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两山理论
icon
搜索文档
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活力中国调研行)
人民日报· 2025-09-27 21:54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生态环境越护越好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统筹产业结构调 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全方位、全地域、全过 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10分钟,护林员种下一棵红松。护绿扩绿,在内蒙古科尔沁沙地,生态修复,综合治理,沙海变绿洲。 10分钟,盐沼生态系统平均产生2吨碳汇。借绿生金,在浙江象山县沿海,蓝碳资源让渔民吃上"生态 饭"。 10分钟,无人电动卡车配送一车货物。逐绿兴绿,在重庆两江新区赛力斯超级工厂,部件运输零碳排 放,绿色工厂加速建设。 近日,本报记者赴内蒙古、浙江、重庆调研,山水"焕新"、产业"增绿"的实践处处可见。各地深入学习 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 转型之路,阔步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 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 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县,江面漂过的秸秆、树枝,很快会被巡查的清漂船发现,"吞"入舱中 ...
在生态底色上书写创富新篇 兴业银行以金色动能赋能绿色发展
金融时报· 2025-09-24 03:32
兴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发展 - 兴业银行作为绿色金融先行者 通过创新服务支持浙江安吉余村绿色转型 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价值 [1] - 2023年发放5亿元银团贷款支持安吉县竹博园余村两山5A级景区创建工程 简化企业融资流程并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3] - 该行推出气候贷创新产品 2024年11月向德清县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发展有限公司提供2.5亿元授信 贷款利率与气候生态评分挂钩 [4][5] 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与规模 - 推出碳权与碳汇、排污权、气候贷、分布式光伏贷等多元化绿色金融产品 2024年上半年落地344笔绿色创新产品 金额达260亿元 [7] - 截至2024年6月末 绿色融资规模达2.43万亿元 绿色贷款规模1.08万亿元 保持股份制银行首位 [7] - 研发国内首个金融机构自研绿色金融IT平台"点绿成金"系统 2023年推出银行业首个双碳管理综合服务平台 [8] 生态价值转化实践案例 - 安吉余村从"卖石头"转型生态旅游 集体经济收入曾达300万元 现发展为年接待百万游客的网红旅游目的地 [2][3] - 莫干山景区通过气候贷资金新增新能源充电桩、无障碍设施和智能交通系统 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游客体验 [5] - 在内蒙古落地CCUS碳减排贷款支持碳化法钢渣综合利用项目 在宁夏服务科技企业威力传动的风力偏航减速器生产 [8]
首届北京市“理论+百姓+文艺”特色宣讲调研汇讲暨宣讲骨干培训班圆满结束
北京晚报· 2025-09-16 06:34
活动概况 - 首届北京市"理论+百姓+文艺"特色宣讲年度调研汇讲暨宣讲骨干培训班于9月13日圆满结束 活动共有8个宣讲团参与 覆盖朝阳区 东城区 经开区 密云区 怀柔区 昌平区 海淀区 石景山区 聚焦红色文化 数字经济 "两山"理念 世界科技园区建设 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等主题 [2] - 全市共有17个宣讲团 72名宣讲员参与本次调研汇讲活动 活动结束后将选拔优秀队伍组建市级示范团 强化提升后赴全市巡讲 [50] 宣讲内容主题 - 朝阳区宣讲团以《消费活力看朝阳》为题 从场景创新释放消费潜力 供给创新与消费潮流同频共振 优质服务提升消费体验三方面阐释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实践 [6] - 东城区宣讲团以《北京中轴线的传承密码》为题 通过文化之轴 活力之轴 民生之轴三个维度展现北京中轴线串起的历史文化 民生发展与新时代活力 [10] - 经开区宣讲团以《培育新质生产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系统讲述新质生产力内涵 北京培育新质生产力历程 以及北京亦庄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主阵地的责任担当 [13] - 密云区宣讲团以《密云水库故事里的"两山"理论》为主题 结合密云水库发展建设故事 阐释"既要绿水青山 也要金山银山" "宁要绿水青山 不要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 [16] - 怀柔区宣讲团以《红色星火照亮振兴之路——怀柔区宝山镇道德坑村的实践》为题 从红色记忆 历史资源转化振兴动能 文化激活精神动力三个维度 讲述道德坑村从"空巢村"依托红色基因实现的蝶变 [19] - 昌平区宣讲团以《百年南口风华正茂 昌平红色起点开启新征程》为题 通过昌平南口从红色小镇到工业重镇 再到新时代科创小镇的转型 展现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 [23] - 海淀区宣讲团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为题 立足海淀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定位 阐释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向全球科技创新高地迈进的创新实践 [26] - 石景山区宣讲团以《数字经济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为题 从生活场景切入 结合案例阐释数字经济内涵及发展路径 展现北京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实践 [28][31] 宣讲形式特点 - 所有宣讲团均采用"理论+百姓+文艺"特色模式 理论微宣讲严把政治关和专业关 百姓宣讲突出草根性和代表性 文艺宣讲注重文艺性和表现力 [44] - 宣讲内容结合百姓生活故事和文艺表演形式 包括百姓宣讲《朝阳 与世界共享精彩》 歌曲《熠熠朝阳》 北京琴书《永乐大钟的传说》 京剧《哪吒-童心筑梦》 对口快板《红色文化铸振兴》等多样化表现形式 [6][10][13][19] 活动成效与评价 - 活动被评价为思想与艺术的精神盛宴 理论传播的精彩创新 具有理论味 生活气和文艺范 既接地气又具感染力 让听众听得进 记得住 用得上 [31][44] - 专家评委从理论微宣讲 百姓宣讲 文艺表演及整体呈现效果进行点评 增强了开展特色宣讲活动的信心 [31]
民盟青年座谈会在沪举行
解放日报· 2025-09-11 01:48
解放日报讯(王琪)9月9日至10日,第三届民盟青年座谈会在上海举办。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 央常务副主席王光谦作开幕讲话和主旨演讲。中共上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通出席开幕会。民盟中 央副主席、上海市委会主委陈群主持开幕会。 在沪期间,王光谦参观了上海政协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点和"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 王光谦指出,本次会议以"加快推进创新发展,投身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 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具体行动,是走进上海考察科技前沿新布局与新成果的宝贵机会,也是激励 广大青年盟员面向"十五五"时期勇担时代使命的再动员。希望广大青年盟员深化思想认识,勇担科技强 国使命,积极投身基础研究与技术攻关一线,自觉将个人专长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依托民盟特色优 势,助推科技成果转化,切实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要建强青年平台,发挥联系青年盟员的纽带作用,以 实际行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实践》主旨演讲中,王光谦深入讲解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在"两 山理论"指引下黄河流域生态GDP的实现途径。 ...
茶山披“光”甲
新华网· 2025-09-08 02:26
在云南普洱层峦叠翠的千年茶山上,一场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的魅力邂逅正在上演,一幅科技与生态和 谐共生的崭新画卷正徐徐展开。华能(上海)清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生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 时代内涵,着科技创新之笔墨,在这座千年茶山上擎描出"光伏+茶园"的绿色发展样板,让古老的茶山 焕发出时代新韵。 科技之光,照亮茶山共富路 漫步景谷县民乐镇,高效光伏组件在茶垄上方有序铺展,形成"板上发电、板下种茶"土地复合利用的立 体空间,犹如为翠绿茶园撑起智能"遮阳伞"。华能云南普洱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总容量697兆瓦,覆盖 宁洱、景谷、澜沧三县12个子项目。据测算,项目年均可利用小时数达1360小时,年发电量约11.6亿千 瓦时,可满足32万户家庭用电需求,相当于每年节约标煤3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92万吨。 技术创新是该项目最鲜明的注脚。项目组合采用隆基Hi-MO 7与Hi-MO 9(基于先进的BC电池技术)双技 术路线,更令人称道的是施工环节彰显的科技智慧。项目采用无人机吊装技术,在陡峭茶山上实现 了"零便道"施工,显著提升了施工效率,并最大限度保护原生植被与茶园生态,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保 护双赢。 绿能生金,绘就生态经 ...
安永李菁:建议打造“三个一”绿色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10:05
绿色金融政策框架 - 中国已形成国家战略-部门协同-地方试点三级绿色金融政策框架 政策重点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3] - 广东在绿色金融创新领域走在全国前列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成效显著 政策标准和服务体系不断完善[3] - 横琴正构建涵盖绿色产业税收优惠 绿色企业融资扶持和绿色金融服务机构激励的全面政策体系[3] 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 绿色金融通过创新金融工具为双碳目标提供新动力 并构建多层级绿色金融体系[3] - 存在漂绿现象干扰市场 部分企业虚构环保效益套取融资 导致资金流向偏离真实减排需求[3] - 转型金融机制尚不完善 数字技术赋能不足 相关场景认知与底层技术投入有待改善[3] 转型金融发展建议 - 扩大转型金融标准在更多细分行业和地区的实施应用[4] - 针对制造业能源业等重点领域明确绿色项目界定标准 细化陶瓷钢铁等行业转型环节认定规则[4] - 扩大转型信贷转型债券应用规模 探索保险产品股权工具等多元化转型金融工具[4] 碳市场建设 - 在全国碳市场框架下推动更多高耗能行业纳入碳交易体系 扩大市场覆盖范围[5] - 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推进碳期货市场和品种研究[5] - 加大碳排放权期现货市场配合 共同促进碳减排实施[5] 广东绿色金融基础设施 - 依托国家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打造三个一绿色金融基础设施体系[5] - 建立全省统一的绿色项目数据库 实现项目认定标准申报流程审核机制三统一[5] - 搭建绿色信息共享平台整合环保能源金融等部门数据 实现环境信息实时共享[5] - 构建智能风控系统运用区块链技术确保数据真实可追溯 提供一站式绿色信贷评估服务[5] 横琴区位优势 - 横琴具有粤澳合作先天优势 可吸引粤澳两地机构和人才从事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绿色金融创新[5] - 搭建国内金融机构与葡语地区绿色金融合作桥梁 拓宽面向葡语国家地区的绿色金融双向服务通道[5] - 推动绿色低碳技术优势企业拓展葡语市场[5]
浙江杭州市:点亮新宇村“两山”致富路
环球网· 2025-09-01 03:09
电力赋能乡村振兴 - 国网杭州供电公司组建"三农"服务专班确保供电稳定 助力新宇村产业转型 [1] - 电力护航使"奶奶工坊"日加工莲蓬量达2吨 人均月增收超3000元 [1] - "网上国网"App提供用电情况实时查看与时段用电趋势分析功能 帮助村民优化用电 [1] 生态经济模式创新 - 新宇村采用"藕鳖套养"立体循环模式 使荷花池甲鱼身价翻倍 [1] - 产业转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证明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生产力相辅相成 [1] - 乡村旅游成为"金字招牌" 农家乐和民宿在周末及节假日持续爆满 [1] 两山理论实践成果 - 电力赋能推动新宇村从养殖污染向生态经济转型 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1][2] - "荷花经济"日益红火 生动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实践 [1] - 新宇村成为电力赋能乡村振兴和两山理论落地生根的典型示范 [2]
文山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
中国环境报· 2025-08-28 01:46
制度体系建设 - 构建科学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包括《文山州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文山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目标绩效管理办法》等文件 [16] - 将生态指标纳入绩效考核硬指标 考核结果与干部绩效、奖惩直接挂钩 [16] - 率先建立州内珠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2023年与4州市签订省级跨州(市)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 [18] - 累计办理生态损害赔偿案件49起 赔偿金额580余万元 [18] 环境治理成效 - 2024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4% 细颗粒物浓度为19.4微克/立方米 [19] - "十四五"以来氮氧化物减排1533.93吨 挥发性有机物减排536.4吨 [19] - 27个国控省控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优良比率保持100% 17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全部达标 [19] - "十四五"以来减排化学需氧量3537.28吨 氨氮359.93吨 [19] - 投资超10亿元实施盘龙河文山城区段综合整治 普者黑湖流域智慧湖泊管理等项目 [19] 土壤安全与修复 - 267个"一住两公"地块完成污染调查 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 [22] - 97.8万亩受污染耕地实现安全利用 22个矿区历史遗留固体废物点位完成治理 [22] - 治理生态图斑536个 修复面积达788.78公顷 [24] - 累计完成营造林560余万亩 石漠化治理200余万亩 "三沿"绿化3000余亩 义务植树7400余万株 [24] 生物多样性保护 - 2022年生物多样性综合调查记录物种11167种 [23] -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4种 动物22种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87种 动物94种 [23] - 极危物种5种 濒危物种14种 易危物种14种 [23] - 建成"天空地"一体化实时监测网络系统 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物种种数保护率达87% [24] - 收集珍稀濒危植物200余种 6万余株 20余种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原生境得到有效保护 [24] 绿色能源转型 - 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586.74万千瓦 占比达99.8% [25] - 2024年发出清洁电量118.3亿千瓦时 减排二氧化碳约1150万吨 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468.58万吨 [25] - 砚山 富宁产业园区入选全省第二批零碳园区建设名单 [28] - 3家电解铝企业成为国内首批通过ASI认证及产品碳足迹认证的企业 [28] - 建成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 两家省级绿色工厂 [28] 绿色交通建设 - 新增及更换新能源公交车 出租车 网约车1246辆 公共交通领域新能源车辆占比超70% [28] - 建成公共充电基础设施2498枪 集中式充电站256座 换电站7座 [28] 农村环境整治 - 2021-2024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从41.94%提升至78.35% [29] -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从20.83%跃升至72.82% 治理经验在全国推广 [29] - 建成2312个绿美点位 56个省级标杆案例 [29] - 建设128个绿美社区 1430个绿美村庄 2145公里绿美公路 1.8万个美丽庭院 [29] 生态价值转化 - 西畴县成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马关县建成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30] - 砚山 马关 丘北获省级示范区称号 [30] - 2024年获得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4.85亿元 [32] - 广南蒜头果高纯度神经酸提取生产技术取得突破 文山市庄子田村通过种植仙人掌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32] - 丘北普者黑 广南六郎城等生态旅游景区带动旅游经济持续增长 [32]
从石漠荒山到绿水青山,看西畴县如何点绿成金
中国环境报· 2025-08-28 01:46
核心观点 - 西畴县通过践行绿水青山理念 成功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价值 并推动乡村文明建设 实现石漠化地区绿色发展 [1][6] 生态+农业产业 - 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31个 西畴乌骨鸡和软鳍新光唇鱼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猕猴桃获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认定 [2] - 依托企业 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发展标准化 特色化 品牌化绿色农业 [2] 生态+林业产业 - 采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发展林下经济 累计种植林木林果1.6万余亩 [2] - 发展林下养蜂0.9万箱(窝) 养禽5万羽 实现林地资源高效复合利用 [2] 生态+工贸产业 - 培育生态加工企业69家 新型显示产业成为园区发展芯动力 [3] - 能全电气成为云南省首家打火机生产出口资质企业 产品出口巴基斯坦和伊拉克 [3] - 云山木业获评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 生态工业园区成为工业增长主引擎 [3] 生态+文旅产业 - 建成A级景区5个 国家级康养基地两个 连续三年举办中国山地自行车联赛总决赛 [3] - 开创绿色旅居新模式 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3] 生态+能源产业 - 累计建成小水电站11座 装机容量达9.5万千瓦 [4] - 农村屋顶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714千瓦 推进10万千瓦集中式光伏和120万千瓦抽水蓄能项目 [4] - 90%自然村安装太阳能路灯 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年并网发电约5200万千瓦时 [4] 文化生态建设 - 创作电影《石漠花开》和生态文明情景剧《美丽西畴我的家乡》等文艺作品 [5] - 花倮人葫芦笙舞和壮族女子太阳山祭祀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5] - 获中国壮族童谣之乡和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称号 [5]
一叶兴百业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27 02:51
核心观点 - 武夷山市通过文化赋魂、科技赋能、产业融合及体制创新推进"三茶"统筹发展 实现从生态资源到产业价值的转化 形成百亿级茶产业链并显著提升居民收入 [2][3][18] 文化赋魂 - 系统性保护古茶园和传统制茶技艺 传承创新"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6] - 以"万里茶道起点"为基底推进茶文化整体性保护 突出茶文化交流属性 推动茶文旅融合与产品创新 [6] - 建立"武夷茶天下"官方传播矩阵 通过短视频、数字藏品、书籍及品牌活动展示茶文化价值 [6] 科技赋能 - 通过"种质保护—生态种植—数字赋能—精深加工"全链条技术革新 将生态资源转化为产业核心竞争力 [8] - 科研机构合作建立省级茶树种质资源圃 收集保存大红袍等名丛 成功驯化栽培八仙等优质品种 [9] - 运用5G通信、物联网技术实现精准高效绿色种植 构建覆盖数字茶园、工厂、溯源等的茶产业大数据平台 [9][12] - 政企校协同打造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 为产业提供长效技术支撑 [12] 产业强链 - 政策引导培育规模化茶企 2024年规上茶企达38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 税收超千万元茶企突破6家 [14] - 引进茶包装、茶机械等精深加工企业 合作开发茶含片、茶化妆品等衍生品 补全产业链短板 [14] - 打造"武夷岩茶"区域品牌及"武夷山大红袍"等公共品牌 建立全流程可追溯质量管控体系 [15] - 建成全国首个"茶产业数字孪生平台"覆盖14264家茶企 2023年抽检合格率达99.6% [15] 发展成效 - 茶园面积从2005年不足10万亩扩展至2024年14.8万亩 从业人员增长超10倍 [2][3] - 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50亿元 较2005年1亿余元实现百倍级增长 [2][3] -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从4516元增至27189元 茶产业收入占比达49.2% [3] 体制创新 - 建立国家公园协同联动保护机制 从管理体制、规划建设等方面提供法治保障 [17] - 成立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 打破条块分割行政模式 实现跨部门政策协同 [17] - 创新"生态茶基金"和碳汇交易机制 推出"生态茶贷"等金融产品支持生态保护企业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