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先进陶瓷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着眼新需求,聚焦供给端优化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29 07:49
新稳增长工作方案弱化投资,进一步强调投资的数字化、绿色化和高标准方向。这次公 布的《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由工信部等六部门共同发布,较2023年 由八部门发布的方案少了发改委、财政部和商务部金融监管总局,增加了水利部和农业农村 部。同时,把2023年方案工作举措中第一部分内容"扩大有效投资,促进行业转型升级"调后 到第三部分。 可以看出,新工作方案对投资进行了弱化。这主要是当前在房地产行业持续下行,相关 产业链需求持续收缩的情况下,建材行业作为直接的上游行业受到的影响很大,导致相关产 能过剩,价格持续下降,2022年开始行业利润总额持续下降。所以,这次新方案弱化了投 资。 东兴证券近日发布建材研究报告:这次公布的《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 年)》由工信部等六部门共同发布,较2023年由八部门发布的方案少了发改委、财政部和商 务部金融监管总局,增加了水利部和农业农村部。同时,把2023年方案工作举措中第一部分 内容"扩大有效投资,促进行业转型升级"调后到第三部分。 以下为研究报告摘要: 2025年9月24日工信部等六部门发布《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 ...
三祥新材: 三祥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2025年半年度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1 16:47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2021年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1,106.64万股,发行价每股19.88元,募集资金总额2.2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392.36万元后净额为2.16亿元[1] - 截至2024年末累计投入募集资金1.55亿元,尚未使用金额为6,313.13万元(含利息及理财收益229.62万元)[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使用募集资金余额为5,711.41万元,其中专项账户余额49.34万元,临时补充流动资金5,662.07万元[5] 募集资金存放管理 - 设立3个专项账户存放募集资金,分别位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宁德寿宁支行[3] - 严格执行三方监管协议,确保专款专用,协议内容与上交所范本无重大差异[3] - 累计获得专户利息收入38.69万元,扣除手续费0.83万元[5] 募集资金使用进展 - 2025年上半年投入募集资金601.75万元,累计投入总额1.61亿元[7] - 主要投资项目包括年产1500吨特种陶瓷项目(承诺投资1.37亿元,实际投入9,570.67万元,进度69.86%)和先进陶瓷材料研发实验室(承诺投资1,507.63万元,实际投入155.20万元,进度10.29%)[9] - 另使用6,400万元募集资金偿还银行借款,已完成100%投入[9] 资金运作情况 - 董事会批准使用不超过7,5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截至2025年6月30日实际使用5,662.07万元尚未归还[6] - 批准使用不超过6,000万元闲置资金购买保本型理财产品或结构性存款,但2025年上半年未实施现金管理操作[6] - 不存在超募资金、项目变更、节余资金使用等特殊情况[7][9]
中国改革现场|中试平台“朋友圈”扩建指南
央广网· 2025-07-07 08:48
中试平台的核心作用 - 中试平台是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品市场的关键过渡阶段 主要进行新产品产业化应用的过渡性试验 被称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1] - 科技成果经过中试后产业化成功率可达80% 未经中试则产业化成功率仅30% [12] - 中试平台提供全链条支持 覆盖小批量样机制造 市场验证 关键试错等环节 有效降低科技型企业早期投入 加快研发进程 提高研发效率 降低研发成本 [9] 成都高新区中试平台建设成果 - 全国首批241个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名单公布 涵盖原材料工业 消费品工业 装备制造等6大领域 [4] - 蜂鸟中试平台自启动运营以来已累计服务500余个科技企业和高校院所科研团队 推动300多个科研项目实现产品化 [11] - 成都高新区中试云平台已集纳75家中试平台的服务能力 设备清单和服务报价信息 按照产业链细分领域分类呈现 [24] 中试平台具体应用案例 - 智能炒菜机器人通过蜂鸟中试平台完成样机测试和小批量试产 经过多轮测试后已达到市场投放标准 目前已有超过700台投放全国340余家门店 [5][6][11] - 四川先进微球材料中试平台为生物医药 电子信息 新能源等多领域提供中试项目30余项 [27] - 成都屿西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中试云平台找到合作伙伴 已签订协议并推进射频芯片集成封装项目 [26] 中试平台人才建设 - 成都高新区全区中试平台已聚集工程师1757人 [18] - 开展"中试+技术经理人"培训 2024年培育技术经理人400余名 [18] - 将AI辅助药物设计的高级工程师等中试相关人才类别纳入"成都市人才开发指引" [18] 中试平台资金支持机制 - 成都高新区天使母基金出资4500万元与高新蜂鸟中试平台共同组建1亿元国内首个中试股权基金 重点投向经过中试后的优质项目 [19] - 采用"中试+基金"模式 由国有资本牵头联合中试平台和社会资本共同组建中试基金 [19] - 修订天使母基金办法 支持中试平台获得基金保送生资格 [19] 中试云平台运营成效 - 中试云平台按照电商模式罗列呈现所有中试平台 并按产业链分类 企业可快速筛选所需中试服务 [24] - 平台开发"需求广场"功能 企业提交需求后由运营团队专人跟进对接 中试测试服务已实现线上报价下单 [24] - 多家企业通过平台获得中试服务预约 先进陶瓷材料制备技术和工艺正在逐步完善 预计2024年可交付中试服务成果和产品 [26]
奔朗新材(836807)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5 12:20
会议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 [3] - 活动时间为2025年5月14日15:00 - 17:00 [3] - 活动地点是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网络远程召开 [3] - 参会人员为通过网络参与的投资者,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尹育航等及保荐代表人刘军 [3] 新业务情况 - 2024年新业务(含稀土永磁元器件及主营业务 - 其他)收入11,625.52万元,同比增长36.38% [4] - 2024年稀土永磁元器件业务收入7,076.69万元,同比增长20.03% [8] - 先进陶瓷材料业务完成从研发到量产销售的突破,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4] - 加工设备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精密加工设备与砂轮协同优化,石材加工设备开发出金刚石多线切割机并投放市场 [4] 培育第二增长曲线措施 - 业务战略向加工设备和工艺开发协同发展,提升加工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力 [5] - 拟成立子公司开展半导体相关领域研发、生产销售 [5] - 拟成立子公司专注金刚石线研发、生产销售 [5] - 深化精密加工设备与工具协同研发,攻关陶瓷复合材料加工难点 [6] 保持技术领先措施 - 基于市场需求制定产品战略,合理分配研发资源 [6] - 保证研发投入,完善平台建设,引育人才 [6] - 以项目制开展工作,完善考核激励制度 [6] - 加强产学研融合,缩短研发周期 [6] 应对原材料风险措施 - 推进产品新配方体系迭代,实施制造技术升级项目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6] - 提前制定生产、库存及采购计划,建立多元化供应商体系控制采购成本 [6] - 根据原材料价格波动灵活调整产品价格 [6] 营业成本与研发情况 - 通过技术创新和降本措施降低生产成本,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 [7] - 最近三年研发费用率均保持在4%以上,坚持技术领先战略 [7]
奔朗新材:争加剧致业绩下滑,期待稀土永磁元器件与先进陶瓷材料放量增长-20250429
东吴证券· 2025-04-29 03: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陶瓷/石材行业竞争加剧,公司业绩同比承压下滑,金刚石业务占比超七成,新业务稳步增长且占比逐步提高,公司深化金刚石工具国际化布局,积极培育稀土永磁元器件等领域打造“第二增长曲线”,考虑下游需求放缓致业绩短期承压,调整盈利预测,但因公司在金刚石工具领域具备技术优势与领先地位,维持“增持”评级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573.95|572.56|615.25|670.72|754.35| |同比(%)|(19.21)|(0.24)|7.46|9.02|12.47|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8.39|24.39|27.17|31.76|38.29| |同比(%)|(36.69)|(36.46)|11.39|16.90|20.56| |EPS - 最新摊薄(元/股)|0.21|0.13|0.15|0.17|0.21| |P/E(现价&最新摊薄)|46.81|73.67|66.14|56.58|46.93|[1] 投资要点 - 2024 年与 2025Q1 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5.73/1.17 亿元,同比-0.24%/+2.41%;归母净利润 0.24/0.06 亿元,同比-36.46%/-37.32%;扣非归母净利润 0.23/0.05 亿元,同比-32.55%/-43.93%,业绩下滑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和下游行业竞争加剧双重压力,市场需求收缩,回款能力下降,信用减值损失增加 136.23%,存货跌价准备和商誉减值损失计提增加,利息收入减少,2024 年销售毛利率同比+0.71pct 至 30.33%,销售净利率同比-2.38pct 至 3.79% [2] - 金刚石工具业务受国内基建投资增速放缓影响规模小幅收缩,2024 年营收同比-5.44%至 4.32 亿元,占比同比-4.15pct 至 75.52%,毛利率稳中有升;稀土永磁元器件业务为“第二增长曲线”,原材料价格止跌企稳,成本控制能力增强,2024 年营收同比+20.03%至 0.71 亿元,占比同比+2.09pct 至 12.36%,毛利率同比+7.77pct 至 0.20%;碳化硅工具业务 2024 年营收同比-14.72%至 0.20 亿元,占比同比-0.60pct 至 3.53%,毛利率同比+1.94pct 至 23.13% [2] - 金刚石工具加快生产制造“走出去”,土耳其奔朗投入运营,国内产能进一步整合;新业务拓展持续在多领域研发、生产及应用,2024 年先进陶瓷材料业务实现重要突破,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3] 财务预测表 |报表类型|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流动资产|902|978|1020|1083| ||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353|415|434|458| ||经营性应收款项|363|374|392|425| ||存货|155|158|163|168| ||非流动资产|374|402|412|411| ||资产总计|1276|1380|1432|1494| ||流动负债|286|341|352|379| ||非流动负债|61|104|136|156| ||负债合计|346|445|488|536|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934|942|953|971| ||所有者权益合计|930|936|944|958| ||负债和股东权益|1276|1380|1432|1494| |利润表(百万元)|营业总收入|573|615|671|754|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399|430|470|528| ||销售费用|46|52|56|63| ||管理费用|52|57|62|69| ||研发费用|26|29|31|35| ||财务费用|(7)|(7)|(5)|(5)| ||营业利润|28|32|37|45| ||利润总额|28|32|37|45| ||净利润|22|25|29|35|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4|27|32|38| ||毛利率(%)|30.33|30.14|29.97|29.98| ||归母净利率(%)|4.26|4.42|4.74|5.08| ||收入增长率(%)|(0.24)|7.46|9.02|12.47|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36.46)|11.39|16.90|20.56|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14)|55|35|39| ||投资活动现金流|(72)|(46)|(28)|(16)| ||筹资活动现金流|20|54|12|1| ||现金净增加额|(65)|63|19|24| |重要财务与估值指标|每股净资产(元)|5.13|5.18|5.24|5.34| ||ROIC(%)|1.99|1.82|2.20|2.66| ||ROE - 摊薄(%)|2.61|2.88|3.33|3.94| ||资产负债率(%)|27.13|32.23|34.08|35.85|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73.67|66.14|56.58|46.93| ||P/B(现价)|1.92|1.91|1.88|1.85|[9]
奔朗新材(836807):2024年报、2025Q1点评:陶瓷、石材行业竞争加剧致业绩下滑,期待稀土永磁元器件与先进陶瓷材料放量增长
东吴证券· 2025-04-29 03:0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陶瓷/石材行业竞争加剧,公司业绩同比承压下滑,金刚石业务占比超七成,新业务稳步增长且占比逐步提高,公司深化金刚石工具国际化布局,积极培育稀土永磁元器件等领域打造“第二增长曲线”,考虑下游需求放缓致公司业绩短期承压,调整盈利预测,但因公司在金刚石工具领域具备技术优势与领先地位,维持“增持”评级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 年与 2025Q1 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5.73/1.17 亿元,同比-0.24%/+2.41%;归母净利润 0.24/0.06 亿元,同比-36.46%/-37.32%;扣非归母净利润 0.23/0.05 亿元,同比-32.55%/-43.93% [2] - 2024 年销售毛利率同比+0.71pct 至 30.33%,销售净利率同比-2.38pct 至 3.79% [2] 业务情况 - 金刚石工具:2024 年营收同比-5.44%至 4.32 亿元,占比同比-4.15pct 至 75.52%,毛利率稳中有升 [2] - 稀土永磁元器件:2024 年营收同比+20.03%至 0.71 亿元,占比同比+2.09pct 至 12.36%,毛利率同比+7.77pct 至 0.20% [2] - 碳化硅工具:2024 年营收同比-14.72%至 0.20 亿元,占比同比-0.60pct 至 3.53%,毛利率同比+1.94pct 至 23.13% [2] 发展战略 - 金刚石工具:加快生产制造“走出去”,土耳其奔朗投入生产运营,国内产能进一步整合 [3] - 新业务拓展:持续拓展稀土永磁元器件、先进陶瓷材料等领域研发、生产及应用,2024 年先进陶瓷材料业务实现重要突破,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3] 盈利预测调整 - 调整 2025~2026 年归母净利润为 0.27/0.32 亿元(前值为 0.38/0.44 亿元),新增 2027 年归母净利润为 0.38 亿元,对应 PE 为 66.14/56.58/46.93x [3] 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重要财务与估值指标给出 2024A、2025E、2026E、2027E 数据 [9]
奔朗新材:2024年营收5.73亿元 新业务稳步成长
证券时报网· 2025-04-25 13:04
财务表现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46.61万元 [1]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 [1] - 累计派发现金分红超1.1亿元,荣获"杰出股东回报奖" [3] 主营业务与产品 - 主要产品为金刚石工具,包括树脂结合剂、金属结合剂及精密加工金刚石工具 [1] - 公司在全球陶瓷加工金刚石工具细分市场份额排名前列 [1] - 具备金刚石及结合剂材料研究、配方设计、产品结构设计、生产工艺创新及产品应用拓展能力 [1] 新业务拓展 - 新业务(含稀土永磁元器件及主营业务-其他)合计收入突破11625.52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较去年提高5.45个百分点 [2] - 先进陶瓷材料业务快速发展,完成从研发到量产并实现销售的重要突破 [2] - 开发金刚石多线切割机并投放市场,提供"机+线"一体化服务 [2] 技术创新与生产优化 - 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卓越工程师工作站" [3] - 多个新配方体系投入批量生产,技术迭代成效显著 [3] - 实施金刚石节块自动热压生产线等制造技术升级项目,生产效率有效提升 [3] 国际化布局 - 土耳其奔朗投入生产运营,形成向中东、非洲、欧洲市场辐射的支撑点 [3] - 境外售后服务覆盖区域增加3个国家和地区 [3] 市场策略与客户服务 - 通过技术创新、降本增效、弥补海外空白市场、整合国内市场、聚焦优质客户等措施保持业务稳健 [1] - 精密加工设备与金刚石砂轮协同优化,实现双端面磨床与自动化设备连线突破 [2] - 加工设备、工具、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新模式得到客户认可 [2]
8个月内3个IPO,背后是8年暗夜长跑
投中网· 2025-03-21 03:55
华业天成的投资表现 - 8个月内3家被投企业IPO,总市值超过1000亿,2024年新增募资额20亿,新一期基金完成首关 [3] - 英诺赛科上市后市值超过500亿港币,珂玛科技市值达260亿元,汉朔科技上市首日市值冲300亿元 [3] - 三个IPO企业均为硬科技赛道稀缺的行业灯塔 [3] 投资策略与特点 - 投资阶段早、投入筹码重,三个IPO企业回报倍数非常可观 [5] - 坚守硬科技投资的产业规律和本质逻辑,募资十年期基金 [7] - 只投"领军企业"而不只是"可以上市"的公司,赛道潜在天花板高、核心竞争力优势明显 [10] 投资案例解析 - 英诺赛科采用IDM路线并量产8寸晶圆,华业天成看中其革命性、引领性 [11] - 英诺赛科后来成为全球首家实现量产8英寸硅基氮化镓IDM的领军企业,登顶氮化镓功率半导体出货量全球第一 [12] 投资理念与方法论 - 宏观层面愿景驱动,中观层面对技术趋势、节奏的推敲研判,微观层面关键信息获取 [16] - 通过组合消除风险,找到能够穿越时间周期不变的变量 [16] - 投一个赛道往往是往前看三步,大致想清楚两步,然后才投出去一步 [17] 投资标准与进化 - 从投泛科技企业到现在只投科技含量高且商业前景广阔的公司 [20] - 双一流要求:一流赛道,一流创始人 [20] - 通过分析失败找到成长的改进点,相信"痛苦+反思=进步"的成长路径 [20] 行业趋势与展望 - 硬科技赛道已没有低垂的果实,剩下的只有高处的挑战与未知的风险 [23] - 未来的成功将属于那些兼具耐心与胆识的资本 [23] - 中国将有更多类似华业天成的VC脱颖而出,参与塑造下一个时代的创新者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