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宝莉卡牌

搜索文档
IP衍生品行业研究之集换式卡牌:轻量化IP载体撬动百亿市场,全链条布局构筑壁垒
国元证券· 2025-09-22 05:48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 维持" [2] 核心观点 - 轻量化IP载体撬动百亿市场 全链条布局构筑壁垒 [2] - 集换式卡牌以收集和交换为核心玩法 通过IP与消费者建立情感链接 提供观赏收集、即时体验、社交及投资等多维度价值 [5][14] - 相较于其他IP衍生品 卡牌具备轻量便携、单价低的特点 集换机制强化社交货币属性 [5][14] - 2024年中国集换式卡牌市场规模达263亿元 2019-2024年复合增长率56.6% 预计2029年达446亿元 [5][17] - 中国人均卡牌支出18.7元 仅为日本119.3元的1/6和美国64元的1/3 人群破圈和人均消费提升空间大 [5][17] - 卡游占据市场领先地位 2024年营收破百亿 市场份额71.1% 前五大公司合计占82.4%市场份额 [5] 行业定义与分类 - 集换式卡牌按功能分为竞技卡牌和收藏卡牌 按集换属性分为集换式和非集换式 [9][10] - TCG(如宝可梦)和收藏卡牌(如球星卡)为全球两大主导品类 2024年销售额分别约14亿美元和16亿美元 [5][10] - 非集换式卡牌包括扑克、麻将、UNO、三国杀等 卡牌本身不具备价值 [9]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美国、中国、日本卡牌市场规模分别为219亿元、263亿元、147亿元 [5][17] - 中国市场规模从2019年28亿元增长至2024年263亿元 CAGR56.6% [5][17] - 2022年中国收藏卡消费者规模433.3万人 预计2025年达887.9万人 [17] - 日本卡牌市场为玩具第一大细分 2024年规模3025亿日元 5年CAGR21.76% [29][34] 区域市场特征 美国市场 - 球星卡植根国民体育文化 生态体系完善 投资金融属性凸显 [5][18] - 四大职业体育联盟(NFL、MLB、NBA、NHL)提供稳定受众 上世纪60-70年代MLB全明星赛收视率超20% [18][25] - IP独占授权模式(如Topps与MLB合作70余年)提供稀缺性溢价 [18][28] - 评级机构(PSA/BGS/SGC)年评级量超2000万张 二级市场交易活跃 [18][28] - 1952年米奇·曼托球星卡拍卖价1260万美元 创历史纪录 [28] 日本市场 - TCG卡牌为主 宝可梦2023年销售额1337亿日元 占卡牌市场近50% [35][38] - 宝可梦TCG覆盖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 累计生产超750亿张卡牌 [35][38] - 通过分层赛事体系(近1500家道馆 年17万次对战活动)构建竞技生态 [40][45] - 2024年10月《PTCG Pocket》手游上线 首月营收超2亿美元 [40] 中国市场 - 呈现消费者年轻化(8-14岁占比70%)、高频低价(42%用户月购)、社交裂变三大特征 [53][54] - 供需共振驱动增长 授权IP数量从2019年2000个增至2023年2400个 [5][63] - 二手交易平台(集换社、卡淘等)兴起 2024年集换社成交评级卡中15%为国产评级 [61][63] - 阅文集团2024年卡牌GMV突破2亿元 [83][88] 产业链分析 上游IP授权 - IP受众广度和热度奠定销售基础 卡牌反哺IP热度提升和人群破圈 [5][74] - 《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一周授权卡牌销售超70万张 成交额破百万 [74] - IP内容延展性关键 宝可梦图鉴收录1025只角色 卡游哪吒卡牌设计近200种卡面 [79][81] - 柄图素材可复用至谷子、文具等多元品类 提升开发效率 [79][81] 中游卡牌厂商 - 开发周期短(20-30天) 要求对市场需求敏捷反应 [5][91] - IP资源管理需前瞻评估商业化潜力 卡游2024年合作43个IP方 非独家授权占88% [91][95] - 设计能力关键 47.5%消费者因卡牌设计精美购买 [108][109] - 工艺创新(光栅印刷、丝印烫金、AR/NFC技术)提升附加值 单张价格可达6元+ [119][122] - 推新节奏需平衡一二级市场 宝可梦补充包发行周期2-4个月 [123][126] 下游渠道 - 线下渠道(校边文具店、潮玩店、卡牌道馆)提供社交空间和即时体验占主导 [5][67] - 线上拆卡直播等内容驱动模式贡献增量 [5][67] - 价值链拆分:卡游2024年毛利率67.27% 授权成本占收入7.64% 生产成本占19.27% [70][73] 竞争格局与公司布局 卡游 - 2024年营收破百亿 市场份额71.1% [5] - 强大线下分销网络 经销渠道占比92.5% [5][96] - IP矩阵覆盖70个授权IP 包括奥特曼、小马宝莉、叶罗丽等 [96][105] - 开发自有IP(卡游三国、英雄对决·破空)完善内容布局 [105][107] 姚记科技 - 扑克牌龙头布局全产业链 旗下DAKA(球星卡发行)、CardHobby(交易平台2021年GMV破6亿)、姚记潮品(宝可梦TCG大陆代理) [5] 华立科技 - 商用游艺设备企业 将集换式卡牌与街机游戏结合 [5] 二梯队厂商 - Hitcard、集卡社通过股权合作绑定阅文、Bilibili等内容方 [101][103] - Hitcard产品价格带100-1000+元 分层布局动漫、明星、艺术类IP [107]
卡游出海,「卡」在没有自己的Labubu
新浪科技· 2025-09-22 02:24
出海战略与渠道布局 - 公司通过四种零售模式拓展海外市场:区域代理、单店加盟、连锁超市/玩具店合作、电商平台旗舰店 [5] - 境外门店选址策略转向高端商业体 包括香港K11购物艺术馆(2024年底)、澳门威尼斯人(2025年6月)和马来西亚柏威年广场快闪店(2025年6月) [7][8] - 与马来西亚电影院线TGV合作推出电影IP系列卡牌 并计划2025年下半年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开设正式门店 [10] IP组合与内容策略 - 海外市场推出8个IP系列:小马宝莉、哈利波特、叶罗丽、猫和老鼠、火影忍者、史努比、哪吒、DC电影 [11] - 公司与全球IP巨头达成授权合作 包括孩之宝和华纳兄弟 [13] - 自有IP聚焦"国潮"内容 包括卡游三国、中国古代体育文化收藏卡、四大名著集换式卡牌 [16] 市场竞争与挑战 - 缺乏类似Labubu的超级单品 IP爆发力和影响力不足 [14] - 文化壁垒显著:哪吒海外票房仅占2.5% 国潮IP面临海外受众理解门槛 [16] - 东南亚市场卡牌文化稀薄 受众主要局限在华人年轻群体 [16] 美国同业经验借鉴 - 美国卡牌公司采用随机卡包销售模式 并拓展至迪士尼、皮克斯、漫威等娱乐IP [20] - 通过线下巡回赛、卡牌展览、TikTok网红营销构建玩家社群 [20] - 建立区域分销管理体系 解决跨境串货问题 [21] 资本运作进展 - 2025年4月再次提交港交所招股书 6月通过上市聆讯 但4个月内IPO进程停滞 [24] - 招股书有效期为6个月 上市与否将影响出海信任背书 [26]
卡游出海,“卡”在没有自己的Labubu
创业邦· 2025-09-17 03:56
卡游出海战略 - 公司通过出海提升营收天花板 复制泡泡玛特从泰国到东南亚再到欧美市场的爆红路径 [7] - 海外零售模式分为四种:区域代理 单店加盟 连锁超市/玩具店合作 电商平台旗舰店 [11] - 境外首店于2024年底开设在香港K11购物艺术馆 2025年6月在澳门威尼斯人开设首店 马来西亚吉隆坡柏威年广场开设快闪店 [14] 渠道布局策略 - 境外门店选址采用高端商业体策略 借助其影响力扩大当地用户声量 与国内平价商场策略截然相反 [16] - 与当地电影院线TGV合作推出哪吒 DC超人电影等IP系列卡牌 观看电影有机会获得限量版卡牌 [16] - 计划2025年下半年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开出首个正式门店 但截至2025年9月仍无新进展 [16] IP矩阵分析 - 海外版本IP包括小马宝莉 哈利波特 叶罗丽 猫和老鼠 火影忍者 史努比 哪吒 DC电影等 [18] - 除哪吒和叶罗丽外 其他均为全球影响力大IP 拥有强用户认知基础 文化障碍少 [21] - 公司与孩之宝 华纳兄弟等全球IP巨头达成授权合作 采用IP与运营分离的轻资产模式 [21] 核心挑战与短板 - 缺乏类似Labubu的超级单品 现有IP爆发力和影响力不足 无法带动整体销售 [22] - 自有IP如"卡游三国"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收藏卡 四大名著卡牌等依赖国潮内容 存在文化壁垒 [24] - 东南亚卡牌文化稀薄 受众主要为熟悉中国文化的华人年轻群体 本地居民影响力有限 [25] 美国卡牌行业借鉴 - 美国公司如Panini Topps与NBA MLB NFL等体育赛事合作 推出球星卡 [29] - 采用随机卡包销售刺激购买欲 拓展迪士尼 皮克斯 漫威等娱乐IP联名主题卡 [31] - 通过线下巡回赛 卡牌展览 TikTok网红开箱视频 直播间等方式构建玩家社群 [31] - 强化区域分销管理 解决跨境串货问题 调控产品上市节奏维持市场稳定 [33] IPO进展与影响 - 2025年4月再次提交港交所招股书 6月通过上市聆讯 但4个月后IPO进程停滞 [34] - 出海有望发挥IP势能 以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定位正名 可能推动IPO进程 [34] - 递交招股书6个月内未上市则IPO可能失效 未来一个多月为关键期 [35]
卡游出海,“卡”在没有自己的Labubu
凤凰网财经· 2025-09-16 12:59
卡游出海战略与渠道布局 - 公司正通过出海提升营收天花板 复制泡泡玛特从泰国到东南亚再到欧美市场的爆红路径 [4] - 海外零售模式分为四种:区域代理、单店加盟、连锁超市/玩具店合作铺货、电商平台旗舰店 [6] - 境外首店于2024年底开设于香港K11购物艺术馆 定位高端奢侈品购物中心 [8] - 2025年6月在澳门威尼斯人开设首店 同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柏威年广场开设快闪店 [8] - 境外门店选址策略与国内相反 通过高端商业体扩大当地声量 [9] - 与马来西亚电影院线TGV合作推出电影IP限量卡牌 拓展非传统渠道 [9] - 计划2025年下半年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开设正式门店 但截至2025年9月尚无进展 [9] IP矩阵与内容挑战 - 已推出小马宝莉、哈利波特、叶罗丽、猫和老鼠、火影忍者、史努比、哪吒、DC电影等IP的海外版本 [10] - 除哪吒和叶罗丽外 其他均为全球知名IP 文化障碍少且用户认知基础强 [12] - 公司与孩之宝、华纳兄弟等全球IP巨头达成授权合作 采用IP与运营分离的轻资产模式 [12] - 缺乏类似Labubu的超级单品 现有IP如小马宝莉和奥特曼爆发力不足 [12] - 自有IP如"卡游三国"、"四大名著"等依托国潮文化 海外理解门槛高 文化壁垒显著 [14] - 哪吒2海外票房仅占2.5% 印证文化输出局限性 [14] - 东南亚卡牌文化稀薄 受众主要为华人年轻群体 本地影响力有限 [15] 美国卡牌行业对标与差异 - 美国公司如Panini、Topps通过体育赛事IP(NBA/MLB/NFL)打造球星卡文化 拓展至迪士尼、漫威等娱乐IP [19][20] - 美国公司采用随机卡包销售、网红营销、线下巡回赛、TikTok直播等方式构建社群生态 [21] - 渠道覆盖书店、玩具店等非传统场景 破圈触达青少年及亲子家庭 [21] - 公司IP文化普适性与全球影响力远逊于美国同行 且未取得奥特曼等核心IP的全球授权 [22] - 美国公司凭借美式文化强势输出奠定基础 而公司需长期培育用户认知与抽卡玩法接受度 [22] 资本运作与IPO进展 - 公司于2025年4月再次提交港交所招股书 6月通过上市聆讯 但4个月内IPO进程停滞 [23] - IPO可能受未成年人抽卡合规、数据安全、IP储备或股权架构等因素影响 [23] - 出海战略有望借助中华文化传播定位为公司正名 并可能推动IPO进展 [23] - 招股书提交后6个月内未上市则可能失效 结果将在未来一个多月揭晓 [24]
卡游出海,“卡”在没有自己的Labubu
虎嗅· 2025-09-16 00:13
出海战略 - 公司通过泰国711便利店等渠道推出泰文版小马宝莉卡牌 尝试复制泡泡玛特出海路径 以提升营收天花板[1][3][4] - 海外零售模式分为四种:区域代理 单店加盟 连锁超市/玩具店合作 电商平台旗舰店 并优先拓展前五名经销商以享受专属福利[8][9] - 境外门店选址策略与国内相反 聚焦高端商业体 包括香港K11购物艺术馆(2024年底) 澳门威尼斯人(2025年6月) 马来西亚Pavilion KL快闪店(2025年6月)[10][11] - 非传统渠道合作案例包括与马来西亚电影院线TGV推出哪吒 DC超人电影IP限量卡牌[12] - 计划2025年下半年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开设首店 但截至2025年9月未取得进展[13] IP布局 - 海外版本IP包括小马宝莉 哈利波特 叶罗丽 猫和老鼠 火影忍者 史努比 哪吒 DC电影 其中多数为全球知名IP以降低文化障碍[15] - 公司与孩之宝 华纳兄弟等全球IP巨头达成授权合作 采用IP与运营分离的轻资产模式[16][17] - 缺乏类似Labubu的超级单品 现有IP如小马宝莉 奥特曼爆发力不足 自有IP如"卡游三国" 四大名著集换卡依赖国潮主题 面临海外文化理解门槛[18][19][20] - 东南亚市场卡牌文化稀薄 受众主要为华人年轻群体 本地文化接纳度存疑[21] 竞争对标 - 美国卡牌公司如Panini Topps通过体育赛事IP(如NBA MLB NFL)及娱乐IP(如迪士尼 漫威)拓展亚太市场 采用随机卡包销售模式[23][24] - 美国公司渠道策略包括线下巡回赛 卡牌展览 TikTok网红营销 直播电商 以及铺货至书店 玩具店等非传统渠道[25][26] - 美国公司注重生态链协同 包括拆卡主播内容驱动 实体卡店社群运营 区域分销管理以防串货[27][28] - 公司IP全球影响力与文化普适性弱于美国同行 且未取得奥特曼等核心IP的全球授权 需长期培育用户习惯与文化共鸣[30] 资本运作 - 公司于2025年4月提交港交所招股书 6月通过上市聆讯 但4个月内IPO进程停滞 可能涉及未成年人抽卡合规或IP储备问题[31][32] - 出海战略可能为IPO提供助力 招股书需在6个月内完成上市否则失效[33][35]
IP赋能叠加社交属性推动增长,集换式卡牌赛道空间广阔
长城证券· 2025-06-13 08: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集换式卡牌行业作为泛娱乐玩具市场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空间广阔,有望凭借多元化的 IP、消费习惯培养以及卡牌自带的社交、收藏、投资等属性持续扩大消费群体范围并带动人均消费的提升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集换式卡牌赛道空间广阔,有望维持强劲增长 1.1 泛娱乐产品行业高速发展,集换式卡牌占据较高市场份额 - 中国泛娱乐产品行业快速增长,2019 - 2024 年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为 13.6%,预计到 2029 年将达 3358 亿元 [12] - 泛娱乐玩具 2024 年占整体市场规模 58.5%,2024 - 2029 年有望维持 15.8%复合增速;集换式卡牌 2019 - 2024 年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 56.6%,2024 年占泛娱乐玩具行业整体市场规模 25.8% [13][16] - 泛娱乐产品行业有望受消费群体破圈、消费需求提升、IP 持有者关注增加、生产能力提升、海外业务扩充五大因素驱动 [17] 1.2 卡牌行业种类丰富,集换式卡牌市场空间广阔 - 卡牌行业分为集换式和非集换式,集换式又可分为竞技型和非竞技型,消费群体有望持续拓展 [26] - 2024 年美国、中国和日本集换式卡牌行业市场规模分别为 219/263/147 亿元,中国集换式卡牌人均支出较低,行业有巨大增长潜力 [30][31] 1.3 集换式卡牌行业竞争格局较为集中,卡游位居行业龙头 - 2024 年中国集换式卡牌行业前五大公司占总市场份额 82.4%,卡游市场份额为 71.1% [32] - 集换式卡牌竞争壁垒在于头部 IP 资源和稳健的 IP 运营能力,卡游具备丰富 IP 资源和完备线下渠道 [35] 1.4 集换式卡牌门槛低且兼具多重属性,直播以及二手交易助推行业热度 - 集换式卡牌购买门槛低,用户增速及付费弹性高,2024 年我国收藏卡消费者人均花费 2905 元,43%消费者年度花销在 101 - 1500 元 [39] - 集换式卡牌兼具社交、竞技、投资属性,二手市场和直播渠道带动行业增长 [43][45][48] 1.5 产业链梳理:IP 方加强纵向布局,重视衍生产品发展 - 中国泛娱乐产品行业价值链涵盖 IP 授权、设计、开发、生产及销售 [56] - IP 供给侧充裕,IP 持有方加强纵向布局,卡牌产品受 IP 方青睐 [58][64][68] - 集换式卡牌原材料成本稳定,卡牌制作公司发力扩充 IP 矩阵,降低头部 IP 依赖 [74][79] 2.卡牌赛道重点公司梳理 2.1 IP 持有方 - **阅文集团**:2024 年 IP 运营收入 39.9 亿元,同比增长 34.2%;IP 衍生产品总 GMV 突破 5 亿元,与 Hitcard 合作推出《庆余年》收藏卡牌 [82][84] - **奥飞娱乐**:构建全年龄段 IP 矩阵,布局潮玩业务,推出铠甲勇士、喜羊羊与灰太狼等 IP 卡牌 [85][87] 2.2 卡牌制作 - **卡游**:集换式卡牌行业龙头,市场份额 71.1%,2024 年 GMV 达 187 亿元;集换式卡牌收入高增,文具赛道有望成第二增长曲线;产品由自有工厂生产,推进产能扩张 [89][90][96] - **姚记科技**:参股星卡发行平台和卡牌交易平台,体外孵化姚记潮品,为宝可梦卡牌中国大陆地区代理商 [98][101] - **华立科技**:布局集换式卡牌和游艺设备,业务覆盖较全 [103] - **京华激光**:与卡游合作,2024 年文创业务收入 1.85 亿元,同比增长 240.83% [107]
如何看潮玩卡牌行业近期市场方向?
2025-06-12 15:0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潮玩卡牌行业、衍生品行业、玩具行业、游戏行业 - **公司**:卡游、凯钰、布鲁可、泡泡玛特、拉布布、凯文教育、原神等国内游戏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市场环境与公司应对 - **日本品牌冲击**:2022 年日本宝可梦等卡牌品牌进入中国,推动本土化但因线下门店问题致大量关闭,冲击二级市场及卡游等国内公司[1][2][3] - **卡游成功应对**:卡游完善产品线、加大渠道铺设,2024 年销量暴涨,体现积极运作能力和对消费者心智的把握[1][4] - **凯钰优势**:凯钰采购 IP 速度快且热门,供应链强使产品更新快、营收高,如闪魂因供应链弱产能产值低[6] 公司策略差异 - **经销商选取**:卡游约 200 多个一级经销商,有门槛规格;布鲁可约 500 个,分一二三级,传统玩具模式[7] - **经销商管控**:卡游减少不配合或进货少的经销商,资源扶持及订货返点优胜劣汰;布鲁可对大小经销商均给机会,更易获二三级反馈[8][9] - **竞争策略**:卡游、布鲁可与泡泡玛特产品线重合,但泡泡玛特靠原创内容,卡游和布鲁可有丰富题材 IP[9] IP 相关 - **原创 IP 挑战**:卡游和布鲁可缺乏原创 IP,采购成熟 IP 更实际,泡泡玛特签约设计师占优势[11] - **IP 生命周期**:成熟 IP 有生命周期,内容持续传播是关键,如《名侦探柯南》热度高,《灌篮高手》商业价值降低[12][14] - **IP 选择运营**:选择运营 IP 需市场调研,考虑衍生品销售数据、团队偏好、目标用户等因素[15] 生产策略 - **自有工厂优势**:自有工厂能控制生产进度,避免第三方代工厂排期问题,及时响应市场需求[16] - **布鲁可未购产业链原因**:单独购买产业链成本高,布鲁可玩具模具成本高,受资金链影响[17] 海外市场 - **泡泡玛特和拉布布成功**:设计师有自主权,如拉布布设计师在香港发售产品火爆[17] - **卡游出海计划**:卡游计划拓展日韩及泰国市场,在日本和泰国较有优势,韩国竞争力弱[18] - **日本市场挑战**:日本本土 IP 竞争激烈,外来品牌需融入当地文化,如泡泡玛特和国内游戏公司表现不一[20] 授权与产品形式 - **授权模式**:市场授权有支付固定费用和固定费用加提成两种,大 IP 常用后者,提成 7% - 10%[21] - **产品形式选择**:根据主营业务、IP 关联性、目标用户群体选择产品形式,如卡牌考虑图案设计等[22] 价格定位与产品开发 - **价格定位突破**:泡泡玛特定位潮玩面向成熟人群,布鲁可和凯游从玩具印刷起步面向低龄,2024 年开始尝试突破[23] - **产品开发差异**:卡游产品面向 16 岁以上人群,覆盖多种类型;布鲁可对标日本万代,向更高年龄层发展[24] 供应链瓶颈 - **印刷环节瓶颈**:高精度设备、特殊工艺、卡片材质、防伪工艺是印刷行业瓶颈,影响生产线造价、耗材费用和毛利[25][26] 布鲁可推新节奏 - **推新加快原因**:布鲁可团队扩招,采购大量 IP,为覆盖版权费用和增加营收,推新速度加快[2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凯游上市进程信息不准确,建议咨询相关人士[5] - B 站与日本画师米山舞合作手办模型发售量 40 万 - 50 万件,但合作因高额设计费用不牢固[9] - 泡泡玛特通过多种方式延续商品力,如推出新系列、开发新赛道、联名合作等[10]
夫妻卖卡给小学生,一年净赚44亿
华尔街见闻· 2025-06-10 10:46
核心观点 - 卡游公司凭借卡牌业务实现高速增长,2024年营收达100.57亿元,净利润44.66亿元,远超泡泡玛特等同行[6][31] - 卡牌行业通过"抽卡"机制和稀有卡炒作形成成瘾性消费,部分稀有卡二手价格高达18.88万元[9][10][29] - 卡牌已成为儿童社交货币,拥有稀有卡意味着在班级获得社交地位[15][22][24] - 公司高度依赖IP授权,奥特曼卡牌曾占收入六成,目前IP数量已扩充至70个[34][42] - 行业面临IP续约风险、假卡泛滥和未成年人保护等挑战[42][49][50] 商业模式 - 卡牌业务占总收入超90%,2024年毛利率达71.3%,利润水平远超文创行业平均水平[32][33] - 采用"盲抽"销售模式,卡包价格从2元到15元不等,稀有卡抽取概率极低(1440包可能仅出1-2张)[20][22] - 经销商渠道贡献超80%收入,产品渗透至各级市场包括乡镇小卖部[37][38] - 直播拆卡成为重要销售渠道,通过即时开奖刺激消费[38][40] 财务表现 - 2021-2024年营收从22.98亿元增长至100.57亿元,4年增长近4倍[31] - 同期净利润从7.95亿元攀升至44.66亿元,增长近6倍[31] - 2024年整体毛利率67.3%,卡牌业务毛利率71.3%[33] - 奥特曼卡牌2023年销量腰斩导致业绩下滑,后通过扩充IP恢复增长[34] 产品体系 - 产品分为收藏类(CCG)和竞技类(TCG),目前以收藏类为主[18][19] - 卡牌分16个等级,价格从0.5元至5000元不等,异形卡最高达5000元[20][21] - 与70个IP合作,包括奥特曼、小马宝莉、哪吒等,奥特曼系列曾推出320款产品[34] - 原创IP仅"卡游三国",2024年交易额2.9亿元,占比2.6%[42] 行业趋势 - 卡牌行业复制盲盒模式但发展更快,涉及金融化炒作[13][41] - 全球卡牌市场已形成成熟生态,中国仍以收藏为主尚未发展竞技文化[54] - 行业尝试与国潮文化结合,开发四大名著、金庸系列等产品[44][45] - 未来可能引入数字证书防伪,并发展竞技类产品延长生命周期[49][52]
京华激光连续涨停:卡游冲刺上市或为导火索 文创业务高增长但波动较大
新华财经· 2025-05-28 05:17
京华激光股价表现与市场关注点 - 京华激光(603607 SH)近期股价表现强劲,6天内实现5次涨停,区间涨幅达54 78%,位列谷子经济概念股首位 [2] - 股价上涨与核心客户卡游公司二度申请港交所上市及泡泡玛特股价持续上涨带来的板块热度有关 [2] - 卡游公司提交上市申请次日(2025年4月15日),京华激光开盘涨停并开启持续上涨行情,累计涨幅接近翻倍 [11][12] 公司主营业务与财务表现 - 主营业务为激光全息防伪纸/膜,占收入比重超97%,属于造纸及纸制品行业(近年整体下滑) [5] - 文创业务2024年营收1 85亿元(+240 83%),主要受益于"小马宝莉""叶罗丽"等IP卡牌产品放量 [5] - 文创业务收入波动显著:2022年8868万元→2023年5417万元→2024年1 85亿元 [14] - 目前烟标业务仍为主营业务,文创业务收入占比未披露 [14] 核心客户卡游公司合作情况 - 自2010年起为卡游公司配套"奥特曼"卡牌,近年新增"小马宝莉""叶罗丽""名侦探柯南"等IP卡牌 [6] - 行业洞察系统显示,2024年向卡游科技(卡游全资子公司)采购金额达4436 78万元 [7] - 2024年10月25日获得"浙江卡游-大五星-京华版"作品著作权登记 [8] 产能扩张与增长驱动因素 - 现有产能无法满足文创业务需求,计划投资建设年产2万吨UV光刻铂金浮雕防伪材料项目(占地18亩) [10] - 《哪吒2》2025年1月上映,其衍生卡牌产品热销可能推动2025年中报业绩增长 [10] 卡游公司IPO相关风险 - 卡游2024年营收同比+277 78%至超百亿,但净利润亏损12亿元(2023年为盈利) [13] - 2024年首次IPO因股权架构和数据安全问题被证监会问询,最终申请失效 [13] - 2024年7月被央视曝光违规向未成年人销售卡牌盲盒,合规性存疑 [13]
二次元“吃谷”,救活线下消费
雪豹财经社· 2025-05-23 23:04
二次元商业现象 - 今年五一期间,全国六个城市的二次元线下快闪活动多达158场,其中上海聚集了60多场 [4] - 上海的南京东路被称为中国的秋叶原,聚集了泡泡玛特、卡游旗舰店及众多动漫周边店,五一期间百联ZX创趣场有近30场活动 [6] - 名侦探柯南30周年纪念展5天销售额达305万元,静安大悦城五一期间销售额同比提升14%,客流量超200万人 [8] 二次元商业规模 - 国内泛二次元用户规模从2017年的2.12亿人增长至2024年的5.03亿人,上海2024年二次元商业销售规模近12亿元 [15] - 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2024年达1689亿元,同比增长40.63%,预计2029年突破3000亿元 [17] - 大悦城二次元门店总数超311个,总销售额突破11.1亿元,2023年引进快闪活动244场,销售额超2.5亿元 [15] 头部品牌与市场趋势 - 卡游凭借奥特曼、名侦探柯南等IP,2023年营收突破百亿,净利润44.66亿元,综合毛利率高达67.3% [17] - 二次元商业正走向规模化,连锁品牌如潮玩星球、漫库、三月兽等依托IP资源快速发展 [19] - 线下业态因盲抽体验和社交属性受青睐,杭州湖滨88商场通过AR技术将消费者停留时间从45分钟延长至2.1小时 [20] 城市商业地标 - 成都天府红商场从B1到5层均为二次元店铺,成为打卡圣地,游客消费力强劲 [14] - 西安小寨银泰城引入37个二次元品牌后客流量同比增长近75%,武汉X118转型为华中最大谷子聚集地 [15] - 北京王府井喜悦B2聚集二三十家二次元店铺,工作日仍吸引大量消费者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