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持续挂钩贷款
icon
搜索文档
绿色金融的中信样本:产品创新与生态协同 引领实体企业低碳转型新路径
经济观察报· 2025-09-28 11:47
绿色金融政策背景 - 绿色金融成为支持中国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与双碳目标推进 [1][2] - 2020年中国提出双碳目标 减碳控排已成为国家部署的核心任务之一 [4] -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将绿色金融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 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要素 [4] 中信银行绿色金融战略定位 - 公司深刻理解绿色金融战略意义 致力于通过金融创新支持实体经济绿色转型 [4][5] - 依托中信集团资源形成金融+产业与科技+智库协同服务模式 [5] - 提供绿色金融+碳管理+产融协同一站式服务模式 涵盖绿色金融、双碳服务、绿色产业等多元化服务内容 [5] 业务发展规模与成效 - 截至2025年6月末 绿色信贷余额达7014.15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7% [5] - 采用1+N+N产品服务体系 以母行信贷为核心 协同银行子公司及集团子公司提供绿色贷款、债券、保险、基金、租赁等多元金融工具 [7] - 通过REITs创新模式完成深交所首单户用分布式光伏类REITs 发行规模达6.94亿元 预计年减排二氧化碳16.64万吨 [9] 创新产品与服务案例 - 广州分行创新绿色+碳中和+乡村振兴类REITs投资 通过中信证券、信银理财协同实现资产证券化 [8][9] - 南京分行首创利率浮动-碳效对赌机制 将企业碳排放与贷款利率挂钩 形成技术升级-碳效提升-融资成本下降良性循环 [12] - 合肥分行通过可持续挂钩贷款 设定温室气体排放强度KPI 达成减排目标即可享受利率优惠 [14][15] 科技与平台建设 - 开发绿色低碳平台 涵盖碳咨询、碳核算、碳资产开发、碳交易、碳金融、碳普惠等全方位碳管理服务 [13] - 通过构建企业碳数据护城河 为未来开发精准金融产品及风险定价奠定基础 [13] - 制定《可持续挂钩贷款业务管理办法》 成为国内较早系统化建立该制度的商业银行之一 [11] 未来战略方向 - 公司将继续深化绿色金融战略 联动集团子公司及外部合作伙伴协同合作 [17] - 以产品创新、技术应用和市场拓展为抓手 推动更多绿色金融产品落地 [17] - 致力于成为企业绿色转型的数据伙伴和生态共建者 持续引领中国绿色金融创新与发展 [17]
在生态底色上书写创富新篇 兴业银行以金色动能赋能绿色发展
金融时报· 2025-09-24 03:32
兴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发展 - 兴业银行作为绿色金融先行者 通过创新服务支持浙江安吉余村绿色转型 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价值 [1] - 2023年发放5亿元银团贷款支持安吉县竹博园余村两山5A级景区创建工程 简化企业融资流程并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3] - 该行推出气候贷创新产品 2024年11月向德清县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发展有限公司提供2.5亿元授信 贷款利率与气候生态评分挂钩 [4][5] 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与规模 - 推出碳权与碳汇、排污权、气候贷、分布式光伏贷等多元化绿色金融产品 2024年上半年落地344笔绿色创新产品 金额达260亿元 [7] - 截至2024年6月末 绿色融资规模达2.43万亿元 绿色贷款规模1.08万亿元 保持股份制银行首位 [7] - 研发国内首个金融机构自研绿色金融IT平台"点绿成金"系统 2023年推出银行业首个双碳管理综合服务平台 [8] 生态价值转化实践案例 - 安吉余村从"卖石头"转型生态旅游 集体经济收入曾达300万元 现发展为年接待百万游客的网红旅游目的地 [2][3] - 莫干山景区通过气候贷资金新增新能源充电桩、无障碍设施和智能交通系统 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游客体验 [5] - 在内蒙古落地CCUS碳减排贷款支持碳化法钢渣综合利用项目 在宁夏服务科技企业威力传动的风力偏航减速器生产 [8]
在生态底色上书写创富新篇
金融时报· 2025-09-24 02:28
兴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实践 - 公司为浙江安吉余村景区创建工程提供5亿元银团贷款支持当地旅游业转型升级 [4] - 公司通过银团贷款形式简化企业融资流程并提高业务落地效率 [4] - 该银团贷款项目有效促进安吉乡村经济发展并实践生态发展理念 [4] 气候金融创新模式 - 公司在湖州德清县发放首笔气候贷给予莫干山旅游公司主体授信敞口2.5亿元 [5] - 贷款将存续期利率与气象局气候生态友好型项目赋分挂钩(评分大于8分则下调利率) [6] - 通过五维评估体系(气象灾害风险等级/气候论证/防御能力/保险/生态价值影响)进行项目评分 [6] 绿色金融产品体系 - 公司推出碳权与碳汇/排污权/水权/林权/环保贷/气候贷/光伏贷/茶易贷/可持续挂钩贷款等创新产品 [8] - 2024年上半年落地绿色创新产品344笔总金额近260亿元 [8] - 截至2024年6月末绿色融资规模达2.43万亿元绿色贷款规模1.08万亿元保持股份制银行首位 [8] 科技赋能与数字化建设 - 2017年研发国内首个金融机构自研绿色金融IT平台"点绿成金"系统 [9] - 2023年推出国内银行业首个双碳管理综合服务平台 [9] - 依托"技术流"评价体系在内蒙古落地CCUS碳减排贷款在宁夏服务风力偏航减速器生产企业 [9] 区域发展成效 - 安吉县通过金融支持实现全域旅游发展连续7年蝉联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第一名 [4] - 莫干山景区新增新能源充电桩/无障碍设施/智能交通指引系统优化游客体验 [6] - 余村集体经济收入从矿山时期最高300万元转型发展为年迎百万游客的旅游目的地 [3][4]
天津经开区:增“绿”聚“能”全方位低碳转型
中国化工报· 2025-09-15 03:27
在"双碳"战略实施进程中,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天津经开区)近期传来捷报——成功入选国家发 展改革委碳达峰试点名单,成为天津市首个获此殊荣的园区。这是继获评首批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示范 区50强后,天津经开区在绿色发展领域斩获的又一殊荣。 作为我国首批国家级经开区之一,天津经开区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从在国内经开区中 率先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到系统推进产业、能源、管理、基础设施等全方位低碳转型,形成了一系列 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发展模式,现已成为全国绿色认证数量最多的工业园区。 确立"1+N+X"减碳思路 早在2009年,天津经开区就启动低碳经济研究,成为全国最早探索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开发区。2020 年国家提出"双碳"目标后,天津经开区低碳发展进入战略升级期,确立了"1+N+X"的减碳思路,即1份 指导性方案《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碳达峰实施方案》;"N"个若干重点领域的协同减碳行动,包括制造 业低碳发展、能源低碳转型、城市更新碳达峰、绿色低碳科技创新、金融创新助力碳达峰、深度参与国 际合作、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七大领域;"X"指打造若干重点项目,支撑实现减碳目标。绿色低碳和经济 发展相辅相成,从而实 ...
“你减碳我减息” 转型金融杠杆精准发力
中国证券报· 2025-09-14 20:14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将融资成本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目标深度绑定的金融创新产品正快速崛起。可持 续挂钩贷款与可持续挂钩债券凭借"减碳可减息、转型能融资"的独特机制,成为连接金融活水与实体企 业绿色转型的重要纽带。 从电力、建筑等传统高耗能行业到轨道交通、航运等重点领域,从大型企业集团到中小微企业,可持续 挂钩金融产品作为一种灵活募资手段,激励企业达成转型目标。如何科学设定转型目标,避免出现目标 虚高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是让此类融资模式顺畅运转的关键所在。 ● 本报记者 郑萃颖 需求持续增长 "今年以来,可持续挂钩债券发行热度持续升温。"中诚信绿金绿色金融部高级分析师王雨哲说。1月至8 月,国内债券市场共发行可持续挂钩债券59只,同比增长15.69%;发行规模405.42亿元,同比增长 5.08%。截至8月末,可持续挂钩债券累计发行256只,规模突破2300亿元。 可持续挂钩贷款与可持续挂钩债券均为可持续挂钩金融产品,其规模之所以快速增长,主要是受到了政 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一方面,中国人民银行正在推动转型金融标准的制定,地方政府也纷纷完善区域 转型标准,为产品落地提供制度框架。另一方面,可持续挂钩金融产品为企业提 ...
ESG与中国企业国际化:从合规要求转变为战略优势
人民网· 2025-07-25 07:21
全球ESG发展趋势 - ESG政策法规趋严与标准化加速,欧盟构建强制性披露体系,美国强化上市公司气候信息披露,新兴市场建立本土化ESG监管架构 [2] - ESG从边缘概念上升为全球商业决策核心考量,成为衡量企业可持续性和长期价值的关键维度 [3] - 智能化技术(AI、区块链、物联网)提升ESG数据质量和透明度,解决碎片化、滞后性和可信度问题 [4] - 全球供应链ESG管理成为新焦点,企业需建立覆盖全链条的ESG治理体系,部署智能监测系统和数字化平台 [5] ESG对中国企业国际化意义 - ESG是应对国际合规壁垒的"通行证",成为突破市场准入隐形门槛的重要砝码 [6] - ESG是提升品牌价值与国际美誉度的"软实力",连接品牌与用户,积累无形资产 [7] - ESG是优化全球供应链韧性的"稳定器",增强抗波动能力,降低环保政策收紧和劳资纠纷风险 [8] - ESG是驱动企业组织变革的"新引擎",推动战略、组织架构、人才管理和企业文化升级 [9] - ESG是助力企业融入当地社会的"粘合剂",通过环境、社会和治理维度构建利益共同体 [10] - ESG是提高资本溢价和长期价值创造的关键杠杆,影响资本成本、市值管理和融资渠道 [11] 构建中国企业国际化ESG支持体系 - 重视ESG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协同,推动国际标准对接与本土化创新,建设碳核算平台等基础设施 [12] - 推动企业ESG能力系统化构建,聚焦人才培育、合规服务与数字化转型,建设ESG数据管理平台 [13] - 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ESG协作网络,强化政府、行业协会与企业联动,创新绿色金融工具 [14]
对话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加快转型金融标准落地,直面绿色资产投融资痛点
证券时报· 2025-07-07 04:43
中国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发展 - 中国正在制定新的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NDC)目标,将在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前发布,这将推动各地区、机构和企业编制新的低碳转型规划 [1] - 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将配合中国人民银行推动首批转型金融标准试用和落地,并支持第二批转型金融标准编制工作 [1][9] - 当前绿色金融无法全面支持高碳行业低碳转型,需构建转型金融框架引导社会资本 [1][9] 转型金融标准与产品创新 - 中国人民银行已编制煤电、钢铁、建筑建材、农业4个行业转型金融目录,另有7个行业正在编制 [9] - 浙江省湖州市已发布第二版转型金融目录,即将发布第三版 [9] - 当前转型金融产品以债务类工具为主(如转型贷款、债券),股权类和保险类工具较少,建议设立"转型基金"支持高质量转型企业 [10] 全球可持续金融发展现状 - 全球可持续投资规模达每年约3万亿美元,其中中国贡献约1.2万亿美元 [4] - 政府财政资金仅占全球可持续投资总额的10%,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动员的气候资金不足1000亿美元(占全球需求不到2%) [4] - 美国"退群"可能导致私营部门气候融资信心不足,影响资金投入 [5] 国际标准与合作机制 - 中国与欧盟牵头编制的中欧共同分类目录(CGT)已被中国金融机构广泛用于境外绿色融资 [6] - 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准则已被约40个国家和地区接纳,中国已出台"中国版ISSB准则" [7] - 建议推动可持续金融国际平台(IPSF)扩容,覆盖更多国家 [6] 绿色资产代币化(RWA)应用 - 区块链技术可实时追踪绿色资产环境数据(如减碳量),解决数据真实性和可追溯性问题 [12] - RWA有助于防范"洗绿"风险,提升资产流动性和绿色声誉,中国香港地区已开始推动相关实践 [12] - 协鑫能科等企业已布局绿色资产RWA [12]
对话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加快转型金融标准落地 直面绿色资产投融资痛点
证券时报· 2025-07-06 18:18
中国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发展 - 中国正在制定新的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NDC)目标,将在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前发布,这将推动各地区、机构和企业编制新的低碳转型规划 [1] - 绿金委将配合中国人民银行推动首批转型金融标准试用和落地,并支持第二批转型金融标准编制工作 [1][6] - 目前绿色金融无法全面支持高碳行业转型,需构建转型金融框架引导社会资本,重点发展股权类转型金融产品如"转型基金" [1][6][7] 全球可持续金融现状与挑战 - 全球可持续投资规模达每年约3万亿美元,其中中国绿色投资每年约1.2万亿美元,政府资金占比仅10% [2] - 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动员的气候资金不足1000亿美元,占全球需求不到2%,美国贡献占比不到10% [2] - 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等行为可能削弱私营部门信心,导致气候融资投入减少 [3] 国际可持续金融合作与标准建设 - 中国与欧盟牵头编制的中欧共同分类目录(CGT)已被中国金融机构广泛用于境外绿色融资,未来将推动机制扩容覆盖更多国家 [4] - 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准则已被约40个国家和地区接纳,中国出台"中国版ISSB准则"起引领作用 [5] 转型金融工具与技术创新 - 中国人民银行已编制煤电、钢铁等4个行业转型金融目录,另有7个行业在编,湖州市已发布第二版目录 [6] - 现有转型金融产品以债务类工具为主,需发展股权类工具如政府产业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 [6][7] - 区块链技术可应用于绿色资产代币化(RWA),解决环境数据追踪难题,增强资产流动性和防"洗绿"能力 [8]
邮储银行湖南省分行高效支持绿色金融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6-12 09:26
绿色金融业务发展 - 邮储银行湖南省分行直属支行落地绿色并购贷款3.92亿元,支持某上市公司收购新能源企业股权标的,提升上市公司资产质量 [1] - 该业务从资料收集到放款仅用一个月时间,高效满足客户并购融资需求 [1] - 分行积极落实监管部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支持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在节能、减污、降碳、转型金融等领域发挥主力军作用 [1] 绿色金融业绩与政策支持 - 截至2025年4月末,邮储银行湖南省分行绿色融资较年初增长6.12%,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1] - 邮储银行健全绿色金融政策制度,下放审批权限,出台转型贷款业务指引,优化激励约束,给予优惠政策,开通审查审批绿色通道 [1] - 分行在绿色交通运输、清洁能源、绿色建筑、绿色园区、减污改造、充电桩等领域拓展和推广绿色金融业务 [1] 绿色金融创新实践 - 分行创新发放碳减排挂钩贷款1.25亿元、可持续挂钩贷款1亿元,应用碳减排支持工具等政策支持绿色低碳经济 [1] - 下一步将加快绿色金融流程、产品和服务创新,积极参与转型金融工作,持续开展绿色金融培训和研究 [2] - 分行计划打造绿色金融发展样板,帮助引导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2]
山东省融资信用平台体系已发放贷款1.36万亿元
新华财经· 2025-06-11 07:51
融资信用平台体系 - 山东省融资信用平台体系累计授信1 9万亿元 发放贷款1 36万亿元 其中信用贷款占比38% [1] - 平台体系以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为数据底座 以山东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为省级唯一融资信用平台 嵌入省科融信平台 碳金融平台等特色专区 联通全国融资信用平台和19个市县子平台 形成"1+1+N"架构 [1] - 目前平台已联通金融机构2751家 上线金融产品5379项 注册用户430万余户 实现全省有贷款权限银行网点"应上尽上" [1] 小微企业融资支持 - 建立省市县三级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 依托平台开发"千企万户大走访"系统 实现融资需求一站式办理 [1] - 机制运行7个月累计走访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469 4万户 28 8万家民营小微企业获贷1 08万亿元 获贷率超88% [1] 数据增信创新 - 归集整合涉企信用信息 构建民营企业多维数据画像 推动金融机构以数据增信替代传统抵押担保 [2] - 碳金融平台发放可持续挂钩贷款 将企业减碳量与贷款利率挂钩 [2] - 科融信平台挖掘企业科技信息金融价值 实现科技数据向财务价值的转化 [2] - 开发"美德信用贷"产品 将个人美德信用积分转化为贷款额度 已为16 9万人发放贷款354 5亿元 [2] - 市平台利用200多项数据生成企业信用报告 纳入银行信贷审批流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