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与夜之恋》

搜索文档
买一天男友:Cos委托与年轻人的情感困局
36氪· 2025-09-18 03:45
行业概述 - 一种名为"Cos委托"的新型情感消费模式正在年轻女性中兴起 单主们付费聘请Coser扮演二次元游戏中的恋人进行线下约会[1] - 该模式通过还原角色外形 性格和言行举止 将乙女游戏中的二次元男主角带到现实世界 为单主营造完美的被爱体验[1] - 服务定价从300元到2000元不等 高端委托可达5000元 服务时长一般为6-8小时[9] 市场需求 - 主要客群为18-30岁女性 30岁以上单主较少 因为大部分已婚已育[8] - 单主分为两类:希望二次元恋人来到身边陪伴(占比更大) 和想要与角色拍摄照片[8] - 2022年中国人民大学调研显示 成本影响是抑制青年婚恋意愿的突出因素[20] 服务提供 - 委托老师需要在外形上高度还原角色 包括穿17-20cm增高鞋垫[11] 使用特殊化妆技术改变眼型[12] 和通过修容打造高挺鼻梁[12] - 情绪价值提供是关键 需要比正常恋爱更关注细节 时时刻刻察言观色[16] - 常见约会项目包括画室作画 烘焙蛋糕 试穿婚纱和制作情侣戒指等恋爱感强的活动[19] 消费规模 - 典型单次委托价格区间为300-2000元 高端服务可达5000元[9] - 有单主在过去三年花费超过10万元进行委托约会[9] - 存在买断模式 年费可达10000-50000元[31] 运营挑战 - "掉皮"问题普遍存在 包括外形不符和性格OOC(偏离角色设定)[26] - 性别安全焦虑突出 大部分单主拒绝男性委托老师[29] - 约会结束后存在戒断反应 单主难以从梦境中醒来[34] 社会意义 - 华东政法大学研究指出 该模式重新构造了新的关系模式 排除异性参与又将异性身体气质作为亲密关系主要内容[21] - 单主可在相对真空环境中享受甜蜜约会 无需考虑住房 医疗 养育等现实压力[21] - 帮助部分单主获得生的希望 重新确认自我存在意义[17]
国乙“哑巴新郎”扩列,谁夺走了纸片人的“声带”
36氪· 2025-09-15 00:23
配音演员行业变化 - 配音演员与游戏厂商合作关系从稳定转向脆弱 配音工作曾被视为养老保险 只要私德无问题可工作至游戏关服 但现仅签合同只是开始[2][7] - 玩家对配音演员业务能力要求提高 对不贴合角色或出现低级错误的配音采取抵制行动 如《守望先锋》新英雄无漾配音引发玩家质疑并最终换人[7][9][11] - 配音演员因病或心理压力导致业务能力下滑 如吴磊因健康问题配音质量下降 玩家指出吞音破音等低级错误 最终被更换[1][15][17] 厂商应对策略 - 厂商采取隐藏配音演员身份策略 如《世界之外》《恋与深空》等新游不公开CV信息 通过保密条款约束相关信息披露[26] - 厂商引入AI技术作为替代方案 如《未定事件簿》使用逆熵技术合成原CV声音 《Whispers from the Star》使用AI实时生成角色回应[32] - 厂商通过玩家投票选择新配音演员 如《恋与制作人》提供五位CV试音由玩家投票 并决定未来不公开CV名字[28] 成本与行业影响 - 配音演员报价按句收费 价格区间为100-500元 豪华CV阵容成本较高 厂商在流水下降时考虑降本增效 如《闪耀暖暖》尝试换人但因玩家反对失败[22][24] - 厂商在合同中增加声音采集条款 为AI技术应用做准备 但部分配音演员抵制 如冯骏骅因未获AI相关条款回应终止与《王者荣耀》合作[20][21] - 换角成功案例多见于受众广泛的游戏类型 如《守望先锋》《王者荣耀》 而情感属性强的乙游换角需要更长时间磨合 如《光与夜之恋》更换陆沉CV耗时半年[13][28]
配音演员的“铁饭碗”,不铁了
虎嗅· 2025-09-14 13:42
配音演员行业动态 - 《恋与制作人》宣布与配音演员吴磊结束合作关系 玩家反应积极 [1] - 《光与夜之恋》玩家要求更换同一配音演员吴磊 [2] - 吴磊曾与赵路、夏磊、阿杰等并称为“国乙老公” 体现其行业地位与受欢迎程度 [3] 厂商更换配音演员的挑战 - 更换配音演员涉及大量物料替换及玩家接受度问题 [4] - 厂商因配音演员个人问题导致品牌商誉受损时不得不换角 [4] - 配音演员接乙游工作曾被戏称为“养老保险” 但现此模式正在失灵 [7][12] 近期配音演员换角案例 - 《守望先锋》新英雄无漾的配音演员赵洋因声线与角色不贴合及出现破音、吞字等问题引发玩家质疑 最终被更换为马正阳 [13][14][15] - 《王者荣耀》新英雄孙权原配音鹿喑因声线偏阴骘与角色“沉稳内敛”定位不符引发争议 最终被更换为马正阳 [17][18][19] - 吴磊在《恋与制作人》中配音的李泽言出现吞音、破音等业务能力问题 玩家指出其声音状态明显下滑 [21][22][24] 玩家与行业标准变化 - 玩家对配音演员业务能力有更高衡量标准 不再照单全收 [20] - 部分玩家认为吴磊因看不起乙游品类而消极配音 另一部分认为其因病导致声带状态不稳 [25][26] - 配音演员从幕后走向台前 出现身份及自我定位模糊问题 导致私德塌房风险 [29] 厂商与配音演员关系演变 - 厂商在合同中增加“同意声音采集”条款 以应对AI技术发展及人的不可控性 [32] - 配音演员冯骏骅因《王者荣耀》要求新皮肤试音六句及未回应AI相关条款补充要求而终止合作 [33][34] - 游戏进入生命周期中后期 厂商面临是否继续维持豪华配音阵容的投入决策 [35] 配音演员报价与成本 - 配音演员按句收费 价格区间为100元至500元每句 [37] - 部分知名配音演员报价示例:陈奕雯13500元(10句)+405元每句 张太康13500元(10句)+675元每句 [38] 行业应对策略 - 厂商选择不公开配音演员名单 如《世界之外》《恋与深空》《无限暖暖》《燕云十六声》等新游 [41] - 不同厂商对配音演员约束力不同 有的严格执行保密条款 有的允许配音演员自行认领角色 [42] - 《恋与制作人》将新配音选择权交给玩家 提供五位配音演员试音由玩家投票 并宣布未来不公开配音演员名字 [45] AI技术在配音领域的应用 - 玩家对AI配音存在情感接受度、技术真实性及授权问题担忧 [49] - 《Whispers from the Star》使用AI实时解析玩家语音并生成角色回应 被用作英语陪练 [52] - 《沙威玛传奇》使用AI配音获得玩家容忍 但手游厂商使用可能被视为偷懒 [53] - AI技术介入被视为行业大势所趋 无法阻碍其发展 [55]
中国二次元市场5年翻番,原创IP崛起
日经中文网· 2025-08-10 00:33
中国二次元市场增长 - 2024年中国二次元市场规模达12万亿日元(约5805亿元),较2019年翻倍 [1] - 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将扩大至834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显著 [9] - 本土IP崛起,如《崩坏:星穹铁道》《恋与深空》等成为热门 [5][12] 本土IP发展 - 中国原创IP《哪吒》系列动画电影票房超154亿元,创历史纪录 [12] - 游戏《黑神话:悟空》成为爆款,显示本土IP制作能力提升 [12] - 二手交易平台闲鱼数据显示,本土IP《恋与深空》《第五人格》占据热门榜单前两名 [12][15] 行业活动与参与 - BiliBili World活动3天吸引30万人次,门票35秒售罄,会场面积扩大至24万平方米 [8] - 索尼、罗森、佳能等日企积极参展,瞄准二次元粉丝消费力 [8][10] - 活动内容涵盖IP展示、周边销售及Cosplay互动,反映市场活跃度 [6][8] 政策支持与消费趋势 - 中国国务院3月发布政策支持原创IP开发,推动动漫、游戏及衍生品消费 [14] - 上海市推出IP振兴旅游政策,强化本土IP开发与商业化 [14] - "情绪价值消费"增长,周边商品和内容体验驱动市场扩张 [9] 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二次元用户超5亿,内需市场为本土IP全球化提供基础 [15] - 日本IP如《排球少年!!》《鬼灭之刃》仍具影响力,但本土IP占比提升 [8][12][15] - 网易、Bilibili等公司主导热门IP,行业集中度较高 [1][12]
女玩家情感投入反遭套路?多款头部乙游频发大规模投诉
观察者网· 2025-08-07 11:09
核心事件概述 - 叠纸游戏《恋与深空》因新活动宣传PV技能展示与实装效果不符引发大规模玩家投诉 包括联名发律师函和微博热搜讨论量达2.4万 [1] - 网易游戏《世界之外》因代币涨价未提前告知及卡池质量未同步提升引发玩家集体投诉 总涉诉金额578万元 [10][12] 投诉数据统计 - 《世界之外》和《恋与深空》两款游戏玩家投诉占近一年乙女游戏总投诉的90% [1] - 《世界之外》投诉占比66.23% 《恋与深空》投诉占比23.94% 其余游戏合计不足10% [2] - 《恋与深空》在7月29日至31日3天内投诉量超1500条 [2] - 《世界之外》在7月23日至24日收到有效投诉3251件 [10] 用户群体特征 - 投诉玩家中女性用户占比均超98% 《世界之外》为98.66% 《恋与深空》为98.65% [4][10] - 00后玩家是投诉主力 《世界之外》占比78.82% 《恋与深空》占比64.65% [4][10] - 投诉集中城市为上海 广州和北京 [10] 具体投诉问题 - 《恋与深空》被指虚假宣传 玩家反映PV展示技能机制未在实机体现 例如玩家花费1461元抽卡后发现战斗体验差 [4] - 《世界之外》代币抽卡价格从300涨至400未提前告知 且卡池质量未同步提升 玩家认为价格与质量失衡 [10][12] - 投诉焦点包括未成年人充值 虚假宣传 游戏设定争议和退款纠纷 [4] 公司回应与影响 - 《恋与深空》客服回应"实际效果以游戏内为准" 玩家感觉投诉无门 [4][6] - 《世界之外》官方承认"想赚钱"并称涨价已确定 引发玩家制作恶搞图出圈 [12][14] - 两款游戏均登上微博热搜 《世界之外》相关话题被称"史诗级公关" [12][14] 行业层面分析 - 乙女游戏女性玩家易产生情感依赖 但复杂抽卡机制和充值策略让玩家感觉被套路 [14] - 行业被指追求流水同时忽视玩家知情权和消费权益 缺乏透明度和公正性 [14]
十几万买谷,与一分钟安慰:我只是在接住自己
36氪· 2025-08-06 07:27
核心观点 - 年轻消费群体为二次元角色、地下偶像和乙女游戏投入大量资金 以获取情绪支持、关系回应和自我重建 在现实压力下通过消费建立情感喘息空间 [1][2] 二次元周边消费(谷子经济) - 00后消费者在二次元周边投入超10万元 其中单个徽章类制品(吧唧)价格约30元 购买时通常需捆绑冷门角色 单次消费可达2000元以上 [3][6][7] - 消费行为包括购买复数制品(同款商品10-20个)和包尾(all in整盒) 用于拍照摆造型或制作痛包 但实际使用率低 多数制品长期存放未拆箱 [6][7][10] - 购买动机主要为缓解焦虑和提供工作动力 但快乐转瞬即逝 易导致报复性消费 行业存在团长跑路和资金链断裂风险 [11][12] 地下偶像产业 - 地下偶像特典券价格80-100元/张 单场最高消费1500元 年度总支出约4-5万元 演出门票价格区间为几十元至100多元 [16][23] - 特典会提供一对一互动(每分钟半聊天、拍拍立得) 偶像通过画蛋糕、送礼物(如小桌扇、减压玩具)提供情绪价值 粉丝可获得生日祝福和微博互动 [13][16][18] - 现场打Call文化帮助压力发泄 粉丝通过代切(代排队)、切奇饭(合影聚餐)形成社交圈 覆盖单身男性、已婚女性等多类人群 [16][22][23] 乙女游戏市场 - 乙女游戏主要消费点为抽卡养成 玩家采用打赏制消费(如单次充值100元) 总投入约1万元 卡牌剧情提供恋爱模拟和情感支持 [28][32][39] - 游戏功能包括电话互动(如"别太累了"语音)、捏脸系统(提升外表自信)和剧情选择(练习攻击性表达) 促进自我效能感和现实行为改变 [28][34][38] - 消费者从虚拟角色中学习亲密关系处理 并将自我关怀意识内化 部分用户因游戏开始现实恋爱且改善家庭关系 [32][33][39] 消费行为特征 - 消费者在外卖(30元觉得贵)与精神消费间优先选择后者 通过兼职(陪玩收入日数百元)、写作等方式覆盖支出 拒绝借贷消费 [7][10][12] - 精神消费被视作必要支出 包括心理学课程(投入3000-4000元)和游戏消费 在记账中优先级超过物质消费 [39][40] - 消费动机源于现实社交缺失(如朋友情感纽带弱、家庭认可压力) 通过虚拟关系规避人际试探阶段 获得确定性回应 [6][24][32]
鸿蒙游戏亮相ChinaJoy:带来碰一碰、声控等创新玩法
凤凰网· 2025-08-01 13:33
鸿蒙游戏技术展示 - 华为游戏中心携超过50款鸿蒙原生游戏亮相ChinaJoy,重点展示鸿蒙系统在游戏交互与体验方面的技术突破 [1] - 鸿蒙游戏展区面积达1000平方米,《王者荣耀》与《光与夜之恋》占据核心展台 [1] - 《王者荣耀》鸿蒙版基于方舟引擎深度优化,跟手性比上一代提升21% [1] 全场景游戏体验 - 问界M9鸿蒙座舱展示智慧屏星闪悬浮触控手柄,大幅提升大屏游戏操作跟手性 [1] - "碰一碰"技术高频应用:《暴吵萌厨》实现秒组队,《NBA巅峰对决》10秒传输1GB资源包 [1] - 断网状态下《多乐掼蛋》《飞行棋大作战》支持本地联机对战,《三国杀》推出声控操作系统 [1] 性能与功能优化 - 《NBA巅峰对决》游戏启动速度缩短至3秒左右,后台资源预下载技术避免更新等待 [2] - 小艺游戏助手新增AI智能问答、智能来电屏蔽功能,通过系统级入口推送游戏动态 [2]
她花几十万“购买”爱情:重氪、梦稿,乙游背后的情绪产业链
南方都市报· 2025-07-28 03:08
乙女游戏市场概况 - 乙女游戏专为女性玩家设计,核心玩法围绕女性与男性角色剧情互动,源自上世纪90年代日本恋爱模拟游戏[2] - 2024年中国女性向游戏市场规模达80亿元,同比激增124.1%,增速显著高于整体市场[6] - 截至2025年,中国女性游戏玩家数量突破3亿,占整体用户48%-50%,在乙女恋爱、换装养成等细分领域占比超70%[6] 头部产品表现 - 《恋与深空》2024年总流水58.7亿元,数度登顶iOS畅销总榜,表现远超《第五人格》《原神》等知名游戏[5] - 《世界之外》2024年总流水12.8亿,《光与夜之恋》10.2亿,《如鸢》6.55亿[5] - 2025年上半年,《恋与深空》IOS端收入约6.4亿元,《光与夜之恋》《世界之外》IOS收入分别约1.2亿和1.1亿元[6] 玩家消费行为 - 重氪玩家单月充值金额可达万元以上,小型活动期保持三五千元额度,部分玩家年消费超16万元[1][3] - 玩家偏好为角色外观定制、深度剧情解锁及虚拟社交道具付费,消费逻辑倒逼厂商强化内容迭代[6] - 典型玩家会集齐所有卡牌并将卡片叠满至最高等级,高牵绊度可解锁朋友圈互动、短信或视频电话等专属内容[3] 产业链延伸 - 玩家热情延伸至线下周边消费,包括IP联名服饰、BJD玩偶、Cosplay装备等,形成"谷子"经济[8] - 2025年618购物节淘宝天猫潮玩成交榜TOP20中,女性向游戏品牌占据5席[9] - 国内现存潮玩相关企业2.36万家,2024年新注册企业9129家同比增长30.23%,2025年上半年新注册5491家同比增长41.08%[9] 新兴服务赛道 - Cos委托服务客单价500-700元,从业者需精准还原角色并满足单主个性化需求,形成完整服务链条[10][12] - 梦稿画师帮助玩家实现与角色互动的二维创作,知名画师档期排至数月后,部分需求达万元级[13][14] - 商场通过角色生日应援、主题布展打造"痛楼"场景,游戏主题IP快闪占部分商场整体IP活动超30%[15][18] 行业特征与趋势 - 乙游具备高沉浸情感投射、主权掌控感和社群化身份认同三大核心特征[5] - 行业从早期"纸片人老公"恋爱风发展为融合科幻、职场、历史等多元类型的成熟赛道[4] - 形成"内容-衍生品-线下活动"完整生态,技术模糊虚实界限,叙事赋予女性主权,社群放大情感价值[19][20]
玩恋爱游戏的女孩,在相亲局里找平衡
36氪· 2025-07-16 12:53
乙女游戏行业分析 - 《恋与深空》推出4.0版本"于深空见证的",主打婚礼主题卡池活动,结合高拟真陪伴功能如"陪你睡觉""语音唤名",并通过官媒联动、人气歌手合作及全球线下展会强化沉浸感 [2] - 游戏通过白纱、鲜花等视觉元素及剧情设定(如"假扮婚礼策划师")传递具象化恋爱体验,部分玩家称其为"梦中的婚礼" [2][4] 用户行为与市场需求 - 核心用户群体为20-30岁女性,部分玩家因现实婚恋压力(如相亲中的条件评估、家庭催婚)在乙女游戏中寻求理想化情感补偿 [5][6][7] - 玩家消费行为活跃:主流国产乙女游戏(如《恋与制作人》《未定事件簿》《光与夜之恋》)新主线或限定卡池上线时,用户会第一时间参与并付费 [6] - 沉浸式玩法需求分化:部分用户偏好陪睡语音、花样手帐等功能,另一部分用户更关注游戏附属工具(如经期记录、便签)的实用性 [16][17] 产品生态与衍生经济 - 乙女游戏衍生同人创作生态活跃,包括同人文、应援海报设计及线下活动(如角色应援),部分创作者通过高频更新积累粉丝并形成圈层协作 [16] - 周边商品市场繁荣:玩家会购买角色形象娃娃、挂件等周边产品,用于现实情感陪伴,形成稳定的衍生品消费需求 [18][20] 社会文化影响 - 乙女游戏内容成为部分用户对抗现实婚恋焦虑的精神出口,例如通过角色台词(如陆沉引用《仲夏夜之梦》)缓解自我否定情绪 [12][14] - 游戏内理想恋爱剧本与现实婚恋逻辑的冲突,促使部分用户重新定义婚姻标准(如要求"独生子女优先""财产结构清晰")或选择不婚 [17][21]
从BW2025,看乙游如何收割女性玩家
36氪· 2025-07-15 04:15
行业动态 - 乙女游戏行业通过线下漫展活动为女性玩家提供沉浸式体验,强化玩家忠诚度和群体凝聚力 [3][9] - 三大头部乙女游戏《恋与深空》《世界之外》《光与夜之恋》在BW2025展会采用差异化互动形式,均聚焦"造梦"核心逻辑 [4][6][8] - 线下漫展成为乙女游戏厂商收割玩家情绪价值的重要场景,通过角色具象化实现二次元与三次元的连接 [12] 公司表现 - 《恋与深空》以"深空见证,以爱起誓"主题活动打造婚礼场景,使用鲜花布置展台并设计婚庆团队角色扮演,沉浸感获玩家高度评价 [4][6] - 《世界之外》放弃角色COS形式,采用红毯豪车复刻游戏内"荣耀之路"活动,让女性玩家成为展台主角 [6] - 《光与夜之恋》创新采用专业手模互动形式,通过手势动作传递角色性格,规避COSER塌房风险 [8] 用户行为 - 乙游玩家在漫展后出现显著戒断反应,反映沉浸式体验对情绪价值的深度满足 [3][9] - 《恋与深空》玩家与夏以昼COSER形成双向情感互动,现场出现自发关怀行为(让座、送风等) [10] - 玩家通过社媒提前策划参展穿搭,《世界之外》红毯活动激发用户UGC传播 [6] 产品策略 - 角色COS委托成为乙女游戏线下活动核心,夏以昼案例显示优秀COSER可提升30%新玩家入坑率 [10][12] - 展台设计紧密配合游戏版本更新,如《恋与深空》4.0婚卡主题与婚礼场景100%联动 [4][6] - 互动形式创新规避行业风险,《光与夜之恋》手模方案既保留幻想空间又降低运营风险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