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清洁机器人

搜索文档
华勤技术:针对更前沿的人形机器人等方向已组建研发团队
证券时报网· 2025-09-03 11:51
港股上市进展 - 公司于8月22日董事会审议通过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议案 目前积极准备中[1] - 港股上市将向国际资本市场传递核心价值 促进国际业务拓展并提升全球影响力[1] - 搭建国际资本运作平台增强资本实力 助力再融资和海外收并购项目稳步推进[1] - 吸引多元化背景优质投资人 优化股东结构[1]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研发投入 国内外产能扩张 全球战略投资和营运资金补充[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39.39亿元 同比增长113.06%[2] - 同期归母净利润18.89亿元 同比增长46.30%[2] - 扣非归母净利润15.09亿元 同比增长47.95%[2] - 智能穿戴业务同比增长110.1% AIoT业务同比增长79.9%[2] - 数据业务实现倍数级显著增幅[2] 业务战略布局 - 2024年底完成"3+N+3"智能产品大平台战略升级[2] - 产品线覆盖智能终端 高性能计算 汽车及工业产品 AIOT等智能硬件[2] - 为全球科技品牌提供从研发到制造端到端服务 产品惠及100+国家和地区[2] 机器人业务发展 - 机器人业务是2024年底设立的新兴业务[3] - 2025年初收购豪成智能 已实现头部家用清洁机器人品牌量产交付[3] - 正在扩充客户及产品队列[3] - 已组建工业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研发团队 持续投入技术储备[3]
萤石网络(688475):业绩稳健增长,持续构建智能生活生态解决方案
民生证券· 2025-08-08 10:19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62.58、73.85、88.6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17、9.68、13.1亿元,对应市盈率37X、27X、20X [5][6] 核心观点 - **业绩稳健增长**: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78亿元(同比+9.45%),归母净利润3.02亿元(同比+7.38%),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30亿元(同比+911%)[1] - **业务板块表现分化**: - 智能家居摄像机收入15.48亿元(同比+7.22%),现金牛业务 [2] - 智能入户收入4.36亿元(同比+32.99%),第二增长曲线,新品Y5000FVX搭载蓝海大模型 [2] - 智能服务机器人收入0.60亿元(同比+9.36%),聚焦具身机器人 [2] - 物联网云平台收入5.55亿元(同比+12.20%),萤石云为全球领先视觉公有云 [2] - **技术升级**:蓝海大模型2.0通过多维融合、模态扩展强化算法能力,已落地入户安全、老人看护等垂直场景 [3] - **渠道建设**: - 境内线上电商出货额占比超50%,推进O2O融合 [4] - 境外收入占比提升至38%(同比+25.42%),加强KA渠道与本地电商布局 [4] 财务预测 - **营收与利润**:2025E/2026E/2027E营收62.58/73.85/88.62亿元(同比+15%/18%/20%),归母净利润7.17/9.68/13.1亿元(同比+42.3%/35%/35.5%)[6][10] - **盈利能力**:毛利率从2024A的42.08%提升至2027E的45%,净利润率从9.26%升至14.80% [10] - **每股指标**:EPS从2025E的0.91元增长至2027E的1.67元,对应PE从37X降至20X [6][10]
众擎机器人获近10亿融资
搜狐财经· 2025-07-21 23:36
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赛道融资动态 - 众擎机器人近期完成Pre-A++轮与A1轮两轮融资,累计金额近10亿元人民币,A1轮由京东集团领投[1] - 京东短期内连续领投人形机器人公司,包括众擎机器人和逐际动力[1] - Pre-A++轮投资方为小鹏汽车发起的星航资本,A1轮其他投资方包括宁德时代旗下溥泉资本、银泰集团等产业方,以及华控基金等财务机构[1] - 2024年深圳机器人产业链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人民币[1] 行业技术路径与商业模式差异 - 众擎机器人、逐际动力等聚焦高动态性能双足/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而普渡科技选择在轮式配送机器人基础上集成机械臂[2] - 云鲸智能计划基于移动平台和视觉导航技术延伸至家庭服务机器人[2] - 产业链上游企业如帕西尼感知科技专注触觉传感器,跨维智能提供Sim2Real仿真训练技术[2] - 整机企业商业化路径各异:数字华夏主攻仿生面部交互服务场景,智平方专注工业制造场景的"端到端"模型[4] 行业核心挑战与发展策略 - 行业面临"节拍效率低、动作精度不足、任务准确率有限及闭链约束处理复杂"四大技术挑战[5] - 硬件成本高、量产门槛高及商业价值不明晰构成主要障碍[5] - 众擎机器人采用"硬件开源+生态分润"模式,融合传统运动控制与强化学习算法,计划2025年Q4完成产能爬坡[5] - 投资方星航资本认为人形机器人是继智能手机、智能汽车后的下一代颠覆性终端[5] 资本与产业集群现状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已有十余家机器人企业获得融资,资本集中涌入催生深圳"机器人谷"产业集群[1][5]
具身智能赛道融资火热,众擎机器人获近10亿融资,京东领投
南方都市报· 2025-07-21 04:53
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赛道资本动态 - 众擎机器人近期完成Pre-A++轮与A1轮两轮融资,累计金额近10亿元人民币,A1轮由京东集团领投[2] - 京东短期内连续领投人形机器人公司,包括众擎机器人和逐际动力[2] - 众擎机器人投资方呈现显著"产投"背景,包括小鹏汽车旗下星航资本、宁德时代旗下溥泉资本、银泰集团等产业方,以及华控基金、达晨财智等财务机构[2]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已有十余家机器人企业获得融资,深圳机器人产业链2024年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人民币[2] 行业技术路径与商业模式分化 - 众擎机器人、逐际动力等聚焦高动态性能双足/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而普渡科技选择在轮式配送机器人平台集成机械臂,云鲸智能基于移动平台向家庭服务机器人延伸[3] - 商业模式包括整机产品公司(如众擎)和上游核心赋能者,如帕西尼感知科技专注触觉传感器,跨维智能提供Sim2Real技术降低训练成本[3] - 整机企业商业化切入点各异:数字华夏主攻仿生面部交互服务场景,智平方优先落地工业制造场景[4] 行业核心挑战与应对策略 - 行业面临"认知智能强但物理执行弱"的矛盾,具身智能技术存在节拍效率低、动作精度不足、任务准确率有限及闭链约束处理复杂四大挑战[4] - 挑战还包括高昂硬件成本、规模化量产门槛及商业价值不明确[4] - 众擎机器人采用"硬件开源+生态分润"商业模式,融合传统运动控制与强化学习算法,计划2025年Q4完成产能爬坡[4] 资本布局逻辑与行业前景 - 投资人将人形机器人定位为"继智能手机、智能汽车后的下一代颠覆性终端",视为未来生产力核心平台[5] - 行业呈现资本加速涌入与技术路径/商业模式高度不确定性并存局面,需从概念演示转向规模应用验证价值[5]
中国服务机器人何以在全球脱颖而出(国际论道)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3 22:56
中国服务机器人全球市场表现 - 中国服务机器人5月产量达121.6万台,同比增长13.8% [1] - 2023年出口额15.1亿元人民币,62.5%销往日韩市场 [4] - 2024年Q3全球智能扫地机器人出货501.4万台,中国产品占近50%市场份额 [4] - 龙头企业上海擎朗智能和深圳普渡科技积极拓展发达国家市场 [4] 行业技术生态与竞争优势 - 中国建立完备的供应链体系,半导体和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实现国产化 [5] - 阿里巴巴、腾讯等科技公司协同高校和研究机构构建开放AI模型生态系统 [6] - 政策支持推动人工智能跨越式发展,促进技术创新与人才流动 [5][6] - 发达国家人力成本上升催生服务机器人需求,中国企业凭借性价比优势快速占领市场 [5] 未来市场前景与研发方向 - 预计2050年全球将有8000万个人形机器人服务家庭 [7] - 2025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850亿元人民币 [7] - 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测达8700亿元人民币 [8] - 研发重点转向多场景适应性,如餐饮服务、家庭护理等智能化应用 [7] - 通过机器人体育赛事等创新方式测试智能系统稳定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