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产业

搜索文档
百瑞源凭借卓越的质量管理与全产业链建设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23 06:29
转自:中国质量报 让枸杞好看好吃更营养 百瑞源凭借卓越的质量管理与全产业链建设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 本报记者 贾润梅 "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不仅是对我们多年坚持品质之路的肯定,更是对中国枸杞产业迈向高标准、高质 量发展的有力鼓舞。"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瑞源")董事长郝向峰,在企业凭借卓越 的质量管理与全产业链建设荣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后向记者表示,这也实现了枸杞行业在该奖项 上零的突破。 "好枸杞是种出来的。"郝向峰说,百瑞源从源头抓起,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吴忠市红寺堡区等地 建成近670公顷有机标准化种植基地,推动枸杞产业从传统散户种植向企业化、规模化、标准化跨越, 并率先推广"以虫治虫"的生态种植模式,引领产业从1.0迈向4.0时代。基地已通过欧盟有机产品认证、 中国有机产品认证、零农残认证及AAAAA级生态农场认证,真正实现了从种植端夯实品质根基。 在技术创新方面,百瑞源携手中国农业大学历时6年攻克枸杞锁鲜技术,解决传统干制工艺导致的品 相、口感差及营养流失问题,实现了枸杞的"好看、好吃、更营养"。2020年,公司建成行业首条智能化 锁鲜枸杞生产线,推动枸杞干果从粗加工跨入 ...
宁夏中宁:政企产学研共促科技成果“进园入县”服务企业
中国经济网· 2025-09-12 07:55
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日前联合宁夏中卫市中宁县政府举办 科技成果"进园入县"服务企业行中宁专场暨人才对接活动。 对接活动发布了企业技术需求、人才需求和有关人才政策,解读了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支持政策,来 自天津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宁夏农林科学院、宁夏大学、宁夏医科大学、北方民 族大学的9位专家,聚焦中宁县特色优势产业需求,重点发布和路演了枸杞新品种、枸杞功能成分提取 及产品加工等一批科技成果。活动现场,还签署了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协议。 据了解,为确保本次活动取得实效,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前期组织相关人员深入中宁县企业、科 技园区等进行调研摸底,挖掘凝练了一批产业和企业技术需求,并面向全国征集先进科技成果300项, 在活动现场进行了发布。中宁县部分枸杞企业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在活动前后进行了深入交流对接, 达成一批科技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意向。 ...
宁夏中宁县多家枸杞企业与相关高校、科研机构签约 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证券日报网· 2025-09-10 13:29
活动背景与目标 - 宁夏科学技术厅联合中宁县政府举办科技成果"进园入县"服务企业行中宁专场暨人才对接活动 旨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培育新质生产力[1] - 活动聚焦中宁县特色优势产业需求 促进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与当地产业精准对接[1] 技术需求与政策支持 - 活动中发布中宁县企业技术需求 人才需求及区市县三级人才政策[1] - 解读自治区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支持政策[1] - 前期调研挖掘凝练产业和企业技术需求 并面向全国征集先进科技成果300项[2] 科技成果发布与签约 - 9位来自天津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发布和路演科技成果 包括枸杞新品种 枸杞功能成分提取及产品加工等[1] - 签署6项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协议 涉及宁夏农林科学院与杞鑫种业 天津科技大学与杞源堂公司及骨杞草公司 陕西科技大学与吉利宝公司 宁夏大学与早康公司 北京林业大学与中宁县枸杞产业创新研究院[1] 产业影响与成果 - 活动推动中宁县枸杞企业与高校 科研院所深入交流对接 达成一批科技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意向[2] - 为区内外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在中宁县落地转化奠定基础 促进当地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2]
企业“牵手”高校 宁夏枸杞产业快步跑
证券日报· 2025-09-02 16:27
行业地位与规模 - 宁夏枸杞干果产量占全国25% 枸杞种苗繁育占全国90% 枸杞类标准制定占全国60%以上 枸杞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牵头组织占全国90%以上 枸杞新产品研发生产占全国90%以上 枸杞干果集散交易占全国85%以上[2] 产学研合作与人才培养 - 多所高校包括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澳门科技大学 宁夏大学等组织学生到枸杞企业研学 2025年沃福百瑞接待高校学生1355人及国际交流生156人[3] - 高校与企业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早康枸杞拥有32项专利 沃福百瑞拥有39项发明专利[4][6] - 沃福百瑞与江南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等机构合作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道路[6] 科技创新与产品开发 - 开发锁鲜枸杞干燥加工技术 创造经济效益约2亿元 并申请发明专利[5] - 推出枸杞原浆 锁鲜枸杞 枸杞口红 枸杞巧克力 枸杞面膜等深加工产品[4] - 沃福百瑞枸杞深加工产品收入占销售收入57% 科技贡献率超过60%[6] - 开展枸杞功效因子研究 开发靶向调控慢性肠道炎症产品[4] 产业链与质量管控 - 建立枸杞子质量标准和种植生产规范体系 开发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6] - 鲜枸杞通过冷链24小时内发往全国 6小时内进入加工流程成为原浆原料[4] - 依托东西部科技合作机制引进高校及科研机构团队开发深加工产品[4]
新华视点丨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激活乡村振兴发展新动能
新华社· 2025-07-30 08:16
宁夏枸杞产业发展 - 宁夏枸杞因独特地理气候条件形成色正粒大、皮薄肉厚、籽少甘甜的优质品质[2] - 2024年种植面积达23万亩 鲜果产量20万吨 加工转化率36% 全产业链综合产值204亿元[4] - 产业从单一干果向饮料、保健品、化妆品、药品及文旅业态延伸 形成多元融合发展趋势[5] 乡村庭院经济模式 - 山西汾西县对竹镇利用闲置庭院发展一户一棚蔬菜种植 已建成41座大棚专种西红柿和辣椒[5] - 推行统一供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的三统一管理模式 通过技术保产量和找销路稳收益[5] - 有效利用闲置空院显著提升村民积极性并拓宽增收渠道[6] 乡村康养旅游建设 - 河北内丘县依托山区优越自然环境重点发展乡村民宿 通过对老屋改造打造民宿餐饮休闲集群[6] - 围绕"中部医养、西部静养、东部动养"布局推进康养文旅项目 建设集观光休闲养生一体的特色民宿[9] 电商赋能乡村振兴 - 第五届中国新电商大会在吉林延吉举行 聚焦技术创新、融合发展、跨境电商等议题[8] - 电商平台成为连接城乡赋能农业的重要纽带 "电商+乡村"融合激活乡土经济内生动力[11] - 延边州累计创建137个电商示范项目 实现国家级电商进农村示范县全覆盖[12]
家电、快消两大“赛道”龙头入局,宁夏枸杞要破解“优质不优价”困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0 13:23
宁夏枸杞产业现状 - 宁夏是全国枸杞主产区之一,贡献全国25%的枸杞干果产量和90%的枸杞种苗繁育,拥有"宁夏枸杞"和"中宁枸杞"两大品牌 [1][2] - 中宁枸杞因碱性土壤等自然条件,枸杞多糖、氨基酸等成分优于同类产品,树龄普遍十年以上甚至存在百年古树 [3] - 当地龙头企业沃福百瑞2020年营收达2.82亿元,净利润1.09亿元,曾于2021年冲刺IPO但终止 [2] "优质不优价"困境 - 宁夏枸杞面临低价冲击(外地枸杞成本11元/公斤 vs 本地17元/公斤)、假冒品牌泛滥及人工成本占比超40%等问题 [3][5] - 人工成本高企主因枸杞皮薄导致机械化采摘困难,需高频人工采摘 [5] - 鲜果枸杞常温运输损耗率达30%-50%,因含水量85%且易霉变,冷储技术待突破 [7] 产业链升级举措 - 伊利集团、容声冰箱等跨行业龙头切入枸杞中上游,通过技术赋能(如冷链)和产业链整合提升附加值 [1][2][6] - 容声冰箱通过"寻鲜之旅"公益助农活动联动品牌资源,拓展销售渠道 [8] - 部分深加工企业就地建厂实现现代化生产,部分环节已无人化,但初期投入较大(如2013年建厂时需从零搭建) [7] 新兴市场与模式 - 2024年宁夏枸杞电商零售额超15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61% [10] - "企业+农户"模式延伸至硒砂瓜产业,自动化生产线实现按重量分级,销售区域扩展至江浙沪、广州及潜在马来西亚/韩国市场 [10]
蓝皮书:中国形成以宁夏为核心、青海甘肃为两翼的枸杞产业集群
中国新闻网· 2025-07-10 16:06
中国枸杞产业规模与布局 - 截至2024年底中国枸杞种植面积达159.27万亩鲜果产量130.69万吨干果产量29.96万吨形成以宁夏为核心青海甘肃为两翼的产业集群 [1] - 中宁县2024年枸杞综合产值达125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4000元建成17个千亩标准化示范园区 [1] - 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枸杞种植面积21.02万亩其中19.05万亩获绿色有机认证全产业链产值超50亿元 [2] - 甘肃省靖远县建成多个万亩示范基地年产值突破20亿元形成"西北枸杞产业黄金三角"格局 [2] 国际贸易与市场拓展 - 2024年中国枸杞出口量稳定在1.1万吨以上主要面向亚洲和欧美市场出口形态从干果延伸至枸杞粉冻干枸杞等精深加工产品 [1] - 越南首次成为中国枸杞出口第一大贸易国东南亚市场成为新增长极广西凭陆路口岸优势出口量升至全国第三 [2] - 行业加速从"原料输出"向"品牌输出"转型宁夏山东广西广东为出口主力省份 [1][2]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宁夏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精准种植加工自动化率达60%中宁枸杞获106项国际认证 [2] - 青海打造"柴达木有机枸杞"品牌价值突破30亿元甘肃重点建设有机示范基地 [2] - 预计2025年精深加工产品占比将提升至40%出口单价有望提高20% [3] 政策与未来发展方向 - 青海通过《枸杞产业发展促进条例》建成全国最大有机枸杞基地 [2] - 宁夏计划实施"品质提升""品牌强农""市场开拓"三大行动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 [3] - 专家建议加强国际标准对接开发功能性食品保健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并通过跨境电商拓展欧美市场 [3]
锁鲜枸杞引领宁夏枸杞产业再攀新高
中国经济网· 2025-06-27 08:57
锁鲜枸杞技术升级 - 宁夏中宁县百瑞源枸杞种植基地锁鲜枸杞数字化车间二期项目正式投产,标志着锁鲜技术迭代升级,智能化、数字化重塑标准 [1] - 传统鲜果枸杞制干方式存在弊端,百瑞源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开启"锁鲜枸杞"工艺技术创新,经过6年研究实验,2020年投产行业首家智能化锁鲜枸杞生产线 [1] - 二期项目遵循"更高品质、更高效率、高能低耗"原则,搭载智能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关键工艺参数,温度精确控制在±0.5℃,全流程数据可视化 [2] 生产效能与品质提升 - 二期项目降低人工操作负荷30%,产品品质稳定性提升至98.7%,实现枸杞全年标准化稳产 [2] - 相比一期生产线,二期项目能耗降低,枸杞多糖、类胡萝卜素等活性物质保留率显著提升,枸杞色泽更鲜红、口感更好 [2] - 锁鲜枸杞上市后累计销量超200万瓶,品类销量每年实现30%递增 [1] 市场定位与消费趋势 - 锁鲜枸杞凭借技术、品质、品牌优势开拓中高端消费人群,满足健康、高品质需求 [1] - 开启枸杞"时尚化、零食化、年轻化"消费新场景 [1] 产学研合作与产业支持 - 宁夏借助东西部科技合作机制,引进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专家团队开发枸杞多功能产品 [2] - 累计布局建设国家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技术创新中心15家 [2] - 培育枸杞产业高新技术企业等科技型企业68家 [2]
宁夏“杞”迹一个庞大的枸杞产业体系浮出水面
上海证券报· 2025-06-04 19:18
枸杞产业科技创新 - 宁夏枸杞精深加工产品已达120余种,涵盖面膜、口红、咖啡、冰淇淋、糖肽、酵素、保健功能食品、抗帕金森病药品等多元化品类 [1][2] - 中宁枸杞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26亿元,营销网络覆盖欧美、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宁夏构建了枸杞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和化合物数据库,发现新功效成分并开发15种功能产品和院内制剂 [2][3] - 开展枸杞叶酚类化合物改善肝细胞氧化损伤、枸杞多糖改善肠道菌群及代谢治疗糖尿病等系列机制研究 [3] 产业链深度开发 - 宁夏创建保存2000余份种质材料的枸杞种质资源库,"宁杞"系列良种覆盖全国所有枸杞产区 [3] - 计划开发基于枸杞多糖、多肽、生物碱等物质的创新药物,包括抗衰老、抗肿瘤、降血糖等功效产品 [3] - 全国唯一国家级枸杞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落户宁夏,4家企业14款产品获香港STC认证实现全球通行 [5] 质量监管体系 - 实施网售枸杞常态化监测,覆盖20个平台3万多家店铺,2023年计划完成150批次网络抽检 [4] - 建立"平台自查+政府抽查+消费者监督"多元监管体系,对违规店铺采取屏蔽、下架、封号等措施 [4][5] - "宁夏枸杞"地理标志使用企业从2020年40家增至173家,200余款产品实现生产信息追溯 [5] 文旅融合创新 - 中宁县推出四大特色旅游线路,包含枸杞宴席、芽茶品鉴、古法酿酒等沉浸式体验 [6] - 建成宁夏首个枸杞主题康养景区,首创"中医药+枸杞"跨界体验,提供20余种定制膏方 [6] - 杞鑫基地拥有亚洲最大枸杞种质资源库,展示6种颜色200余个品种,开设科普课堂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