7%)、油头乙二醇价差(上涨130.1%)、MTO价差(上涨119.6%);跌幅前3名为丙烯酸丁酯价差(下跌2675.6%)、顺酐(苯法)价差(下跌370.9%)、R410a价差(下跌100.0%) [9] - 本周丙烯酸因设备检修、环保要求提升等供给端减量,需求端稳步增长,海外供应存缩减预期,价格宽幅上涨 [14] - 本周MTP价差扩大,因原料端甲醇价格走跌,近期甲醇进口船抵港存增量预期,行业开工处于高位,终端需求低迷 [18]
本周油价小幅下跌,丙烯酸、煤焦油涨幅居前
东方证券· 2025-05-26 04: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油价小幅下跌,看好基本面与油价相关度较低、自身阿尔法较强的龙头企业,建议底部布局 [9][17] - 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大,短期内建议关注内需和新材料国产替代的市场机会,内需方面关注需求刚性且正值春耕旺季的农化板块 [9][17] - 推荐万华化学、皇马科技、润丰股份、国光股份、华鲁恒升 [9][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核心观点 - 本周油价小幅下跌,看好基本面与油价相关度低、阿尔法强的龙头企业并建议底部布局,关注内需和新材料国产替代机会,内需关注农化板块 [9][17] - 推荐万华化学,其核心产品MDI盈利改善,后续石化与新材料项目将投产,异氰酸酯行业格局有望重塑 [9][17] - 推荐皇马科技,特种聚醚龙头企业,已再次进入环比增长通道 [9][17] - 推荐润丰股份,全球布局制剂登记及销售渠道的稀缺标的 [9][17] - 推荐国光股份,国内差异化制剂企业,植物生长调节剂行业龙头 [9][17] - 推荐华鲁恒升,核心产品价格回暖叠加煤价下跌,价差持续改善 [9][17] 原油及化工品价格信息 原油 - 截至5月23日,Brent油价下降0.96%至64.78美元/桶,本周油价先涨后跌,前期美伊核问题谈判未达成协议,后期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增长,叠加OPEC+延续增产预期致油价下跌 [13] - 5月16日美国原油商业库存4.432亿桶,周增加130万桶;汽油库存2.255亿桶,周增加80万桶;馏分油库存1.041亿桶,周增加60万桶;丙烷库存0.53099亿桶,周增加267.4万桶 [2][13] 化工品 - 本周价格涨幅前3名产品为丙烯酸(上涨10.8%)、煤焦油(上涨7.6%)、蒽油(上涨5.7%);跌幅前3名为液氯(下跌16.7%)、甲酸(下跌8.0%)、四氯乙烯(下跌7.2%) [9][14] - 月度价格涨幅前3名产品为液氯(上涨40.2%)、丁二烯(上涨22.0%)、TDI 80/20(上涨15.9%);跌幅前3名为甲酸(下跌29.2%)、三氯甲烷(下跌18.1%)、四氯乙烯(下跌12.6%) [9] - 本周价差涨幅前3名产品为MTP价差(上涨35.0%)、丙烯酸价差(上涨33.2%)、顺酐法BDO价差(上涨29.5%);跌幅前3名为丙烯酸丁酯价差(下跌710.1%)、R410a价差(下跌100.0%)、六氟磷酸锂价差(下跌20.7%) [9][18] - 月度价差涨幅前3名产品为苯乙烯(上涨192.7%)、油头乙二醇价差(上涨130.1%)、MTO价差(上涨119.6%);跌幅前3名为丙烯酸丁酯价差(下跌2675.6%)、顺酐(苯法)价差(下跌370.9%)、R410a价差(下跌100.0%) [9] - 本周丙烯酸因设备检修、环保要求提升等供给端减量,需求端稳步增长,海外供应存缩减预期,价格宽幅上涨 [14] - 本周MTP价差扩大,因原料端甲醇价格走跌,近期甲醇进口船抵港存增量预期,行业开工高位,终端需求低迷 [18]
晨化股份(300610) - 2025年5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2 03:12
产品产能与利用情况 - 公司主要产品产能:特种聚醚 19,000 吨/年、聚醚胺 31,000 吨/年、烷基糖苷 35,000 吨/年、阻燃剂 34,800 吨/年、硅油 4,600 吨/年、硅橡胶 8,500 吨/年,目前产能利用率良好 [2] - 聚醚胺产品当前产能 31,000 吨/年,产能利用 28,500 吨/年;风电用 D230 产品 1 月起产能利用 2,500 吨/年,4 月中旬升至 5,000 吨/年 [3] 分红情况与计划 - 自 2017 年上市累计分红 3.08 亿元,2017 年上市募集资金 2.64 亿元 [2] - 2016 - 2023 年度业绩分红占当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比例分别为 18%、19%、19%、24%、44%、48%、59%、63%,呈逐年上涨趋势 [2] - 2024 年度以总股本 215,007,980 股为基数,每 10 股派现金红利 2.00 元(含税),共派发现金红利 43,001,596.00 元,预案已通过 2024 年度股东会审议 [2][3] - 未来将秉承积极回报股东理念,实行持续、稳定利润分配政策 [3] 股份回购 - 公司回购股份实施期限为 2025 年 5 月 13 日起 12 个月内,首次回购股份会在事实发生次一交易日披露 [4] 市场趋势 - 2024 年表面活性剂业务聚焦产品线,提升品质保障能力,拓展应用领域,销量和毛利上升 [5] - 2024 年阻燃剂营业规模同比略降,国内市场供大于求,销售价格偏低 [5] - 2024 年有机硅橡胶材料依靠领先技术和品牌优势,采取有效生产管理措施,毛利略有上升 [5] - 2025 年相关产品基本延续 2024 年发展态势 [5]
本周油价上涨,丁二烯、SBS、纯苯涨幅居前
东方证券· 2025-05-19 02: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中美关税政策落地,油价进一步上涨,看好基本面与油价相关度较低、自身阿尔法较强的龙头企业,建议底部布局 [9][13] - 美国关税政策有较大不确定性,短期内建议关注内需和新材料国产替代的市场机会,内需方面关注需求刚性且具备红利属性的农化板块,并关注差异化成长性标的 [9][13] - 推荐万华化学、皇马科技、润丰股份、国光股份、华鲁恒升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核心观点 - 本周中美关税政策落地,油价进一步上涨,看好基本面与油价相关度较低、自身阿尔法较强的龙头企业,建议底部布局 [9][13] - 美国关税政策有较大不确定性,短期内建议关注内需和新材料国产替代的市场机会,内需方面关注需求刚性且具备红利属性的农化板块,并关注差异化成长性标的 [9][13] - 推荐万华化学,其核心产品MDI近期盈利改善,后续石化与新材料项目陆续投产,异氰酸酯行业格局有望重塑 [9] - 推荐皇马科技,特种聚醚龙头企业,已再次进入环比增长通道 [9] - 推荐润丰股份,全球布局制剂登记及销售渠道的稀缺标的 [9] - 推荐国光股份,国内差异化制剂企业,植物生长调节剂行业龙头 [9] - 推荐华鲁恒升,核心产品价格回暖叠加煤价下跌,价差持续改善 [9] 原油及化工品价格信息 原油 - 截至5月16日,Brent油价上涨2.3%至65.41美元/桶,本周关税政策阶段性缓和,油价整体上涨,但美国原油库存增加,相对抑制油价涨幅 [14] - 2025年5月9日美国原油商业库存4.418亿桶,周增加350万桶;汽油库存2.247亿桶,周减少100万桶;馏分油库存1.036亿桶,周减少320万桶;丙烷库存0.50424亿桶,周增加224.8万桶 [2][14] 化工品 - 本周价格涨幅前3名的产品分别为丁二烯(上涨21.1%)、SBS(上涨13.6%)、纯苯(上涨11.4%);跌幅前3名为液氯(下跌464.3%)、天然气(下跌8.1%)、甲酸(下跌7.4%) [9][15] - 月度价格涨幅前3名的产品分别为液氯(上涨44.9%)、丁二烯(上涨28.1%)、SBS(上涨18.1%);跌幅前3名为甲酸(下跌25.4%)、维生素A(下跌17.6%)、三氯甲烷(下跌13.9%) [9] - 本周价差涨幅前3名的产品分别为苯乙烯(上涨358.1%)、油头乙二醇价差(上涨64.3%)、丙烷脱氢(上涨54.5%);跌幅前3名为顺酐(苯法)价差(下跌856.9%)、丙烯酸丁酯价差(下跌150.5%)、R410a价差(下跌75.0%) [9][18] - 月度价差涨幅前3名的产品分别为苯乙烯(上涨231.1%)、油头乙二醇价差(上涨181.7%)、MTO价差(上涨119.8%);跌幅前3名为丙烯酸丁酯价差(下跌138.8%)、R410a价差(下跌75.0%)、甲酸价差(下跌44.5%) [9] - 本周丁二烯价格宽幅上涨,原因是中美关税政策落地后终端需求提振下游胶乳行业开工,橡胶行情走势偏强,供给端有临时停车收紧情况,且上游原油涨价 [15] - 本周油头乙二醇价差扩大,原因是周内乙二醇行业超预期减产,且下游聚酯需求维持高位,助推乙二醇涨价 [18]
油价走弱,继续关注内需及国产替代新材料机会
东方证券· 2025-05-06 01: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油价下跌幅度较大,看好基本面与油价相关度较低、自身阿尔法较强的龙头企业,建议底部布局 [9][13] - 美国关税政策有较大不确定性,短期内建议关注内需和新材料国产替代的市场机会,内需方面关注农化板块 [9][13] - 推荐万华化学、皇马科技、润丰股份、国光股份、华鲁恒升 [9][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核心观点 - 看好基本面与油价相关度低、阿尔法强的龙头企业并建议底部布局,关注内需和新材料国产替代机会,内需关注农化板块 [13] - 推荐万华化学,其核心产品MDI盈利改善,后续石化与新材料项目将投产,异氰酸酯行业格局有望重塑 [13] - 推荐皇马科技,特种聚醚龙头企业,已再次进入环比增长通道 [13] - 推荐润丰股份,全球布局制剂登记及销售渠道的稀缺标的 [13] - 推荐国光股份,国内差异化制剂企业,植物生长调节剂行业龙头 [13] - 推荐华鲁恒升,核心产品价格回暖叠加煤价下跌,价差持续改善 [13] 原油及化工品价格信息 原油 - 截至5月2日,Brent油价下跌8.3%至61.29美元/桶,本周油价在OPEC+增产和全球贸易战影响供需逻辑下走跌 [14] - 4月25日美国原油商业库存4.404亿桶,周减少270桶;汽油库存2.255亿桶,周减少400万桶;馏分油库存1.078亿桶,周增加90万桶;丙烷库存0.47206亿桶,周增加57.6万桶 [2][14] 化工品 - 本周价格涨幅前3名产品为液氯(上涨58.8%)、天然气(上涨14.0%)、磷酸一铵 - 国际(上涨3.9%);跌幅前3名为甲酸(下跌7.7%)、纯苯(下跌6.5%)、维生素A(下跌6.4%) [9][15] - 月度价格涨幅前3名产品为液氯(上涨16.3%)、三氯乙烯(上涨16.3%)、二乙醇胺(上涨10.0%);跌幅前3名为维生素A(下跌22.3%)、丁二烯(下跌19.6%)、蒽油(下跌18.9%) [9] - 本周价差涨幅前3名产品为顺酐(苯法)价差(上涨540.5%)、丙烯酸丁酯价差(上涨302.3%)、苯乙烯(上涨78.5%);跌幅前3名为丙烷脱氢(下跌20.8%)、R410a价差(下跌20.0%)、甲酸价差(下跌13.0%) [9][17] - 月度价差涨幅前3名产品为丙烯酸丁酯价差(上涨160.1%)、PTA(上涨147.9%)、顺酐(苯法)价差(上涨136.8%);跌幅前3名为双氧水价差(下跌85.7%)、丙烷脱氢(下跌45.5%)、有机硅(DMC)(下跌35.9%) [9] - 本周NYMEX天然气期货价格大幅上涨,因气温回升带来美国制冷需求,且美国地区产量近期延续下滑趋势 [15] - 本周纯苯价格下滑较多,苯法顺酐价差走阔,因纯苯下游库存过高,需求受下游减量影响,价格迅速走弱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