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打印机

搜索文档
创新者的窘境 | 高毅读书会
高毅资产管理· 2025-09-19 07:03
来源 | 格列柯南 克里斯坦森这本著作出版于1997年,对于一本讲创新的书,28年前的作品听起来似乎有点过时。因此决 定花时间阅读之前,先搜索了一下关于此人此书的介绍,先不提作者和书当年所获得的各种赞誉,关键是 看其观点是否对于现在还有意义。据百科上关于作者提出的"颠覆性创新"的介绍中指出,到了2019年2月 《自然》杂志还刊登了一篇依此概念发表的大型研究:《大团队发展科技、而小团队颠覆科技》(Large teams develop and small teams disrupt science and technology)。基于这些介绍,才决定好好地 阅读一下此书。 该书中文版实际上并不厚,不足300页,也就花了1-2天就读完了。作者的观点也十分鲜明和简洁,通过 对硬盘行业30多年的分析,作者提出了一个 颠覆性 的观点,就是很多企业的失败并非是管理者能力的低 劣、投入研发的资金不足或者企业官僚主义盛行,反而是那些管理良好的企业,最终失去了市场。科技行 业有太多的例子了,诺基亚、摩托罗拉、IBM都是这样的代表。 02 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 "颠覆性创新"已成为当下大家关注技术发展的关键之一,这个由美国哈 ...
安达智能营收稳步攀升,加快挖掘AI服务器、氢能源等新蓝海市场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02:1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4259.29万元 同比增长9.55% [1] - 期末总资产239149.13万元 较期初增长4.93% [1] - 整体毛利率下降 主因新产品放量初期毛利率较低及产品收入结构变化 [1] - 折旧费用增加 因募投项目主体大楼按完工进度转入固定资产 [1] - 财务收益较上年同期显著减少 [1] 经营策略 - 加速海外市场纵深布局 提升全球供应链韧性 [2] - 巩固全球消费电子大客户供应优势 持续导入新生产设备 [2] - 拓展AI服务器与氢能源等新兴产业客户 挖掘新蓝海市场 [2] - 落地实施MBP方针管理 为盈利能力改善提供管理支撑 [2][4] -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 降本增效及加强市场开拓提升盈利水平 [1] 研发投入与创新 - 研发投入6204.13万元 占营业收入比例达18.11% [3] - 研发人员411名 占总人数比例25.31% [3] - 产品矩阵新增AOI检测设备 非标组装机 喷墨打印机 五轴机床 飞秒激光设备及仓储物流设备 [3] - 流体控制领域实现多项智能阀体技术突破 提升产品性能与稳定性 [3] - 光学镜头与视觉模组研发进展顺利 稳步推进批量生产 [3] 未来发展规划 - 对内强化研发与产品创新 对外深化消费电子优势 [4] - 积极拓展汽车电子 氢能源 AI服务器及半导体封测新领域 [4] - 通过MBP方针管理系统优化业务结构与资源分配 [4] - 实施供应链体系系统性降本举措 优化成本结构 [4]
2025年中国喷墨打印机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图谱、出货量、重点企业及发展趋势研判:喷墨打印机市场有望回暖,消费复苏和技术创新将推动出货量回升[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7 01:37
喷墨打印机行业概述 - 喷墨打印机通过将墨滴推过喷嘴在纸张和塑料基材上重建数字图像,技术包括离子墨水并由磁性板引导喷射 [1] - 按最大打印幅面可分为A3、A4、A3+、A6等,按墨盒数量分为单色至八色以上,按墨水类型包括水质料、固态油墨、液态油墨等 [4][5] - 应用场景覆盖广告、纺织、包装、教育、制药等多个行业 [1][4] 行业发展历程与产业链 - 全球首台彩色喷墨打印机为惠普HP deskjet 500C,2000年后国产品牌如映美、联想开始进入市场 [6] - 上游包括外壳、墨盒、喷头等零部件制造,中游为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下游涵盖商用、家用及办公打印场景 [8][10] - 上游代表企业有华鑫PCB、京瓷,中游包括惠普、爱普生、小米,下游为家庭和商业应用 [10] 市场现状与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喷墨打印机出货量729.2万台(同比下降8.7%),首次超过激光打印机(714.3万台,同比下降13.8%) [13][15] - 2024年下半年需求回升,受开学季和直播平台推动,低成本优势吸引自由办公人群及中小企业从激光转向喷墨 [15] - 外资品牌如爱普生、惠普主导高端市场,本土企业宏华数科、鸿盛数码通过差异化创新突围,小米和得力布局消费级市场 [18] 重点企业表现 - 宏华数科2024年数码喷印设备营收9.05亿元(同比增长47.88%),产品涵盖纺织数码印花机和配套墨水 [21] - 鸿盛数码2024年营收1.73亿元(同比增长41.67%),水性纳米喷墨墨水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 [23] 未来发展趋势 - 数字化转型推动家庭办公、在线教育需求,三四线城市渗透率提升,国产替代政策利好本土品牌 [25] - 环保政策驱动绿色化转型,物联网和AI技术赋能智慧化功能如远程管理、语音控制 [26] - 商用市场扩大,短版印刷、个性化包装需求激增,新零售和物流推动可变数据打印应用 [27]
别小看身边的 “偶然”,它可能是创新的起点
36氪· 2025-05-20 00:55
偶然发现带来了许多科学突破。但与科学家不同,企业领导者和管理者往往不愿意接受偶然发现。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可以理解的。偶然发现 难以预测,企业不能完全依赖它来创新。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不是推动科学进步,而是盈利和发展。尽管如此,我们认为更多企业可以从偶然 发现中受益。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超过3000万人受益于一种名为LASI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视力矫正手术。在LASIK出现之前,外科医生使用手术刀 切开角膜,然后对其进行重塑以改善患者视力。这会对眼睛周围的组织造成很大损伤。而LASIK使用的是飞秒激光技术,它仅在一飞秒(千万亿分之一 秒)的时间内发射出强大的光脉冲,取代了手术刀。外科医生可以进行非常精确的切割,且不会造成任何附带损伤。 这项被称为啁啾脉冲放大(CPA)的基础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法国物理学家热拉尔·穆鲁开发的,他也因此与唐娜·斯特里克兰共同获得了2018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但将CPA产生的飞秒激光应用于眼科领域的想法,完全是偶然得来的。偶然发现并非纯粹的巧合,通常是意外发生的,用罗伯特·K·默 顿的话来说,它涉及"通过偶然或敏锐的洞察力,发现那些并非刻意寻找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