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丰田卡罗拉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对日本这一举动,让韩国很焦虑
环球时报· 2025-09-18 12:10
环球时报消息,"美国已不再是那个一贯与盟友密切合作的国家",新加坡《联合早报》16日援引韩国外 长赵显当日在韩国国会答辩中的话报道称,韩美关税谈判持续受阻,但韩国对美政策语调出现转变,罕 见向美国释放强硬信号。 "美国变了" 不过此举并未打消日本的顾虑。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武藤容治16日在回答有关提问时表示,"关税下调将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日本汽车产业受到的冲击,但15%的税率仍然存在。在与汽车产业界的意见交流会 上,我听到有观点表示,虽然对达成15%的税率表示赞赏,但其影响仍然很大。"最新数据显示,8月日 本对美汽车出口大幅下降28.4%。 据共同社此前统计,由于美国加征关税,丰田等7家日本汽车制造商在截至2026年3月的财年中,合计营 业利润将减少约2.67万亿日元(约合1295.8亿元人民币)。日本《冲绳时报》17日评论称,日本政府不 应简单地遵守可能偏离国际规则和法律的关税政策,而应再次寻求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以保护自由贸易 体系。 韩企"出血竞争"难维持 韩国《东亚日报》报道称,韩方虽与美方达成将关税降至15%的大框架协议,但执行时间仍未确定。韩 国业内人士直言,韩企在美无法贸然提价,担忧将加速被日本竞争对 ...
美国下调日本汽车关税,韩国企业焦虑
环球时报· 2025-09-17 22:36
【环球时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黎枳银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王辉】"美国已不再是那个一贯与盟友密切合作的国家",新加坡《联合早报》16日援引韩 国外长赵显当日在韩国国会答辩中的话报道称,韩美关税谈判持续受阻,但韩国对美政策语调出现转变,罕见向美国释放强硬信号。据韩联社16 日报道,韩国总统办公室一名高官表示,政府不能因为赶时间而在严重损害韩企利益的协议上签字。与此同时,美国对日本汽车的进口关税自16 日起由27.5%降至15%,缓解了日本所受到的冲击,但对韩国汽车仍维持25%税率,令韩国产业界愈发焦虑。 降到 15% ,影响仍然很大 韩国《东亚日报》报道称,韩方虽与美方达成将关税降至15%的大框架协议,但执行时间仍未确定。韩国业内人士直言,韩企在美无法贸然提 价,担忧将加速被日本竞争对手蚕食市场份额。今年3月至8月,韩国对美汽车出口连续6个月同比下滑,8月降幅达到15.2%。作为韩国汽车最大 出口市场,美国已占整体出口约四成,冲击显而易见。 报道称,韩国车企陷入被动局面。以现代Avante车型为例,若维持25%关税,其价格将上涨至2.76万美元,比享受15%关税的丰田卡罗拉贵出约 1520美元。现代和起亚眼下只能选择 ...
自主品牌销量破局,全球车型之问待解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25 11:51
自主品牌市场表现 - 自主品牌汽车国内市场占有率突破70% 创历史新高 [2] - 中国制造汽车占全球销量30% 比亚迪和吉利首次进入全球车企前十名 [2] 全球车型定义与挑战 - 全球车型需具备高可靠性、机械素质和维修便利性 而非高配置堆砌 [2] - 全球车型需适应100多个国家不同环境和路况 普适性优先于配置丰富度 [3] - 自主品牌产品开发周期仅2-3年 主要针对中国市场 而大众高尔夫等全球车型研发周期达5年 含3年全球适应性验证 [7] - 2024年全球最畅销十款车型中无自主品牌 比亚迪海外销量分散于多车型 未形成拳头产品 [8] 配置策略与市场错位 - 欧洲消费者更关注机械素质和长期使用成本 对价格敏感 导致自主品牌顶配车型需减配降价 [3] - 自主品牌信息娱乐系统故障率达合资品牌2.3倍 因配置堆砌压缩验证周期 [3] - 问界M9单月销量突破3.5万辆 依赖华为鸿蒙座舱和投影巨幕等智能化配置 [3] 维修体系与设计理念 - 全国仅12%汽修工人接受过新能源车维修培训 60%传统技工无法独立完成维修 [5] - 丰田全球车型坚持维修友好型设计 常用易损件易更换 关键系统有跛行回家模式 [5] - 新能源汽车高度集成化 类似智能手机 而传统燃油车可拆解如机械手表 [5] 全球化路径与战略 - 全球化需先打造全球车型再推动运营 而非相反 [7] - 自主品牌出海分两种路径:主攻新兴市场或进入欧洲高端市场 但均缺乏全球车型支撑 [7] - 领克01针对中东高温沙尘环境重新设计空调滤清器和密封系统 而非增加配置 [10] - 上汽通用五菱Air ev在印尼成功因续驶里程200公里 充电兼容家用插座 维修仅需52个零件 [11] 技术优势与产业生态 - 中国贡献全球70%电池材料和60%动力电池供应 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具显著优势 [10] - 华为DriveONE电驱系统在-30℃~60℃环境下稳定工作 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全球适配 [10] - 宁德时代在德国和匈牙利建电池工厂 比亚迪在泰国和巴西布局生产基地 形成本地化服务能力 [11] - 长城汽车在慕尼黑设研发中心 雇用当地工程师针对欧洲市场改进产品 [11] 发展目标与方向 - 自主品牌需从卖得多转向走得远 实现从理念到行动的全方位变革 [10] - 规模优势为全球车型奠定基础 但销量规模不等于品牌高度 市场份额不等于技术深度 [11] - 全球车型需企业耐心与远见 以及整个产业生态协同进化 [11]
丰田汽车金融以普惠金融方案激活夏日车市
汽车金融行业现状 - 中国新车金融渗透率已接近70%,显示金融工具对汽车消费的深度赋能[1] - 金融服务成为影响购车决策的核心要素[1] - 汽车金融是提振消费市场的关键驱动力[1] 丰田汽车金融促销策略 - 推出"清凉金融方案",覆盖雷克萨斯、一汽丰田、广汽丰田三大品牌[1] - 提供低首付、低利率、低日供等定制化金融方案[1] - 限时推出"0息"金融方案,搭配灵活首付政策[2] - 一汽丰田"0息"方案覆盖卡罗拉锐放、亚洲龙、普拉多等车型,支持0首付起及12-36期还款[2] - 广汽丰田针对雷凌、凌尚推出"首付4成起+2年0息"专属优惠[2] 金融产品具体条款 - 丰田及雷克萨斯全品牌车型支持0首付起[3] - 年化利率低至3.82%起,还款期限24-60期[3] - 丰田车型最高可贷100万元[3] - 卡罗拉车型日供低至72元起,利率3.82%,支持60期还款[3] 增值服务与行业影响 - 提供专属保险服务,覆盖一汽丰田RAV4荣放、皇冠陆放等明星车型[4] - 服务范围包括广汽丰田凯美瑞、汉兰达及雷克萨斯全系[4] - 金融工具是撬动汽车消费潜能的关键杠杆[4] - 汽车金融机构通过创新金融方案促进车市繁荣[4]
新能源车人才缺口上百万,小鹏汽车兑现60天账期政策| 第一财经汽车日评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7-15 08:41
新能源汽车人才供需 - 2025年新能源汽车人才缺口高达上百万 智驾工程师供需比仅为0.38[1] - 长安汽车2026届校招计划将招聘规模提升30%以上 拓展20所以上相关专业高校[1] - 行业通过产教融合构建人才供应链 推动技术壁垒提升和产业链向高附加值服务模式跃迁[1] 供应链账期管理改革 - 小鹏汽车内部启动签署补充协议 将付款账期缩短至60天内[2] - 工信部开通监管窗口受理变相拖延支付等4类问题 推动行业从长账期内卷转向效率竞争[2] - 小鹏汽车以书面形式落实政策 倒逼全行业加速账期透明化改革[2] 零跑汽车产品战略 - 零跑C11中型SUV累计销量突破25万台 成为品牌最受欢迎产品之一[3] - 公司计划将C11打造成中国版卡罗拉 通过持续迭代形成经典产品线[3] - 丰田卡罗拉通过12代车型迭代实现平台化研发 降低成本并提升零部件通用率[3] 混合动力市场发展 - 极氪发布浩瀚-S豪华电混专属架构 基于900V高压混动技术[4] - 极氪9X为首款混动车型 零百加速3.1秒 CLTC纯电续航最高380km 配备5颗激光雷达和双英伟达Thor芯片[4] - 前5个月插混车型市占率首次超越纯电动 累计销量同比增长62% 阿维塔 小鹏 智己等车企纷纷规划混动车型[4] 上汽通用新能源规划 - 别克推出"逍遥"超级融合整车架构 为首个合资品牌针对中国市场的本土化新能源架构[6] - 未来12个月内将推出全新轿车 MPV SUV产品 2025-2027年累计推出10余款新能源产品[6] - 公司规划2026年新能源渗透率达50%以上 2027年超过60%[6]
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用户画像解析
36氪· 2025-05-29 08:23
行业趋势 - 2025年4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突破51%,标志着汽车市场进入"油电并行"新纪元 [1] - 充电桩建设加速与补贴政策落地推动下沉市场渗透,如内蒙古东部县域新能源皮卡通过"柴油加热包"技术解决冬季续航问题 [2] - 北京五环内新能源网约车占比达72%,充电网络密度支撑高频次使用 [6] 消费群体差异 收入与地域 - 上海高端车主家庭年收入超50万元,将高端新能源车视为科技品味与环保理念表达 [2] - 山东乡镇个体商户选择五菱宏光MINI EV,电费比燃油车节省85%,10万元以下微型电动车成为下沉市场"生产力工具" [2] - 深圳中心城区充电桩密度达200台/平方公里,内蒙古东部县域38%消费者因"找不到快充桩"放弃电车 [2] 年龄与性别 - 25-35岁新能源车主占比61%,其中87%认为"车机系统比发动机参数更重要" [3] - 45-55岁男性偏好日系燃油车,车龄超10年的二手车溢价12% [3] - 女性车主在硬派越野领域占比从2020年8%升至2025年23% [3] 职业与价值观 - 义乌小商品市场批发商使用新能源车后议价空间平均多出2%,临沂商贸城新能源渗透率达40% [3] - 高知高收入群体将新能源车减碳数据视为"ESG投资圈层的社交货币" [4] - 医生等职业因专业顾虑选择燃油车,形成"保守阵营" [4] 市场生态 - 极端环境下燃油车仍占主导:西藏阿里地区兰德酷路泽为无人区首选,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接驳大巴98%为燃油车 [6] - 家庭车库出现代际调和现象,如北京家庭同时拥有燃油奥迪A6L和电车极氪001 [6] - 短视频平台"油电之争"话题播放量超50亿次,反映社会关注度 [6] 社会价值观映射 - 年轻群体将汽车视为"可移动智能终端",体现技术乐观主义 [7] - 传统消费者将燃油车视为"工业时代的浪漫遗产" [7] - 下沉市场用户关注"每公里使用成本",体现实用主义哲学 [7] 行业启示 - 汽车工业竞争核心是满足不同群体真实需求,新能源车与燃油车在细分市场各自深耕 [7] - 市场多元共存是成熟标志,如北京望京车库同时停放理想L9、宝马X5、五菱宏光MINI EV等不同定位车型 [7]
全车塑料,没有音响,这就是美国人民的“五菱宏光”?
36氪· 2025-05-14 11:16
核心观点 - Slate Truck是一款在美国生产的紧凑型两座纯电皮卡 补贴后售价低于2万美元(约14万人民币) 通过极简设计和模块化理念实现低成本 主要针对美国低价汽车市场[1][8][10] 产品定位 - 价格定位低于美国市场主流车型 起亚Soul起售价2万美元 丰田卡罗拉/大众捷达等车型起售价超2.3万美元[3] - 目标用户为年收入5万美元的美国家庭 购车成本相当于5个月收入[8] - 采用"我们造 您成就"理念 提供基础车型和丰富改装套件[12] 产品设计 - 尺寸为4435*1793*1760mm 轴距2770mm 属紧凑级车型[8] - 外壳采用聚丙烯复合材料(塑料) 替代传统钢铝材质 降低制造工艺复杂度[12] - 仅提供单一"石板灰"车色 可选500美元贴膜改色服务[10][12] - 内饰极度简化 无中控屏/蓝牙/音响 仅保留仪表盘和空调[23] 性能参数 - 基础版续航240km(EPA标准) 增程套件可提升至384km[26][29] - 搭载150kW后置电机[29] - 保留AEB主动安全功能 未配备智能驾驶系统[32] - 宣称以USNCAP五星安全标准开发[32] 商业模式 - 采用"本体+DLC"销售模式 基础车型预留大量改装接口[12][18] - 官方提供25种初始造型方案 支持用户自主改装前后保/轮毂/中网等部件[18][21] - 支持后斗改装为五座SUV 具备较高可玩性[14][16] 市场前景 - 获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投资 具备资本背书[36] - 类比奇瑞QQ/宏光MINIEV/塔塔Nano 廉价汽车存在持续市场需求[36] - 美国工业产业链成熟度存疑 制造成本高于中国3-5万元区间[32][37]
特斯拉:不要让市场情绪欺骗你,这个周期性业务被严重高估
美股研究社· 2025-03-21 10:48
公司概况 - 特斯拉是市场上最具争议和最受关注的股票之一,属于"七巨头"之一,拥有狂热的投资者追随者 [1] - 公司过去十年表现优异,但估值与传统汽车制造商和高增长科技股脱节 [2] - 77%的收入来自汽车销售,其他业务部门毛利率表现不佳 [2] 财务表现 - 2024年汽车收入同比下降6%至7707亿美元,能源业务收入增长67%至10086亿美元 [3] - 总毛利率从2020年的21%下降至2024年的17.9% [3] - 营业利润率从2022年的16.8%降至2024年的7.2% [3] - 净利润同比下降53%,每股收益下降53% [3] - 自由现金流下降18%至35.84亿美元 [3] 估值分析 - 市盈率117倍,远高于丰田的8倍 [6] - 市销率8倍,丰田不到1倍 [6] - EV/EBITDA为57倍,传统汽车制造商仅为个位数 [6] - 市值接近8000亿美元,是丰田的三倍多 [5] - 估值溢价在汽车行业前所未有 [8] 业务表现 - 汽车市场份额仅为个位数,Model Y全球销量略超丰田卡罗拉 [5] - 能源和储能业务快速增长,但占总收入比例仍小 [18] - 其他业务部门毛利润未显著高于整体业务 [20] - 毛利率从2022年的25.6%降至2024年的17.9% [10] - 营业利润率降至6.2%,低于Mag 7同行 [10] 行业比较 - 利润率或资本回报率未显著优于其他汽车制造商 [9] - 毛利率16.3%与传统汽车制造商相当,远低于Mag 7科技公司 [15] - 是Mag 7中唯一EBITDA未增长的公司 [16] - 自由现金流产生不稳定,而其他Mag 7公司持续增长 [16] 市场表现 - 股价波动极大,3个月内曾上涨100% [4] - 交易基于投资者炒作而非基本面 [5] - 技术分析显示股价已跌破所有支撑位 [24] - 图表形态显示下行风险较大 [22]
独家:大众推这么多车,是不是撞大运?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3-17 15:56
大众集团在华新能源战略布局 - 大众集团与上汽集团宣布到2030年推出18款新车型,其中15款专为中国市场开发,包括2026年起基于CMP平台的2款紧凑级纯电、3款插混、2款增程车型 [5] - 一汽-大众将从2026年起推出11款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新车型,包括6款纯电、2款插混、2款增程和1款燃油车,到2030年共推出20款全新车型 [5][8] - 捷达品牌将推出首款纯电车型,价格下探至10万元以下,采用一汽-大众SOA电子电气架构而非大众集团CEA架构 [8][9] 产品平台与技术架构 - 一汽-大众6款纯电车型包括:2款CMP平台A级车、2款未来先进平台B级车、1款MEB平台A级车、1款捷达品牌A级车 [10][14] - 插混车型基于CMP平台开发,增程车型基于未来先进平台,均采用CEA电子电气架构 [10][14] - CMP平台成本比MEB平台低40%,将显著影响终端定价策略 [21] - CEA架构由大众中国研发中心和CARIAD中国联合开发,已实现从A级到B级车的平台扩展 [15] 市场战略与目标 - 大众中国目标2030年获得15%市场份额,年销量达350万辆,其中新能源销量目标263-280万辆 [21] - 产品布局覆盖10万元以下至30万元各价格区间,包括纯电、插混和增程全技术路线 [18][19] - 采用多车型组合战略而非依赖单一爆款,以降低风险并实现规模化目标 [21] - 南北大众将保持部分双车战略,但外造型会有明显差异 [21] 合资企业分工 - 大众中国主要依靠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两家合资公司,大众安徽作为产品线补充 [22] - 上汽大众合资期限延长至2040年,一汽-大众合约至2041年 [12] - 大众集团向合资公司下放了部分研发权,特别是在插混、增程和捷达品牌产品上 [9] 产品竞争力要素 - 新车型将搭载大众中国最新智舱和智驾技术,接近行业第一梯队水平 [18] - 上海车展将展示基于CMP平台的原型车和首款增程车型 [21] - 产品命名策略尚未最终确定,可能沿用ID系列或启用新序列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