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氢电解槽

搜索文档
机构:绿氢项目开工率有望逐步提升
证券时报网· 2025-07-07 03:36
武汉市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 加快氢能装备和燃料电池汽车发展 推动氢气储运配套装备发展 加快液氢罐箱运输技术产业化 支持液态有机溶剂储氢装备应用 加大制氢电解槽 氢气压缩机等重点产品生产 [1] - 优化氢能装备生产企业奖励政策措施 [1] 绿氢产业链投资机会 - 电价下行 碳价上升 政策支持 绿色燃料订单增长等多重因素支撑下 绿氢项目开工率有望逐步提升 上游电解槽行业或将逐渐走出"内卷"阶段 [1] - 下游绿氢或绿氨绿醇项目经济性有望逐步改善 [1] - 绿氢成本的下降 氢能在交通 工业等领域的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1] - 节能降碳是我国发展氢能的核心动力 在钢铁 炼油 合成氨等行业节能减碳专项行动的大背景下 氢能应用规模有望提升 [2] - 2025年我国将形成氢能制 储 输 用全链条发展的标准体系 支持我国氢能发展 [2] - 国内外需求引导之下 氢能工业 航运需求有望提升 [2] - 绿氢制备是绿氢产业链的核心 具备成本优势及技术优势的电解槽制备厂商有望受益 [2] - 绿醇 绿氨的有效供给存在稀缺性 [2] 重点推荐企业 - 电解槽相关企业:华电科工 华光环能(600475) [1][2] - 氢基能源运营商:吉电股份(000875) [1][2] - 燃料电池相关企业:国鸿氢能 国富氢能 重塑能源 [1] - 其他推荐企业:阳光电源(300274) 隆基绿能(601012) 中国天楹(000035) [2]
武汉:拟按适度超前原则编制加氢站建设规划
快讯· 2025-07-07 02:18
氢能产业发展规划 - 武汉市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公开征求意见 [1] - 加快氢能装备和燃料电池汽车发展 [1] 氢能装备制造 - 加快氢能装备智能制造零碳产业园和氢能科技产业园建设 [1] - 推动氢气储运配套装备发展 [1] - 加快液氢罐箱运输技术产业化 [1] - 支持液态有机溶剂储氢装备应用 [1] - 加大制氢电解槽、氢气压缩机等重点产品生产 [1] - 优化氢能装备生产企业奖励政策措施 [1] 加氢基础设施建设 - 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编制加氢站建设规划 [1] - 简化审批流程 [1] - 优先支持三环线、四环线加氢站点基础设施建设 [1] - 鼓励现有加油(气)站改建、扩建加氢设施 [1] - 建设"油气电氢"综合能源一体站 [1]
中信建投: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底部已铸就 上涨需等待积极的变化出现
智通财经网· 2025-06-17 09:38
行业整体观点 - 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大部分板块已处于底部位置 但需积极变化才能迎来股价向上弹性 目前市值考量没有超跌修复额外机会 [1] - 下半年可能出现的积极变化包括风电行业订单持续兑现 光伏供给侧积极变化 锂电需求可能超预期 电力设备新投资加码或机器人板块事件性催化 [1] - 主题仍可能继续活跃 若基本面出现积极变化可能引发大级别行情 关注固态 复合铜箔 光伏贱金属导入趋势等 [1] 锂电板块 - 板块核心矛盾在于需求具有不确定性且供给出清漫长 行业处于缺乏积极信号的空窗期 [1] - 需求端政策造成不确定性:国内以旧换新是否延续影响动力需求 国内531政策影响储能需求 美国大而美法案影响美国储能需求 电动化率节奏趋缓带来动力需求担忧 [1] - 供给端无序竞争基本结束 价格来到确定性底部 产业出清持续进行中 但对价格向上时间点看不清 Q1已有部分材料企业对电池厂涨价落地 但幅度可持续性及盈利改善未达预期 [2] - 关注26Q1需求同比数据确认后市场一致预期的形成 [2] - 短期关注业绩确定性高估值低位龙头环节包括电池结构件各材料龙头 固态催化密集期关注固态电解质锂电设备添加剂等环节 价格底部碳酸锂环节可作为左侧布局关注 [2] 光伏板块 - 市值隐含单位盈利位于历史区间低点 后续修复看供给出清与需求增速 [3] - 影响光伏指数主要因素是市场对行业出清节奏预期 最主要的是硅料环节产能出清与库存去化 [3] - 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单位盈利预期均处于历史区间底部 [3] - 盈利修复主要关注供给侧出清政策与电池新技术带来的落后产能淘汰 需求端关注储能经济性电网消纳资源提升及AI算力等需求带来的全社会用电量提升 [3] - 建议关注BC新技术:海外市场相比TOPCon溢价0.1元/W以上 预计2025年放量确定性较强 关注电池组件镀膜环节激光设备焊带胶膜等 [3] - 关注金属化:银浆是组件第三大成本 后续关注龙头BC铜浆及TOPCon电池高铜浆料铜浆方案导入进展 [3] 储能板块 - 储能仍是增速最高新能源板块之一 美国以外市场仍有广阔天地 [4] - 关注增长确定性较高的欧洲市场:大储项目储备丰富 各国提出储能发展目标 通过容量拍卖等机制促进大储发展 工商储在动态电价推广下经济性大大提升 [4] - 国内市场Q1招中标旺盛 Q2出货装机起量 但下半年有不确定性 需看容量电价等政策衔接及136号文实际执行情况 [4] - 亚非拉市场国内企业拉美大单频频 海外展会推出多种高性价比工商储户储大储产品 储能增速维持乐观预期 [4] 电力设备板块 - 高压+出口+AIDC三大主线 静待催化落地提振信心 [5] - 近期板块表现偏弱由市场风格行业催化较少所致 市场对行业风险有所担忧 [5] - 核心板块仍保持较高景气度 短期受节奏波动风险预期影响 预计后续催化落地 随着订单与业绩兑现市场信心将被提振 [5] - 网内高压确定性较高:2025年国家电网投资超6500亿元 中期调整仍有上行空间 特高压核准在即已有6条直流纳入政府2025年工作计划及数条交流项目待核准 高压设备增量明显750kV等产品招标增量明显2025年以来已释放大量订单 [6] - 海外高景气度延续:出口景气度延续核心公司出口业务起量增利 重点关注中东欧洲亚非拉市场增量 具备出海强α属性丰富产品矩阵公司持续获益行业β增益 [6] - 数据中心高景气带来增量看点:大规模建设已成为全球趋势 配套国产电源变压器开关柜下游新增长点出现 [6] 风电板块 - 重点推荐风机环节 陆风不含塔筒均价上涨10%达到1600元以上状态已维持半年以上 价格拐点明确 [7] - 预计2025年行业中标均价上涨5-10% 叠加主机自身降本 2026年主机毛利率有望迎来明显增长 行业有望进入新一轮盈利修复周期 [7] - 重点推荐主机方向 关注金风科技运达股份三一重能明阳智能 [7] - 关注海上风电方向:海风Q2发货维持高景气 全年国内海风预期并网10GW左右 海外海风需求景气 关注东方电缆大金重工中天科技海力风电泰胜风能天顺风能等 [7] 氢能板块 - 5月国内制氢电解槽中标量506.05MW 同比增462% 环比增2405% 主要系新疆库尔勒绿氢项目下单约480MW电解槽 [8] - 1-5月国内电解槽企业累计订单1063.35MW 同比增233% 从全年2.5-3GW订单展望来看1-5月需求落地基本符合预期 [8] - 预计后续绿氢产业链核心边际变化围绕运营端展开:7月吉电股份全国首个大规模风光制绿氢合成氨项目投产 2025H2金风科技中国天楹绿色氨醇项目陆续投产 预期面向海外市场销售有望取得绿色溢价 [8]
双良节能斩获4.5亿绿电制氢大单 创新驱动发展五年研发费13.3亿
长江商报· 2025-06-16 00:53
新能源业务突破 - 全资子公司签订福海县光储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合同,金额达4.5亿元,占2024年经审计营收的3.45% [1][2] - 项目绿氢产能为72000Nm³/h,电解槽单机产量行业领先,预计对资产总额、净额及净利润产生积极影响 [2] - 氢能业务订单金额2025年突破8亿元,同比增长300%,形成"国内+海外"双市场布局 [2][4] 战略规划与技术研发 - 提出2025年经营计划:节能节水板块提升净利润,单晶硅业务抓配额制机遇,绿电制氢技术及市占率目标行业第一梯队 [3] - 五年累计研发投入13.32亿元,突破光伏组件、制氢电解槽等技术,开展AEM催化剂、液氨电解制氢等课题研究 [1][5] - 拟投入16.1亿元募集资金建设年产700套绿电智能制氢装备项目,加速产能扩张 [4] 光伏业务表现与产能布局 - 2024年光伏产品营收88.62亿元,同比下滑48.7%,但单晶硅三期产能进入行业前三,硅片产能达40GW [4] - 全部采用1600炉型单晶炉适配N型电池薄片化趋势,2025年计划将硅片产能提升至100GW [4] - 推动数智化工厂建设,通过智能拉晶、自动复投等技术降本增效 [5] 行业竞争与碳中和布局 - 通过"光伏+氢能"双轮驱动战略优化产能结构,应对行业周期性波动 [4] - 与俊瑞绿氢能源签署战略协议,推动氢能规模化应用,制氢装备已出海至澳大利亚、欧洲等地 [4][5] - 构建全生命周期碳中和解决方案,绿氢业务有望随全球碳中和进程加速增长 [5]
科威尔:在手订单同比增长,未来增长潜力充沛-20250512
华安证券· 2025-05-12 07: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业绩下滑,营收4.78亿元,YoY -9.58%;归母净利润0.49亿元,YoY -58.10%;扣非归母净利0.39亿元,YoY -63.56%;毛利率45.00%,同比 -8.87Pct;24Q4营收、利润、毛利率均下降,主要因行业价格竞争、费用增加、订单交付延迟 [4] - 25Q1营收1.07亿元,YoY -3.64%;归母净利润0.20亿元,同比 +11.26%,含资产处置损益0.1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0.02亿元,同比 -84.90%;毛利率37.6%,同比下降13.62Pct [5] - 在手订单同比增长,未来增长潜力充沛;24年测试电源收入3.65亿元,同比 +0.86%;氢能收入0.95亿元,同比 -15%;功率半导体收入0.16亿元,同比下降71% [6] - 公司创新驱动强化竞争力,24年研发费用0.79亿元,占营收16.5%;短期业绩承压,中长期聚焦优质赛道,推进降本增效,业绩有望修复 [7]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8/1.16/1.41亿元,对应PE25/19/16x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收盘价27.93元,近12个月最高/最低42.30/23.08元,总股本84百万股,流通股本84百万股,流通股比例100.00%,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均为23亿元 [1] 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亿元)|4.78|6.15|7.66|8.63| |收入同比(%)|-9.6|28.6|24.6|12.7|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亿元)|0.49|0.88|1.16|1.41| |净利润同比(%)|-58.1|79.7|31.1|22.0| |毛利率(%)|45.0|43.2|43.1|43.1| |ROE(%)|3.8|5.9|7.2|8.1| |每股收益(元)|0.59|1.05|1.37|1.68| |P/E|47.44|25.38|19.36|15.87| |P/B|1.81|1.51|1.40|1.29| |EV/EBITDA|41.23|13.30|10.69|9.57| [10] 财务报表与盈利预测 - 资产负债表:2024 - 2027年资产总计从17.12亿元增长到25.12亿元,负债合计从4.11亿元增长到7.80亿元 [11] - 利润表:2024 - 2027年营业收入从4.78亿元增长到8.63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从0.49亿元增长到1.41亿元 [11] - 现金流量表:2024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从0.69亿元增长到1.36亿元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