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卡宴
icon
搜索文档
保时捷,重大调整!
经济网· 2025-09-26 03:36
市场对这一战略调整的反应呈现分化。一方面,投资者担忧保时捷可能错失电动化浪潮,影响品牌豪华 定位;另一方面,也有分析师认为,这一调整有助于保时捷在短期内稳定业绩,避免因过度依赖电动车 而遭受更大损失。 公司上半年利润缩水 在宣布战略调整前,保时捷曾下调其2025年盈利预期,并将原因归咎为产品上市延迟等问题。今年上半 年,保时捷净利润7.18亿欧元,同比暴跌66.6%,目前预计今年利润率最高仅能达到2%,远低于此前5% 至7%的指引区间,且将中期利润率预期从15%至17%下调至最高15%。 "这些决策延续了既定的战略举措,有助于我们打造更均衡的产品组合。在当前动荡不定的市场环境 下,此举将提升我们的灵活性与市场地位。通过内燃机、插电式混合动力以及纯电动车型的多元组合, 我们希望全面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担任保时捷和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的奥博穆(Oliver Blume)评价 称。 此次调整的关键举措之一,是新增品牌标志性的燃油车型。此前计划推出的、定位高于卡宴的全新SUV 系列,原本拟完全采用纯电驱动,鉴于当前市场环境,该系列上市初期将仅提供燃油版及插混版本。据 悉,这款超豪华SUV内部代号为K1,最初计划作为纯 ...
保时捷产品战略重大调整!
鑫椤锂电· 2025-09-26 00:52
为"应对豪华纯电动车型需求增长明显放缓的情况",当地时间9月19日,保时捷正式官宣,其执行董事会与监 事会已就 中长期产品矩阵的重大调整 达成决议。调整的主要内容如下: 此前,保时捷曾承诺到2030年代将几乎只销售电动汽车,并凭借这一承诺在三年前推动了其IPO,但如今却在 内燃机汽车上额外投入了数十亿欧元。 保时捷指出,除了"纯电动汽车需求增长显著放缓"这一主要驱动因素,中国豪华汽车市场萎缩、来自中国本土 电动汽车品牌的激烈竞争以及美国持续征收的27.5%的进口关税也促使该公司作此调整。 关注公众号,点击公众号主页右上角" ··· ",设置星标 "⭐" ,关注 鑫椤锂电 资讯~ 本文来源:谈思汽车 此外,由于利润预期的大幅下调,保时捷计划在总部斯图加特地区削减成本和岗位,据奥博穆在上周五表示, 已经与员工代表进行了相关讨论。 会议详情: END 会议主办: 鑫椤资讯 会议时间: 2025年11月12-13日(12号报到) 会议地点: 中国·上海 会议咨询: 13248122922(微信同) 对于此次战略调整,保时捷执行董事会主席奥博穆(Oliver Blume)表示,当前汽车行业正经历剧烈变革,因 此保时捷正 ...
押注内燃机“回血”,保时捷重大转向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4 01:17
面对长期的销量低迷和日益增长的盈利压力,保时捷选择对其产品战略进行重大调整。根据保时捷近日发布的一份声明,这家跑车制造商将重新转向 内燃机车型,包括混合动力车,同时暂停即将推出的电动车型。 新增内燃机车型 "我们敲定了产品战略调整的最终步骤。当前汽车行业正经历巨大变革,因此我们正推动保时捷全方位战略重组。在此过程中,我们希望以卓越的产 品满足客户需求,以稳健的财务业绩回报投资者,从而顺应新的市场形势与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作为保时捷CEO,同时也是大众集团CEO的奥博穆表 示。 此次调整的关键举措之一,是新增品牌标志性的燃油车型。此前计划推出的、定位高于卡宴的全新SUV系列,原本拟完全采用纯电驱动,鉴于当前市 场环境,该系列上市初期将仅提供燃油版及插混版本。据悉,这款超豪华SUV内部代号为K1,最初计划作为纯电动车型推出,但现在不得不有所调整。 至于Panamera、卡宴等现有车型,其内燃机及插混版本的生命周期将延长,持续供应至2030年代中后期,且继任车型也已纳入规划。 另外,保时捷指出:"由于电动汽车普及进程放缓,部分纯电动车型的上市时间将推迟。特别是,计划在2030年代推出的全新电动汽车平台将被重新 安 ...
保时捷调整电动化战略,燃油版718 Boxster/Cayman高性能版将保留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2 08:16
保时捷表示,K1将改为提供燃油和插混版本,具体上市时间尚未公布。奥博穆说:"高端纯电动车 的需求出现明显下滑,我们必须作出应对。"他还指出,中国奢侈品消费骤降和美国上调进口车关税也 影响了盈利。除了战略调整,保时捷也在改造产品线:发动机排量缩小、加入涡轮增压、底盘优化,试 图让718 Boxster继续成为驾驶爱好者青睐的敞篷跑车。奥博穆表示,这种多动力组合的策略让保时捷更 有竞争力,能同时满足燃油车、插混和纯电车用户的需求。他补充说,公司依然会推进电动化,因为纯 电车型吸引的是一个正在快速增长的客户群。接下来,保时捷将推出基于大众集团800V PPE架构的纯 电卡宴。 保时捷调整电动化战略,下一代718 Boxster和Cayman的高性能版本将继续搭载燃油发动机,取消 原定推出、定位高于卡宴的大型纯电SUV"K1"。CEO奥博穆表示,保时捷将大幅升级卡宴和Panamera 的燃油及插混车型,使其生命周期至少延续到2030年代。这一战略调整让保时捷付出了18亿欧元的代 价,因为公司决定停止开发大众集团SSP 61"Sport"平台。该平台原本计划用于K1、Panamera和Taycan 的纯电继任车型。奥博 ...
保时捷的中国困境
虎嗅APP· 2025-08-16 09:52
保时捷在华销量表现 - 2018年公司提出中国年销量突破10万辆将考虑本地生产,2019年调整为5万辆门槛[5][6] - 2021年在华销量达9.5万辆峰值,卡宴和Macan各售出3万辆左右[6] - 2024年销量下滑至5.6万辆,同比降幅28%,中国市场排名跌至第四[7][21] 产品战略与市场定位 - 采用"跑车塑品牌+SUV创利润"模式,卡宴8年生命周期销售27.6万辆远超预期2.5万辆/年[11] - 中国市场销售均价长期低于全球其他地区,体现定价策略倾斜[18] - 品牌定位介于奢华车(Luxury)与豪华车(Premium)之间,2024年单车利润仍达9万元[47][48] 电动化转型进程 - 首款纯电车型Taycan预售获3万订单,2021年销量超4万辆成为第三畅销车型[32] - 投入高压架构与CTB技术,规划2025年新能源车占比50%、2030年超80%[32] - 通过合资与投资布局电池/充电/智能化领域,累计投资超80亿欧元[31][40] 智能化转型挑战 - Macan EV采用PPE平台与E3 1.2电子架构,因大众软件延期导致量产推迟[35][37] - 大众E3架构开发受阻,软件子公司CARIAD累计亏损超80亿欧元[40] - 分布式电子架构限制Taycan智能化表现,OTA能力不足[35] 市场竞争环境变化 - 电动化使动力性能普惠化,削弱传统性能车优势[29] - 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227款车型参与价格战[43] - 经销商抗议Macan EV中美价差达15万元,反映定价体系冲突[42] 品牌价值困境 - 销售均价从106万元降至93万元未能提振销量,3年减少3.6万辆[51] - 中间定位面临"降价失品牌/不降失市场"双重压力[50][51] - 自主品牌份额超60%,在智能配置与数据应用形成代际差[51]
保时捷的中国困境
36氪· 2025-08-15 10:44
核心观点 - 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经历从高速增长到销量大幅下滑的转折 核心原因在于其"便宜的奢侈品"定位在电动化转型中受到结构性冲击 同时母公司大众的软件研发延迟加剧了其困境 [8][12][25][50] - 公司电动化战略激进且技术投入超前 但智能化领域依赖大众导致关键车型延期 使其错失中国市场新能源渗透率快速提升的窗口期 [35][37][39][51] - 品牌定位介于豪华与奢华之间的"中间地带" 面临价格体系维护与市场份额流失的双重压力 电动化带来的动力廉价化和配置越级趋势进一步削弱其溢价能力 [54][58][60][64] 中国市场表现 - 2018-2021年为中国贡献超三分之一销量 2021年销量达9.5万辆峰值 其中卡宴和Macan各售约3万辆 [7] - 2022年起销量急转直下 2024年销量降至5.6万辆 同比降幅达28% 2024年上半年中国跌至第四大市场 [8][25] - 自2015年起中国连续8年为最大单一市场 招股书中"China"出现246次 远超"North America"的68次 [18][21] - 2022年前在华销售均价始终低于海外市场 但2024年均价从106万元降至93万元 [22][64] 产品与盈利模式 - 通过"跑车立品牌+SUV创利润"模式成功突围 卡宴8年生命周期销售27.6万辆 远超预期年销2.5万辆目标 [13] - 与大众共享MLB平台降低成本 卡宴与奥迪Q8、大众途锐同平台 Urus亦采用相同平台 [13][17] - 2024年单车利润仍达9万元 超过奔驰、宝马、奥迪三者之和 [60] - 纯电车型Taycan采用800V高压架构与CTB技术 2021年全球销量4万辆超越911 [38] 电动化转型 - 2019年推出首款纯电车型Taycan 预售订单达3万份 计划2025年纯电+插混占比50% 2030年纯电超80% [38] - 通过投资布局全产业链:2021年成立电池合资公司Cellforce 2018年投资Rimac获取三电技术 2017年联合组建充电网络IONITY [37] - 智能化领域采取第三方合作策略:2016年成立Porsche Digital 投资激光雷达公司Aeva、软件公司Cetitec等 [37] 智能化困境 - 纯电Macan基于PPE平台开发 电子电气架构主导权交予大众 原计划2023年量产但因软件问题延期 [43][48][50] - 大众E3架构开发连续受阻:E3 1.2架构延期导致Macan EV及奥迪Q6 e-tron推迟上市 E3 2.0架构延期至2028年 [50] - 大众软件子公司CARIAD累计营业亏损超80亿欧元 [50] 市场竞争与定位 - 招股书将自身划归奢华车阵营(Luxury) 与宾利、法拉利同属一级 实际定位介于奢华与豪华(BBA)之间 [58] - 电动化导致动力成本大幅下降 新能源车普遍以"34C定价提供56E配置" 对其价格体系形成结构性冲击 [54] - 走量车型处于麦肯锡豪华车四级划分中最接近大众市场的层级 易受电动化冲击 [60] - 无法效仿BBA降价策略 价格下探可能导致品牌定位失守 [63][64]
保时捷的中国困境
虎嗅· 2025-08-14 14:02
保时捷国产化门槛变化 - 2018年提出单一车型在中国年销量突破10万辆可能考虑本地生产 [1] - 2019年将国产化门槛下调至单一车型5万辆 [2] 中国市场销量表现 - 中国长期贡献公司三分之一销量 2021年创下9.5万辆巅峰 [3] - 卡宴和Macan在2021年各卖出约3万辆 [3] - 2024年整体销量下滑到5.6万辆 同比降幅28% [5][26] - 2022年起失去蝉联8年的最大单一市场地位 2024年上半年跌成第四大市场 [5][26] 产品战略与商业模式 - 采用"便宜的奢侈品"定位 用跑车塑造品牌形象 用SUV创造超额利润 [10] - 卡宴和Macan两大SUV车型在华销量占比一直保持在60%左右 [19] - 1998年与大众合作开发SUV车型卡宴 第一代车型8年生命周期销售27.6万辆 远超每年2.5万辆预期 [12] - 采用平台共享策略 卡宴与奥迪Q8、大众途锐共享MLB平台 [13][18] 电动化转型进展 - 2019年推出首款纯电车型Taycan 预售阶段斩获订单3万份 [40] - 2021年Taycan全球销量突破4万辆 超越911成为第三畅销车型 [41] - 制定激进转型目标:2025年纯电和插混占销量50% 2030年纯电占比超80% [41] - 应用800V高压架构和CTB技术 [40] - 通过投资布局电气化产业链:2021年成立电池合资公司Cellforce 2022年投资负极材料制造商Group14 2018年投资跑车品牌Rimac [39] 智能化挑战 - 将电子电气架构开发主导权交给母公司大众 [46] - 基于PPE平台和E3 1.2架构的Macan EV因软件问题延期上市 [53][57] - 大众软件子公司CARIAD自2021年独立以来累计营业亏损超过80亿欧元 [58] - E3 2.0架构延期至2028年 [58] 市场竞争与定价策略 - 在中国市场销售均价低于全球其他地区 [23] - 2024年纯电Macan中国起售价72.8万元 美国起售价80450美元(约57.7万元) [60] - 过去三年中国销售均价从106万元下滑到93万元 [75] - 2024年单车利润仍高达9万元 超过BBA三者之和 [70] - 公司定位奢华车(Luxury)类别 与宾利、法拉利同属一档 [67] 行业环境变化 - 电动化使动力变得廉价 马力不再值钱 [62] - 新能源车普遍主打越级配置 用"34C"定价提供"56E"配置 [62] - 2023年中国市场全年降价车型达227款 [61] - 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 自主品牌总体份额超过60% [75]
保时捷的中国困境
远川研究所· 2025-08-14 13:14
保时捷在华销量与国产化历程 - 2018年保时捷提出中国单一车型年销量突破10万辆将考虑本地生产,2019年将国产化门槛降至5万辆[5] - 2021年保时捷在华销量达9.5万辆巅峰,卡宴和Macan各售出约3万辆,中国贡献全球三分之一销量[6] - 2024年保时捷在华销量暴跌至5.6万辆,同比下滑28%,失去蝉联8年的最大单一市场地位[6] 保时捷商业模式与产品策略 - 采用"跑车塑品牌+SUV创利润"模式,1998年与大众合作开发的卡宴8年销售27.6万辆,远超预期2.5万辆/年[8] - 卡宴与Macan共享大众MLB平台,中国销量占比达60%,2022年IPO招股书提及"China"246次[11][14] - 法拉利Purosangue、兰博基尼Urus等竞品相继效仿该模式,Urus与卡宴同平台[11] 电动化转型布局 - 2019年首款纯电车型Taycan Turbo S性能对标特斯拉Model S,2021年销量超4万辆超越911[18][22] - 规划2025年纯电/插混占比50%、2030年纯电超80%,累计投资涵盖电池/充电网络/自动驾驶等领域[22][23] - 与奥迪共研PPE平台,Macan EV采用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但大众E3软件架构延期导致量产推迟[25][28][30] 中国市场困境与品牌定位挑战 - 2024年纯电Macan中国起售价72.8万元(美国约57.7万元),经销商不满定价策略[32] - 保时捷定位介于奢华车(Luxury)与豪华车(Premium)之间,2024年单车利润9万元超BBA之和[34] - 过去三年中国销售均价从106万元降至93万元,销量反降3.6万辆,面临新能源渗透率超60%的市场挤压[37]
保时捷,在华销量同比暴跌3成!
第一财经· 2025-07-09 07:54
保时捷中国市场销量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全球销量14.6万辆 同比下降6% 其中中国市场销量同比暴跌28% [2] - 中国市场销量从2021年峰值近10万辆持续下滑 2023年交付7.9万辆(同比-15%) 2024年进一步降至5.69万辆(同比-28%) [2] - 中国自2015年起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 但2022年首次出现2.5%同比下滑 [2] 销量下滑核心原因 - 公司CEO承认未能跟上中国消费者需求转变 电动汽车发展速度低于预期 [2] - 新能源汽车市场被自主品牌抢占 外资车企电动车型存在车机系统本土化不足等问题 [2] - 纯电动产品未开发中国专属车型 市场表现未达预期 可能在未来2-3年停售电动车 [3] 价格策略与渠道调整 - 公司宣称坚持高端定价策略 但实际终端出现大幅降价 帕拉梅拉车型降价幅度达30% [4] - 2023年曾因压库存引发经销商抗议 要求补贴及更换高管 [4] - 计划2027年前将中国销售网点从140家缩减至100家 重点优化低需求区域 [5] 战略调整与投资计划 - 2025年启动全面重组 计划裁员1900人 另2000个合同到期不续 [5] - 追加8亿欧元投资 聚焦产品研发/软件服务/电池技术 [5] - 中国市场转向"质大于量"战略 加强一线城市布局 加速本地研发 [5]
延续去年下滑态势,保时捷上半年在华销量同比再跌近3成
第一财经· 2025-07-09 04:21
保时捷在华销量下滑 - 2024年上半年保时捷全球销量14 6万辆同比下降6% 其中中国市场销量同比下降28% [2] - 2023年保时捷全球交付32万辆同比增长3 3% 但中国市场交付量7 9万辆同比下降15% [2] - 2024年中国市场交付量5 69万辆同比下降28% 较2021年巅峰时期10万辆接近腰斩 [2] 中国市场表现不佳原因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 自主品牌崛起蚕食豪华车市场份额 [2] - 外资车企电动车研发周期长 车机系统沿用欧洲逻辑导致体验落后 [2] - 公司CEO承认未能及时跟上中国消费者需求变化 电动汽车发展速度慢于预期 [2] 产品与战略调整 - 公司是最早推出纯电动车的超豪华品牌 但未针对中国市场开发专属车型 [3] - 2025年启动全面重组计划 2029年前将减少约1900个岗位 2000个合同到期不续约 [4] - 追加8亿欧元投资用于产品研发 软件服务和电池技术 [4] 中国市场策略 - 坚持"质大于量"战略 主动优化经销商网络 加速本地研发 [4] - 一线城市加大投资 需求低迷区域做规模优化 [4] - 销售网点从2024年140家缩减至2027年约100家 [4] 价格与渠道问题 - 终端市场出现大幅降价 帕拉梅拉车型降价幅度达30% [4] - 2023年经销商因库存压力发起抗议 要求补贴和更换高管 [3] - 公司表示将与经销商共同应对市场变化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