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

搜索文档
渔业板块9月17日跌1.93%,开创国际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4749.45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7 08:42
板块整体表现 - 渔业板块当日下跌1.93%,领跌个股为开创国际(跌幅4.19%)[1] - 板块表现弱于大盘,上证指数上涨0.37%,深证成指上涨1.16%[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4749.45万元,游资净流入2079.91万元,散户净流入2669.54万元[1] 个股价格表现 - 开创国际收盘价11.88元,跌幅4.19%,成交量9.98万手,成交额1.20亿元[1] - 獐子岛收盘价4.29元,跌幅2.28%,成交量13.08万手,成交额5641.93万元[1] - 国联水产收盘价3.88元,跌幅1.77%,成交量66.52万手,成交额2.59亿元[1] - 好当家收盘价2.60元,跌幅1.52%,成交量53.64万手,成交额1.40亿元[1] - 中水渔业收盘价8.28元,跌幅1.08%,成交量5.32万手,成交额4405.05万元[1] - 大湖股份收盘价5.62元,跌幅0.88%,成交量13.10万手,成交额7364.73万元[1] 资金流向分析 - 国联水产主力资金净流出3625.73万元,主力净占比-13.99%,为板块最大净流出[2] - 好当家主力和游资净流出,但散户净流入836.91万元,散户净占比5.99%[2] - 开创国际游资净流入856.16万元,游资净占比7.16%,但散户净流出850.37万元[2] - 大湖股份主力净流入332.00万元,主力净占比4.51%,但散户净流出401.11万元[2] - 獐子岛游资净流入444.40万元,游资净占比7.88%,主力净流出374.62万元[2] - 中水渔业主力净流入22.64万元,主力净占比0.51%,游资净流入16.90万元[2]
福建东山澳角村做足“海”文章 “五海”产业协同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9-17 05:15
产业布局 - 澳角村形成海洋捕捞 海水养殖 海产品加工 海景民宿 海鲜电商五大海产业协同发展格局 [8] - 全村拥有86艘大马力钢质渔船 38家水产品加工企业 41家民宿和117家海鲜电商企业 [5] - 海鲜电商带动600多人就业 2024年电商销售额超3.5亿元人民币 [5] 经济效益 - 2024年社会总产值达17.5亿元人民币 村集体收入248万元人民币 [5] -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万元人民币 年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 [5] - 个体经营者林湖斌前八个月直播销售额约500万元 民宿营业额超120万元 [5] 发展历程 - 20世纪90年代前缺乏渔港设施 仅能近海小规模捕捞 [3] - 通过持续发展实现渔船木质向钢质升级 近海向远海捕捞拓展 [3] - 引进多条海产品精深加工生产线 推动加工企业集群发展 [3] 文旅融合 - 打造"天涯澳角"旅游品牌 完善大厝酒店等旅游配套设施 [3] - "渔获满舱"展馆作为五大产业缩影 推动文旅融合实践 [8] - 发展渔家乐和海上体验游项目 吸引外地投资者开办民宿 [5][6]
山东日照打造海洋经济“样板间”!工厂化养虾培育新质生产力,三文鱼全链冲刺千亿级,“南马北育”激活大产业
南方农村报· 2025-09-17 02:30
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 日照市作为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全国首批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正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创新高地[16][17] - 构建"生态筑基 科技赋能 产业聚链"的现代渔业体系 实现从传统渔区到三产联动的跨越[17][18][86] - 山东省政府出台政策支持日照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 构建彰显优势的临港产业体系[75][77][78] 工厂化养虾产业 - 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水体达70万立方米 同比增长10%以上[24] - 循环水模式实现全年连续生产 单产提升3-5倍 药物使用量减少60%[25][26][27] - 红旗现代渔业产业园通过自动化管理系统节水30倍以上 养殖成活率达90%以上[30][31][32] 海水育苗体系 - 建成海水育苗场230余家 总育苗水体达90多万立方米[33] - 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达15家 培育出6个优良品种[34] - 海水养殖良种覆盖率超75% 辐射河北 辽宁等北方省份[35][36] 三文鱼全产业链 - 开创全球首座全潜式智能养殖网箱 构建"陆基-近海-深远海冷水团"养殖模式[40][41] - 财金"海上粮仓壹号"单箱水体6万立方米 可养殖1000吨三文鱼 6座网箱投产后年产6000吨[44][48][49] - 现有三文鱼育养企业7家 养殖水体25万立方米 2024年产量目标6000吨 2030年产能规划10万吨[54][55] 海马养殖产业 - 突破膨腹海马规模化养殖技术 2024年2月中国(日照)海马产业园正式投产[61][62][63] - 物联网系统监控12项水质指标 膨腹海马成活率从30%提升至82% 年育苗量突破6000万尾[66][67] - 冻鲜海马产品单公斤干品收购价突破1万元 京津冀和珠三角订单占比65%[68] 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 - 全市8处国家级海洋牧场构筑立体生态养殖体系 推动养殖尾水资源化利用或达标排放[80][81] - "海马—藻类—饵料"生态循环系统使水资源利用率提升70% 形成零污染闭环[70][71] - 通过"南马北育"模式带动环黄渤海30多家养殖户发展50万尾以上规模养殖[70]
今年夏粮稳产丰收,早稻实现增产 中国饭碗成色更足
经济日报· 2025-09-17 00:44
粮食生产与安全 - 2024年全国粮食产量突破1.4万亿斤 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1] - 人均粮食占有量达500公斤 国家粮食安全有充分保障[2] - 实施702个县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将试验田高产技术转化至大田生产[2] - 大豆产量达2065万吨 自给率较2020年提升4个百分点[2] - 油料作物产量3978.7万吨 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升近5个百分点[2] - 夏粮稳产丰收 早稻增产 秋粮面积稳中有增且长势正常偏好[3] 农业科技与基础设施 - 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10亿亩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4] -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75% 良种覆盖率超96%[4] - 建成800多家农业科研院校 拥有12万多名科研人员[4] - 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95% 包括优质高产水稻和机收籽粒玉米等品种[4] - 国家农业科技项目中参与企业超1000家 占参与单位总数51%[4] - 强化灾害预警预报和农田水利建设 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3] 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 畜产品总量达1.75亿吨 较2020年增长2778万吨(增幅18.8%)[6] - 人均肉类消费量72公斤 禽蛋25公斤 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6] - 人均奶类消费量40.5公斤 较2020年提高2.3公斤[6] - 水产品总产量7358万吨 较2020年增长12.3% 连续36年全球第一[6] - 设施蔬菜年产量超2亿吨 食用菌年产量4200万吨(占全球85%)[7] - 藻类养殖技术世界前列 新型食品不断涌现[7] - 城乡居民三大营养素摄入水平接近发达国家标准[7]
中国饭碗成色更足 今年夏粮稳产丰收 早稻实现增产 秋粮面积稳中有增
经济日报· 2025-09-16 22:13
粮食生产与安全保障 - 2024年全国粮食产量突破1.4万亿斤 人均粮食占有量达500公斤 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 [1][2] - 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覆盖702个县 推动高产技术向大田转化 [2] - 大豆产量达2065万吨 自给率较2020年提升4个百分点 油料作物产量3978.7万吨 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升近5个百分点 [2] 农业基础设施与科技水平 - 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10亿亩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75% 良种覆盖率超96% [4] - 建成800多家农业科研院校 拥有12万科研人员 国家农业科技项目中企业参与单位占比51% 超1000家企业参与 [4] - 攻克作物产量品质调控新基因 育成优质高产水稻 节水抗病小麦 机收籽粒玉米 高油高产大豆等品种 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95% [4] 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 畜产品总量达1.75亿吨 较2020年增长2778万吨 增幅18.8% 人均肉类消费72公斤 禽蛋25公斤 奶类40.5公斤 [6] - 水产品总产量7358万吨 较2020年增长12.3% 连续36年居全球第一 [6] - 设施农业面积达4000万亩 设施蔬菜年产量超2亿吨 食用菌年产量4200万吨占全球85% 藻类养殖技术居世界前列 [6] 农业生产韧性与结构优化 - 强化灾害预警和农田水利建设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秋粮面积稳中有增 长势正常偏好 [3] - 主动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提升产品品质 满足多样化需求 [2] - 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 稻渔综合种养和深远海养殖 构建"蓝色粮仓" [6] 居民营养健康水平 - 城乡居民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摄入水平接近发达国家 [7]
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五百公斤,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 粮食产量创新高 农村发展有活力(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人民日报· 2025-09-16 22:00
粮食生产成就 - 2024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 人均粮食占有量达500公斤 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 [2] - 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10亿亩 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95% [2] - 2024年大豆产量达2065万吨 自给率较2020年提高4个百分点 油料作物产量3978.7万吨 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高近5个百分点 [3] 单产提升与技术应用 - 启动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在702个县实施 推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深度融合 [3] - 2023年全国粮食亩产394.7公斤 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公斤 单产提升对产量增长贡献率超80% [3] - 集成推广合理密植 精量播种 一喷多促 水肥一体化等增产技术模式 [3] 农产品质量与多样性 -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5%以上 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超8.6万个 [3] - 棉油糖产能持续提升 果菜茶 肉蛋奶和水产品供给充足 设施蔬菜年产量超2亿吨 水产品产量连续36年全球第一 [3][7] 政策支持体系 - 健全补贴 价格 保险"三位一体"政策体系 连续5年提高小麦和早籼稻最低收购价 [4] - 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全面实施 [4] - 中央财政累计投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8505亿元 重点支持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3.5万个易地搬迁安置区 [6] 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 农村公路总里程超464万公里 自来水普及率达94% 行政村5G通达率超90% [4] - 2199个县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95%以上村卫生室纳入医保 [4] - 累计建设农村互助性养老服务设施超14万个 农村敬老院超1.6万家 [4] 农村改革与权益保障 - 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在7省份整省推进 其他省份开展整县整乡镇试点 [5] - 明确禁止城镇居民购买农房和宅基地 严禁退休干部农村占地建房 [5] - 依法规范土地流转 允许通过出租 入股 合作等方式盘活闲置农房 [5] 农民收入与城乡差距 - 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20年2.56:1降至2024年2.34:1 [7] - 农业提供近2亿人就业 农村常住人口近5亿 富民产业蓬勃发展 [7] - 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 公共服务便利度 人居环境舒适度持续提升 [7]
上海开创国际海洋资源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16 20:15
会议基本信息 - 股东大会于2025年09月16日在上海市杨浦区安浦路661号3号楼4楼会议室召开 [2] - 会议采用现场结合网络投票方式表决 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 [2] - 公司董事长王海峰主持会议 [2] 出席情况 - 全体9名董事及3名监事均出席会议 [3] - 董事会秘书出席会议 部分高管列席会议 [3] 议案审议结果 - 《公司章程》修订议案获通过 属于特别决议事项且获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通过 [3][4] - 《股东大会议事规则》修订议案获通过 [3] - 《董事会议事规则》修订议案获通过 [3] - 所有议案均对中小股东实行单独计票 [4] 法律合规性 - 上海东方华银律师事务所律师吴婧 陈超婕见证会议 [4] - 律师认定会议召集 召开程序及表决结果均符合法律法规且合法有效 [4]
摩洛哥渔业对美出口资格延期至2029年底
商务部网站· 2025-09-16 16:27
监管认定 -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宣布摩洛哥渔业活动完全符合《海洋哺乳动物保护法》要求 [1] - 摩洛哥成功获得"可比性认定"资格 [1] 贸易许可 - 摩洛哥获准在2026至2029年底期间继续向美国市场出口海产品 [1] 行业影响 - 认定结果巩固了摩洛哥海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1] - 证实摩洛哥在渔业管理中遵循环境标准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承诺 [1]
开创国际(600097)披露公司章程(2025年),9月16日股价上涨3.25%
搜狐财经· 2025-09-16 14:46
股价表现 - 2025年9月16日收盘价12.4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3.25% [1] - 当日最高价12.52元,最低价11.84元,开盘价12.01元 [1] - 成交额1.45亿元,换手率4.91% [1] - 最新总市值29.88亿元 [1] 公司章程核心内容 - 注册资本240,936,559元,营业期限为无固定期限 [1] - 经营范围涵盖远洋捕捞、海淡水产品养殖、船舶设备销售、仓储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及进出口业务 [1] - 股东会为公司最高权力机构,决定增减资、合并分立及章程修改等重大事项 [1] - 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设董事长1人及副董事长1人 [1] 公司治理结构 - 设立审计委员会、战略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等董事会专门委员会 [1] - 设总裁及副总裁等高级管理人员岗位 [1] - 公司设立党委和纪委以强化党的领导作用 [1] 利润分配政策 - 优先采用现金分红方式 [1] - 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10% [1] 信息披露 - 指定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为官方信息披露媒体 [1] - 近期发布《公司章程(2025年)》《董事会议事规则》《股东会议事规则》等文件 [3]
“十四五”农业答卷:粮食产量创新高,多元化食物供给提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13:01
粮食生产成就 - 2023年全国粮食产量突破1.4万亿斤 较2020年增产740亿斤 [1][3] - 人均粮食占有量达500公斤 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 [1][3] - 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10亿亩 "十四五"期间中央累计投入超7000亿元 [3] - 2023年大豆产量达2065万吨 自给率较2020年提高4个百分点 [4] - 油料作物产量3978.7万吨 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高近5个百分点 [4] 多元化食物供给 - 2023年底畜产品总量达1.75亿吨 较2020年增长18.8% [6] - 人均肉类年消费量72公斤 禽蛋25公斤 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1][6] - 水产品总产量7358万吨 较2020年增长12.3% 连续36年全球第一 [7] - 设施蔬菜年产量超2亿吨 种植业设施面积达4000万亩 [7] - 人均奶类年消费量40.5公斤 较2020年提高2.3公斤 [6] 农业改革与经营体系 - 累计培育农民合作社超200万家 家庭农场近400万个 [2] - 经营性服务主体110余万个 2023年服务面积超22.9亿亩次 [2] - 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扎实开展 [2] - 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现全国覆盖 [4] 质量安全与消费促进 -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5%以上 [1] - 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强化品牌引领 [8] - 通过节庆市场、展会聚集和赛事联动拓展消费场景 [9] - 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实现产业价值跃迁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