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殊钢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四大巨头,加起来比不过日本制铁,凭什么?
虎嗅APP· 2025-08-27 13:37
中国钢铁行业产量与全球地位 - 2024年中国粗钢产量10.05亿吨 占全球总产量53.38% 连续5年成为十亿钢铁大国 [4] - 全球粗钢产量TOP10企业中 中国钢企独占6席 [4] 中国钢企盈利能力的挑战 - 中国最赚钱的四家上市钢企(宝钢、中信特钢、南钢、华菱钢铁)2024年净利润总和不及日本制铁一家 [4] - 宝钢股份净利润3.02亿元 南钢股份净利润16亿元 中信特钢净利润22.61亿元 华菱钢铁净利润20.32亿元 [6] - 日本制铁2024年归母净利润约合人民币164亿元 [6] 日本钢铁产业发展历程 - 日本钢铁产业在1946~1973年间爆炸式增长 1973年产量达1.19亿吨 [11] - 日本制铁经历多次合并重组 2019年由新日本制铁更名为日本制铁 [11] - 日本钢铁企业曾经历产能过剩阶段 2018年出现严重亏损 [7] 日本钢铁企业扭亏为盈的策略 - 深度介入铁矿石资源投资 与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签订长期供应协议 [17] - 关停4座高炉 调整生产线 员工规模从1992年3.73万人减少至2015年1.43万人 [19][20] - 人均粗钢产量从约677吨/人提升至约2000吨/人 [20] - 优先生产高附加值钢材 如电工钢、镀锌板、镀锡板等 [17][21] - 2020年日本特殊钢产量占比20.96% 中国仅12.31% [25] - 与客户协商提高长期协议钢材价格 [25] - 2019财年亏损4061亿日元 2020财年扭亏为盈实现利润113亿日元 2021财年利润达8409亿日元 [26]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与挑战 - 2024年中国出口钢材1.107亿吨 平均价格755.4美元/吨 [29] - 呈现"量增价跌"态势 出口量增长但总金额下降 [31] - 严重依赖进口铁矿石 2024年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12.37亿吨 平均价格106.9美元/吨 [31] - 铁矿石前三大来源国为澳大利亚、巴西和南非 [31] 中国钢铁行业转型升级举措 - 宝武集团参与西芒杜铁矿项目 预计提高高品位矿石自给率3%~5% [33] - 成功突破技术壁垒 生产LNG船用殷瓦钢、圆珠笔钢、航母甲板钢等高附加值钢材 [33] - 国家持续推进供给侧改革 帮助钢铁企业转型 [33]
中国四大巨头,加起来比不过日本制铁,凭什么?
商业洞察· 2025-08-27 09:31
中国钢铁行业产量与全球地位 - 2024年中国粗钢产量达10.05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53.38%,连续五年成为十亿吨级钢铁大国 [3] - 全球产量前十的钢企中,中国占据六席,但存在大而不强、盈利不足的问题 [3] - 中国头部四家上市钢企(宝钢、中信特钢、南钢、华菱钢铁)24年净利润总和低于日本制铁单家利润 [3] 日本制铁的发展与转型策略 - 日本制铁24年粗钢产量为3964万吨,远低于中国宝武的1.3亿吨,但净利润显著更高 [5] - 公司通过关停4座高炉、实施无薪假、重组生产线等措施降低成本,2019年亏损4061亿日元后一年内扭亏为盈 [14] - 优先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如特殊钢),并与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等矿商签订长期低价铁矿石供应协议 [12][14] 高附加值产品与特殊钢战略 - 日本特殊钢产量占比达20.96%(2020年1743.62万吨),中国仅为12.31%(13107.16万吨) [17] - 高附加值钢材如"手撕钢"价格达150万元/吨,远高于普通薄板钢的2万元/吨 [15] - 日本钢企通过提高长期协议售价和出口占比消化产能,2021财年利润飙升至8409亿日元 [18] 铁矿石供应链与成本控制 - 铁矿石占炼钢成本的40-50%,日本制铁通过投资控股海外矿源保障低价长期供应 [12] - 中国严重依赖铁矿石进口,2024年进口12.37亿吨,均价106.9美元/吨,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巴西和南非 [23] - 中国推进西芒杜铁矿项目(几内亚储量199亿吨),投产后可提升高品位矿石自给率3-5% [25] 中国钢铁行业挑战与转型方向 - 2024年中国钢材出口1.107亿吨,但呈现"量增价跌"态势,均价755.4美元/吨 [20][22] - 行业推进供给侧改革,突破技术壁垒(如LNG船用殷瓦钢、航母甲板钢等),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 [26] - 劳动效率待提升:日本制铁2015年人均粗钢产量约2000吨/人,较1992年677吨/人显著提高 [14]
中国钢铁:产量全世界第一,但挣钱能力与日企比,那就差远了
搜狐财经· 2025-08-27 00:07
行业产量与全球地位 - 2024年中国粗钢产量达到10.05亿吨,全球占比超过50%,位居世界第一 [1] - 全球产量前10的钢铁企业中,中国公司占据6家 [1] 企业盈利能力对比 - 中国四大上市钢企(宝钢、中信特钢、南钢、华菱钢铁)2024年净利润总和低于日本制铁单家公司 [3] - 日本制铁2024年粗钢产量仅3964万吨,远低于中国宝武的1.3亿吨产能,但利润表现显著优于中国钢企 [3] - 日本制铁2018年曾出现严重亏损,但迅速实现扭亏为盈,并以149亿美元收购美国钢铁 [3] 成本控制差异 - 铁矿石占炼钢成本的40%-50%,日本制铁通过与力拓、淡水河谷等矿商建立长期合作获得低价矿石,有效控制成本 [5] - 中国钢企2024年进口铁矿砂12.37亿吨,完全依赖海外采购,国际矿价上涨直接推高生产成本 [5] - 中国在西非西芒杜铁矿虽有投资,但资源自给率仍然较低,短期内难以摆脱进口依赖 [5] 产品结构与附加值 - 日本制铁特殊钢占比超过20%,包括每吨售价达150万元的高端产品如"手撕钢" [5] - 中国特殊钢占比仅为12.31%,产能主要集中在利润率较低的普通钢材 [5] - 2024年中国出口钢材1.107亿吨,但平均单价仅为755.4美元/吨,呈现量增价跌态势 [5] 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 - 中国钢企已实现多项技术突破,包括宝武生产LNG船用殷瓦钢、太钢开发圆珠笔钢、鞍钢制造航母甲板钢 [7] - 国家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和推进供给侧改革助力行业升级 [7] 发展挑战与方向 - 行业面临大而不强、利润微薄的发展困境 [8] - 需要从产量扩张向利润提升转型,实现由大到强的蜕变 [8]
中国四大巨头,加起来比不过日本制铁,凭什么?
虎嗅· 2025-08-26 13:16
全球钢铁行业产量格局 - 2024年全球粗钢产量18.826亿吨 中国产量10.05亿吨 占全球总产量53.38% [1] - 全球产量前十钢企中中国占据六席 宝武集团以1.3亿吨产能位居世界首位 [1][10] - 日本制铁粗钢产量3964万吨 不足宝武集团三分之一 [10] 企业盈利能力对比 - 中国四大上市钢企(宝钢/中信特钢/南钢/华菱钢铁)2024年净利润总和低于日本制铁单家企业 [3] - 日本制铁2024年归母净利润达1104亿元人民币 同期中信特钢净利润51.26亿元 南钢股份22.61亿元 华菱钢铁20.32亿元 [6][8] - 日本制铁2021财年利润达8409亿日元(约402.75亿元人民币) 较2019财年亏损4061亿日元实现大幅逆转 [30][45] 日本钢铁产业转型策略 - 通过投资控股海外铁矿资源 与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达成长期供应协议降低原材料成本 [23][25] - 关停4座高炉并重组生产线 员工规模从1992年3.73万人优化至2015年1.43万人 人均粗钢产量从677吨提升至2000吨 [31][34] - 提高特殊钢产能占比至20.96% 重点发展电工钢/镀锌板等高附加值产品 [26][42] - 通过《特安法》《产购法》政策支持淘汰落后产能 行业内部实行技术共享 [28][29]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 - 2024年出口钢材1.107亿吨 平均单价755.4美元/吨 呈现量增价跌态势 [48][52] - 特殊钢产量占比仅12.31% 低于日本20.96%的水平 [42] - 铁矿石进口依存度极高 2024年进口12.37亿吨 均价106.9美元/吨 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巴西/南非 [53][54] - 宝武集团参与西芒杜铁矿项目 预计提升高品位矿石自给率3%-5% [57] 技术突破与发展方向 - 宝武集团实现LNG船用殷瓦钢国产化 太钢突破圆珠笔钢技术 鞍钢具备航母甲板钢生产能力 [59] - 通过供给侧改革推动行业转型 借鉴日本钢铁产业升级经验 [58]
“妖股”直击:西宁特钢11天大涨112%,雅江水电+反内卷双重刺激,但业绩依旧巨亏
金融界· 2025-08-04 09:01
股价表现 - 8月4日收盘价4.99元 较昨日上涨0.39元 涨幅8.48% [1] - 7月21日以来11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达112% 其中7天涨停 持续排名市场前列 [1] - 7月30日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机构净卖出4188万元 [3] 公司基本面 - 2020年起在西藏开展销售业务 受益于雅鲁藏布江水电站工程开工 [3] - 作为西部最大特殊钢生产企业 产品应用于汽车和工程机械领域 [3] - 上半年扣非净利润亏损约2.47亿元 同比增长14% [3]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约2.34亿元 同比增长20% [3] 行业动态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半年利润462.8亿元 同比增长13.7倍 增速为工业大类最高 [3] - 反内卷政策若有效落地 将加快钢铁行业盈利回归进程 [3] - 同行企业如首钢股份 广大特材 柳钢股份净利润大幅增长 其中柳钢股份归母净利增长530%至641% [3]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证券日报· 2025-07-14 23:29
业绩预告 - 业绩预告期间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 [1] - 业绩预告情况为同向上升 [1] - 业绩预告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1] 行业状况 - 2025年上半年钢铁行业呈现减量调结构、需求差异化的特点 [1] - 行业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大 [1] - 钢材价格弱势运行 [1] 公司经营举措 - 公司聚焦问题解决,主动对标找差,挖潜降本成效明显 [1] - 持续加大不锈钢和特殊钢的新产品研发力度 [1] - 推动营销体系变革,坚持以客户为中心 [1] - 整合铁前、炼钢工厂,提升内涵式效率 [1] - 围绕QCDVS持续拓展算账经营维度 [1] - 提高品种钢质量和交付效率 [1] 业绩提升原因 - 通过上述经营举措,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业绩实现提升 [1]
太钢不锈: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证券之星· 2025-07-14 16:05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000万元–45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51 80%-223 74%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为27337万元–37337万元,上年同期为亏损5721万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为0 061元/股–0 079元/股,上年同期为0 024元/股 [1] 业绩变动原因 - 行业供需矛盾加大,钢材价格弱势运行 [1] - 公司通过挖潜降本、对标找差取得明显成效 [1] - 持续加大不锈钢和特殊钢的新产品研发力度 [1] - 推动营销体系变革,坚持以客户为中心 [1] - 整合铁前、炼钢工厂,提升内涵式效率 [1] - 围绕QCDVS(质量、成本、交付、品种及服务)拓展算账经营维度,提高品种钢质量和交付效率 [1] 其他说明 - 本次业绩预告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1] - 具体财务数据以公司正式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为准 [1]
西宁特钢: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报告书暨免于发出要约收购申请之财务顾问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08 16:07
收购背景与目的 - 天津建龙通过现金认购西宁特钢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的A股股票,认购价格为1.73元/股,认购金额不超过10亿元,旨在加强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5][8] - 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优化资本结构,增强抗风险能力,支持"打造千万吨级特钢企业集团"战略[5] - 收购基于对上市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符合现行法律法规要求[5][6] 收购方财务与资格 - 天津建龙2024年总资产1994.31亿元,净资产699.35亿元,资产负债率64.93%,营业收入2423.50亿元,净利润21.22亿元[8] - 收购人财务状况正常,经营良好,具备收购经济实力[8][9] - 天津建龙由建龙集团持股83.0796%,实际控制人为张志祥,具备规范运作上市公司的管理能力[10][11][12] 交易结构与审批 - 发行需经股东大会批准免于发出要约,并获上交所审核通过及证监会注册[13][14] - 触发要约收购义务但符合豁免条件,天津建龙承诺36个月内不转让本次认购股份[29] - 收购人及财务顾问均未有偿聘请第三方机构,符合廉洁从业规定[30][31] 同业竞争与关联交易 - 西宁特钢主营八大类特殊钢,与建龙体系内承德建龙、吕梁建龙等企业存在业务重叠[19] - 天津建龙、建龙集团及张志祥均出具承诺,5年内通过资产重组等方式解决同业竞争[20][21][22][23] - 关联交易将履行公允决策程序,承诺减少非必要关联交易并规范定价[24][25][26][27] 后续计划与影响 - 未来12个月内无调整主营业务、资产重组、更换管理层或修改公司章程的计划[15][16][17] - 收购不影响上市公司独立性,天津建龙承诺保持人员、资产、财务等五独立[18] - 现有股份无质押,新增股份锁定36个月,无额外补偿安排[28]
控股股东拟不超10亿元全额认购定增 助力西宁特钢高质量发展
证券日报网· 2025-07-02 13:15
公司股权变动与定增计划 - 天津建龙将以现金方式全额认购西宁特钢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的A股股票,发行数量不超过5.78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亿元 [1] - 本次发行完成后,天津建龙持股比例将从29.96%提升至40.52%,控制权进一步增强 [2] - 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以提升资本实力和资产规模 [3]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西宁特钢是西部地区最大、西北地区唯一的百万吨特殊钢生产基地,属于国家级创新型企业 [1] - 2024年及2025年1-3月,公司扣非净利润同比减亏39.41%和19.42%,显示经营改善 [2] - 公司通过司法重整完成控股股东变更,现控股股东为天津建龙,实控人变更为张志祥 [1] 行业前景与战略发展 - 先进制造业发展将提升高端制造对特殊钢的需求,为公司提供转型升级机遇 [3] - 本次定增有望增强资金实力,助力产品质量提升和市场开拓,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3] - 控股股东全额认购显示对公司发展前景的高度认可和强力支持 [2]
2025年山西太原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1233”产业链激发工业“生长力”[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6 01:30
太原市宏观经济分析 - 2024年太原市GDP达5418.87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第三产业占比最高达68.4%,贡献1.12个百分点的GDP增长 [2] -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升至37.3%,较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传统产业占比53.7% [4] -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5%,工业投资占比27.7%且增速达24.7%,非传统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79.5% [6] 太原市产业结构与政策 - "1233"重点产业链体系涵盖9条产业链,集聚118家重点企业,链上企业营收占全省超30%,包括高端金属材料、先进碳基材料等方向 [1][10] - 太原市培育2个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不锈钢、核心电子器件),并出台《太原市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重要承载地工作方案》等政策推动产业链数字化与转型 [14][16] - R&D经费投入127.9亿元居山西省首位,实施创新平台提质等四大工程强化科技驱动 [8] 高端金属材料产业 - 特钢材料产业链2023年营收1183亿元,本土协作配套率从11%提升至20.2%,太钢集团为链主企业,产品覆盖不锈钢、硅钢等全品类 [19][20][22] - 细分领域企业包括太钢集团(千亿级)、太钢大明(百亿级)以及金山磁材、晋西春雷等,形成特殊钢、镁合金、磁性材料等完整产业链 [22][24] 碳基新材料产业 - 产业布局形成北部碳纤维、中部钠离子电池材料、南部煤焦油深加工三大基地,涵盖炭黑、高端碳纤维、超级电容炭等细分领域 [25][28] - 龙头企业太钢钢科、华阳集团与中科院合作,在碳纤维、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等技术领先 [27] 先进生物材料及生物制药产业 - 以锦波生物重组人源胶原蛋白为核心,形成生物基新材料、生物制药等方向,配套化学药企业太原药业及中医药企业和仁堂等 [29] - 产业链依托山西省功能蛋白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技术优势显著且精深加工潜力大 [29] 未来发展规划 - 目标2025年"1233"重点产业链营收增长15%以上,聚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6大优势赛道,实施"百千万亿"工程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