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协同

搜索文档
轻工企业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超八成
人民日报· 2025-09-26 21:45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从近日在京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轻工业信息化大会上获悉:截至今年上半年,轻工企业数字化研发 工具普及率进一步提升到86.2%,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到82.3%,轻工智能化基础进一步夯实。 近年来,我国轻工两化建设扎实推进,智能制造水平明显提升。2024年,轻工企业网络化协同企业占比 47.2%,开展个性化定制企业占比18.3%,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和2.8个百分点。家电、食品、缝制 机械等行业大规模应用AI视觉检测、智能分拣等技术,提质增效成果显著。目前,我国已建成1260家 5G工厂,其中轻工行业占比13%、达167家,轻工业智能化已具领先水平。 ...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路口自动信号装置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市场规模、重点企业及未来前景展望:市场规模达149亿元,智能化升级推动行业持续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02 01:23
行业概述 - 路口自动信号装置是用于控制交通信号灯的设备 可根据交通流量和道路状况自动调整信号灯状态 以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3] - 按照功能不同可分为定时信号机 半感应信号机和全感应信号机[3] - 现代路口自动信号装置集成了手动控制 无线遥控 多时段定时 绿波协调 实时感应 单点自适应及公交优先等多元化控制模式[1][9] 市场规模 - 中国路口自动信号装置行业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1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49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6.26%[1][9] - 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1690.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061.2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为13.34%[7] - 智能交通系统行业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51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628.17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为11.68%[8]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和核心部件 原材料主要包括塑料 金属材料等 核心部件包括传感器 执行器 信号处理电路 控制器等[5] - 产业链中游为路口自动信号装置的生产制造环节[5] - 产业链下游主要应用于交通管理领域 智能交通系统和智慧城市等领域[5] 技术发展历程 - 早期依赖交通警察手动控制 存在效率低下问题[3] - 工业化进程推动机械式信号灯应用 但受限于机械设计和定时器[3] - 电子技术突破使电子式信号灯取代机械式 具有低功耗 长寿命和亮度可调等优点[3] - 感应控制技术通过车辆或行人感应器实时感知交通流量[3] - 2016年后互联网和智能化应用推动行业实现信号优化和协调的智能化管理[3] 竞争格局 - 行业呈现分层竞争态势 头部企业凭借技术研发优势主导高端市场[10] - 大量中小企业以区域性服务和价格竞争为主[10] - 存在产品同质化现象 部分企业通过细分领域创新获得差异化优势[10] - 市场正从价格竞争向技术驱动转型[10] 代表企业 -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 专注物联感知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10] - 海康威视信号控制产品包括具备智能控制和通信功能的信号机以及全系列形态信号灯[10] - 2025年上半年海康威视智能物联产品及服务营业收入为418.18亿元 同比增长1.48%[10] - 深圳市赛诺杰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 聚焦交通信号 道路显示与户外照明产品技术开发[11] - 赛诺杰科技注册资金2000万元 拥有专业工程师30多人 掌握宽电压设计 恒流电路设计等核心技术[11] 发展趋势 - 智能化升级:依托人工智能 边缘计算等技术实现更精准的交通感知与决策[12] - 网络化协同:通过5G 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多路口联动控制[13] - 集成化设计:推动设备向紧凑化 模块化方向发展 整合检测 控制 通信等功能[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