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氢产业

搜索文档
亿华通制氢项目扩能提质,先期氢储能示范筑牢发展根基
中国能源网· 2025-09-23 08:37
项目概况 - 张家口市启动风氢一体化源网荷储综合示范工程项目一期制氢部分EPC总承包招标 建设内容包括1 6万Nm3/h制氢系统 0 8万Nm3氢储能系统及40兆瓦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1] - 招标方河北国创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为亿华通投资企业 项目选址张家口市张北县与公司氢能产业生态链布局吻合 [1] 技术突破 - 项目采用1 6万Nm3/h制氢规模 需配置4台3200Nm3/h及2台1600Nm3/h碱性电解槽 将推动国内制氢技术进步和产业水平提升 [1] - 配套0 8万Nm3氢储能系统 为大规模氢储能项目提供技术选型 规划建设及运营维护等可复制经验 [2] 战略意义 - 项目探索可再生能源-绿氢-低碳应用新链条 形成绿电与绿氢双轮驱动的绿色经济发展新模式 [2] - 实施后将通过绿氢生产模式为国内绿氢平价化提供实践路径 促进成本下降后在交通 工业 能源等领域加速应用 [1] 企业影响 - 亿华通作为实际实施主体 有望通过该项目拓展张家口业务领域 并为全国绿氢产业发展探索创新模式 [1] - 项目有助于提升公司在氢能产业影响力 巩固其国内氢能领军企业地位和品牌形象 [2]
1.6万Nm³/h,亿华通制氢项目扩能提质
势银能链· 2025-09-23 03:12
张家口风氢一体化项目概况 - 河北国创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招标张家口市风氢一体化源网荷储综合示范工程项目一期制氢部分EPC总承包 项目包括1.6万Nm³/h制氢系统 0.8万Nm³氢储能系统及40兆瓦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3] -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张家口市张北县 与亿华通在张家口构建的氢能产业生态链相吻合[3] - 河北国创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为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投资企业 亿华通为项目实际实施主体[3] 技术配置与产业影响 - 制氢系统需配置4台3200Nm³/h及2台1600Nm³/h碱性电解槽 项目实施将推动国内制氢技术进步并促进绿氢成本下降[3] - 项目采用0.8万Nm³氢储能系统 为大规模氢储能项目提供可复制的技术选型 规划建设及运营维护经验[4] - 40兆瓦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将探索绿电与绿氢双轮驱动的绿色经济发展新模式[4] 战略意义与行业地位 - 项目打通可再生能源-绿氢-低碳应用产业链条 为全国绿氢产业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平价化经验[3] - 亿华通通过该项目拓展在张家口的业务领域 进一步巩固其在国内氢能产业的领军企业地位[4] - 项目实施有助于提升亿华通品牌影响力 促进氢能在交通 工业及能源等领域的广泛应用[3][4]
亿华通制氢项目扩能提质 先期氢储能示范筑牢发展根基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01:17
项目概况 - 张家口市风氢一体化源网荷储综合示范工程项目(一期)制氢部分EPC总承包招标 由河北国创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招标人[1] -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1.6万Nm3/h制氢系统、0.8万Nm3氢储能系统以及40兆瓦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1] - 项目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 与亿华通在张家口构建氢能产业生态链的战略相吻合[1] 公司关联与战略意义 - 河北国创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为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投资企业[1] - 项目有助于亿华通拓展在张家口的业务领域 并为全国绿氢产业发展探索新模式[1] - 项目实施将提升亿华通在氢能产业的影响力 巩固其国内领先地位[2] 技术细节与产业影响 - 制氢规模达1.6万Nm3/h 需配置4台3200Nm3/h及2台1600Nm3/h碱性电解槽[1] - 项目将带动国内制氢技术进步 提升整个制氢产业技术水平[1] - 绿氢生产模式将为国内绿氢平价化提供可借鉴经验[1] 氢储能与示范价值 - 项目采用0.8万Nm3氢储能系统 为后续大规模氢储能项目提供经验和模式参考[2] - 示范内容涵盖技术选型、项目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营维护等方面[2] - 有助于推动氢储能技术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2] 产业链与模式创新 - 项目打通可再生能源-绿氢-低碳应用新链条[2] - 探索绿电和绿氢双轮驱动的绿色经济发展新模式[2] - 绿氢成本下降将推动其在交通、工业和能源等领域的应用普及[1]
年度氢能装备大单落地!东拓年产百万标方PEM生产线正式交付
势银能链· 2025-09-22 06:37
行业市场格局 - 2024年国内电解水制氢设备公开中标规模达1416.41MW,其中碱性电解槽(ALK)占比99% [4] - 2025年上半年ALK仍占主导,但PEM电解槽及"ALK+PEM"组合市场份额迅速提升至10% [4] - 绿氢产业在双碳目标下迎来百倍级规模扩张,PEM技术适配离网/弱联网场景,有望实现低成本绿氢制备 [4] 公司技术实力 - 研发团队规模超50人,研发人员占比70%,5年以上经验核心成员超17人 [8] - 已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10项,累计申报专利超36项 [8] - 核心技术涵盖精密封测(检测精度优于0.1Pa/S)、流体密封、视觉AI检测及智能化控制技术 [10] 产品与产能 - 交付年产百万标方级PEM电解槽智能生产线,具备年产5000套MW级电解槽能力,总产能突破5GW [6] - 产品线覆盖检测类(镀层厚度测量机、气密检测机等)、成型类(片料裁切机)、封装类(膜电极生产线)及压堆类设备(自动装堆线) [11] - 空冷电堆关键装备已实现研发与交付,支撑旅游观光车、叉车等小功率氢能应用场景 [7] 合作与生态建设 - 与氢海能源、陕西兴燃科技等4家企业签署年产百万标方级PEM电解槽战略合作协议 [6] - 与氢璞创能签署燃料电池电堆与系统产线智能化装备联合创新协议 [6] - 与东南大学达成战略合作,聘请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强化产学研融合 [6] 市场表现与成果 - 累计装备交付金额近亿元,包括双极板涂胶线、电解槽组装线等核心装备 [11] - 所有交付设备在客户端稳定运行,性能指标全面达标 [11] - 产线投运标志PEM电解槽制造实现从"样品"到"商品"的关键跨越 [6]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丨内蒙古全链条打造国家绿氢示范高地
新华社· 2025-09-21 23:37
多元应用场景也在走进现实。提枪、加注、收枪,在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的圣圆能源风光制氢加氢一 体化项目加氢站,每隔15分钟就有一辆氢能重卡完成补能。"加氢站一期项目已经投运,日加氢量2000 公斤,可满足60辆氢能重卡的用氢需求。"内蒙古圣圆能源集团新能源公司副总经理薛峰说。 面向未来,内蒙古重视科技创新,提前布局氢能竞争新赛道。在鄂尔多斯新能源研究院氢材料实验室, 科研人员正在升级研发高性能碱性电解水制氢复合隔膜。该研究院总经理蔺冀川介绍,研究院深耕绿氢 全链条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成立一年来,已产生30多项研发成果,其中离子溶剂膜电解槽、大容量氨 氢内燃机等技术创新,加速了氢能技术迭代升级。 这是内蒙古首个氢能共享交通示范体系项目,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固态储氢技术和全流程低压用氢 系统,不仅将整体系统运行能源效率提升35%,更大幅降低了安全风险和使用成本,被视为内蒙古在绿 氢"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发展上迈出的关键一步。 这是内蒙古制氢项目快速发展的缩影。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内蒙古已建成 7个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制氢规模6万吨/年,今年1月至8月,绿电直连模式下的全区绿氢产量达5100 ...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内蒙古全链条打造国家绿氢示范高地
新华社· 2025-09-21 14:02
新华财经呼和浩特9月21日电(记者安路蒙) 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街头,一批印 着"氢个蛋"字样的共享单车、亲子车和观光车悄然亮相,为市民带来新奇的出行体验。扫码骑行一圈 后,康巴什市民高先生说:"'氢个蛋'的谐音就是我们方言里的'亲个蛋'(意为'宝贝')嘛,以前觉得氢 能有点遥远,没想到会以这么亲切的方式进入日常生活。" 这是内蒙古首个氢能共享交通示范体系项目,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固态储氢技术和全流程低压用氢 系统,不仅将整体系统运行能源效率提升35%,更大幅降低了安全风险和使用成本,被视为内蒙古在绿 氢"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发展上迈出的关键一步。 氢能是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十四五"以来,内蒙古充分 发挥风光资源富集和区位比较优势,把绿氢产业作为促进新能源就地消纳利用、培育能源领域新质生产 力的重要举措推进,印发绿氢产业先行区行动方案,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绿氢生产输出、氢能装备制 造、绿氢多元应用基地,全链条攻坚打造全国绿氢先行示范区。 除了绿氢生产,内蒙古还以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为重点发展氢能装备制造业。其 中,自治区在呼和浩特市布 ...
决胜“十四五”打好收官战丨内蒙古全链条打造国家绿氢示范高地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1 12:36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街头,一批印着"氢个蛋"字样的共享单车、亲子车和观光车悄 然亮相,为市民带来新奇的出行体验。扫码骑行一圈后,康巴什市民高先生说:"'氢个蛋'的谐音就是 我们方言里的'亲个蛋'(意为'宝贝')嘛,以前觉得氢能有点遥远,没想到会以这么亲切的方式进入日 常生活。" 这是内蒙古首个氢能共享交通示范体系项目,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固态储氢技术和全流程低压用氢 系统,不仅将整体系统运行能源效率提升35%,更大幅降低了安全风险和使用成本,被视为内蒙古在绿 氢"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发展上迈出的关键一步。 在内蒙古 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街头,市民扫码体验"氢个蛋"共享单车。(受访者供图) 氢能是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十四五"以来,内蒙古充分 发挥风光资源富集和区位比较优势,把绿氢产业作为促进新能源就地消纳利用、培育能源领域新质生产 力的重要举措推进,印发绿氢产业先行区行动方案,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绿氢生产输出、氢能装备制 造、绿氢多元应用基地,全链条攻坚打造全国绿氢先行示范区。 在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草原深处,20万千瓦风光基 ...
AEM膜价格非阻碍,性能与寿命才是破局紧要
势银能链· 2025-09-03 03:04
公司概况与业务进展 - 公司专注于新能源领域核心材料阴离子交换膜(AEM)的研发与产业化 拥有多项核心专利 树脂单釜生产规模达10kg [4] - 2025年3月迁址苏州并完成千万级天使轮战略融资 自2025年4月开展销售业务以来已与十余家国内客户合作 累计完成近二十笔订单交付 [4] - 产品已通过国内电解槽厂商测试认证 在液流电池领域与苏州科润合作导入国内战略客户 并与欧洲、韩国企业展开测试对接 [4] 产品性能与技术优势 - 产品矩阵涵盖20-100cm宽幅的均质膜、增强膜、消氢膜 关键性能包括离子电导率、尺寸稳定性和机械强度表现优异 [4] - 80μm均质膜(HePM-80)在1A/cm²电流密度下连续电解水测试超过4000小时 电压保持稳定 性能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当且优于国内产品 [4] - 60μm均质膜单价为3980元/平米 显著低于国内外友商 材料成本已控制在900元/平米以内且具备持续降本空间 [6][8] 研发创新与未来布局 - 实验室实现2D/3D支化结构AEM制备 电导率提升约30% 综合性能显著优于第一代产品 [8] - 开发生物基材料路线 以壳聚糖为核心开发功能性阴离子传导膜 源于可再生资源兼具环保与成本优势 [8] - 构建AI研发平台和AEMWE测试AI云平台 覆盖材料设计、工艺开发与应用测试全链条 云平台预计12月正式上线 [9] 市场定位与战略目标 - 公司荣获2025绿氢潜力新星奖 目标2026年内实现树脂与膜产品中国市占率第一 2027年内冲击全球第一 [11] - 积极拓展AEM在二氧化碳电还原、海水淡化、电渗析等新领域的应用合作 [8]
势银研究 | 中国绿氢市场总结与展望(2025H1)
势银能链· 2025-09-01 03:59
政策环境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发布氢能相关政策约200条 其中国家政策35条 [9] - 国家能源局2025年6月发布氢能试点通知 明确11个具体发展方向激励措施 [9] - 浙江 广东 北京等地政策发布集中 浙江28条 广东15条 北京14条 四川12条 [9] - 国家层面已完成2025年制氢目标 现有绿氢产能约17.58万吨/年 超出10-20万吨/年规划目标 [12] - 内蒙古 新疆 吉林等省份开工规模超规划量 但整体建成规模不及预期 [10][12] 项目发展 - 2025年1-7月新增绿氢产能达7.58万吨/年 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 [4] - 截至2025年6月底国内绿氢项目总数866个 潜在产能总量1106万吨/年 [14] - 2025年上半年新增项目154个 三北地区成为绿氢供应中心 [13][14] - 项目开工率不足30% 央国企占比约50% ALK技术路线占据主流地位 [15] - 94%为氢氨醇一体化项目 化工场景是绿氢规模化消纳主要领域 [19] 市场格局 - 2025年上半年制氢设备招标规模同比增长48% [22] - 非公开形式订单占比87% 公开招采仅占13% [22] - ALK设备中标价格从2024年1320元/kW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935元/kW [24] - 市场集中度CR3和CR5在2025年上半年出现回升 打破过去两年下降趋势 [24] - 2025年上半年氢能投融资热度回落 共22家企业完成投融资 同比下降23% [24] 技术发展 - ALK+PEM组合制氢成为新趋势 [15] - 2025年上半年11家绿氢企业公开披露融资金额超3.53亿元 [24] - 电解水制氢设备新品发布保持活跃 ALK和PEM技术持续创新 [24] 产业展望 - 预计2025年底国内绿氢产能将超23万吨/年 [4] - 2025年制氢设备需求规模将达约3.5GW [26] - 氢氨醇一体化项目验证加快 国家能源局已发布8个绿色液体燃料试点项目 [26] - 十五五规划编制关键阶段 重大氢能支持政策或将发布 [26][29] - 鸿蒙张家口风电光伏制氢 金风科技兴安盟绿色甲醇 中能建松原氢氨一体化等大型项目有望建成 [26]
碳能科技三维复合隔膜首测成功
势银能链· 2025-08-28 05:31
"宁波膜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为势银(TrendBank)唯一工商注册实体及收款账户 重要会议: 2025势银绿氢产业大会(8月27-28日,江苏·无锡) 点此报名 添加文末微信,加 燃料电池 群 碳能科技Zirmbrane ® 3D三维复合隔膜在千方碱性电解槽(ALK)首次开机测试取得圆满成功,开启国产化复合隔膜技术新时代。 在额定产氢量1000 Nm³/h的条件下,相较传统PPS电解槽,小室数量减少1/3,电流密度5000 A/m²时,制氢能耗低至4.3 kWh/Nm³,在额定负荷及25% 负荷运行下,氧中氢含量分别控制在0.4%和1.25%,展现卓越的隔气性。此外,在模拟风光波动性电力测试中表现出色的负荷跟随能力,为可再生能 源与绿氢制取的深度融合提供强大支持。 复合隔膜:绿氢产业的核心驱动力 隔膜是碱性电解槽(ALK)的核心组件,直接决定制氢的经济性、安全性和稳定性。作为绿氢制取的关键材料,复合隔膜凭借独特的多孔结构和永 久亲水性,展现出卓越的低能耗与隔气性能,为电能到化学能的高效、稳定转换提供坚实保障。根据结构差异,复合隔膜分为传统复合隔膜和三维复 合隔膜,分别代表成熟应用与技术革新的双重突破。 常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