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火鸡面
icon
搜索文档
台风过境,深圳停摆的26小时
虎嗅APP· 2025-09-25 23:55
以下文章来源于镜相工作室 ,作者镜相作者 镜相工作室 . 商业世界的风向与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镜相工作室 ,作者:李丹、阮怡玲,编辑:卢枕,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昨晚,第18号台风"桦加沙",这个从一周前便开始预告的超强台风最终擦着珠三角的边,在粤西阳 江市登陆,阳江气象站测得16级大风。深圳并非中心,但风暴仍然打乱了这座高速运转城市的节 奏。 罕见的"五停"通知,让这座以效率著称的城市迎来26小时的短暂静止: 地铁停运、商超抢购、避难 所开放,全年无休的外卖骑手和网约车司机也停了下来,为了度过接下来没有外卖、无法外出的一 天,不会做饭的年轻人搬空了超市的自热食品。 暂停的26小时,也让人们得以窥见一个不一样的深圳:路上没有喇叭和轰鸣、傍晚时分就亮起万家 灯火;以及支撑着城市运转的普通人难得的体验日常生活的珍贵片刻。 等待一场大台风 在台风已经成为家常便饭的深圳,台风"桦加沙"依然吸引了足够多的关注。 "台风界的巨无霸""珠三角史上最强台风之一""西北太平洋最大风王,体型面积超过整个广东省""致 灾程度接近或相当于2018年台风山竹""广东或遭遇人类最大的台风灾害"……9月22日,官方通报中 已经用 "巨 ...
“不促不销” ! 看方便面行业的中年危机,这是衰退而非调整
搜狐财经· 2025-09-25 17:53
文|食安时代 前段时间农心发布业绩报告,上半年实现销售额1.7608万亿韩元(折合人民币90亿元),同比增长1.6%,但营业利润962亿韩元(折合人民币5 亿元),同比下降8.4%,显现出增收不增利的局面。对此品牌表示,销售额增长得益于出口和海外法人的发展,但营业利润因促销费用、原 材料成本上升及北美关税影响而减少,这也反映出了方便面行业的整体困境。 尤其是原材料成本上升导致的成本高企问题,在不少品牌半年报中都能看到相关描述,比如某品牌五年连续涨价三次主要就是因为原材料成本 上升,今年上半年,作为核心原料的面粉、棕榈油价格受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和国内供需影响,波动剧烈且长期呈上涨趋势,给品牌带来了巨大 的成本压力。 以袋装方便面为例,面粉、棕榈油、脱水蔬菜及调料包为主的原材料成本占据约35%的成本,包装成本占20%,生产加工成本占25%,物流与 渠道占20%。除了核心原料外包装材料PET价格也连年走高,进一步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随着人口红利消失,人工成本还持续上涨。此 外,能源成本、环保成本等也持续攀升,据行业内部估算,过去十年间方便面主要原材料及综合生产成本涨幅普遍在30%-65%区间。 物流费用也是不能忽视 ...
活力中国调研行|从“引进全球”到“链接世界”,在这里见证中国市场开放活力
新华网· 2025-09-10 16:53
公司业务与规模 - 虹桥品汇汇集来自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多个品牌 涵盖进博会同款商品超过9万款 [1][3] - 平台建成上海国际友城港 虹桥国际咖啡港 虹桥国际酒窖 虹桥品汇直播基地等多个子平台 [3] - 2024年平台交易额达到300亿元 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从2020年4亿元增长至2024年35亿元 [3][5] 产业链生态建设 - 打造"从种子到杯子"咖啡全产业链 汇集全球200余家咖啡企业 [1] - 引进60多个国家进口酒 推动中国白酒出海 [1] - 设立60个直播间 通过直播电商实现全球好物销售 [1][5] 保税物流与贸易便利化 - 虹桥商务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实现进境货物保税 入区货物退税政策叠加 [5] - 商品查验分装打包后最快2小时送达消费者 吸引大批企业集聚 [5] - 对"丝路电商"合作伙伴国出口贸易额今年上半年增长29% [7] 国际化合作与市场拓展 - 累计设立22个"丝路电商"国家馆 成为进口商品集散地和国际贸易企业集聚地 [7] - 意大利红酒商通过平台将中国好物推荐至海外 实现双向贸易 [3] - 韩国火鸡面企业通过直播实现首年线上销量翻番 粉丝增长量达15万 [5] 创新业务模式 - 实现"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模式 成为海外企业分享中国市场的加速器 [1][7] - 直播经济促进平台转型 打造进博同款 丝路电商好物选品中心和共享直播间 [7] - 埃塞俄比亚主播通过电商直播推动咖啡产品进入中国家庭 [5]
三只松鼠(300783):营收快速增长 费用投入&折摊增加利润短期承压 看好线下分销发展
新浪财经· 2025-08-28 08:4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78亿元,同比增长7.94% [1] - 归母净利润1.38亿元,同比下降52.22%,扣非归母净利润0.51亿元,同比下降77.75%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7.54亿元,同比增长22.77%,但归母净利润亏损1.01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1.12亿元 [1] 分产品收入结构 - 坚果类产品收入27.31亿元,同比下降1.03%,仍为最大收入来源 [1] - 烘焙类产品收入6.82亿元,同比增长11.96% [1] - 综合类产品收入13.98亿元,同比增长49.70%,增速最快 [1] 分渠道收入表现 - 线上渠道收入42.95亿元,同比增长5.01%,其中抖音系收入14.78亿元(增长20.75%),天猫系收入8.82亿元(下降18.56%),京东系收入8.08亿元(增长1.89%) [1] - 线下渠道收入11.83亿元,同比增长20.06%,其中分销业务收入9.38亿元(增长40.21%),门店业务收入2.45亿元(下降22.61%) [1] 盈利能力分析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25.08%,同比下降0.77个百分点,但环比上升2.29个百分点 [2] - 坚果类毛利率23.91%,下降2.64个百分点,主要因原料成本上涨 [2] - 烘焙类毛利率22.71%,上升1.09个百分点,综合类毛利率32.01%,上升1.53个百分点 [2] - 第二季度期间费用率29.82%,同比上升4.53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24.16%(上升3.06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5.16%(上升1.63个百分点) [2] 战略发展方向 - 公司聚焦品质人群需求,推进高端化、品质化和差异化战略 [3] - 供应链方面扩建集约基地,提升坚果和零食自产比例,强化大单品策略 [3] - 渠道运营细化,线下分销加速全品类适配和全渠道渗透,打造千万级日销品矩阵 [3] - 探索三只松鼠"生活馆"模式,新增现制烘焙、生鲜、日化等高频率品类,自有品牌占比超90% [3]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9.61亿元、137.17亿元、155.40亿元,同比增长12.61%、14.67%、13.29%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2亿元、5.37亿元、6.42亿元,同比增长1.12%、30.36%、19.47% [3]
对全链路、全要素整合重组 三只松鼠今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7.94%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8 06:4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4.78亿元,同比增长7.94% [1]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1.38亿元 [1] - 第二季度整体营收增速同比超20% [1] - 第二季度线下分销渠道销售收入同比实现翻番 [1] 营收增长驱动因素 - 2025年年货节前移导致第一季度营收错档 [1] - 依托"D+N"全渠道体系推动增长 [1] - 线下分销重点推进日销品矩阵包括瓜子、火鸡面、AD钙、八宝粥等 [1] - 试水乳饮饮料业务 [1] 供应链建设进展 - 新增签约华南区(广东佛山)供应链集约基地 [1] - 扩展建设华东区供应链集约基地南陵零食产业园 [1] - 华南区域项目规划建设分装工厂、组装工厂、深加工工厂、物流中心及零食供应链合资工厂 [2] - 华南项目包含23条分装产线、3条组装产线、4条每日坚果分装产线、2条坚果深加工产线、7条零食产线 [2] - 华南项目预计年产值超40亿元 [2] - 全国协同供应链网络已成型,采用"一区一品一链"战略布局 [2] 成本与生产策略 - 落实总成本领先战略 [1] - 提升坚果及零食自产比例 [1] - 通过对全链路、全要素整合重组实现链路更短、工具更先进、组织更协同 [2] - 在总成本领先基础上实现产品更高品质、更差异化和价格更亲民 [2] 行业竞争格局 - 休闲食品行业19家公司中12家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 [2] - 大部分企业业绩表现承压 [3] - 行业呈现结构升级加速、竞争分化加剧特征 [3] - 头部企业凭借品牌、渠道和研发优势巩固地位 [3] - 中小品牌需要通过细分市场创新寻求突破 [3] 公司发展前景 - 利润受坚果原料成本上涨和外部环境影响短期波动 [3] - 在扩渠道、新品牌孵化、供应链建设方面稳步前进 [3] - 企业内在成长潜能依旧充足 [3] - 通过品牌力让消费者重新感受到品牌新价值 [2]
三只松鼠发布2025半年报,营收54.78亿,供应链布局稳健发力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8-27 13:4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4.78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38亿元 [1] - 第二季度营收增速超20%,线下分销业务营收9.38亿元,同比增长40.21% [1] - 第二季度渠道销售实现翻倍增长,生活馆首店开业3天销售额破百万元 [1][4] 业务战略与品类拓展 - 推行"D+N"全渠道协同体系,重点加速全品类适配与全渠道渗透 [4] - 推出瓜子、火鸡面、AD钙、八宝粥等千万级日销品矩阵 [4] - 生活馆新增现制烘焙、生鲜、日化等高频刚需品类,自有品牌占比超90% [4] - 打造每日坚果、夏威夷果等亿级大单品及紫皮腰果、开心果等五千万级单品 [4] - 子品牌"小鹿蓝蓝"推出care系列(母婴用品)和plus系列(青年健康零食) [4] - 孵化超大碗、蜻蜓教练等新品牌矩阵,开发超百万潜力新品如火鸡面、螺蛳粉等 [4] 供应链布局与制造能力 - 新增华南(广东佛山)供应链集约基地,扩展华东南陵零食产业园 [6] - 华南基地规划23条分装产线、3条组装产线等,预计年产值超40亿元 [9] - 安徽无为基地拥有5条坚果深加工产线、近百条分装产线及6万个仓储位 [9] - 天津武清基地建成5条坚果深加工产线、25条分装产线及2万个仓储位 [10] - 四川简阳基地覆盖西南西北区域,拥有15条分装产线和1万个仓储位 [10] - 弋江零食产业园规划7大工厂,肉食及烘焙工厂已投产 [10] - 全国四大供应链基地实现从坚果到零食的全国化制造布局 [10] 供应链战略与效能提升 - 采用"制造、品牌、零售"一体化模式,以"一区一品一链"为核心驱动力 [7][10] - 通过全链路整合实现"链路更短、工具更先进、组织更协同" [11] - 每日坚果工厂建成38条全自动化生产线,推出"7日鲜"产品 [11] - 手撕面包工厂实现全智能系统管控,单线日产能达40吨 [11] - 供应链建设聚焦提升品质与交付"高端性价比"产品 [11]
零食带货视频,针对大馋丫头的一场“资本做局”
36氪· 2025-08-21 09:10
行业规模与增长趋势 - 中国休闲零食市场展现出强劲发展活力 行业规模稳步上扬 预计2027年达到12378亿元[4] - 零食消费成为年轻人恩格尔系数居高的主战场 正餐外消费需求持续旺盛[2][3] - 抖音平台已成为线上销售关键力量 2024年休闲零食市场份额达54.55%[26] 消费行为特征 - 年轻人存在普遍零食瘾现象 线下连锁门店(如赵一鸣/好想来/零食很忙)渗透率高[1] - 低价策略精准匹配目标客群支付能力 9.9元包邮/19.9元大箱装产品对预算有限群体形成巨大诱惑[13][26] - 消费动机包含即时情感满足需求 重油重盐重调料产品成为高压生活的情感出口[30][32] 产品创新与质量风险 - 关键词营销成为行业通用手法 "爆浆"/"拉丝"/"咸蛋黄"/"火鸡味"等概念被过度使用导致品质退化[8][10] - 普遍存在添加剂超标问题 典型产品含14种添加剂 包括代糖/防腐剂/反式脂肪及致癌成分[22] - 成本压缩导致原料品质下降 9.9元20包产品中广泛使用合成胶体/阿斯巴甜/脱氢乙酸钠等低成本替代物[20] 渠道变革与营销模式 - 线上带货成为核心销售渠道 滤镜调色/主播咀嚼声等视听效果成关键转化工具[7] - 标准化生产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 不同品牌产品实际出自同一工业园区生产线[23] - 营销投入与产品质量失衡 行业出现"用心做营销 用脚做产品"的普遍现象[15] 衍生商业模式 - 零食测评成为新兴内容赛道 消费者因信息不对称催生红黑榜测评需求[16][17] - 测评博主半年投入上万元测试300+产品 超半数进入黑榜 反映行业质量隐患[17] - 真实测评面临商业阻力 商家举报行为频发 消费者面临信任缺失困境[19] 目标客群结构性困境 - 年轻消费群体(大学生/职场新人/待业青年)受预算与环境限制 被迫选择低价零食[29] - 禁止明火的宿舍/无厨房出租屋等场景限制热食自由 即食零食成为必要选择[29] - 消费者明确知晓健康风险 但在有限选择中仍将价格与便利性置于健康考量之前[26][29]
一次品尝“江苏十三城美食” 邻里中心美食节火爆来袭
苏州日报· 2025-08-18 00:44
活动概况 - 苏州工业园区四大邻里中心举办美食节活动 活动时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8月15日至24日共10天 第二阶段为8月28日至31日共4天 [1] - 活动联合百余家美食商户并发放超万份消费券 打造一站式夏夜生活圈 [1] - 美食节自1998年起每年举办从未间断 已成为园区居民夏季传统节日 [1] 活动内容 - 集结全省百余家特色美食商户 呈现江苏十三城地理标志美食 包括连云港豆丹 靖江蟹黄汤包 无锡三凤桥排骨 南京盐水鸭等 [1] - 推出10元团20元代金券惠民活动 总量超万张纸质券可跨摊位叠加使用 [2] - 同步开展社交平台打卡活动 通过小红书分享探店笔记可兑换限定福利 金枪鱼开鱼秀 烤全羊宴等特色项目每日吸引超千人参与 [2] - 创新融入文化体育元素 包括乐队表演 星空放映厅 苏超转播等文体活动每晚轮演 以及无表情吃芥末大赛 十米披萨拉丝挑战等互动项目 [2] 商业模式创新 - 将传统市集升级为美食加娱乐加社交的复合型夜间消费场景 提升社区商业活力 [2] - 通过延长服务时间 丰富业态组合 深化社群互动 构建晚霞经济与烟火气交融的社区生活新范式 [2] - 活动既满足居民多元化夜间消费需求 也为中小餐饮商户搭建展销平台 带动周边商圈客流大幅增长 [1] 消费者体验 - 活动布置采用城市主题设计 如南京鸭子主题 无锡水蜜桃装潢 镇江醋瓶子 连云港美猴王等 增强趣味性和拍照吸引力 [2] - 消费者反馈积极 有消费者表示美食品质优异 如坦克叔叔烧烤肉香带奶味 火鸡面辣度挑战性强 [2]
《K-Pop猎魔女团》热播带动韩流热潮持续 GlobalX韩流音乐及文化ETF提供独特投资机会
智通财经· 2025-07-23 04:22
电影《K-Pop猎魔女团》的市场表现 - 电影自6月20日上映以来持续占据国际排行榜主导地位 [1] - 首周在26个国家排名第一并在93个国家进入前10名 [2] - 观众群覆盖亚洲、美国及欧洲主要市场如法国、德国 [2] 韩国文化浪潮的全球影响力 - 电影热播证明韩国文化在全球舞台的持续影响力 [1] - 现象级文化输出预计带动韩国商品如化妆品及包装食品的海外需求 [1][2] - 全球曝光率提升将增强国际市场对韩国产品的认知与接受度 [2] 相关行业的投资机会 - GlobalX韩流音乐及文化ETF(03158)集中投资K-pop、内容制作、食品及美容行业 [1] - 电影中K-Pop明星吃杯面的场景可能利好三养食品(003230 KS)和农心(004370 KS) [2] - 剧中造型和妆容可能推动消费者对韩国美妆产品的兴趣 [2]
不降温,只加辣:雪碧“辣得真爽”背后的Z世代文化战
经济观察报· 2025-07-18 10:31
品牌战略转型 - 雪碧从传统"清爽解渴"定位转向"加辣催化味觉快感"的全新品牌定位,口号更新为"Hurts Real Good"(辣得真爽)[2][3] - 品牌角色从"降温功能饮料"转变为"味觉情绪放大器",主动参与感官刺激而非中和体验[4] - 战略核心是迎合Z世代对辣味文化的需求,50%的Z世代每周至少一次主动选择辣味食物[4] 目标人群与文化洞察 - 瞄准Z世代通过辣味追求感官极限与自我表达的心理,将辣味视为文化运动而非饮食趋势[4] - 抓住年轻人"口腔情绪"消费趋势,填补"吃辣时搭配饮品"的市场空白[5] - 深夜场景成为关键切入点,夜宵被定位为Z世代自我对话的仪式[9][10] 营销执行策略 - **场景渗透**:凌晨1-3点开展快闪活动,结合火鸡面/Takis辣食派发与音乐氛围营造[10] - **生态联盟**:与Takis、不倒翁火鸡面、麦当劳等品牌联动,打造"辣食专属搭档"定位[11] - **流量运营**:启用K-pop艺人Karina代言,在TikTok发起滤镜挑战实现内容共创[12] 市场表现与行业影响 - 2025年雪碧超越百事成为全美第三大碳酸饮料品牌(仅次于可口可乐与健怡可乐)[13] - 通过文化聚焦策略(如联名Eastside Golf、押注TikTok混搭文化)强化年轻群体认同[13] - 开创饮料行业"情绪触发器"新范式,差异化竞品传统解腻解辣主张[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