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现制茶饮
icon
搜索文档
沪上阿姨港股上市募2.73亿港元首日涨40% 去年营收降
中国经济网· 2025-05-08 08:39
上市表现 - 公司于5月8日在港交所上市,开盘报190.60港元,收盘报158.40港元,涨幅40.03% [1] - 最终发售价为113.12港元,所得款项总额为272.8百万港元,扣除上市开支后净额为195.0百万港元 [1][2] - 全球发售股份数目为2,411,340股H股,其中香港和国际发售股份各为1,205,670股H股 [1]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21.99亿元、33.48亿元和32.85亿元 [3] - 同期年内溢利分别为1.49亿元、3.88亿元和3.29亿元 [3] - 经调整年内溢利(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分别为1.54亿元、4.16亿元和4.18亿元 [3][4] - 经调整净利率从2022年的7.0%提升至2023年的12.4%和2024年的12.7% [4]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2.68亿元、5.93亿元和4.21亿元 [4][5] 资金用途 - 所得款项净额将用于提升数字化能力、研发提高原材料质量、丰富产品种类、升级设备机器 [2] - 资金将用于加强供应链能力,包括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及分销 [2] - 部分资金将用于提升品牌势能、扩张门店网络、投资营销活动及营运资金 [2] 行业地位 - 公司是中国现制饮品企业,经营现制茶饮店网络 [2] - 根据灼识咨询,截至2022年及2023年12月31日,公司分别经营中国第五及第四大的现制茶饮店网络 [2] 承销团队 - 联席保荐人、整体协调人、联席全球协调人、联席账簿管理人及联席牵头经办人为中信证券(香港)、海通国际证券、东方证券(香港) [2] - 联席账簿管理人及联席牵头经办人包括工银国际证券、招商证券(香港)、民银证券、万基证券、东吴证券国际经纪、老虎证券(香港)环球 [2]
沪上阿姨爆火,上市首日高开超68%!获3616.83倍认购,人气仅次于“雪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8 03:05
上市表现 - 公司于5月8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最终发售价为每股113.12港元 [1] - 上市首日高开超68% [1] 截至10时10分涨幅达51.17% 股价报171港元/股 总市值达179亿港元 [2] - 暗盘交易表现强劲 5月7日暗盘高开涨超60% 盘中最高飙升66%至188港元 最终收涨62%报183.30港元 成交额7584万港元 [5] 市场认购情况 - 香港公开发售获3616.83倍认购 国际发售获2.57倍认购 [3][4] - 成为港股茶饮新股中认购倍数第二高的企业 仅次于蜜雪集团的5258倍认购倍数 [4] - 全球发售净筹约1.95亿港元 香港公开发售股份数量为120.57万股 国际发售股份数量为120.57万股 [3] 行业地位与业务模式 - 公司成为中国第六家上市茶饮品牌 其他五家分别为蜜雪集团、古茗、霸王茶姬、奈雪的茶和茶百道 [3] - 位列中国前五大现制茶饮店品牌 主打中价茶市场 [3] - 采用加盟业务模式 99.7%门店为加盟商经营 [3] - 战略性聚焦下沉市场 50.5%门店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 [3] - 截至2024年底门店总数达9176间 2024年GMV超过107亿元 [3]
港股餐饮IPO热潮:沪上阿姨、绿茶餐厅聆讯通过,2025年哪些品牌将接力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5-07 09:21
沪上阿姨港股上市进展 - 沪上阿姨已通过港交所聆讯并于4月23日提交聆讯后招股书 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海通国际及东方证券(国际)[2] - 公司成立于2013年 截至2025年4月18日门店总数达9,367家 覆盖全国所有直辖市及300多个城市 按城市覆盖率计算为中国中价现制茶饮市场覆盖最广品牌[4]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1.99亿元、33.48亿元、32.85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从1.54亿元增至4.18亿元[4] - IPO募集资金将用于数字化升级与产品研发、供应链强化、门店网络扩张及品牌营销、补充营运资金[4] 绿茶集团港股上市动态 - 绿茶集团同日通过港交所聆讯 花旗与招银国际担任保荐人[5] - 公司2008年创立于杭州 截至2024年4月14日门店达489家 覆盖中国内地21个省份及香港地区 按门店数量和收入计算分别位列行业第三和第四[7] - 2022-2024年营收从23.75亿元增长至38.38亿元 净利润由0.17亿元大幅提升至3.50亿元[7] - 募资计划包括扩展餐厅网络、建设中央食材加工设施、升级IT系统、补充营运资金[7] 港股食品餐饮上市企业盘点 - 2025年3月3日上市企业打破新茶饮"上市即破发"魔咒 首日市值超千亿港元 成为全球最大现制饮品企业 门店超4.6万家覆盖11国 2024年终端零售额约583亿元[10] - 2025年2月12日上市企业定位中国最大大众现制茶饮品牌(10~20元价格带) 门店超9000家 下沉市场渗透率80%[12] - 2024年12月20日上市企业定位新徽菜连锁 客单价50~70元 直营门店663家[14] - 2024年4月23日上市企业主打鲜果茶[16] - 2023年11月2日上市企业提供火锅烧烤食材零售服务 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18] - 其他已上市企业包括奈雪的茶、海底捞、九毛九集团、呷哺呷哺、百胜中国、周黑鸭、颐海国际等[18] - 2025年1月老乡鸡转战港股递表 4月15日遇见小面递交上市申请 安井食品也在港股IPO申请中[18] 食品餐饮行业港股热现象 - A股对餐饮企业上市审核持续收紧 持续盈利能力和食品安全合规性成为关键门槛 导致IPO通过率大幅降低[18] - 2023年老娘舅、老乡鸡、德州扒鸡等终止A股IPO 原计划募资总额超27亿元 老乡鸡因员工社保问题引发争议 德州扒鸡因区域性品牌成长性存疑遭问询[20] - 港股对餐饮企业盈利要求更灵活 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 更看重规模增长和市场占有率等长期指标 例如古茗2024年港股上市凭借近万家门店和下沉市场渗透率超80%获得35倍PE估值[20] - 港股投资者对"万店模型"和"全球化扩张"等战略叙事接受度较高 例如蜜雪冰城招股书提及海外门店突破1000家并计划加速东南亚布局[20] - 港交所正研究降低筹资门槛和优化治理结构以吸引更多内地消费企业赴港上市[20]
二线茶饮品牌逆袭:沪上阿姨凭什么冲击港股?
搜狐财经· 2025-04-29 19:02
文章核心观点 - 沪上阿姨发布港股上市公告,此次上市标志新茶饮行业资本化进程进入新阶段,其港股表现将成观察资本市场对茶饮赛道估值态度的重要风向标,上市有双重战略意义,但也面临一些挑战,IPO认购和首日股价走势或影响后续茶饮品牌上市计划 [1][2] 公司情况 - 4月28日早间沪上阿姨正式发布港股上市公告,计划全球发售约241万股H股,发行价格区间为每股95.57港元至113.12港元,按发行价中位数计算,本次IPO预计募集资金超27亿港元,公司市值有望突破300亿港元 [1] - 发行设有15%的超额配售权,最终发行规模可能扩大至约277万股,5月6日确定最终发行价,5月8日正式登陆港交所主板交易,股票代码为“2589” [1] - 发行价格下限对应2023年市盈率约35倍,上限接近40倍,高于传统餐饮企业,相较于已上市同类茶饮品牌保持适度折让 [1] - 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保持在40%以上,门店总数已突破6000家,在下沉市场渗透率突出 [2] 行业情况 - 茶饮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同质化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食品安全管控等挑战依然存在 [1][2] - 沪上阿姨是继奈雪的茶之后第二家独立上市的现制茶饮品牌,其上市标志新茶饮行业资本化进程进入新阶段 [2] 战略意义 - 沪上阿姨此时启动IPO可借助资本力量加速门店扩张和数字化建设,巩固在二三四线城市的领先优势,也为后续可能的行业并购整合储备弹药 [2]
超额认购超500倍!港股,沪上阿姨来了
券商中国· 2025-04-29 15:05
超额认购超500倍 4月28日至5月2日,是沪上阿姨此次港股上市的招股期。按照计划,该公司将于5月6日公布中签结果,5月7日 下午启动暗盘撮合,并于5月8日如约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交易。 尽管目前招股仅进行了两天时间,但捷利交易宝数据显示,截至4月29日18点23分,沪上阿姨网上发行部分已 获得近139亿港元孖展融资,超额认购509倍!按照这一趋势预测,沪上阿姨最终网上发行认购倍数或将超过 1000倍。 可供参考的是,此前在港股上市的四大茶饮品牌中,除大热的蜜雪集团IPO网上认购倍数达到了5258倍外,奈 雪、古茗和茶百道分别为432倍、195倍和0.5倍。换言之,沪上阿姨或将成为仅次于蜜雪集团的人气茶饮新 股。 在上述139亿港元的孖展额度中,富途证券贡献了76.64亿港元,其次是辉立证券和老虎国际,分别为20亿港元 和18.15亿港元。事实上,受香港证监会新的指引规则影响,券商此次为沪上阿姨提供打新的融资杠杆最高仅 继2月古茗、3月蜜雪集团、4月霸王茶姬之后,5月资本市场将迎来又一家上市茶饮。 按照计划,沪上阿姨将于5月8日正式在港交所挂牌,成为第六家上市茶饮。自4月28日启动招股后,投资者对 沪上阿姨的打新 ...
奈雪的茶回应“通知能喝奶茶就不要喝水”:我们搞笑的!去年亏损9亿元…
北京商报· 2025-04-29 11:53
奈雪的茶门店宣传争议 - 奈雪的茶(玖隆茂店)在小红书发布《重要通知》称"能喝奶茶就不要喝水"引发争议 [2] - 通知内容被指误导消费者 网友批评"喝出毛病第一个找他" [4][5] - 门店工作人员证实通知为店长个人行为 已撤下并删除相关帖文 [6] - 店长回应称只是模仿网络热梗 无特殊引导意图 [6] 奈雪的茶2024年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收入49.21亿元 同比下降4.7% [8] - 现制茶饮营收33.88亿元 烘焙产品5.28亿元 瓶装饮料2.93亿元 [8] - 经调整净利润由2023年盈利2090万元转为2024年亏损9.19亿元 [9] - 业绩下滑原因包括消费市场疲软 线下人流量未完全恢复 行业竞争加剧 [9] 公司门店扩张情况 - 截至2024年底门店总数达1798家 新增143家 [9] - 其中直营门店1453家 加盟门店345家 [9] - 2025年计划探索更多店型以适应不同消费场景 提升市场占有率 [9]
沪上阿姨启动港股IPO:下沉市场扩张驱动高增长,募资强化供应链布局
环球网· 2025-04-29 06:07
文章核心观点 沪上阿姨4月28日开启招股计划在港交所上市,引入两家基石投资者,其门店数量多且依赖加盟业务,重点布局下沉市场,有望在行业分化中突围,上市后计划提升供应链效率与产品质量 [1][3] 公司情况 - 4月28日正式开启招股,计划全球发售241.134万股H股,其中香港发售24.114万股,国际发售217.02万股,另设15%超额配股权,发售价区间为95.57港元至113.12港元,每手30股,预计5月8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1] - 引入盈峰控股与华置两家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921.55万美元(约7149万港元) [3] - 截至2023年末,以9176家门店位列中国现制茶饮行业第四,北方中价现制茶饮品牌中排名第一,门店覆盖全国300余个城市,99.7%为加盟店,收入高度依赖加盟业务,涵盖食材、设备及服务销售 [3] - 重点布局下沉市场,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近半,该区域2023至2028年GMV增速预期最快 [3] - 2024年GMV总额达107亿元,同比增长10%,单店平均GMV下降至140万元(2023年为160万元),毛利率由30.4%提升至31.3% [3] - 赴港上市计划进一步投资数字化工具与智能制造设备,提升供应链效率与产品质量 [3] 行业情况 - 2025年茶饮行业终端价格战趋缓,头部品牌或将加速扩张,弱势品牌则面临关店风险 [3]
全球贸易格局变动下,中餐出海面临哪些变与机?
第一财经· 2025-04-28 12:26
全球贸易格局变动与中国企业出海 - 当前世界贸易格局面临挑战,但中国企业正通过互联网平台和服务自信地"走出去"[1][2] - 全球贸易挑战反而促使其他国家与中国加强连接,为中国与韩国、日本、东南亚及欧洲深化合作创造机会[4] - 中国产能和供应链出海趋势明显,这是提升全球供应链体系影响力的内在需求[4] 中国餐饮业出海现状与趋势 - 东南亚成为中国餐饮出海首选,34.8%品牌选择东南亚作为首站[5] - 新加坡因其96亿美元餐饮市场规模和74%华裔人口成为中餐品牌出海重要跳板[5] - 海外中国餐饮门店已近70万家,市场规模达3万亿元,预计将持续增长[5] - 中国饮品品牌如蜜雪冰城、霸王茶姬、喜茶等纷纷选择东南亚作为出海首站[5] 餐饮出海驱动因素 - 中国消费市场难以迅速扩大,促使企业通过产能和供应链出海创造价值[7]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2024年商务部等九部门两次发文鼓励餐饮企业开拓海外市场[7] - 海外消费者对中餐接受度提升,东南亚中餐门店从2022年2000家增至2024年6100多家[7] - 中国出境游恢复至1.46亿人次,东南亚等周边目的地保持高热度为中餐出海带来客流[7] 餐饮出海细分赛道表现 - 火锅、现制茶饮已完成海外市场教育,蜜雪冰城海外门店突破4000家[7] - 中式正餐成为出海新力量,但受制于重门店模型,海外直营门店多在10家以下[7] - 高端餐饮出海表现亮眼,2025年黑珍珠境外榜单中传统或融合中餐占比升至41%[8][9] 餐饮品牌国际化策略 - 部分品牌加强本土化策略,从产品、口味、环境等方面创新迎合当地消费者[9] - 采用"线上+线下"双轨传播策略,线上社交媒体推广,线下与当地代言人合作[9] - 黑珍珠榜单助力品牌提升认知度,上榜餐厅日均访问量增长超86%[10] 平台赋能与数字化发展 - 美团黑珍珠覆盖海外6城114家餐厅30种菜系,成为跨境美食指引[10] - 平台积累26.7亿用户评价,2024年超85%用户在春节前查询海外黑珍珠餐厅[10] - 未来将发布AI Agent提供跨境行程规划、餐厅智能预订等个性化服务[11]
港股IPO周报:纳芯微等多家A股公司递表 钧达股份通过上市聆讯
新浪财经· 2025-04-27 04:19
港股新股资讯概览 - 本周共有8家公司递表,3家公司通过聆讯,1家公司招股 [3] 递表公司详情 德镁医药有限公司 - 专业聚焦皮肤健康的创新型医药企业,在中国创新药企业中皮肤疾病适应症数量排名首位,2024年皮肤处方药收入排名首位 [4]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84亿元、4.73亿元、6.18亿元人民币,年内亏损分别为5517.1万元、470.3万元、1.06亿元人民币 [4] 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新能源材料公司,专注于新能源电池材料和新能源金属产品,向2024年全球出货量排名前十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供货 [4]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03.44亿、342.73亿、402.2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分别为15.39亿、21.00亿、17.88亿元人民币 [4] 和辉光电 - 全球领先的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制造商,2022-2024年累计销售量全球中大尺寸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制造商第二名,中国第一名 [5]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41.91亿元、30.38亿元、49.58亿元人民币,年内亏损及综合亏损总额分别为16.02亿元、32.44亿元、25.18亿元人民币 [5] 苏州瑞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有六款自研siRNA药物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涉及七种适应症,其中四款进入2期临床试验,超过20个临床前资产 [6] - 2023-2024年度净亏损分别为4.37亿元、2.82亿元 [6] 纳芯微 - 中国领先的模拟芯片提供商,2024年模拟芯片收入在中国模拟芯片市场位列中国厂商第五名 [7]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6.70亿元、13.11亿元、19.60亿元人民币,利润分别为2.50亿元、-3.05亿元、-4.03亿元人民币 [7]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 - 全球第二大无线通信模块提供商,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为15.4% [8]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2.03亿、56.52亿、69.71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分别为3.65亿、5.65亿、6.77亿元人民币 [8] 红星冷链(湖南)股份有限公司 - 2024年按冷冻食品交易服务的交易总值计在中国中部地区排名第二,湖南省排名第一,按收入计是中国中部地区和湖南省最大的冷冻仓储服务提供商 [9]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37亿、2.02亿、2.34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分别为0.79亿、0.75亿、0.83亿元人民币 [9] 三只松鼠 - 中国最大的线上坚果零食企业 [10]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72.93亿元、71.15亿元、106.2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29亿元、2.20亿元、4.08亿元 [10] 通过聆讯公司详情 钧达股份 - 领先的专业光伏电池制造商,2024年N型TOPCon电池全球市场份额约24.7%排名第一,光伏电池全球市场份额约17.9%排名第二 [11]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10.86亿元、186.11亿元、99.24亿元人民币,年内净利润分别为8.21亿元、8.16亿元、-5.91亿元人民币 [11] 绿茶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内地知名的休闲中式餐厅运营商,2024年按餐厅数目计排名第三,按收入计排名第四 [12]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23.75亿元、35.89亿元、38.38亿元人民币,利润分别为0.17亿元、2.96亿元、3.50亿元人民币 [12] 沪上阿姨(上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第四大现制茶饮店网络,截至2024年底门店突破9176家同比增长17.8%,99.7%为加盟店,2024年GMV为107.36亿元同比增长10.3% [13]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1.99亿元、33.48亿元、32.8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49亿元、3.88亿元、3.29亿元 [14] 招股公司详情 博雷顿 - 拟全球发售1300万股H股,每股发售价格18港元,预期2025年5月7日开始在联交所买卖 [15]
里斯战略咨询:东南亚成中国现制茶饮和咖啡海外角逐第一战场
观察者网· 2025-04-24 13:38
现制茶饮篇 - 中国现制茶饮品牌出海始于1999年中国台湾ShareTea在马来西亚扎根,2017-2021年是大陆品牌发展的黄金五年 [2] - 喜茶2018年在新加坡开出海外首店,蜜雪冰城在越南(>1300家)和印尼(>2600家)布局,霸王茶姬核心发力马来西亚(>130家) [2] - 东南亚市场因文化相通、政策利好成为新茶饮出海第一站,但各国市场发展步调不一,需深谙"不变之道"(打造新品类、定位占心智、持续造爆品) [3] - 报告预言:台式奶茶时代终结,中式新茶饮与本土势力将开启"绞杀战";奶茶为主战场,果茶难复制辉煌;三年内进入"生死局";印尼越南将加速"奶茶甜品化";泰国马来迎来"茶饮健康化"风口 [3] - 中国茶、香气、功能三大机会值得重点关注,有望诞生全新品类创新 [4] 现制咖啡篇 - 中国现制咖啡品牌出海东南亚仍处起步阶段,目前仅有瑞幸和库迪两大品牌 [5] - 东南亚市场是全球化第一站,意义在于作为增量市场(体量等同半个中国)和全球化能力试验田 [5] - 东南亚各国咖啡市场特色:泰国价格分化明显,马来西亚本土品牌抢占经济型空白,印尼品牌化连锁化初级,越南以精品化个人咖啡店为主 [6] - 中国品牌在东南亚年轻消费者(18-32岁)国家偏好度评分居首,美国位居末尾,存在弯道超车机会 [6] - 三大发展机遇:经济型市场潜力持续释放、高端型市场分化更快、门店模式分化空间更丰富 [7] 行业趋势 - 东南亚正成为中国新茶饮和现制咖啡品牌海外角逐的主战场 [1] - 中国品牌需将东南亚作为"全球化实验室",既借力文化认同又保持创新锐气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