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曦云C550
icon
搜索文档
国产ASIC系列研究之3:国产算力趋势走强,沐曦领衔通用GPU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4 13:3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国产算力趋势走强 沐曦领衔通用GPU 行业投资评级为积极看好 [2][3] 报告核心观点 - 国产算力与AI模型生态闭环逐步建立 2025年8月Deepseek V3.1引入FP8精度 针对国产芯片迭代 表明国产算力倾斜趋势 [3][9] - 国内互联网大厂资本支出进入上升期 阿里巴巴未来三年计划投入超3800亿元用于AI算力 字节2025年预计900亿元用于AI算力采购 [3][14] - 沐曦股份为国内高性能通用GPU领军企业 自研架构兼容CUDA 累计出货2.5万颗GPU 2022-2024年营收CAGR达4075% [3][18][32] - 国产GPU替代必要性提高 2024年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中GPU占1000亿元 ASIC/DSA占425亿元 本土品牌AI芯片出货量超82万张 [3][8] GPU行业分析 - 2024年全球GPU市场规模774亿美元 2030年有望达4725亿美元 复合增长率35.19% [8] - 2024年中国加速芯片市场规模超270万张 英伟达份额70% 华为昇腾23% 沐曦份额1% [7][8] - GPU架构在中国AI芯片市场占69.9% 其他AI芯片占30.1% [8] - 行业催化包括国产算力-模型生态闭环及互联网大厂资本支出上升 腾讯1H25资本开支466亿元占收入13% [3][14] 沐曦股份深度分析 - 团队拥有AMD顶尖技术背景 创始人陈维良为AMD前GPU SoC设计总负责人 硬件负责人彭莉为AMD首席架构师 [3][30] - 产品矩阵覆盖曦思N系列(推理)、曦云C系列(训推一体)、曦彩G系列(图形渲染) [18][22] - 2024年营业收入7.43亿元 1Q25训推一体芯片曦云C500系列收入3.1亿元 占比97.87% [3][38] - 技术领先维度: - 单卡性能:曦云C500 FP16/BF16算力国内第一梯队 对标英伟达A100 [44][46] - 集群能力:国内少数实现千卡集群商业化 正研发万卡集群 [44][50] - 软件生态:MXMACA软件栈兼容CUDA 支持6000多个应用 注册用户超1.5万人 [44][54] - 创新超节点:Shanghai Cube液冷整机柜支持单机柜128卡 [56][59] - 产品路线图: - 曦云C600预计1Q26量产 基于国产先进工艺 [42] - 曦云C700预计2Q26流片 3Q27量产 [42] - 募集资金39亿元 主要用于曦云C600/C700研发 [64][65] 重点标的 - GPU相关:寒武纪、海光信息、澜起科技、摩尔线程、沐曦股份 [3][74] - 先进工艺相关:中芯国际、华虹公司、长电科技 [3][74] 行业需求与供给 - 需求侧:三大运营商2025年资本开支计划2898亿元 政府智算中心2024年投资1014亿元 [14] - 供给侧:国产替代政策推动 本土品牌渗透率上升 [14] 数据引用明细 - 市场规模数据:全球GPU 774亿美元(2024)[8] 中国GPU 1000亿元 ASIC 425亿元(2024)[3][8] - 出货量数据:中国加速芯片270万张 本土品牌82万张(2024)[3][8] - 公司数据:沐曦营收7.43亿元(2024)[32] 曦云C500收入7.2亿元(2024)[3] - 资本支出:阿里3800亿元(三年) 字节900亿元(2025 AI算力)[3][14]
刚刚,沐曦回应问询!
是说芯语· 2025-08-28 04:59
公司产品结构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为全栈高性能GPU芯片及计算平台研发设计销售 产品包括训推一体系列(曦云C500 C550)和智算推理系列(曦思N100 N260)[3] - 2024年训推一体系列收入721亿元 占主营业务收入97% 其中曦云C500(含板卡服务器)收入占比61% 曦云C550占比36%[4][5][7] - 2025年1-3月训推一体GPU板卡毛利率56% 较2024年63%有所下降 智算推理系列GPU板卡毛利率6% 较2024年10%下降[4][5] - 产品交付形态以GPU板卡为主 2025年1-3月板卡类收入占比97% 服务器类收入占比降至0.32%[19][21] 市场竞争地位分析 - 全球GPU市场由英伟达(2024年数据中心产品收入占比89%)和AMD(2024年数据中心产品收入占比49%)寡头垄断[6][9] - 国内竞争对手包括华为海思 燧原科技 昆仑芯等ASIC/DSA架构企业 以及寒武纪(2024年云端产品收入占比99%)海光信息等通用架构企业[1][6] - 公司产品在单卡性能层面对标英伟达A100 互连技术MetaXLink达到英伟达H200水平 但软件生态注册用户仅15万人 与英伟达数百万CUDA开发者存在差距[30][31] - 2024年国内人工智能训练推理芯片市场中 公司产品覆盖率低于国际厂商 在互联网企业客户开拓进度滞后于部分国内友商[23][29] 技术研发与产品迭代 - 人工智能芯片迭代周期通常为2年 公司用3年实现两款芯片流片量产 曦云C500于2024年2月量产 下一代曦云C600于2025年7月回片[10][11] - 自主研发MXMACA指令集 包含600条计算指令和800条渲染指令 产品兼容CUDA生态 支持降低客户迁移成本[15][30] - 核心优势在于完全自主掌握GPU IP 指令集和架构 能快速响应客户技术需求 国产供应链布局领先[27][28] 行业发展与市场需求 - 全球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激增 IDC预测国内训练算力年复合增速50% 推理算力年复合增速190%[33][34] - 训练芯片在AI服务器中价值占比73% 推理芯片价值占比25% 公司曦云C系列主要面向训练场景[33] - 云端智算将以通用型GPU架构为主流 端侧场景将出现专用型计算芯片作为补充 形成云边端一体化生态[35] - 地缘政治因素推动国产替代进程 为国内GPU厂商创造发展空间 公司产品已应用于国家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和运营商智算平台[15][32] 商业化进展与客户结构 - 产品已赋能教科研 金融 交通 能源 医疗等行业 获得多个智算中心客户认可[15][27] - 互联网企业客户仍优先采购国际产品 国产GPU多集中于推理场景 训练场景导入缓慢 due to 测试周期长和生态薄弱[23][29] - 客户采购驱动因素包括产品性能 CUDA兼容性 集群稳定性以及供应链安全考量[15][26] 未来产品规划 - 主力产品持续聚焦曦云C系列 同时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推理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应对推理市场需求增长[33] - 坚持GPU板卡为主要交付形态 通过PCIe板卡 OAM模组等多形态产品满足不同组网和散热需求[21][28] - 图形渲染GPU产品线已规划研发 进一步完善产品矩阵覆盖计算和渲染场景[36]
华为领衔,国产AI芯片撑起算力脊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4 06:55
华为昇腾384超节点 - 华为昇腾384超节点首次亮相 被评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镇馆之宝" 通过自研Matrix-Link全对等互联技术实现300 Pflops算力规模 384张卡可协同工作 对标英伟达GB200 NVL72 [1] - 昇腾384超节点已在多个数据中心上线 为互联网 汽车 央企等行业提供服务 [2] 国产AI芯片成果 - 沐曦股份推出曦云C550和C600芯片 采用自研架构和指令集 实现全国产闭环 C600支持千亿参数模型训练 计划2024年四季度小批量量产 [1] - 燧原科技推出邃思3.0芯片 集成1000亿晶体管 训练速度提升2倍 燧原S60 AI推理加速卡已量产 全国部署7万卡规模 [1] - 摩尔线程推出全功能GPU OAM模组 支持万亿级参数大模型训练和推理 [1] - 海光信息采用兼容英伟达CUDA生态路线 产品可用于模型训练 推理 工业仿真和科学计算 [2] - 壁仞科技推出壁砺166M芯片 与现有机房高度兼容 适用于图像识别 语音识别和推荐系统 [2] 国产算力产业链合作 - 曦智科技与璧韧科技 中兴通讯 上海仪电合作推出国内首个光互连光交换GPU超节点光跃LightSphere X 采用光电混合计算技术 降低功耗和延迟 方案即将落地上海仪电智算中心 [2] 国产AI芯片市场表现 - 摩尔线程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56倍至4.32亿元 AI智算业务是核心来源 [2] - 沐曦股份2023年主营收入暴增13倍至7.42亿元 GPU板卡最受欢迎 [2] - 寒武纪2023年实现单季度扭亏 2024年一季度收入增长40倍 利润增长超2倍 [3] 行业趋势 - 国产AI芯片使用量显著增加 采用国产芯片成为不可逆趋势 [3]
华为领衔,国产AI芯片撑起算力脊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4 03:33
国产AI芯片技术突破 - 华为昇腾384超节点通过自研Matrix-Link全对等互联技术实现300 Pflops算力规模 使384张卡协同工作 对标英伟达GB200 NVL72[1] - 沐曦股份曦云C550/C600采用自研架构和指令集实现全国产闭环 基于MetaXLink技术可训练千亿参数模型 C600计划2024年四季度小批次量产[1] - 燧原科技邃思3.0芯片集成1000亿晶体管 训练速度提升200% 燧原S60 AI推理加速卡已部署7万卡规模[1] 国产算力生态建设 - 海光信息采用兼容英伟达CUDA生态路线 适用于模型训练推理及工业仿真科学计算场景[2] - 壁仞科技壁砺166M与现有机房高度兼容 适用于图像语音识别及推荐系统[2] - 曦智科技联合壁仞科技中兴通讯上海仪电推出光互连光交换GPU超节点光跃LightSphere X 通过光传输降低功耗和延迟[2] 商业化进展与业绩表现 - 华为昇腾384超节点已在互联网汽车央企领域实现商业化部署[2] - 摩尔线程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56%至4.32亿元 AI智算业务为核心收入来源[2] - 沐曦股份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逾1300%至7.42亿元 GPU板卡贡献主要收入[2] 行业发展趋势 - 国产AI芯片自2023年起被大规模采用 寒武纪2023年单季度扭亏 2024年一季度收入增长4000% 利润增长超200%[2] - 国产算力产业链形成协同效应 尽管英伟达H20拟重启在华销售 但采用国产芯片已成为不可逆趋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