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绝味鸭脖
icon
搜索文档
绝味食品的财务“黑洞”:7亿营收消失之谜
新浪财经· 2025-09-28 23:45
财务违规与处罚 - 公司2017年至2021年累计少计营业收入约7.24亿元 导致各年度报告营业收入分别少计5.48%、3.79%、2.20%、2.39%和1.64% [5] - 公司被证监会处以400万元罚款 董事长兼总经理戴文军及时任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等高管被警告并处以罚款 [5] - 公司因触碰财务诚信红线被ST处理 复牌首日股价跌停 [3][8] 经营业绩下滑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28.20亿元同比降15.57% 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降40.71% [4][10] - 2024年全年营收62.57亿元同比下滑13.84% 归母净利润2.27亿元同比下滑34.04%创上市新低 [10] - 当前盈利水平较2021年峰值萎缩超七成 [10] 门店数量变化 - 2024年上半年门店数量较2023年末减少981家至14969家 2023年净增门店数量降至874家 [4][13] - 截至2024年9月门店数量进一步减少至10725家 过去一年多平均每日关店约10家 [4][13] - 公司策略从拓展份额转向精耕细作 推动门店和加盟商结构调整 [14] 加盟模式问题 - 加盟店装修业务收入未确认 财务部员工出借个人银行账户导致资金"体外循环" [5][7] - 加盟模式过度追求门店体量导致管理滞后 加盟商评估和选址出现偏差 [10] - 加盟商反映卤味生意竞争加剧 团购和外卖压缩利润空间 月毛利30%已属不错 [13] 行业竞争态势 - 卤味行业增长整体放缓 2025年上半年周黑鸭营收12.23亿元同比下降2.9% 煌上煌营收9.84亿元同比下降7.19% [10] - 市场从增量扩张进入存量厮杀阶段 公司需推动产品革新和健康升级 [17] 投资与战略调整 - 2022年至2024年投资支出超50亿元 同期投资收益累计亏损超3.7亿元 [15] - 2024年收缩投资战线退出非核心业务 聚焦卤味主业 [15] - 推出绝味Plus店引入新品 签约全球代言人推动品牌年轻化 [15][17] 发展目标与现状 - 公司2022年提出2025年百亿营收目标 当前业绩与目标渐行渐远 [18] - 股价从2021年历史高点100.42元跌至13.35元/股 市值距高点缩水超500亿元 [7][8]
绝味财务造假不只是ST风险?7亿资金是否被掏空 实控人旗下公司疑拖欠税款
新浪证券· 2025-09-26 07:52
财务造假事件 - 公司因2017年至2021年期间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导致累计少计收入超7亿元 对应年度少计营业收入占公开披露收入比例分别为5.48%、3.79%、2.20%、2.39%、1.64% [1] - 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9月23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A股简称变更为"ST绝味" 日涨跌幅限制为5% [2] 税务合规风险 - 公司隐匿收入行为可能构成偷税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需追缴税款、滞纳金并处少缴税款50%至5倍罚款 [3] - 控股股东旗下企业出现拖欠税款情况:上海聚成与上海慧功拖欠个人所得税 上海成广与上海福博拖欠企业所得税 [7][8] 资金占用风险 - 公司通过员工个人账户收取门店营业款、加盟费、管理费合计2107.07万元未存入公司账户 该行为曾被监管认定为经营性资金占用 [5] - 超7亿元体外循环资金是否构成资金占用存疑 若涉及重大资金占用未归还且余额超2亿元或净资产30% 可能触发退市风险 [4][6] 公司治理问题 - 公司高管及董事通过湖南肆壹伍、上海馨香、上海甘香等企业间接持有供应商长沙彩云股权 形成关联交易未及时披露 [10][11] - 2021年3月9日至9月25日期间 公司与长沙彩云发生8520.53万元交易未履行关联交易审议程序 [1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20亿元同比下降15.57% 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下降40.71% 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52.6% [12] - 绝味鸭脖门店数量从2023年末15950家减少至10725家 净减少超5000家 缩减幅度超30% [12]
食品饮料周报:预制菜概念驱动餐供表现居前,关注双节催化-20250924
天风证券· 2025-09-24 12:43
行业投资评级 - 食品饮料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7] 核心观点 - 预制菜规范化概念驱动餐饮供应链短期表现居前 西贝预制菜舆论事件催化加速预制菜标准出台 利好品牌预制菜企业 [5][16] - 娃哈哈预计2026年用"娃小宗"品牌替代"娃哈哈" 此举或利好农夫山泉等竞品市场份额提升 [5][17] - 白酒板块当前PE-TTM为19倍 处于近10年维度6.99%的合理偏低位置 龙头酒企股息回报已较为可观 [3][14] - 继续看好符合"降本增效"(成本下行+内控效率提升)和"市占率提升"(高成长赛道+拓品类+拓渠道)的强α公司 [5][16] - 推荐三大投资主线:景气度延续条线 H2潜在业绩弹性条线 品类空间条线 [5][16][22] 市场表现复盘 - 9月15日-19日食品饮料板块涨跌幅-2.53% 跑输上证综指(-1.30%)和沪深300(-0.44%) [2][23] - 子板块表现:预加工食品+0.32% 软饮料+0.07% 保健品+0.05% 啤酒+0.03% 零食-1.28% 调味发酵品-2.08% 乳品-2.36% 其他酒类-2.76% 白酒-2.95% 烘焙食品-3.49% 肉制品-3.64% [2][23] - 个股涨幅前五:千味央厨+17.59% 日辰股份+11.45% 味知香+10.79% 交大昂立+10.05% 燕京啤酒+2.55% [26][27] 白酒板块 - 白酒板块周跌幅2.95% 表现弱于食品饮料整体及沪深300 金徽酒(-5.95%) 古井贡酒(-5.74%) 迎驾贡酒(-5.24%)跌幅靠前 [3][14][30] - 酒企已陆续开始双节备货 当前整体消费场景仍相对承压 核心高端酒批价短期略向下 [3][14] - 茅台(原/散)批价分别为1770元/1755元 较上周变动-20元/-25元 普五(八代)批价840元 国窖1573批价840元较上周+5元 [50] - 预计25Q3板块业绩端仍或承压 重点关注双节宴席市场恢复程度 [3][14] 啤酒板块 - 啤酒板块周涨幅+0.03% 青岛啤酒股份+2.7% 燕京啤酒+2.6% 华润啤酒-3.6% [4][15] - 2025年1-8月中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啤酒产量2683.3万千升 同比下降0.2% 8月产量358.3万千升 同比下降1.8% [4][15] - 中长期看 随着后续促消费政策落地 有望带动啤酒销量和升级速度修复 [4][15] 黄酒板块 - 会稽山周跌幅6.32% 古越龙山周跌幅3.15% [3][14] - 2025年上半年代州黄酒产值2.63亿元 同比增长14.3% [3][14] - 近3年代州黄酒总产能由1.8万吨提升至13万吨 [3][14] - 黄酒单品铺货&动销已进入验证期 [3][14] 大众品板块 软饮料 - 软饮料板块周涨幅+0.07% 农夫山泉+4.0% 东鹏饮料+1.5% 康师傅控股-5.5% [17] - 娃哈哈品牌切换短期内或对渠道信任和市场接受度带来考验 饮料市场或面临新一轮竞争格局演变 [17] 休闲食品 - 休闲食品板块周跌幅-2.15% 零食板块-1.28% [18] - 绝味食品因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股票简称变更为"ST绝味" [18] - 西麦食品计划三年内做到中国有机燕麦头部品牌 布局礼品渠道和药食同源粉类产品 [18] 调味品 - 调味品板块周跌幅-2.08% 日辰股份涨幅居前 [19] - ST加加变更为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19] - 25年调味品部分企业有望享受成本红利 利润弹性有望释放 [19] 餐饮供应链 - 预加工食品周涨幅+0.32% 烘焙食品周跌幅-3.49% [19] - 随着促消费政策落地 行业需求有望回暖 带动估值修复 [19] 乳制品 - 乳品板块周跌幅-2.36% [20] - 2025年9月18日生鲜乳主产区平均价3.03元/公斤 同比+0% 降幅持续缩窄 [20] - 预计产能端有望在Q3加速去化 [20] 保健品 - 保健品板块周涨幅+0.05% 交大昂立+10% ST春天+2% 百合股份+1% [21] - 仙乐健康泰国产业园奠基 建成后年产能将达24亿粒营养软糖 [21] - 长期看好中游代工企业集中度提升&研发及成本优势凸显 [21] 板块估值情况 - 截至2025年9月20日食品饮料板块动态市盈率21.5倍 位于一级行业第22位 [31] - 子板块估值:其他酒类56.99倍 保健品44.33倍 零食34.60倍 软饮料29.53倍 调味发酵品28.93倍 [31] - 预制加工食品本周估值涨跌幅最大(+0.33%) 肉制品本周估值涨跌幅最小(-3.63%) [31] 行业数据跟踪 产量数据 - 2025年1-8月啤酒产量2683.3万千升 同比下降0.2% [4][15] - 8月啤酒产量358.3万千升 同比下降1.8% [4][15] 成本数据 - 2025年9月18日生鲜乳主产区平均价3.03元/公斤 同比+0% [20] - 白砂糖 猪肉 大豆 棕榈油 大麦 瓦楞纸 聚酯瓶片等原材料价格均有跟踪 [41][42][44][46][49] 渠道数据 - 卤制品门店:绝味食品10725家 紫燕食品5315家 周黑鸭2551家 [73] - 休闲食品门店:赵一鸣5854家 来伊份2934家 良品铺子2262家 零食有鸣1821家 三只松鼠220家 [73]
20年全国布局万店 绝味鸭脖依靠供应链打造品牌护城河
全景网· 2025-09-24 05:25
公司发展历程与规模 - 公司从2005年长沙街边小店发展至2025年全国门店超万家 完成20年餐饮连锁品牌进阶突破 [1] 供应链体系核心优势 - 供应链以中央工厂 冷链物流 数字调度为核心底盘 支撑标准化产品输出与高速门店复制 [1] - 全国设立21个中央工厂 覆盖383个地级市和443个县镇 形成300-500公里半径生产供应体系 [3] - 拥有2000多台冷链物流车辆 通过智能温控维持4℃低温环境 实现当日生产当日配送 [4] 品质控制与生产工艺 - 采用4℃恒温冷柜和50%湿度标准 从采购到加工全程冷链保鲜 每批原材料经过二次校验 [2] - 生产环节包含39道复杂工序 由经验丰富师傅把控 实现每日鲜卤高品质输出 [3] - 工厂引入前沿AI技术 进一步把控产品质量并提升运营效率 [3] 配送与销售网络 - 冷链配送确保产品清晨9点前送达门店 24小时内进入销售环节 保留卤味原汁原味 [4] - 通过智能调度系统灵活应对路况 实现覆盖全国的高效响应配送体系 [4] 未来战略方向 - 供应链全链条建设进入深水区 从源头工厂到最后一公里配送实现高效协同 [4] - 在保持鲜辣口感领先优势基础上 持续突破供应体系建设 打造国民餐饮基业 [4]
曾经的“鸭脖大王”,栽在财务合规上
36氪· 2025-09-23 01:28
核心观点 - 公司因财务造假和信任危机被实施ST 股票日涨跌幅限制缩至5% [1] - 五年财务造假隐匿营收超7亿元 被处以850万元罚款 [2][5] - 加盟模式系统性风险爆发 一年多关闭超5000家门店闭店率32.3% [1][14] 财务造假事件 - 2017-2021年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 各年度少计营收占比1.64%-5.48% [5] - 累计少计营业收入超过7亿元 导致财务数据存在系统性偏差 [5] - 被处以400万元公司罚款 时任董事长200万、财务总监150万、董秘100万罚款 [5] - 装修收入通过加盟商委员会共管账户体外循环 存在利益输送嫌疑 [7][8] - 2017年未计入装修收入达2.11亿元(占营收5.48%)五年累计未申报收入与逃税规模惊人 [8] 信任危机与管理问题 - 2023年3.15期间门店被曝22名从业人员健康证明伪造 涉嫌伪造国家机关印章 [10][12] - 香港公司鸭翅产品受李斯特菌污染被要求停售 加拿大公司因同类问题召回产品 [13] - 消费者投诉食品存在变质、异物等问题 包括异味和活虫 [13] - 90%门店为加盟店 总部管控依赖合同约束 突击检查频率低 [12] - 加盟商毛利率仅30% 存在篡改保质期、以次充好等违规操作 [12] 门店与经营状况 - 门店数量从2023年底近1.6万家降至2025年9月10838家 减少超5000家 [14] - 闭店率高达32.3% 加盟商因持续亏损集体出逃 [14] - 下沉市场定价过高 250克鸭脖售27元(每斤54元)鸭舌每斤198元 [14] - 加盟商盈利困境突出 一线城市投资回报期14个月难以实现 [14] - 原材料成本上升压缩毛利率 加盟商为追求利润最大化降低成本 [12] 行业与模式分析 - 采用"直营连锁为引领 加盟连锁为主体"的运营模式 [12] - 加盟模式粗放扩张导致食品安全隐患、财务数据失真、终端价格失控等多重问题 [15] - 要求加盟商每四年强制装修一次 但装修收入被长期隐藏 [7] - 二线以下城市店铺分布比例远高于同行 乡镇店比重显著更大 [14] - 高成本、高定价、低客流的恶性循环压垮加盟商 [14] 资本市场影响 - 被实施ST后融资能力受严重影响 增加银行贷款难度 [15] - 需通过持续业绩改善和合规运营才能摘帽 [15] - 尚未披露具体整改措施或战略调整计划 [15]
年轻人爱吃的“鸭脖大王”被罚400万!一年半关店超5000家
凤凰网财经· 2025-09-22 13:45
核心观点 - 公司因连续五年未如实披露营业收入被处罚并实施ST 风险警示 反映其治理与内控严重失效 [2][17] - 公司业绩显著下滑 营收与净利润大幅下降 行业增长陷入停滞 [19][22] - 行业面临门店大规模收缩 公司关店幅度超30% 粗放扩张时代结束 [23][27] 财务违规与处罚 - 公司2017年至2021年未按规定确认加盟门店装修收入 导致年报营业收入被少报 [8] - 各年度少报收入占公开营收比例分别为5.48%、3.79%、2.20%、2.39%、1.64% [8] - 以2017年为例 当年营收38.5亿元 未计入金额达2.11亿元 [11] - 湖南证监局对公司处以400万元罚款 时任董事长、财务总监、董秘分别被罚200万、150万和100万元 [2][17] - 公司股票自9月23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简称变更为"ST绝味" [2]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8.2亿元 同比下降15.57% [19]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75亿元 同比暴跌40.71% [19] - 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明显下滑 净利率同比锐减超31% [22] - 2017年至2023年营收从38.5亿元增长至72.61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11.15% [12] 行业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卤味四巨头(紫燕食品、周黑鸭、煌上煌、绝味食品)总营收约65亿元 同比减少超一成 [22] - 四家企业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合计4.65亿元 同比下降超两成 [22] - 行业正经历门店大规模收缩 集体从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 [24][27] 门店变化 - 公司门店数量从2023年末近1.6万家峰值锐减至2025年9月8日的10838家 [23] - 近一年半时间关闭超过5000家门店 缩减幅度高达32.3% [23] - 同行也出现显著关店:煌上煌减少1154家(降幅近30%) 周黑鸭减少近600家(降幅17%) 紫燕百味鸡减少近800家 [25][26] 加盟模式问题 - 加盟体系中装修费用定价权完全掌握在品牌手中 环节不透明且利润空间最大 [11] - 加盟押金及装修费用无公开标准 需通过官方小程序审核后才能获知 [15] - 不透明流程为体外循环操作提供空间 可能涉及利益输送 [11][15]
“鸭脖大王”绝味食品拟被ST,一年多关店超4000家
YOUNG财经 漾财经· 2025-09-22 12:08
公司财务与经营状况 - 公司因2017年至2021年期间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导致各年度报告少计营业收入 占对应年度公开披露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5.48%、3.79%、2.20%、2.39%、1.64% [2] - 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2.27亿元 同比减少34%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2亿元 同比减少15.57% 归母净利润1.75亿元 同比减少40.71% [3] - 公司卤制食品销售收入为23.40亿元 占2024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84.88% [3] 监管处罚与股票处理 - 公司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湖南监管局处以400万元罚款 董事长被罚200万元 财务总监被罚150万元 董事会秘书被罚100万元 合计850万元 [2] - 公司股票自2025年9月23日起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简称变更为"ST绝味" 日涨跌幅限制调整为5% [3] 门店网络变化 - 公司门店数量从2024年6月底的14969家减少至当前10725家 近一年多关闭4244家门店 [4] - 行业竞争对手煌上煌门店从3660家减少至2898家 周黑鸭门店从3031家减少至2864家 [4] 公司背景与业务规模 - 公司成立于2005年4月15日 2017年3月17日上市 注册资本6亿元 鸭脖原料年消耗量达1万吨 零售规模超过60亿元 [3]
知名品牌绝味食品今日停牌公司、董事长被罚
新浪财经· 2025-09-22 01:40
公司财务违规 - 公司因涉嫌2017年至2021年期间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并于2025年9月19日收到《告知书》[1] - 违规行为具体表现为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导致少计营业收入 占对应年度公开披露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5.48%、3.79%、2.20%、2.39%[1] - 公司被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 同时处以400万元罚款 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戴文军被警告并处以200万元罚款[1] 股票交易变更 - 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9月23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A股简称变更为"ST绝味"[1] - 实施起始日为2025年9月23日 停牌日期为2025年9月22日 实施后股票将在风险警示板交易[1] 行业经营状况 - 传统卤味行业2022年以来遭遇增长瓶颈 绝味鸭脖门店开店数量开始减少[1] - 截至目前绝味鸭脖门店数量为10725家 截至2024年6月底公司门店数量为10883家[1]
“鸭脖大王”绝味食品拟被ST,一年多关店超4000家
新浪财经· 2025-09-21 04:15
财务违规与处罚 - 公司因2017-2021年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并于2025年9月19日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1] - 2017年至2021年各年度报告未如实披露营业收入 少计收入占当年公开披露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5.48%、3.79%、2.20%、2.39%、1.64% [1] - 公司被责令改正并处以400万元罚款 董事长戴文军罚款200万元 财务总监彭才刚罚款150万元 董事会秘书彭刚毅罚款100万元 合计罚款850万元 [1] 股票交易变更 - 公司A股股票简称将于2025年9月23日起变更为"ST绝味" 证券代码维持603517不变 [2] - 股票于2025年9月22日停牌1天 实施风险警示后日涨跌幅限制调整为5% [2] 财务表现恶化 - 2023年归母净利润2.27亿元 同比减少34%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2亿元 同比减少15.57% [4] - 2024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75亿元 同比减少40.71% 营收下降主要系销量下降所致 [4] - 卤制食品销售为主要收入来源 2024年上半年收入23.40亿元 占主营业务收入84.88% [4] 门店网络收缩 - 截至2024年6月底内地门店总数为14,969家 较2022年以来减少4,244家 [4] - 行业层面煌上煌2024年上半年门店减少762家至2,898家 周黑鸭减少167家至2,864家 [5]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05年4月15日 注册资本6亿元 2017年3月17日上市 [4] - 主打产品绝味鸭脖年原料消耗达1万吨 零售规模超过60亿元 [4]
“鸭脖大王” 股票将被ST
中国基金报· 2025-09-20 02:16
行政处罚与财务违规 - 公司因2017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财务指标存在虚假记载被湖南证监局处以合计850万元罚款 其中公司被罚400万元 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戴文军被罚200万元 时任财务总监彭才刚被罚150万元 时任董事会秘书彭刚毅被罚100万元 [2][9] - 虚假记载具体表现为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 导致各年少计营业收入 占对应年度公开披露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5.48%、3.79%、2.20%、2.39%、1.64% [8] 股票交易变更 - 公司股票于2025年9月22日停牌1天 并于9月23日起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股票简称由"绝味食品"变更为"ST绝味" [2][5][11] - 实施风险警示后 股票将在风险警示板交易 日涨跌幅限制为5% [1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28.20亿元 同比下降15.57% 归母净利润1.75亿元 同比下降40.71% [14] - 截至9月3日 在营门店数量为10838家 较2023年底的15950家减少超5000家 [16] 业务转型举措 - 公司推出全新门店形态"绝味plus" 定位为新式卤味休闲小吃店 产品涵盖炸卤、小吃、甜品等近30个SKU [16] - 堂食模式被视为应对行业增长瓶颈的重要尝试 但实际效果仍需市场检验 [16][17] 市场数据 - 截至9月19日 公司股价报收15.25元/股 总市值92.42亿元 [17] - 当前市盈率(TTM)86.63倍 市净率1.48倍 毛利率29.92% 净利率5.85%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