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药研发
icon
搜索文档
刚刚,688373大跌!“开战了”,第一大股东强势反击!提请罢免董事长等3名董事,并公开征集投票权反对部分议案
中国基金报· 2025-09-25 02:17
公司治理变动 - 第一大股东Genie Pharma提请罢免董事长袁征宇等3名董事 并提名百奥维达3名新董事候选人[2][5][19] - 股东公开征集投票权反对定增等多项议案 包括向海鲸药业募资10.33亿元的方案[2][12] - 董事会现分歧 董事赵雅超(百奥维达代表)已对定增方案投反对票[18] 股权与控制权 - 公司长期无实控人 前两大股东持股比例接近(Genie Pharma 10.92% 盟科香港10.79%)[2][23] - 定增若完成海鲸药业将持股20%成为控股股东 张现涛成为实际控制人[2] - Genie Pharma由百奥维达基金控股 92.38%股份由BVCF III, L.P.持有[20][22] 财务状况与经营风险 - 公司持续亏损 2021-2024年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超13亿元(-2.26亿、-2.2亿、-4.21亿、-4.41亿)[6] - 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 2022-2025H1净流出额达2.4亿、3.29亿、4.47亿、1.21亿元[6] - 净资产较上市时下降74.19% 2025年6月末归母净资产仅3.13亿元 资产负债率升至60%[9] 业务运营与合规 - 核心产品康替唑胺2021年上市 2024年实现收入1.3亿元 但未扭转亏损局面[6] - 战略投资者海鲸药业存在合规风险 曾因违规被罚没42.58万元 并被暂停药品挂网[12][13] - IPO募投项目进展严重延期 导致经营不及预期并丧失融资能力[10][11] 市场反应 - 公告后股价剧烈波动 9月23日涨停20% 9月25日开盘跌幅超6%[3]
园区“一子落”带动经济“全盘活”,成都高新区一年来做了啥
第一财经· 2025-09-24 11:41
成都高新区锦城湖畔, 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 更像是一座隐于都市的川西林盘。 绿树扶疏,花影摇曳, 一幢幢低密度独栋小楼星罗棋布。 这里不仅是《哪吒2》的诞生地, 更是一座"哪吒梦工厂" ——园区内聚集了多家 电影制作链上的关键企业, 形成了"10分钟协作圈", 喝杯咖啡的时间就能解决技术卡点。 2024年9月,成都启动了"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的全覆盖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同年10月,成都举行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优化 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的号角。一年来,"进解优促"与"立园满园"双轮驱动,正带动成都高新区经济"全盘活"—— 2025年上半年,成都高新区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作为成都市经济发展的引擎,成都高新区GDP达到1809.1亿元,增长6.2%,占全市比重近15%。这一数据 展现出成都高新区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成都高新区的支柱产业,增加值增速更是达到15.9%,工业投资占全区工业投资超过90%。 "我们一直希望有一个集中、高效的办公空间,"育碧成都总经理舒薪宇提到,育碧成都的400多人团队分散在天府软件园B区、A区的不同办公点,同事们协 作时甚至需要穿 ...
新药周观点:劲方医药IPO上市,KRASG12D进展值得关注-20250921
国投证券· 2025-09-21 11: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A 维持评级 [5] 报告核心观点 - 新药板块在报告期内呈现显著分化 涨幅前五企业包括开拓药业(+19.64%)、博安生物(+8.89%)、盟科药业(+8.76%)、友芝友(+8.57%)和百利天恒(+7.18%) 跌幅前五企业包括圣诺医药(-17.16%)、基石药业(-15.00%)、诺诚健华(-11.94%)、创胜集团(-10.24%)和欧康维视(-10.05%) [1][13] - 劲方医药港股IPO上市成为行业焦点 其KRAS G12D抑制剂GFH375在胰腺癌和NSCLC领域显示优异数据 胰腺癌二线以上治疗ORR达52% NSCLC二线以上治疗600mg QD组ORR达68.8% [2][17][21][24] - 行业后续存在多个催化因素 包括学术会议(ESMO/WCLC)、BD项目兑现、医保谈判和商保创新药目录 [2][17] 本周新药行情回顾 - 新药板块涨幅前五:开拓药业(+19.64%)、博安生物(+8.89%)、盟科药业(+8.76%)、友芝友(+8.57%)、百利天恒(+7.18%) [1][13] - 新药板块跌幅前五:圣诺医药(-17.16%)、基石药业(-15.00%)、诺诚健华(-11.94%)、创胜集团(-10.24%)、欧康维视(-10.05%) [1][13] - 生物医药Ⅱ行业相对收益:1个月-9.5%、3个月-2.0%、12个月+6.7% 绝对收益:1个月-3.0%、3个月+15.2%、12个月+47.6% [6] 本周建议关注标的 - 潜在海外授权MNC的重磅品种:众生药业、歌礼制药、博瑞医药、康缘药业(差异化GLP-1资产) 康方生物、信达生物(PD-1升级版产品) 益方生物、中国抗体(自免领域新突破) 复宏汉霖、石药集团(创新靶点ADC) [2][17] - 已获MNC认证海外放量品种:三生制药(PD-1升级版产品) 联邦制药(GLP-1资产) 科伦博泰、百利天恒(ADC资产) [2][17] - 医保谈判和商保目录受益品种:药明巨诺、科济药业(商保创新药目录) 恒瑞医药、康诺亚、迈威生物、智翔金泰、海创药业等(医保目录) [2][17] 本周新药行业重点分析 - 劲方医药形成RAS靶向疗法一体化深耕矩阵 研发管线涵盖KRAS G12C、KRAS G12D、泛Ras、CDK9、TGF-βR1、GDF15/IL-6、RIPK1等多个靶点 [2][17] - 核心产品KRAS G12D抑制剂GFH375关键里程碑:2025年第四季度进入关键性临床试验 [18] - GFH375在胰腺癌后线治疗数据优异:所有剂量组ORR 52%、RP2D剂量组ORR 50%、DCR 100% 对比竞品Revolution Medicines的RMC-6236(ORR 35%)和RMC-9805(ORR 30%)表现突出 [21][23] - GFH375在NSCLC后线治疗数据优异:600mg QD组ORR 68.8%、DCR 93.8% 所有剂量组ORR 57.7%、DCR 88.5% [24][27] 本周新药上市申请情况 - 8个新药或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批准 包括海思科安瑞克芬注射液、信达生物玛仕度肽注射液等 [3][26] - 12个新药或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受理 包括迈威生物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深圳信立泰泰卡西单抗注射液等 [3][28] 本周新药临床申请情况 - 48个新药临床申请获批准 包括北京恒峰铭成HF001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2型糖尿病)、上海岸迈生物EMB-07注射液(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等 [7][29][30][31][32] - 32个新药临床申请获受理 包括上海邦耀生物靶向CD19 CAR-T细胞注射液、正大天晴TQF3250胶囊等 [7][33][34][35] 本周国内市场重点事件 - 信达生物GLP-1R/GCGR双重激动剂玛仕度肽新适应症获批 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 [8][36] - 迈威生物与Kalexo Bio就2MW7141项目签署独家许可协议 最高可获得10亿美元预付款和里程碑付款及特许权使用费 [8][36] - 恒瑞医药HRS-5635注射液拟纳入突破性疗法 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目前推进至II期临床 [8][37] 本周海外市场重点事件 - 罗氏宣布收购89bio 股权价值约24亿美元 总交易价值最高约35亿美元 强化MASH治疗管线 [9][38] - 强生公布icotrokinra III期ICONIC-ADVANCE研究数据 在银屑病治疗中优于氘可来昔替尼且安全性更佳 [9][38] - 礼来公布orforglipron III期ACHIEVE-3研究顶线结果 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所有剂量组均优于口服司美格鲁肽 [9][39]
“生物科技大牛股猎手”Needham押宝这家“AI+新药研发”领军者 押注股价将狂飙68%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04:29
公司评级与目标价 - Needham维持Recursion Pharmaceuticals买入评级 目标价8美元 较当前4.77美元有68%上行空间[1] - 摩根士丹利和美国银行维持持有评级 目标价分别为4.8美元和8美元[3] - 华尔街分析师平均目标价为6.5美元 隐含34.58%上涨空间[3] 公司核心优势 - 拥有AI驱动的Recursion OS操作系统 整合高通量生物实验、成像与机器学习技术[4][5] - 通过收购Cyclica和Valence强化生物化学大模型与AI算力能力[5] - 专有数据集覆盖数万亿级生物化学关系 处于行业领先地位[1][4] 财务状况与管线进展 - 现金可支撑运营至2027年第四季度[2] - 核心管线REC-617(CDK7抑制剂)处于实体瘤I/II期阶段[5] - REC-1245(RBM39降解剂)针对实体瘤和淋巴瘤处于I/II期[5] 行业前景 - AI医疗保健市场规模将从2022年104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1899亿美元 年复合增速43.7%[7] - 生成式AI在药物发现、基因编辑、医疗诊断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6] - 英伟达CEO黄仁勋称AI+医药是"下一场技术革命"[6] 机构背书 - Needham曾成功挖掘Tempus AI、Axsome Therapeutics等生物科技牛股[2] - Recursion被列为"华尔街对冲基金最看好的12只纳斯达克便士股之一"[1] - 公司通过行业会议和论坛持续整合买方/卖方资源[2]
成都先导多个业务板块发力 2025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391%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14:3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27亿元 同比增长16.58% [1] - 净利润5004.20万元 同比增长390.72% [1] - 扣非净利润5391.19万元 同比增长2517.66%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11亿元 同比增长51.48% [1] - 主营业务毛利率53.82% 同比提升7.23个百分点 [1] 核心技术平台 - 依托DEL技术/FBDD/SBDD/OBT/TPD四大核心技术平台构建新药研发体系 [1] - 基于超6000种骨架结构完成1.2万亿种DNA编码化合物合成 [2] - 英国子公司Vernalis确认里程碑收入 巩固FBDD/SBDD平台发展 [2] 业务板块进展 - DEL板块实现收入1.02亿元 同比增长40.45% 保持高毛利率 [2] - OBT板块通过递送分子服务实现小核酸一站式商业转化 [3] - TPD板块启动基于PROTAC技术的新项目合作 [3] - ChemSer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4.17% [3] 研发与资源配置 - 自主设计自动化高通量化学合成平台高效运转 [3] - 母公司持续推进技术平台升级和自研管线研发 [3] - 英国子公司主动调整研发资源配置 重点支持商业项目 [3] - 整体研发费用同比小幅下降 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提升 [3] 市场与战略 - 全球市场保持活跃态势 客户需求日趋多元 [2] - 通过国内外资源共享优化国际市场策略 [2] - 有序推进技术平台商业项目与研究项目 [2]
港股新药(513780)获融资买入0.27亿元,近三日累计买入1.02亿元
金融界· 2025-08-19 00:03
8月18日,沪深两融数据显示,港股新药(513780)获融资买入额0.27亿元,居两市第1001位,当日融资偿 还额0.29亿元,净卖出141.94万元。 本文源自:金融界 最近三个交易日,14日-18日,港股新药(513780)分别获融资买入0.28亿元、0.47亿元、0.27亿元。 作者:智投君 融券方面,当日融券卖出0.00万股,净卖出0.00万股。 ...
丹诺医药拟赴港IPO背后:资金压力成关键考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3 13:05
公司概况 - 丹诺医药是一家专注细菌感染与代谢相关疾病领域新药研发的企业,目标适应证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植入医疗器械感染、肝硬化肝性脑病和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等常见和重大疾病 [1] - 公司于2013年注册成立,目前已建成一条由7项创新资产组成的研发管线,其中三款核心产品引人关注 [2] - 公司已经完成7轮股权融资,主要投资方包括Cumbre、原点创投、宁波实体、中山实体、高特佳实体等,E轮融资后估值为20.13亿元 [5] 核心产品 - 利福特尼唑(TNP-2198)是全球首个且唯一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新分子实体候选药物,计划于2025年8月底前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新药上市申请 [2] - 利福特尼唑已获得美国FDA授予的IND许可、快速通道及QIDP认定,有望加快在美国及其他海外市场的上市步伐 [2] - 利福喹酮(TNP-2092)注射剂瞄准植入体相关细菌感染领域,开创了三靶点抗菌机制,已在中国和美国完成六项临床试验 [3] - TNP-2092口服制剂是全球首个治疗肠道菌群代谢相关疾病的多靶点抗菌候选药物,在中国完成四项Ⅰ期及Ⅱ期临床试验,临床数据显示其在降低血氨方面的效果优于利福昔明 [3] 财务状况 - 2023年、2024年及2025年前3个月,公司除所得税后分别净亏损约1.92亿元、1.46亿元及3800万元 [5] - 同期核心产品研发开支金额分别为9830万元、5730万元及860万元,分别占研发开支总额的90.7%、82.0%及65.3% [5] - 截至2025年3月,公司负债净额达9.3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1.46亿元 [5] 商业化进展 - 公司计划建立一支规模小但能力强的商业化团队,并积极协商将产品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以提高市场渗透率 [3] - 公司与远大生命科学集团就利福特尼唑签署独家商业合作协议,杭州远大将作为该药在中国内地和港澳地区的独家商业化推广服务商,合计付款金额最高不超过7.75亿元 [6] 行业数据 - 2024年中国和全球幽门螺杆菌感染人数分别为6.2亿和40.8亿 [2]
今年以来第二批初筛名单发布 322家挂牌公司拟调入创新层
新华网· 2025-08-12 06:26
全国股转公司创新层进层名单 - 2022年第二批拟调入创新层的挂牌公司初筛名单包含322家公司 [1] - 308家公司依据净利润或收入标准(标准1或标准2)进层 2021年营业收入平均3.70亿元 净利润平均3001.61万元 较已披露年报挂牌公司分别高53.90%和200.11% [1] - 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17.45% 较已披露年报挂牌公司高10.61个百分点 近两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2.47%和43.68% 较已披露年报挂牌公司高15.06和33.19个百分点 [1] 进层公司财务及创新特征 - 221家公司符合北交所上市财务条件 近五成公司净利润超2500万元 47家盈利超5000万元公司2021年净利润同比增速及近两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均超40% [1] - 36家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 - 2家电子设备制造公司依据研发投入标准(标准3)进层 其中1家研发费用超9000万元 已满足北交所研发标准 [2] - 12家公司依据市值标准(标准4)进层 多为新药研发、光伏发电、新材料生产等高新技术企业 [2] 分层管理办法调整 - 创新层进层频次由每年1次调整为6次 上半年2-6月逐月实施 下半年9月实施一次 [3] - 进层条件设四套标准 分别侧重净利润、收入增长、研发投入、市值 指标与北交所上市条件紧密衔接且拉开梯度 [3] - 受疫情影响导致发行融资或年报披露推迟的公司可参加2022年第三次进层实施工作 [3] 进层审核流程 - 全国股转公司将根据异议情况调整初筛名单 履行规定程序后作出正式进层决定 [2] - 分层调整工作采用在线答疑、远程报送等方式推进 市场各方积极响应 [2]
港股新药(513780)获融资买入0.11亿元,近三日累计买入0.51亿元
金融界· 2025-08-12 00:19
融券方面,当日融券卖出0.00万股,净卖出0.00万股。 8月11日,沪深两融数据显示,港股新药(513780)获融资买入额0.11亿元,居两市第1267位,当日融资偿 还额0.14亿元,净卖出212.73万元。 最近三个交易日,7日-11日,港股新药(513780)分别获融资买入0.21亿元、0.18亿元、0.11亿元。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智投君 ...
晶泰控股再涨近7% 公司与DoveTree达成AI新药合作 商业合作金额超出市场预期
智通财经· 2025-08-11 02:07
股价表现 - 晶泰控股股价上涨6.61%至7.58港元 成交额达6.69亿港元 [1] 重大合作 - 与DoveTree达成总订单规模约470亿港元的管线合作 创AI+机器人新药研发领域订单新高 [1] - 合作涉及多款创新药资产研发 DoveTree获得全球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 [1] - 已收到首付款4亿港元 有望获得进一步付款及潜在里程碑付款总计约466亿港元 [1] 合作方背景 - DoveTree由哈佛化学系终身教授Gregory Verdine创立 其为化学生物学先驱 [1] - Verdine教授创立或共同创立超过十家生物科技公司 包括五家上市公司 [1] - 其主导推进的三种治疗方法已获FDA批准 [1] 市场评价 - 东吴证券指出合作总包金额达58.9亿美金 超过市场预期 [1] - 在哈佛大学教授背书下 管线有望达到商业里程碑 公司未来成长不可限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