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业控制器
icon
搜索文档
北京力争到2027年打造至少20家5G工厂
新华社· 2025-08-27 12:07
政策目标 - 到2027年建设5G行业专网总数不少于50个 [1] - 到2027年累计打造5G工厂不少于20家 [1] - 到2027年培育综合性、行业性5G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不少于50家 [1] 基础设施建设 - 优先在制造业重点发展区域和企业密集区域开展5G网络优化、工业5G专网和5G-A网络部署 [1] - 推动重点企业开展工业5G独立专网试点 [1] - 加速5G-A在5G工厂升级部署 [2] 产业升级与技术应用 - 鼓励工业企业加快设备数字化改造 推动工业交换机、工业控制器、工业操作系统等更新升级和互联互通 [1] - 推动"云网算控"一体演进 加大工业算力设施建设以支撑跨设备、跨系统、跨厂家的工业数据畅通流转 [1] - 实现机器视觉质检、远程设备操控、生产现场监测等典型应用场景落地 [2] 行业推广与生态建设 - 发挥电子信息、汽车、装备、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领域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2] - 加快5G工厂建设落地和典型方案推广 [2] - 场景化、图谱化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2] - 推动开展5G工厂评测认证 以测促建提升5G工厂建设质量 [2]
海尔豪掷12亿元增持新时达!加码人形机器人赛道
中国经营报· 2025-08-15 12:44
公司融资与股权结构 - 公司向控股股东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定向增发1.53亿股股票,募集资金12.19亿元,发行申请已获深交所受理 [3] - 发行完成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将提升至26.83%,表决权占比29.24%,进一步巩固控制权 [4][5] - 海尔集团已完成战略入股协议转让股份交割,并通过委派具有海尔系背景的董事全面掌控董事会,新任董事长展波曾任海尔集团CFO等职 [4] 财务表现与扭亏措施 - 公司2022-2024年连续三年亏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57亿元、-3.79亿元、-2.88亿元,累计亏损17.24亿元 [6][7]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55-23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1875万元),但扣非净利润仍亏损1525-1600万元 [6] - 亏损主因包括电梯业务受房地产下行冲击、工业自动化需求收缩及历史并购子公司商誉减值 [7] - 公司强调近四年营收均超30亿元,未触发ST条件 [7] 战略转型与业务布局 - 与海尔集团协同整合工业自动化产业链,优化供应链和生产流程,发展"云-边-端一体"数字化解决方案 [3][8] - 重点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计划2025年推出具身智能通用控制器及整机产品,但2024年尚未形成相关订单 [9] - 公司认为未来人形机器人产业将依赖控制系统技术迭代,这与其运动控制核心技术优势相匹配 [9]
具身智能、大模型、灵巧手……在这场大会看“人工智能+”如何在深圳具象化
搜狐财经· 2025-08-02 20:34
大会概况 - 2025AGIC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暨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博览会将于8月27日至29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展馆面积达8万平方米,超1000家企业参展 [1] - 大会以"模驱具身・智启未来"为主题,展示AI从软件向硬件渗透的成果,包括机器人、智能终端、工业设备等领域的应用 [2] 参展企业与技术展示 - 腾讯、华为、优必选、云天励飞、商汤等龙头企业将展示前沿成果,比亚迪将携方程豹、腾势品牌旗舰车型亮相 [4] - 深圳机器人领域的"八大金刚"和"十三太保"将集中展示工业协作、家庭服务、医疗康复、特种作业等全场景应用,普渡机器人将发布首款全尺寸双足人形机器人 [4] - 20余家日本企业参展,包括RobinX株式会社的农业机器人、ROKAE精機的协作机器人等,日本华侨华人博士协会将展示AI医疗、智能无人机等技术 [4] 行业场景与主题展馆 - 展会设置安防、金融、制造、医疗等八大行业场景,以及通用AI、智能传感、AI+场景、智能终端四大主题馆,特设"AI未来城"体验区 [5] - 医疗场景区展示智能诊断系统实时影像分析,制造场景区展示工业机械臂与大模型协同作业,智能终端馆展示搭载AI技术的智能手表、工业控制器等新品 [5] - "AI未来城"体验区包括智慧交通场景(车路协同系统优化红绿灯调度)和元宇宙教育区(虚拟教师结合多模态大模型实现个性化教学) [5] 新产品与新技术发布 - 大会期间将全球首秀100项颠覆性AI技术,涵盖AI芯片、生成式AI、智能机器人、具身智能、智能终端、灵巧手、AIPC、AI玩具等领域 [6] - 全球首发《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和《人工智能发展中国特色(大湾区方案)》,为行业提供权威标准和趋势分析 [6] - 发布"2025深圳人工智能企业TOP50"、2025十大首席人工智能官(CAIO)、2025人工智能企业等级评定等十大权威榜单 [6] 国际参与与市场影响 - 大会吸引30余国家的8876名海外采购商登记参观意向,包括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韩国等 [6] - 大会背靠深圳优势产业,链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形成"技术+市场+资本"三重引力场,吸引全球资源 [6]
当特朗普关税大棒“乱挥”,外贸人开始绝地反击
虎嗅· 2025-04-27 09:15
外贸行业现状 - 特朗普政府对华关税政策频繁变动,最高叠加税率达245%,导致外贸行业陷入混乱 [2][3] - 外贸企业面临巨大压力,部分工厂被迫关闭或寻找新出路,现金流紧张成为普遍问题 [3][8] - 美国是中国第二大出口市场(占比14.7%),关税政策对行业影响深远 [29] 代工厂的反击策略 - 中国代工厂通过TikTok揭露奢侈品成本内幕,例如某包成本仅1400美元,售价达38000美元 [9][10] - 部分代工厂尝试绕过中间商直接销售,但面临平台封号和高投流成本问题 [25][26] - 企业利用800美元以下包裹关税豁免政策出货,但该政策已被取消,新规征收30%关税或25美元/件 [21][23] 货代行业的应对措施 - 货代通过转口贸易规避关税,但原产地证明审查趋严,风险增加 [31][33] - 部分货代采用非法手段如拆分包裹、双清包税,但合规性存疑 [33][36] - 企业考虑东南亚建厂,超400家中国企业在越南投资,但可能面临连带制裁风险 [38][39] 企业的差异化生存策略 - 部分企业转型不可替代性强的品类(如化工材料、工业控制器),订单逆势增长 [46][48] - 通过压缩海外人工成本(如雇佣非法移民)平衡关税上涨压力 [52][53] - 行业优胜劣汰加速,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因价格战和依赖出口退税被淘汰 [56][57] 行业数据与趋势 - 中国对东盟出口占比16.4%,欧盟14.4%,显示美国市场的重要性 [29] - 东南亚设厂成为趋势,但政策风险高,企业多持观望态度 [38][40] - 外贸行业波动性强,企业需快速适应政策变化并寻找新机会 [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