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无人机

搜索文档
宽温破局,低空造浪 | 2025宽温域燃料电池暨氢能无人机论坛启动
DT新材料· 2025-09-26 16:05
宽温破局,低空造浪 2025宽温域燃料电池暨氢能无人机论坛 12月18-20日,江苏 燃料电池运 行温度以≤80℃为主 ,存在反应活性有限、水热管理复杂、催化剂易中毒等痛点,影响其市场化推广。宽温域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凭借强环 境适应性(-40℃至≥120℃),可实现高反应活性及良好的催化剂抗毒性,并且可通过简化水热管理等方式实现降本,成为推动氢能规模化应用的关键 点。 年初, "可跨温区工作的燃料电池全氟磺酸树脂"被纳入工信部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榜单 ,以推动氢能转化装置跨温区、低能耗工作,满足燃料电 池高温运行等需求。目前诸多团队都在开展研究,比如欧阳明高院士团队研发105℃耐高温燃料电池膜电极技术,500h稳定性试验无衰退;亿华通 M30+燃料电池可将运行温度提升至105℃;非全 氟磺酸方向 也有不少进展,如海得利兹推出120℃-160℃的高温质子交换膜; 宽温域燃料电池的下游应用端需求巨大,除了氢车等传统液冷应用外,近年热度高涨的风冷堆对跨温区工作需求更是突出。同时,以氢能无人机为例,电 堆大型化、封闭式趋势对耐温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次论坛以" 宽温破局,低空造浪 "为主题,重点围绕 宽温域燃 ...
汽车不是唯一载体,氢能无人机、氢能船舶都要来了
经济观察网· 2025-09-24 01:27
9月20日,在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上,明天氢能公司发布了MTSYS-120船用燃料电池系统,该系统获得了中国船级社(CCS)型式认可证书,这是我国氢能 船舶走向商业化的一个缩影。 明天氢能技术中心系统研究院院长霍亮在发布会上表示,MTSYS-120船用燃料电池系统可用于国内航行海船、内河船舶,电堆功率大于150kW、功率密度 6.5kW/L、系统功率120kW、寿命22000小时以上。可进行模块化组合,对不同功率段船舶进行灵活搭载,可拓展至兆瓦级以上,适用于客轮、游船、公务 船、集装箱船、散货船等各类氢能船舶。 除了氢能船舶,明天氢能公司还在发布会上透露,其氢能无人机相关产品也已交付投入使用。 传统锂电池无人机普遍存在"续航天花板",多数机型续航仅30分钟至1小时,且载重能力有限。氢能无人机实现了续航能力的跨越式提升。 2025年成为中国氢能无人机商业化的重要节点。1月,济美动力自主研发的超轻量化氢燃料电池系统在多旋翼中型无人机上试飞成功,持续悬停飞行时间超 过3个小时,远超同等重量下纯蓄电池无人机所能达到的飞行时长。 2025年也是中国低空经济迎来爆发式增长的一年。据新疆航空产业研究院统计,2025年中国 ...
无人机跨越山海 借“东风”全球起航|聚焦东博会
证券时报· 2025-09-22 00:45
(原标题:无人机跨越山海 借"东风"全球起航|聚焦东博会) 浩荡"东风"起,千帆竞发时。从灭火救援到跨境物流,从农林植保到城市交通,精通"十八般武艺"的中 国无人机正成为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会")上代表中国科技硬实力的闪亮名片。 位于东博会数字经济展馆入馆口附近的大疆农业无人机已成为许多外国参展商的拍照打卡点。上海一家 氢能无人机企业的负责人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东博会这几天,来咨询的东南亚参展商很多,像马来 西亚、缅甸都有展商来咨询合作。"借助东博会这股"东风",中国无人机正向海外加速飞行。 飞向"更远处" "东南亚国家对无人机的需求其实更多集中在农林植保领域,它们的种植业比较发达,这几天来咨询的 东南亚客户基本都是希望利用无人机实现大规模撒肥、喷药等农业应用,这次我们主要带来的也是 T100、T70系列的农业无人机,贴合了这一需求。"大疆农业无人机展位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时报记 者。 来自中国厂商的无人机,成为了东博会上吸引全球参展者目光的"磁石"。这背后是中国无人机产业在全 球的"统治力"。据《中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发展报告2023—2024》,中国已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大民用无 人机出口国 ...
无人机跨越山海 借“东风”全球起航|聚焦东博会
证券时报· 2025-09-22 00:19
位于东博会数字经济展馆入馆口附近的大疆农业无人机已成为许多外国参展商的拍照打卡点。上海一家氢能无人机企业的负责人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东博会这 几天,来咨询的东南亚参展商很多,像马来西亚、缅甸都有展商来咨询合作。"借助东博会这股"东风",中国无人机正向海外加速飞行。 飞向"更远处" 浩荡"东风"起,千帆竞发时。从灭火救援到跨境物流,从农林植保到城市交通,精通"十八般武艺"的中国无人机正成为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 简称"东博会")上代表中国科技硬实力的闪亮名片。 "东南亚国家对无人机的需求其实更多集中在农林植保领域,它们的种植业比较发达,这几天来咨询的东南亚客户基本都是希望利用无人机实现大规模撒肥、喷药 等农业应用,这次我们主要带来的也是T100、T70系列的农业无人机,贴合了这一需求。"大疆农业无人机展位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时报记者。 除了锂电池能源的无人机之外,氢能无人机也成为东博会数字展馆的焦点。协氢(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协氢新能源")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时报 记者:"我们是国内最早开发风冷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原创发明人,也是无人机用风冷氢燃料电池国内第一发明人,在氢能无人机等领域实现了很 ...
无人机跨越山海 借“东风”全球起航
证券时报· 2025-09-21 17:41
中国无人机行业海外拓展 - 中国无人机正通过东博会平台加速海外市场拓展 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 马来西亚和缅甸等国家参展商咨询合作频繁 [1] - 大疆农业无人机已成为外国参展商关注焦点 产品主要出口中东和中非地区 同时覆盖东南亚市场 [2] - 2025年前7个月中国无人驾驶航空器出口数量达228.54万架 同比增长65.6% 出口金额15.27亿美元 同比增长34.7% [4] 农业无人机应用 - 东南亚国家对无人机需求集中在农林植保领域 主要用于大规模撒肥和喷药等农业应用 [2] - 大疆T100和T70系列农业无人机专门针对农业需求设计 具备智能化撒料、撒肥及农产品吊运功能 [2] - 大疆核心竞争优势在于售后服务体系 要求故障发生后30分钟内找到维修点 并按故障等级规定解决时限 [2] 氢能无人机技术突破 - 协氢新能源是国内最早开发风冷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原创发明人 实现氢能无人机领域从0到1突破 [3] - 氢能无人机价格是锂电池无人机数倍 但续航能力高出数倍 特别适用于高速路巡检和大面积国土测绘场景 [3] - 氢能无人机具备耐寒特性 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应用前景优于锂电池无人机 [3] 低空经济发展前景 - 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1.5万亿元 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4] - 中国在无人机领域专利申请量占全球70% 是全球第一大无人机技术来源国和民用无人机出口国 [4] - 低空经济发展具备三大优势:市场需求大、技术实力强、产业基础完善 其中航空航天产业链提供重要支撑 [5] 产业链出海模式 - 氢能无人机面临整机出口政策限制 目前只能供应零件在海外组装 [3] - 东南亚客户正探讨在当地建设组装厂和制氢厂 实现氢能无人机产业链本地化落地 [3] - 氢能无人机应用领域包括光伏清洗、工程巡检、物流吊装和消防等 东南亚客户还计划用于农业播种 [3]
海外声音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01 02:01
低空经济物流生态系统 - 中国展示全球首款7座3吨重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氢能无人机及大型固定翼无人驾驶飞机等前沿技术 [1] - 送货无人机可实现远距离运送数百公斤货物并逐步实现自主飞行 与消费级无人机形成代际差异 [1] - 构建涵盖无人货运飞机、换电站和电动空中出租车的完整生态系统 提升配送效率与可靠性并降低运营成本 [1] - 通过设立试点区域、数字交通系统及新监管框架解决低空空域管理挑战 [1] 中国品牌战略升级 - 近十年各行业涌现具有"中国DNA"的时尚品牌 在国际媒体布局和细节把控上比肩西方品牌 [1] - 新兴品牌更注重推广品牌概念而非产品 瞄准追求情感价值与体验的新消费群体 [2] - 80后/90后创业者具备全球化视野与海外教育背景 采用故事化方式全方位打造品牌内涵 [2] 非洲基础设施投资 - 中国过去20年投资非洲可再生能源、铁路、港口、制造业、数字网络和医疗保健领域 [2] - 坦桑尼亚国家ICT宽带骨干网项目扩大宽带覆盖 支持线上医疗、线上学习及电子政务 [2] - 塞拉利昂中塞友好医院提升医疗水平并在埃博拉抗疫中发挥关键作用 [2] - 坦赞铁路14亿美元升级项目重振铜出口贸易走廊并提升区域运输效率 [2] - 当前投资更注重商业可行性及当地参与 采用"小而美"模式契合非洲工业产能、可再生能源及数字化转型需求 [3]
北京:拟推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及多领域应用 加力推进市域内氢燃料汽车扩容增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8 06:53
氢能基础设施建设 - 推动建成覆盖全市、辐射京津冀的氢能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1] - 多元化布局本地制氢试点 做好制加氢一体站建设 [1] - 有效利用燕山石化本地工业副产氢提纯项目 [1] 氢能输送与管道建设 - 积极谋划绿氢输送管道 推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绿电制氢项目输送通道建设 [1] - 探索研究京津冀域内输氢管道建设可行性 [1] - 加快打造京津、京唐、京保石等跨区域氢能运输廊道 加快沿线加氢站布局 [1] 氢能应用场景拓展 - 规划储备并优化市域内氢能补给设施 围绕车辆发展需求及应用场景 [1] - 加力推进市域内氢燃料汽车扩容增量 提升车辆出车率和运行里程 [1] - 产业园区内试点开展氢能自行车应用 拓展氢能无人机应用场景 [1] 氢能综合利用与示范项目 - 推进氢能在航空领域应用技术和装备研发 [1] - 因地制宜布局氢能热电联供系统 [1] - 推动以氢为核心的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和零碳供热示范项目 [1]
山西鹏飞集团以氢能编织零碳生活网
新华财经· 2025-08-01 14:14
氢能产业转型 - 公司从传统煤焦化向氢能产业转型,初期面临"无技术、无市场、无资金、无人才"的困境 [2] - 通过自主攻关核心技术,逐步搭建起"制-储-运-加-用-研"全产业链体系 [2] - 焦炉尾气中占比60%的氢气被分离提纯,纯度达99.999%以上 [2] 氢能应用场景 - 氢能重卡加氢15分钟可续航600公里,零下30℃正常启动 [3] - 氢能城际公交投入运营,加氢站建在焦化厂旁边 [3] - 氢能无人机翼展1.6米,作业半径30公里,续航2.5小时,零下40℃稳定运行 [5] - 无人机最大载荷能力5公斤,适用于抢险救灾、基础设施巡检等领域 [5][6] 氢能生活化应用 - 富氢水用于蔬菜灌溉,增强植物抗逆性,实现无农药化肥种植 [5] - 富氢豆腐采用氢技术改良生产工艺,质地细腻嫩滑 [5] - 氢能通勤车为员工提供日常出行服务 [3] 环保效益 - 焦炉尾气从直接排放转变为氢能原料,实现从"高碳"到"零碳"的转变 [3] - 氢气燃烧仅生成水,彻底消除二氧化碳排放 [3] - 传统工业废气转化为驱动城市的绿色能量 [1][2]
西安,氢力全开!
西安日报· 2025-07-30 09:08
西安氢能产业发展概况 - 西安氢能产业通过技术攻坚与场景拓展双向发力 构建覆盖上中下游的完整产业生态 终端应用便民探索 核心部件自主突破 关键材料创新攻坚 [1] - 氢能产业链为陕西省34条工业重点产业链之一 西安市19条重点产业链之一 2024年全市氢能产业产值近30亿元 引育落地氢能企业120余家 企业数量约占全省1/2 [2] - 氢能与城市交通 应急救援 景区漫游等生活场景深度融合 政策引导与市场驱动双重作用 西安向全国氢能产业集聚高地迈进 [1] 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突破 -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等在光催化制氢 电解水制氢环节开展技术攻关 多个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2] - 承担科技部《面向重型载货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集成与控制》等重点研发项目 大功率燃料电池重卡集成开发取得突破 年产3000台燃料电池电堆生产线投产 [3] - 石墨烯复合固态储氢材料产线建成投产 国内首套桌面式连续有机液体储氢与放氢装置拟于年底前投产 全国首台液氢无人机样机试制测试 [3] 制氢与基础设施进展 - 西咸新区建成年产3万吨制氢装置 日加注量1200千克的长维加氢示范站二期投运 燃料电池共性测试平台建设完成 [3] - 全省首个PEM制氢—氢能热电联产示范项目落地投运 氢能运力平台实现市场化运营 [3] 终端应用场景拓展 - 盛世盈创研发氢能助力车 最高时速25公里 10秒换氢瓶续航80公里 零下40℃启动 已在1980泾造中心产业园 诗经里景区投用 [4] - 氢能无人机续航3至10小时 为锂电池无人机续航时间10倍以上 零下40℃极寒天气长距离作业 适合长航时巡检 应急救灾任务 [5] - 研发氢气泄漏检测变色胶带 成本为进口产品三分之一 填补国内空白 解决户外涉氢设备检测难题 [6] 核心部件自主化与产能建设 - 旭氢时代实现陕西本土氢燃料电池堆生产研发零突破 全自动化氢燃料电池电堆生产线投产 一代堆75kW 二代堆97kW 三代堆150kW研发中 体积功率密度4.1kW/L 投产后每年满足1000台氢能重卡需求 [7][8] - 西部材料开发0.1毫米钛箔 钛双极板使无人机载重提升30% 续航提升50%以上 冲压钛极板材料成本降低75% 价格可降低90%以上 [10][11] - 西部材料为全球唯一从海绵钛到钛双极板全流程自主可控供应商 计划"十五五"期间双极板产能达1000万片 气体扩散层产能达5万平方米 [14] 材料技术创新与成本优化 - 西部材料"三峰结构"复合气体扩散层 解决传统材料强度与孔隙率矛盾 电堆电流密度显著提升 为业内唯一能批量供应大尺寸微孔扩散层企业 [11] - 开发复合泡沫镍用于AEM电解水制氢 性能追平镍毡 价格降低近一半 [12] - 抗氢脆铂涂层技术降低铂层厚度 新型钛合金材料使双极板冲压深度从0.35毫米提升至0.5毫米 氢气传输效率更高 [16] 产学研协同与产业生态构建 - 秦创原·氢合湾—氢能产业两链融合科创区成为氢能产业集聚区 氢燃料电池产业园45家签约企业中30家深耕氢能领域 氢燃料电池共性测试平台 氢能产业展示中心落地 [9] - 陕西省氢能领域首个院士工作站在旭氢时代挂牌 产学研协同创新深化 [9] - 西部材料依托西安人才密集 技术领先优势 投入数千万元研发资金 将钛加工优势延伸至氢能终端应用 [16]
向新而行汇动能
新华网· 2025-07-28 01:56
上海上半年经济表现 - 上海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222.15亿元,同比增长5.1%,经济运行稳中有进[1] - 外贸进出口总额2.15万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出口9527亿元增长11.1%,二季度进出口1.14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9] - 国际旅游入境人数超410万人次,同比增长37.6%,离境退税申请单6.4万票同比增长1.4倍[4] 首发经济与消费活力 - 1-5月上海新增首店365家,其中全球/亚洲首店10家,全国/内地首店62家,高能级首店占比19.73%[3] - 路易威登"路易号"项目从启动到开业仅用6个月,1600平方米复合空间融合展览/零售/餐饮业态[1][2] - 首发进口消费品检验便利化措施实施后,单票货物通关效率提升80%,长周期产品节省时间达2周[3][4]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人工智能规上企业394家,营收超1180亿元同比增长29%,利润增长65%,人才占全国总量1/3[6] -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7%,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增13.9%/新能源增12.5%/人工智能制造业增12.3%[7] - 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出口商用电池,丰田雷克萨斯纯电研发项目动工,半导体企业年增长超25%[7] 高端制造与绿色转型 - 瓦锡兰齐耀工厂百名工人实现年产值近10亿元,船用双燃料发动机订单排至2028年[8] - 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21.7%,运输设备制造业增18.1%,汽车制造业增10.2%[8] - 全球最大低碳智能汽车滚装船"安吉安盛"轮首航,装载7000辆国产车出口欧洲[9] 自贸区与开放枢纽 - 上海自贸试验区1-5月进出口超9000亿元,占全国自贸区总量26%,中转集拼货物比例从12.6%提升至18.6%[10][11] - 国际中转集拼业务使整体作业时间减少50%,洋山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6.1%[10][11] - DHL采购300台纯电物流车eDELIVER3出口欧洲,海通码头月均发运超10万辆汽车[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