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级机构

搜索文档
美国资产信用动摇,中国持有美债额降至第3
日经中文网· 2025-05-19 03:30
穆迪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 - 穆迪将美国长期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 全球三大主要评级机构均不再给予美国最高评级 [1][4] - 下调原因是美国政府债务膨胀和利息支出激增问题恶化 未来10年减税法案可能使政府债务增加5万亿美元 [3] - 此次下调令市场意外 因穆迪未等待国会协调债务上限和减税法案结果就采取行动 [3] 市场反应 - 10年期美国国债利率在消息公布后一度上升0.05%至4.49% 但随后回落 [4] - 巴克莱银行认为不会发生强制性抛售 因美国国债仍被视为"无风险" [4] - 日本金融机构普遍认为影响有限 没有减持美国国债的计划 [4] 国际投资者动向 - 中国3月减持美国国债189亿美元至7653亿美元 从第二位降至第三位 [1][5] - 英国同期增持289亿美元至7793亿美元 部分源于对冲基金的套利交易 [5][6] - 印度、巴西等金砖国家也在减持美国国债 显示远离美元资产的趋势 [6] 宏观经济背景 - 美国长期利率维持在接近4.5%的高位 降息预期减弱 [5] -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和美联储主席罢免传言曾引发国债抛售 [5] - 评级下调可能阻碍资金回流美国 影响脆弱的金融市场复苏 [6]
美债压力接棒关税!穆迪下调美国评级后,“抛售美国资产”情绪小幅升温
智通财经· 2025-05-19 00:35
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事件 - 穆迪将美国政府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 归因于预算赤字持续膨胀且缺乏收窄迹象 [1] - 美国联邦预算赤字接近每年2万亿美元 超过GDP的6% 国会预算办公室警告2029年政府债务将达GDP的107% [4] - 穆迪预计联邦赤字到2035年将达GDP近9% 高于2024年的6.4% 主因债务利息支出增加和福利支出上升 [5] 债券市场反应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升至4.49% 富兰克林邓普顿指出大型投资者开始将国债置换为其他避险资产 [2] - 富国银行预计10年期和30年期美债收益率因降级再升5-10个基点 30年期可能突破5%达2023年11月以来最高 [2] - 巴克莱认为降级不会引发国债被迫抛售 自2011年标普下调评级后此类事件政治意义已减弱 [6] 美元及资产价格影响 - 降级消息导致亚洲早盘美国股市 债券期货和美元齐跌 彭博美元指数接近4月低点 [1][2] - 收益率上升可能推高抵押贷款和信用卡利率 威胁经济疲软 同时增加政府缩减债务难度 [4] - 美元贬值反映市场对美国政策不确定性和信心流失 但财政部数据显示3月外国对美政府证券需求仍强劲 [4][6] 财政政策背景 - 国会正辩论推出更多无资金支持的减税政策 税收联合委员会预计相关法案未来十年成本达3.8万亿美元 [1][6] - 中国3月减持美债引发调整久期猜测 但财政部官员称并非真正抛售美元资产 [6] - 财政部长贝森特淡化债务及关税通胀影响 称政府决心降低联邦支出并推动经济增长 [4]
疑虑加大,美元资产反弹结束了吗?
虎嗅· 2025-05-18 12:07
美元资产反弹可持续性疑虑 - 美国股市虽上周五收涨但市场疑虑情绪加大 可能面临第二次大幅调整[3] - 穆迪下调美国政府主权信用评级 虽保持优等但告别最高3A等级 反映对美国资产价值疑虑[3] - 评级下调导致资金配置美元资产时面临加仓或减仓抉择 评级下降成为负面考虑因素[3] 美国债务问题隐忧 - 美国债务问题规模持续扩大且长期未解决 引发美元资产出现股债同时下跌的"三杀"现象[4] - 美国决策层试图通过政策控制债务问题 包括调整关税政策以增加财政收入[4] - 美国政府酝酿征收5%国际汇款税(针对跨境汇款) 但尚未最终落地实施[4]
惠誉上调阿根廷债务评级,该国总统再获提振
快讯· 2025-05-12 21:14
惠誉评级上调了阿根廷的信用评级,理由是该国正在逐步取消货币管制,并成功获得多边融资。据5月 12日发布的一份声明,惠誉将阿根廷的信用评级上调一级至CCC+,相当于垃圾级中的第七个等级,与 厄瓜多尔和斯里兰卡的评级持平。惠誉不会对CCC+及以下的主权国家的评级展望进行评估。 ...
穆迪:散户投资者对私人信贷敞口不断增加将带来风险
智通财经网· 2025-05-08 03:43
私人信贷市场趋势 - 自2014年以来私人信贷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已增长至超过2万亿美元 [1] - 自大流行以来美国和全球信贷市场的份额逐渐从公开市场的银行转移到私人信贷公司 [1] - 另类资产管理公司持续推出吸引散户投资者投资私人信贷和其他类型私人资产的基金 [1] 散户投资者参与度提升 - 散户投资者对私人信贷领域的敞口加速增加主要因开放式永续基金的兴起 [1] - 开放式永续基金相比传统封闭式基金限制更少 [1] - 专注于私人信贷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越来越受欢迎 [1] 产品结构与流动性风险 - 面向散户投资者的ETF和永续基金在投资接受和赎回方面提供更大灵活性 [2] - 灵活性带来类似银行挤兑的风险如硅谷银行案例所示 [2] - 永续基金的信贷协议中贷款方和借款方的限制(契约)比封闭式基金更宽松 [2] 市场影响与关键挑战 - ETF兴起可能重新定义进入私募市场的渠道但需适当保障措施 [1] - 散户资金可能显著扩大私募市场规模但流动性管理和透明度是长期成功关键 [2]
人大重阳发布报告 揭示美债濒临“庞氏骗局”破产边缘
搜狐财经· 2025-05-05 12:15
美国债务问题现状与风险 - 美债规模增至36.2万亿美元 占美国GDP比重达123% 远超国际公认60%警戒线 [4] - 2024财年美国国债净利息支出8820亿美元 同比增长33.7% 偿债支出史无前例超过军费 [4] - 2025财年美国约有9.3万亿美元公共持有债务到期 占总债务三分之一 债务增速远超经济承载力 [4] 特朗普政策影响 - 特朗普第二任期前三个月推行对等关税与财政紧缩政策 导致美国1年期通胀预期升至4.3% 创近两年最高水平 [3] - 特朗普税收政策将在未来10年使美国基本赤字增加5.8万亿美元 收入最低20%美国人年均净损失1125美元 收入最高1%人群年均净收益43500美元 [3] - 特朗普政策触发股市债市汇市三杀 三大股指齐创近五年最大单日跌幅 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三天飙升40个基点 美元指数累计跌幅超10% [3] 美债信用与市场表现 - 美债长期依赖借新还旧 2050年美国联邦债务占GDP之比将升至166% 公众持有债务从2025年占GDP100%升至2035年118% [4] - 半个世纪以来八次美债长短期收益率倒挂均引发美国经济衰退或金融危机 [5] - 穆迪将美债评级从稳定转为负面 国际评级机构警告或将下调美国国债评级 [5] 全球经济贸易影响 - 特朗普2.0关税力度远超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 将直接导致全球经济贸易超预期萎缩 [5] - 对等关税政策推升美国通胀逼近5% 财政紧缩加剧社会不平等 [4] - 政策短视与民粹主义恐使美国重蹈大萧条覆辙 [5] 未来预测与趋势 - 预计2025年美债利息支出再增长8%达9520亿美元 未来十年累计利息开支可能高达13.8万亿美元 [4] - 2025年或成美债崩盘元年 全球旧的美国霸权落幕 新兴经济体与多极化货币体系将重塑秩序 [5] - 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67.8 同比下降11.8% 引发类似2008年市场崩盘的预测不绝于耳 [3]
泰国央行将利率降至1.75% 以应对贸易战与地震双重挑战
新华财经· 2025-04-30 09:08
泰国央行降息决策 - 泰国央行将关键利率降至1 75%,为两年最低点,符合多数经济学家预期 [1] - 货币政策委员会以5比2投票通过降息决策,旨在缓解贸易战和3月28日地震对经济的双重打击 [1] - 泰国央行行长警告全球贸易战加剧对东南亚第二大经济体带来严峻挑战,需关注经济稳定 [1] 经济前景与风险 - 泰国央行助理行长表示需为外国投资放缓做准备,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可能带来长期冲击 [1] - 因美国计划提高关税,泰国央行下调GDP增长预期,若加征关税今年经济增长率可能仅为1 3% [1] - 经济下行风险还源于游客减少,与泰国国家旅游局局长此前讲话存在分歧 [1] 旅游业表现 - 泰国国家旅游局局长称尽管中国等市场游客数量减少,但旅游收入同比增长近10% [2] - 高消费、长期停留游客群体增长,特别是欧洲、阿拉伯和印度市场 [2] - 2025年前3月旅游收入达6000亿泰铢,全年外国游客收入目标为2 2万亿泰铢 [2] 信用评级调整 - 穆迪将泰国信用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担忧经济和财政状况恶化 [2] - 穆迪提到美国关税政策对依赖出口的泰国经济构成重大挑战 [2] - 穆迪确认泰国Baa1主权信用评级,认可其稳健制度、治理结构及有效货币政策 [2]
美股崩了
猫笔刀· 2025-04-04 14:18
中美贸易摩擦 - 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商品加征34%关税,并将一批美国企业列入出口管控管制名单,反应迅速且态度强硬 [1] - 中美互加34%关税导致双边贸易额大幅受限,去年美国从中国进口5246亿美元,中国从美国进口1636亿美元 [1] -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贸易逆差国和最大消费市场(规模近20万亿美元,占全球1/3),其他国家对其依赖性强 [1] - 中国关税反制后,新加坡A50期货下跌3.8%,较周四收盘累计下跌4.2%,但A股走势仍取决于内生逻辑 [1] 全球市场反应 - 纳斯达克100指数暴跌5.4%,盘前交易又跌2.6%,回撤幅度已超过19%,接近20%的抄底信号阈值 [1] - 美股当前性价比提升,一定程度风险已释放,但安全性仍需谨慎评估 [1] 惠誉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 - 惠誉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下调至A,展望稳定,理由包括财政能力减弱、公共债务上升、内需低迷及通缩压力 [1] - 评级下调可能导致中资美元债融资成本增加60-80亿美元,并引发国际投资机构被动调仓 [1] - 事件可能引发其他评级机构跟进,但中国本土评级机构(如大公国际、联合评级、中诚信国际)国际影响力仍不足 [1] - 惠誉2023年8月也曾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AAA至AA+),显示其业务立场相对独立 [1]
法国经济复苏再次面临“哑火”风险
经济日报· 2025-03-25 21:58
法国经济复苏再次面临"哑火"风险 近期,法国央行发布多项经济预测数据显示,法国2025年经济增长将持续放缓,凸显出在面临政局 动荡、债务高企、投资萎靡等内忧,以及贸易战威胁、外部需求疲软等外患下,法国经济复苏进程正面 临再次"哑火"风险,并将陷入"低增长—高债务"的恶性循环。 3月12日,法国央行发布最新预测报告显示,在外部不确定性形势持续冲击投资和出口部门的背景 下,2025年法国经济增速将仅为0.7%。同时该报告认为,2024年底至2025年初的疲弱增长未能为全年 经济复苏奠定良好基础。特别是在巴黎奥运会带来的提振效应逐渐消退下,2025年上半年,法国经济增 长将持续保持低迷。同时,法国央行预测,在外部市场持续受限下,法国本年度的经济增长将主要依靠 法国国内消费拉动,预计2025年法国通胀率将回落至1.3%,将有助于提高居民实际购买力,并对消费 增长形成支撑。同时,失业率将基本稳定,但将在今明两年达到7.8%的峰值水平。 此前,法国央行曾于2024年9月将法国2025年经济增速预期设定为1.2%,并于12月下调至0.9%。有 法国央行经济学家认为,本轮再次下调充分显示出对前期法国政局动荡及当下外部政治环境 ...
每日机构分析:3月25日
新华财经· 2025-03-25 15:50
货币政策预期 - 韩国央行预计4月维持利率不变 5月可能采取宽松货币政策[1] - 穆迪预计澳储行今年应再降息50个基点 2025年累计降息幅度达75个基点[2] - 摩根士丹利认为美联储宽松政策可能性被低估[1][3] 经济数据表现 - 韩国3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出现下滑 反映私人消费前景悲观情绪[1] - 德国3月制造业PMI好于预期 但服务业PMI出现回落[2] - 美国3月消费者信心指数预计从98.3降至93.5 ING预计降至93.0[2] 汇率市场展望 - 欧元兑英镑汇率可能在0.8345至0.8380区间波动 突破方向取决于英欧央行政策预期[2] - 美国消费者信心数据疲软可能导致美元走低[2] 大宗商品动态 - 委内瑞拉2月原油产量达91.8万桶/日 较2023年2月76万桶/日显著增长[3] - 委内瑞拉日出口量约75万桶 雪佛龙制裁豁免将于5月27日到期 25%关税4月2日生效[3] 债务与杠杆情况 - 美国民间部门债务下降相当于GDP的2.4% 为2008年以来最大去杠杆率[3] - 家庭、非金融企业和州地方政府首次同时降低杠杆率 减债因素与美大选和贸易不确定性相关[3] 通胀与预算政策 - 澳大利亚2025-2026年度预算未解决低收入家庭高昂保险费用和房租成本等通胀难题[2] - 该预算展现出财政克制 没有进一步推高通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