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平安(601318):寿险NBVM延续增长,财险COR显著改善
国投证券· 2025-09-04 10:0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3][7] - 6个月目标价为66.87元 [3][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归母净利润680.47亿元(同比-8.8%) [2] - 2025H1归母营运利润777.32亿元(同比+3.7%) [2]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7.85元、9.07元、10.49元 [3]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 - 2025H1寿险及健康险NBV达223.35亿元(同比+39.8%) [2] - 标准保费口径NBVM同比+9.0pct至30.5% [2] - 个险渠道NBV同比+17.0%,人均NBV同比+21.6% [2] - 银保渠道NBV达59.72亿元(同比+168.6%),贡献寿险NBV的33.9% [2] 财产保险业务 - 2025H1财险保险服务收入1656.61亿元(同比+2.3%) [3] - 车险收入同比+3.8%,非车险收入同比-0.6% [3] - 综合成本率同比-2.6pct至95.2% [3] - 车险综合成本率同比-2.6pct至95.5%,实现新能源车险承保盈利 [3] 投资业务表现 - 2025H1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超6.2万亿元(较年初+8.2%) [3] - 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3.1%(同比+0.3pct) [3] - 非年化净投资收益率1.8%(同比-0.2pct) [3] 财务预测数据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10568亿元 [5]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422亿元 [5] - 预计2025年每股净资产57.00元 [5] - 预计2025年P/B为1.01x,P/E为7.32x [5] 股价与市值 - 当前股价57.50元(2025-09-04) [7] - 总市值10462.6亿元 [7] - 流通市值6159.39亿元 [7]
上半年A股五大上市险企共赚近1782亿元 归母净利润“四升一降”
证券日报· 2025-08-28 23:29
净利润表现 - 五大上市险企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781.93亿元,同比增长3.7% [1] - 中国人寿归母净利润409.31亿元,同比增长6.9% [2] - 中国太保归母净利润278.85亿元,同比增长11% [2] - 中国人保归母净利润265.30亿元,同比增长16.9% [2] - 新华保险归母净利润148亿元,同比增长33.5% [2] - 中国平安归母净利润680.47亿元,为五家中最高 [2] 人身险新业务价值 - 中国人寿新业务价值285.46亿元,同比增长20.3% [2] - 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39.8%,新业务价值率同比上升9.0个百分点 [2] - 中国平安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7.0%,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1.6% [2] - 中国平安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68.6% [2] - 人保寿险新业务价值率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期交业务新业务价值率同比提升7.1个百分点 [3] - 人保寿险首年期交规模保费同比增长25.5% [3] - 新华保险新业务价值61.82亿元,同比增长58.4% [3] - 太保寿险新业务价值95.44亿元,同比增长32.3% [3] 财产险承保利润 - 人保财险综合成本率95.3%,创近10年同期最好水平 [4] - 平安产险综合成本率95.2%,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 [4] - 平安产险车险综合成本率95.5%,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 [4] - 太保产险综合成本率96.3%,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4] 权益投资布局 - 中国人寿公开市场权益规模较年初增加超1500亿元,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累计出资350亿元 [6] - 中国人寿净投资收益率2.78%,总投资收益率3.29% [6] - 中国人保全集团A股投资资产规模较年初增长26.1%,在总投资资产占比提升1.2个百分点 [6] - 行业持续优化权益配置结构,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和优质高股息股票 [6]
电厂 | 连续十年实现股息增长 中国平安做对了什么?
新浪财经· 2025-08-28 10:18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稳健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777.32亿元同比增长3.7% 净利润680.47亿元 主要受益于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39.8%的强劲增长和双轮战略的持续落地 [1] - 公司连续十年实现股息增长 中期股息每股现金0.95元同比增长2.2% 体现对股东回报的承诺 [1] - 公司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全面数字化转型 为核心业务发展提供持续驱动力 [1] 综合金融业务表现 -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223.35亿元同比增长39.8% 新业务价值率同比上升9个百分点 [4] - 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7.0% 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1.6% 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68.6% [4] - 银保渠道成为增长主引擎 因产品适配性升级和平安银行保险+财富管理联动策略奏效 私人银行客户转化率提升至37% [4] - 新增客户1571万同比增长12.9% 5年及以上客户占比73.8%较年初提升1.6个百分点 客户留存率94.6% [7] - 持有4个及以上合同客户占比26.6%较年初提升1.0个百分点 留存率达97.8% [7] - 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718.57亿元同比增长7.1% 保险服务收入1656.61亿元同比增长2.3% 综合成本率减少2.6个百分点至95.2% [7] - 平安好车主注册用户数近2.51亿 月活跃用户数峰值近3850万 [7] - 鹰眼系统预警25.9万场灾害 发出预警信息42.6亿次 覆盖6402万企业和个人客户 [7] - 平安银行营业收入693.85亿元 净利润248.70亿元 不良贷款率1.05%较年初减少0.01个百分点 拨备覆盖率238.48% [8] - 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4.7% 对公客户数90.91万户较年初增长6.5% 供应链金融融资发生额9112.80亿元同比增长25.6% [10] 医疗养老战略实施 - 近63%的个人客户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 [11] - 健康险保费收入近870亿元 其中医疗险保费收入超410亿元同比增长3.3% [11] - 超1300万寿险客户使用健康管理服务 新契约客户使用占比近67% [11] - 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客户的客均合同数约3.37个 客均AUM约6.14万元 分别为不享有客户的1.5倍和4.1倍 [11] - 平安家医会员覆盖超3500万人 家医年人均使用频次提升至5次 [11] - 居家养老服务覆盖全国85个城市 近21万名客户获得服务资格 [11] - 养老社区+终身年金组合产品在一二线城市销量同比翻番 客均保费达12万元 [13] - 医养业务帮助保险客户留存率提升至93% [13] - 平安好医生营业收入25.02亿元 调整后净利润1.65亿元 [13] - 北大医疗集团营业收入超26.6亿元 其中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营业收入近12.6亿元 [13]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AI坐席服务量约8.82亿次 覆盖80%的客服总量 [14] - 寿险保单秒级核保占比94% 闪赔占比59% [14] - AI+人工智能复效派工体系辅助保单复效提升18% [14] - AI工具千智销售话术生成效率提升5倍 帮助银保渠道人均产能同比增长92% [4][14] - AI智能体累计辅助销售661.57亿元 [14] - 产险反欺诈智能化理赔拦截减损64.4亿元 [14] - 大模型在代理人端应用场景超200个 单客服务成本降低35% [15] - 公司数据库沉淀30万亿字节数据 覆盖近2.47亿个人客户 [15] - 积累超3.2万亿高质量文本语料 31万小时带标注语音语料 超75亿图片语料 [15] 未来战略方向 - 公司将持续深化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并行和科技驱动战略 [16] - 推动全面数字化转型和三省服务工程 [16] - 贯彻落实聚焦主业、增收节支、改革创新、防范风险的经营方针 [16]
专访中国平安郭晓涛,解码“万亿巨头”的科技、医养雄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07:23
核心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归母营运利润达777.32亿元,同比增长3.7% [1] -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39.8% [1] - 派发中期股息每股现金0.95元,同比增长2.2%,分红水平连续超十年增长 [1][6] 寿险业务与战略改革 - 寿险渠道改革进入收获期,医养战略差异化赋能效果显著 [1] - 医养服务被视为突破金融同质化竞争的关键抓手,预计未来市场规模突破20万亿级 [3] - 通过"四到"(到线、到店、到家、到企)服务体系实现客户全场景覆盖,最终达成"六最"效果以反哺金融主业 [4] 科技战略与AI布局 - 首次公开"AI IN ALL"核心逻辑,提出"五智"战略(智能化营销、服务、运营、管理、经营) [1][2] - 自研垂域大模型67个,上半年新增14个,聚焦核保、理赔、风控等垂直领域 [2] - 智能体应用覆盖超20%员工日常工作场景,已打造约2.3万个智能体,实现降本增效与业务增长双向赋能 [2] 资产配置与股东回报 - 资产配置将围绕新质生产力与高分红方向适度加大权益投资 [1] - 分红持续提升源于业绩健康稳定发展,寿险板块表现强劲且改革成效释放 [6] - 公司承诺维持稳定分红政策,为股东提供长期可持续的投资回报 [6]
中国平安2025中报业绩出炉,9个关键词速览数据亮点!
经济观察网· 2025-08-26 12:49
核心财务表现 - 归母营运利润达777.32亿元,同比增长3.7% [1] - 营业收入为5000.76亿元 [1] 业务板块表现 -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实现39.8%的强劲增长 [1] - 产险与银行业务经营保持稳健态势 [1]
穿越周期的“长青”范式,平安如何定义长期主义?
格隆汇APP· 2025-03-20 10:44
核心观点 - 中国平安通过长期战略布局和科技赋能实现业绩高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展现出穿越周期的能力 [3][4][9] - 公司构建了"综合金融+医疗养老生态"的协同模式,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和增长路径 [16][17][18] - 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为公司带来降本增效和业务升级,形成良性循环 [12][17] - 公司在老龄化趋势下前瞻性布局医疗养老生态,抓住了未来增长机遇 [14][15][16]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2.6%;归母净利润1266亿元,同比增长47.8% [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8%,同比上升4.1个百分点 [4] - 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285.34亿元,同比增长28.8% [5] - 产险保险服务收入3281.46亿元,同比增长4.7%;净利润150.21亿元,同比增长67.7% [6] - 综合投资收益率5.8%,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 [8] 业务亮点 - 代理人渠道人均新业务价值提升43.3%,月均收入达10395元 [6] - 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62.7% [6] - 产险综合成本率98.3%,同比优化2.3个百分点 [7] - 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超5.7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1.4% [8] 长期主义实践 - 2024年全年股息每股2.55元,同比增长5%,现金分红比例37.9% [10] - 累计分红金额超过4000亿元,连续13年上涨 [10] - 专利申请数累计达55080项,位居国际金融机构前列 [12] - 拥有超3.2万亿文本语料、31万小时语音语料、75亿图片语料 [12] 医疗养老生态 - 63%客户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 [17] - 医疗养老生态覆盖寿险新业务价值占比约70% [17] - AI辅助诊疗系统覆盖超2000种疾病,诊断准确率95%以上 [17] - 精准诊断覆盖疾病超5000种 [17] 科技赋能 - AI坐席服务量约18.4亿次,覆盖80%客服总量 [12] - 93%寿险保单实现秒级核保 [12] - 寿险保单闪赔占比56% [12] - 产险反欺诈智能化理赔拦截减损119.4亿元 [12] 战略布局 - 构建"综合金融+医疗养老生态"协同模式 [16][17] - 通过"保险+服务"模式增强客户粘性 [16] - 金融业务与医疗养老服务形成双向联动 [18] - 前瞻性布局老龄化社会需求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