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械硬盘(HDD)
icon
搜索文档
存储市场或迎三十余年最严重缺货AI成根源
中国经营报· 2025-10-15 07:50
"DRAM 内存、NAND 闪存、固态硬盘(SSD)、机械硬盘(HDD)四大核心存储品类同时陷入'缺货 +涨价'循环,这种情况在我三十余年的存储行业生涯中从未出现过 ,要知道就在两年前,我们还在为 过剩的库存发愁。"存储模组大厂威刚科技董事长陈立白在近日的发言,既点出当前市场的极端性,也 揭开了存储行业从"过剩寒冬" 到 "缺货牛市"的剧烈转折。 随着人工智能爆发式增长,全球云服务供应商(CSP)开启"囤货模式",存储行业迅速从"过剩寒冬"跳 入"缺货牛市"。《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多家云服务供应商为应对AI技术发展带来的数据存 储和处理需求激增,纷纷加大了对DRAM内存、NAND闪存、固态硬盘以及机械硬盘等存储产品的采购 量。这种大规模的抢购行为,直接导致了全球存储市场供应链的紧张,进而引发了缺货和涨价的现象。 据业内人士分析,这一趋势在短期内难以得到缓解,存储市场或将持续面临供应压力。 缺货蔓延 在位于深圳华强北的存储产品交易市场,从事存储贸易多年的商户李军最近每天都要面对数十个"无货 可发"的咨询。"对比2022年的'甩卖潮',现在的市场简直像换了个赛道。以前只是DDR4内存偶尔断 供,现在连最 ...
AI存储需求激发替代效应,供应商加速转进大容量SSD
金融界· 2025-10-15 02:37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调查,AI推理(AI Inference)应用快速推升实时存取、高速处理海量数据 的需求,促使机械硬盘(HDD)与固态硬盘(SSD)供应商积极扩大供给大容量存储产品。由于HDD 市场正面临巨大供应缺口,激励NAND Flash业者加速技术转进,投入122TB、甚至245TB等超大容量 Nearline(近线)SSD的生产,原先对未来需求不确定的状况获得缓解。 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智能手机、智能眼镜等产品的发展,带动了存储器市场需求,部分产品供不 应求。我国存储行业正凭借技术突破与产品迭代,进入海内外一线手机、个人电脑以及服务器品牌的供 应链体系,国产存储的产业化与市场化进程迈入全新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他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 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 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素材源:吕怡蕾 编辑:康书源 审核:张强 ...
企业级存储超级周期解读:AI需求爆发与新一轮存储周期共振
2025-10-09 02:00
行业与公司 * 企业级存储行业 特别是AI驱动的存储市场[1] * 涉及的公司包括国际存储巨头三星和海力士[1][6] HDD制造商希捷和西部数据[5][13] 以及国内存储芯片制造商、模组厂商和上游封测设备材料公司如金谷深科技[5][14] 核心观点与论据 市场周期与趋势 * 企业级存储市场从2021年至近期保持稳定增长 消耗大量产能 占比逐渐提升[1][6] * 2023-2024年 因三星和海力士控制稼动率 叠加AI需求爆发 导致供不应求[1][6] 预计本轮周期将长于2023-2024年的周期[1][7] * 存储行业涨价趋势确定且持续 DRAM价格从2025年4月到9月上旬已显著上涨 NAND在9月中下旬开始大幅补涨 主要由企业级需求增加驱动 但整体涨幅或不及2021年[1][8] * 存储市场景气度预计至少持续至2026年第二季度[3][14] AI驱动的存储超级周期 * AI驱动的存储超级周期于2025年下半年启动[1][9] * 启动原因包括 AI模型从训练转向推理优化和AG生态 需要实时检索分析大量数据 增加token消耗[9] 互联网大厂AI产品渗透率从10-20%提升至30-40% 例如豆包月活跃用户从1,000万增至4,000万[9] 以及Sora 2等多模态数据处理需求增长[1][9] * 在此超级周期中 SSD需求超预期增长 企业需要分层存储架构优化成本、效率和响应 SSD成为关键组件[1][10][11] HDD与SSD的需求与竞争 * AI推理过程中 冷数据占比高达80% HDD作为主流冷存储方案被云厂商抢购[1][13] * HDD尽管功耗成本是SSD的2.5倍 但采购成本优势明显 价差曾超过5倍 目前价差已缩小至3倍左右[13] * HDD面临供应紧张 全球主要制造商希捷和西数未扩大产线 导致价格上涨和交期延长至52周[13] * SSD在并行传输速度、大规模组网设计方面具有架构优势 更能满足AI应用对数据处理速度的高要求[2][4] 随着技术进步 其过去存在的写入寿命短、数据恢复难度大及成本高等问题正在逐步解决[2][4] * 由于HDD供应紧张 部分CSP厂商选择使用QLC SSD(交期仅8周)来取代HDD以应对冷存储需求增长[3][13] 价格预测与市场影响 * 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NAND价格将上涨10-15% 2026年上半年有望再涨5-10%[3][13] * 企业级SSD需求紧张将挤占消费级产能 导致消费级价格普遍上涨[3][13] * 2025年第三季度被视为AI存储需求质变转折点 第四季度可能成为业绩爆发起点或严重缺货开始[13] 数据分层存储架构 * 数据根据访问频率分为热数据、温数据和冷数据[12] * AI训练阶段 热数据占80% 温数据占15% 冷数据占5% 核心是确保GPU数据供给速度[12] * AI推理阶段 热数据比例降至5-10% 温数据占15-20% 冷数据占70-80% 存储系统需进行分层缓存以快速响应并压低成本[12] * 在分层架构中 SSD用于热数据和温数据存储 HDD用于冷数据存储[1][12] 其他重要内容 * 国内存储厂商正加速向企业级市场渗透 受国家国产化替代政策及地方计算中心和敏感数据处理需求增加的推动[5] * 存储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包括技术进步(如从DDR到HBM 再到3D DRAM)、市场需求(AI 大数据 云计算)、国产化替代以及供需关系[6] * 未来值得关注的环节包括可能受益于第二轮涨价的国内存储模组或芯片厂商 以及上游封测设备材料等环节[14]
存储芯片,大反转?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0-04 02:14
来源: 内容编译自 tom'SHARDWARE 曾 经 价 格 低 廉 的 固 态 硬 盘 ( SSD , Solid State Drive ) 、 动 态 随 机 存 取 内 存 ( DRAM ,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和机械硬盘(HDD,Hard Disk Drive),如今价格正快速攀升。人工智 能(AI)需求激增与供应受限的双重作用,正造就多年来最紧张的市场格局。 几乎所有分析公司与内存制造商如今都在警告:NAND 闪存与 DRAM 内存即将出现短缺,未来数月 乃至数年,固态硬盘与内存价格将大幅飙升,部分机构甚至预测短缺可能持续十年。这一潜在短缺已 愈发难以忽视,行业发出的警告也愈发严峻——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巨大需求,已开始占据全球内存 与闪存产能的主导地位。 过去两年多来,存储升级一直是电脑攒机者难得的 "好消息"。2023 年,固态硬盘价格暴跌至历史最 低点,高性能 NVMe 固态硬盘的售价甚至与普通机械硬盘相差无几。DRAM 内存也紧随其后,价格 跌至近十年未见的低位。但到了 2024 年,形势彻底逆转,NAND 闪存与 DRAM 内存价格双双开启 上涨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