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枸杞原浆
icon
搜索文档
百瑞源凭借卓越的质量管理与全产业链建设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23 06:29
转自:中国质量报 让枸杞好看好吃更营养 百瑞源凭借卓越的质量管理与全产业链建设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 本报记者 贾润梅 "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不仅是对我们多年坚持品质之路的肯定,更是对中国枸杞产业迈向高标准、高质 量发展的有力鼓舞。"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瑞源")董事长郝向峰,在企业凭借卓越 的质量管理与全产业链建设荣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后向记者表示,这也实现了枸杞行业在该奖项 上零的突破。 "好枸杞是种出来的。"郝向峰说,百瑞源从源头抓起,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吴忠市红寺堡区等地 建成近670公顷有机标准化种植基地,推动枸杞产业从传统散户种植向企业化、规模化、标准化跨越, 并率先推广"以虫治虫"的生态种植模式,引领产业从1.0迈向4.0时代。基地已通过欧盟有机产品认证、 中国有机产品认证、零农残认证及AAAAA级生态农场认证,真正实现了从种植端夯实品质根基。 在技术创新方面,百瑞源携手中国农业大学历时6年攻克枸杞锁鲜技术,解决传统干制工艺导致的品 相、口感差及营养流失问题,实现了枸杞的"好看、好吃、更营养"。2020年,公司建成行业首条智能化 锁鲜枸杞生产线,推动枸杞干果从粗加工跨入 ...
穗青食协携手谋新篇,高原特色资源入湾区
中国经济网· 2025-09-18 10:35
为深化青海与广州两地省市资源互补与战略协同,有效破解区域产业发展壁垒,共同推动食品产业 创新升级与市场拓展,9月9日至12日,应青海省食品工业协会邀请,广州食品行业协会组织代表团赴青 海省进行为期四天的考察交流。本次活动以实地调研与深度座谈相结合,重点调研考察青海牦牛、药食 同源产品、青稞等为代表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巨大潜力,为推动粤青两省食品行业资源共享、优势互 补、协同发展探索了新路径。 深入挖掘青海牦牛高原生态畜牧瑰宝价值 青海作为中国牦牛主产区之一,其牦牛产业以高原生态放牧和绿色有机养殖为特色。青海省食品工 业协会副会长李翊介绍,牦牛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且脂肪含量低,符合 现代健康饮食需求。目前,青海已开发出牦牛肉干、牦牛奶粉、牦牛骨肽等系列深加工产品,但产业潜 力和市场空间仍有待进一步挖掘。 9月10日,协会代表团前往海北藏族自治州的海晏县与刚察县,实地考察了当地的牦牛规模化养殖 基地,详细了解青藏高原独有的牦牛种群资源、生态牧养模式及产业标准化建设情况。11日,协会一行 抵达牧仁食品有限公司观摩了牦牛肉加工生产线。 在考察现场,广州市政协经济顾问、广州食品行业协会会长韩爱 ...
一杯奶茶背后的助农故事(神州看点)
人民日报· 2025-09-17 22:22
枸杞:从保温杯到新茶饮 宁夏日报记者 张 涛 香水柠檬枸杞茶、凤梨香橙枸杞茶……宁夏银川市一家茶饮店中,枸杞当起了主角,吸引不少消费者前 来打卡。 近年来,宁夏持续延伸枸杞产业链,枸杞不再只是保温杯中的"常驻嘉宾",更成为时尚消费的新选择。 在宁夏中卫市中宁县的红柳沟产区,成熟的枸杞缀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果香。 "订单排得满满当当,供不应求。"潍坊高密市万亩良田家庭农场负责人王翠芬告诉记者,去年,国内一 些茶饮企业主动来农场对接合作,目前农场为10余家企业供应羽衣甘蓝。 "现在种的枸杞专供茶饮企业,种植难度要大点,但品质好,1斤鲜果的收购价最高能顶过去3斤干 果。"马菊花算了笔账:自家10亩枸杞地,过去的年收入在四五万元,如今通过与深加工企业合作,实 行标准化种植,年收入增加了三成,"最重要的是不愁卖,能保底收购"。 "我们从采摘环节就介入管理,引导农户分批采收、分级处理,提高果品利用率,也让农户享受产业链 延伸带来的红利。"高贵武说,新茶饮对原料要求高,能促进枸杞种植更加注重绿色、标准化管理,也 带动相关产业升级。 "听店员介绍,可以用枸杞原浆或者枸杞茶做茶底。"王女士第一次来宁夏旅游,感受到枸杞饮品的 ...
青海格尔木:“小枸杞”成就“大产业” 铺就农牧民增收新路
中国新闻网· 2025-09-05 07:42
图为格尔木种植的柴达木枸杞迎来丰收。孙睿 摄 中新网青海格尔木9月5日电 青海格尔木:"小枸杞"成就"大产业" 铺就农牧民增收新路 中新网记者 孙睿 "格尔木市柴达木枸杞产业经过十六年的发展,'小枸杞'成就'大产业',是本地农户持续增收致富的支柱 产业,也是全市打造绿色农畜产品输出地的主导产业之一。"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农 牧局农牧科工作人员马学福5日对中新网记者表示。 而低温真空脉动式烘干技术,更是让枸杞干果留住了"鲜"味。"冷热交替烘24小时,十几道流程下来, 枸杞营养不流失,口感还筋道。"邢亮德说,如今当地还培育出"173""7-8"等优质品种,待格尔木农垦 集团的种苗繁育基地投用后,将彻底实现种苗自主供应。 在产品展示区,枸杞的"变身"让人眼前一亮:50毫升瓶装原浆、30毫升便携袋装原浆、与亚麻籽油融合 的枸杞籽油……"我们不想浪费枸杞的任何一部分,要让它'物尽其用'。"邢亮德拿起一款枸杞瓶盖介 绍,这是专为年轻人设计的创新产品——装在普通矿泉水瓶盖上拧开就能喝,出差、旅行携带超方便, 目前已进入中试阶段。 "以前枸杞多是晒干卖,现在能榨浆、炼油、做衍生品,附加值翻了好几倍。"邢亮德说。 ...
企业“牵手”高校 宁夏枸杞产业快步跑
证券日报· 2025-09-02 16:27
行业地位与规模 - 宁夏枸杞干果产量占全国25% 枸杞种苗繁育占全国90% 枸杞类标准制定占全国60%以上 枸杞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牵头组织占全国90%以上 枸杞新产品研发生产占全国90%以上 枸杞干果集散交易占全国85%以上[2] 产学研合作与人才培养 - 多所高校包括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澳门科技大学 宁夏大学等组织学生到枸杞企业研学 2025年沃福百瑞接待高校学生1355人及国际交流生156人[3] - 高校与企业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早康枸杞拥有32项专利 沃福百瑞拥有39项发明专利[4][6] - 沃福百瑞与江南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等机构合作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道路[6] 科技创新与产品开发 - 开发锁鲜枸杞干燥加工技术 创造经济效益约2亿元 并申请发明专利[5] - 推出枸杞原浆 锁鲜枸杞 枸杞口红 枸杞巧克力 枸杞面膜等深加工产品[4] - 沃福百瑞枸杞深加工产品收入占销售收入57% 科技贡献率超过60%[6] - 开展枸杞功效因子研究 开发靶向调控慢性肠道炎症产品[4] 产业链与质量管控 - 建立枸杞子质量标准和种植生产规范体系 开发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6] - 鲜枸杞通过冷链24小时内发往全国 6小时内进入加工流程成为原浆原料[4] - 依托东西部科技合作机制引进高校及科研机构团队开发深加工产品[4]
中阿博览会助力参展商拓销增收,外国友人“点赞”,参展游客开启“买买买”模式
环球网· 2025-08-30 04:07
展会规模与参与度 - 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吸引来自75个国家和地区及全国各地的7600余位嘉宾及2200多家商协会和企业代表参会 [1] 参展商品类别 - 展会商品涵盖手工艺品、羊绒围巾、珠宝、衣服、地毯等传统商品 [4] - 展会出现世界各地的特色美食、饰品、家具、手工艺品等商品 [8] - 智能农业、无人机、智能家居等科技领域产品亮相展会 [8] 参展商反馈与商业合作 - 也门参展商通过博览会拓宽销路,主要销售手工艺品、羊绒围巾等产品 [4] - 埃及参展商参与博览会主要为寻求与中国企业合作,销售纸莎草制画作 [4] - 印度参展商通过博览会销售更多手工木质家具产品 [4] 消费者行为与采购成果 - 消费者采购包括印度尼西亚虾片、尼泊尔手工紫色吊坠、宁夏烧鸡等特色商品 [8] - 国际游客采购中国制造的按摩仪、服饰和家具用品等产品 [8] - 多名中外游客对博览会表示赞赏,认可其提供多国特色产品与科技体验的平台 [10]
中国银行中宁支行创新产品助力宁夏枸杞产业蓬勃发展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20 10:29
行业概况 - 宁夏中宁县枸杞产业凭借耐旱耐盐碱特性在原本不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土地上蓬勃发展,形成覆盖种植、加工、流通的"红色产业链" [1] - 枸杞精深加工产业带动近百家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推动枸杞酒、枸杞面膜、枸杞原浆等高附加值产品研发 [1] 金融服务支持 - 中国银行中宁支行创新推出"枸杞贷"普惠助农信贷产品,走访全县11个乡镇200余户种植经营主体,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 [1] - 通过"政府+企业+银行"三方合作增信模式,依托"宁科贷"产品解决企业科研投入、成果转化中的融资难题 [1] - 累计为枸杞行业企业发放贷款48笔金额超1.5亿元,为个人客户发放贷款近300笔金额超1亿元 [2] 企业案例 - 某枸杞食品科技公司在中国银行专属金融服务支持下,实现深加工核心技术研发与设备升级,效能显著提升 [2] - 种植户通过"枸杞贷"扩大种植规模,头茬枸杞因口感好、甜度高带来丰收收益 [1] 产业成效 - 金融服务链覆盖全环节,推动产业链延长与产品附加值提升,助力乡村振兴 [1] - 从戈壁荒滩到产业兴旺,枸杞产业成为当地致富支柱 [2]
精河电商销售额跃升!秘诀就是→
搜狐财经· 2025-07-20 02:07
公司运营改进 - 精河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通过专题学习强化纪律规矩意识,并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效能的实际行动 [3] - 公司简化了工作流程,切实提高了工作效率 [3] - 形成工作日报制度,便于统筹安排和各部门协作,提升工作效率 [1] 销售策略与业绩 - 所有工作人员下沉销售一线,通过自媒体直播平台,借助赛里木湖等景区人流量销售农副产品 [1] - 2025年总销售额达220万元,较去年增长135万元,增幅显著 [4] - 枸杞干果销售53万元,枸杞酒类78万元,枸杞原浆55万元,枸杞糕点及文创产品34万元,产品结构丰富 [4] 未来计划 - 持续巩固学习成果,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日常,定期开展学习 [4] - 不断优化管理服务,提升工作效能,为精河县电子商务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动力 [4]
蓝皮书:中国形成以宁夏为核心、青海甘肃为两翼的枸杞产业集群
中国新闻网· 2025-07-10 16:06
中国枸杞产业规模与布局 - 截至2024年底中国枸杞种植面积达159.27万亩鲜果产量130.69万吨干果产量29.96万吨形成以宁夏为核心青海甘肃为两翼的产业集群 [1] - 中宁县2024年枸杞综合产值达125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4000元建成17个千亩标准化示范园区 [1] - 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枸杞种植面积21.02万亩其中19.05万亩获绿色有机认证全产业链产值超50亿元 [2] - 甘肃省靖远县建成多个万亩示范基地年产值突破20亿元形成"西北枸杞产业黄金三角"格局 [2] 国际贸易与市场拓展 - 2024年中国枸杞出口量稳定在1.1万吨以上主要面向亚洲和欧美市场出口形态从干果延伸至枸杞粉冻干枸杞等精深加工产品 [1] - 越南首次成为中国枸杞出口第一大贸易国东南亚市场成为新增长极广西凭陆路口岸优势出口量升至全国第三 [2] - 行业加速从"原料输出"向"品牌输出"转型宁夏山东广西广东为出口主力省份 [1][2]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宁夏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精准种植加工自动化率达60%中宁枸杞获106项国际认证 [2] - 青海打造"柴达木有机枸杞"品牌价值突破30亿元甘肃重点建设有机示范基地 [2] - 预计2025年精深加工产品占比将提升至40%出口单价有望提高20% [3] 政策与未来发展方向 - 青海通过《枸杞产业发展促进条例》建成全国最大有机枸杞基地 [2] - 宁夏计划实施"品质提升""品牌强农""市场开拓"三大行动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 [3] - 专家建议加强国际标准对接开发功能性食品保健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并通过跨境电商拓展欧美市场 [3]
宁夏枸杞电商2024年零售额超15亿元 在全国市场份额超61%
环球网资讯· 2025-07-09 13:10
行业概况 - 2024年全国枸杞电商零售额达24.9亿元,同比涨幅8.2%,零售量、成交均价及电商主体规模均实现同比正增长[1] - 宁夏枸杞电商在全国市场份额高达61.3%,零售额达15.3亿元(同比提升8.4%),零售量2369.2万件(同比增长6.1%)[1] - 枸杞产业兼具药用、食用和经济价值,已成为宁夏、甘肃、青海等地重要经济作物,电商销售成为主要渠道之一[2] 区域竞争格局 - 宁夏依托"宁夏枸杞""中宁枸杞"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及全产业链创新(精深加工、需求洞察、品牌声誉),在高端产品(原浆、冻干)上溢价显著[1] - 枸杞干果市场价格指数高度趋同,宁夏因"道地药材产区"品质背书形成稳定价格锚点,波动最小[2] - 枸杞原浆市场中宁夏价格指数唯一保持连续正向增长,凸显其精深加工与品牌溢价优势[2] 产业链发展 - 宁夏通过成本透明化等措施推动产业升级,为其他产区高附加值转型提供成功范式[1] - 中宁县等主产县区将枸杞产业作为乡村振兴核心工程,定位生态、绿色、富民产业[2] 数据与监测体系 - 《中国枸杞电商价格指数运行报告》首次建立覆盖宁夏、青海、甘肃、新疆四大主产区的电商价格动态数据库,实现区域公用品牌电商大数据监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