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功率半导体
icon
搜索文档
功率半导体行业交流
2025-08-12 15:05
行业与公司 * 功率半导体行业 华虹公司[1] * 行业交流涉及华虹公司的工艺平台、产能分配、客户订单、产品结构和价格策略[1]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华虹5月调价5%-8% 但二季度均价因产品结构变动及酒厂新产能折扣而下降 三季度涨价支撑不足 全年ASP涨幅10%目标或难实现[1][3][4] * BCD工艺平台需求显著增长 两个工厂合计约37K 对比去年年初22K有显著增长 主要客户MPs订单增至19K 年底产能将大幅提升[1][5][6] * NODE平台中 赵毅55纳米ETOX价格约为1,100元 订单可见度高 对ETOX部分持乐观态度 紫光和巨神平台需求下降至约1,600片[1][9][11] * eFlash总投入量稳定增长约16,000片 主要应用于MCU和智能卡 紫光和华大提出增量需求以应对ETOX产能削减 预计年底产量将增加至18-19k[1][13][15] * MOSFET产品结构调整 中压SGT品类需求下滑 大幅调整60%产能转向低压产品供应MPs 新节能订单减弱 车用比例下降[1][18][19] * IGBT产能增量至14,000片 斯达占11,000片 宏威约1,500片 斯达受价格限制影响 倾向于选择优惠较多的酒厂进行生产[1][26][27] * CIS需求增至1万片 高阶应用占比提升 但第三代5千万像素CMOS未抢到三星订单 处于调整状态[1][29] * DDIC产能已全部转移至酒厂约7千张 客户需求稳定但短期受设计优化异常影响 订单降至5千张[1][30] * 数字逻辑客户需求不如预期 杰力从原计划4,000至5,000片降至实际订单2,000片[32] * 英飞凌进入初步风险量产阶段 合作顺利 需求旺盛 预计年底实现约2,000片量产[33] * 短期内看不到持续涨价动力 各产品线需求不及预期或减弱 年底均价提升策略主要通过产品线调整、减少客制化和功率占比来实现[36] 其他重要内容 * 华虹产能分配:七厂维持31天10万片当量 BCD工艺平台占34K 功率部分占31K 存储部分占21K 其他约3,000片 酒厂功率部分投片量约17K 存储ETOX部分约8K DDIC部分约7K BCD工艺平台约3K 40纳米逻辑工艺平台约2K[2] * 酒厂新开产能达到35,000片 但仍在七厂基础上打8折到8.5折[3][4] * MPs提出24k产能需求 但因全年有价格提升要求且不希望过分依赖单一客户 目前策略优先满足国内客户[6] * 南星订单从去年年初3,000片增加到现在约4,500片 艾维从2,000多片增加到约3,700片[8] * 酒厂仍以55纳米节点为主 45和40纳米节点尚未进入量产[10] * 赵毅55纳米ETOX价格接近1,100元 65纳米NO价格在1,300元左右[11] * 年底ETOX部分单酒厂将增加至接近1万片 七厂可能下修至3,000片左右 停掉的产能将转移至iFlash产品线[12] * MCU主要应用于消费类产品 几乎不涉及车规级别 高阶卡类应用每月约2,000片[16] * ST合作仍停留在风险量产阶段 每月订单仅一两百片 年底规划为3,000片[17] * 中低压MOSFET平台价格变化幅度较低下限为5-6%[20] * 超级MOS整体产能七厂约10.5k 五厂约9k 总计2万 东威占9.5k 尚阳通4.5k[21] * 东威8月订单已确定 9月订单能见度仅有一周左右[24] * 国产硅片使用比例约45% 价格呈下降趋势[34] * 华丽先进制程在六厂进行 产能配置接近3,000片投入量 良率约70%[35] * 功率的量从原本规划的当前17K到年底22K 调整为从17K下降到15K[38] * 今年第三季度预计营收6.2到6.4亿 第四季度预计达到6.7亿 对于明年的销售端预测目前偏向于悲观[39]
民德电子:8月12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2 09:19
公司治理 - 第四届第十三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12日以现场和通讯结合方式召开[1] - 会议审议关于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的议案等文件[1] 财务结构 - 2024年度营业收入构成:制造业占比76.68%[1] - 租赁业收入占比11.29%[1] - 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收入占比9.7%[1] - 功率半导体行业收入占比2.34%[1] 市场表现 - 当前收盘价27.85元[1] - 总市值48亿元[1]
综艺股份拟收购吉莱微51.1628%股权,扩大功率半导体市场布局
巨潮资讯· 2025-08-12 02:50
收购交易概述 - 综艺股份拟以现金增资方式收购吉莱微电子45.2807%股权 投资金额2.2亿元 [2] - 若吉莱微完成股份回购 综艺股份持股比例将提升至51.1628% 并获得原实控人828.7109万股表决权委托 合计控制表决权超50% [2] - 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但不构成关联交易和重组上市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保持不变 [3] 标的公司业务 - 吉莱微是专业从事功率半导体芯片及器件设计、制造、封测、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2] - 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控制、安防监控、通信设备、汽车电子等领域 [2] - 拥有多条晶圆生产线(4英寸、5英寸、6英寸在建)及配套封装测试生产线 [2] 战略意义与协同效应 - 收购将帮助公司进入功率半导体研发、生产及销售领域 优化产业链布局 [3] - 吉莱微的IDM能力将提供技术储备与人才支撑 加速集成电路核心赛道布局 [3] - 交易契合国产替代趋势 增强公司在功率半导体领域的竞争力 [3] 财务承诺与预期 - 交易对方承诺吉莱微2025-2028年净利润分别达到2600万元、3300万元、4100万元和5000万元 [3] - 若实际净利润未达承诺值的80% 业绩承诺方将进行补偿 [3] - 收购预计提升公司营业收入及盈利能力 增强抗风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3]
友阿股份股价上涨2.34% 回复重组审核问询函引关注
金融界· 2025-08-11 16:56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1日15时,公司股价报6 12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2 34% [1] - 当日开盘价为5 97元,最高触及6 15元,最低5 97元 [1] - 成交量为48 65万手,成交额达2 96亿元 [1] 业务布局 - 公司主营业务为百货零售,属于商业百货板块 [1] - 近期披露拟收购功率半导体企业深圳尚阳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 [1] - 计划形成"百货零售+半导体功率器件设计"的双主业布局 [1] 收购标的财务表现 - 标的公司尚阳通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 34亿元,同比增长28 10% [1] - 净利润2239 94万元,同比增长66 94% [1] - 已与比亚迪、中兴通讯等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1] - 产品技术指标获得国际权威认证 [1] 资金流向 - 8月11日主力资金净流入4463 47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 52%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51 85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 05% [1] 重大事项进展 - 公司于8月11日晚间完成对深交所审核问询函的回复 [1]
综艺股份股价上涨1.98% 拟2.2亿元收购功率半导体企业
金融界· 2025-08-11 16:43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1日收盘,综艺股份股价报5.66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98% [1] - 当日成交量为49.81万手,成交金额达2.8亿元 [1] - 公司总市值约73.58亿元 [1] 业务领域 - 公司业务涉及新能源、创投、网络游戏等多个领域 [1] - 公司总部位于江苏 [1] 资本运作 - 拟通过增资方式以2.2亿元收购江苏吉莱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45.28%股份 [1] - 交易完成后将获得标的公司超过50%的表决权 [1] - 正式进入功率半导体芯片及器件的研发制造领域 [1] 标的公司情况 - 吉莱微主要从事功率半导体芯片及器件的设计、制造、封测和销售业务 [1] 资金流向 - 8月11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621.23万元 [1]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5385.23万元 [1]
友阿股份回复重组审核问询函,释放多重关键信号
证券时报网· 2025-08-11 14:53
重组进展 - 友阿股份完成对深交所审核问询函的回复 收购尚阳通100%股权的重组项目进入实质审核阶段 [1] - 本次问询回复从标的公司业务模式 技术水平及业绩可持续性等多维度进行释疑 标的公司价值进一步彰显 [1] 标的公司业绩表现 - 尚阳通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3.34亿元 同比增长28.10%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2239.94万元 同比增长66.94% [2] - 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 显示盈利能力正在逐步修复且呈边际改善态势 [2] - 2020-2022年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达140.84% 2023-2024年受行业周期波动影响业绩出现短暂调整 [2] 技术研发与客户认证 - 尚阳通研发投入占比达11.8% 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 - 自建CNAS认证实验室获得TÜV莱茵车规检测资质 MOSFET及MOSFET模块产品荣获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颁发的AK符合性证书 [3] - 与英搏尔 比亚迪 富特科技 中兴通讯 长城电源 麦格米特 英飞源 优优绿能等众多行业知名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3] 战略布局与行业背景 - 友阿股份通过收购尚阳通快速切入半导体功率器件赛道 形成"百货零售+半导体功率器件设计"的双主业格局 [4] - 功率半导体行业具有高研发投入 高资本开支特性 尚阳通可依托上市公司平台突破资金与客户拓展瓶颈 [4] - 全球半导体产业正处于地缘重构与技术迭代的双重关键变革期 "9·24新政"激活并购重组市场 [4] 并购价值与市场意义 - 尚阳通兼具技术领先与业绩支撑双重优势 构成交易独特价值的基础和重组战略的核心逻辑 [5] - 半年度业绩企稳回升印证标的公司基本面稳健修复能力 反映双方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的初步成效 [5] - 自"并购六条"新规发布以来 截至2025年6月上市公司累计披露资产重组案例已超1400单 [4]
【高盛】变革中的中国:聚焦产能周期-延迟的转折点
搜狐财经· 2025-08-10 02:39
中国制造业产能周期现状 - 七个关键行业(空调、光伏组件、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功率半导体、钢铁、工程机械)中五个行业产能仍高于全球总需求,供应分散且成本曲线趋平的结构性问题持续存在 [1][6] - 政策刺激(如以旧换新)短期提升产能利用率,新能源汽车和空调行业政策释放需求分别占2025年预期需求的16% [1][6] - 产能周期转折点延迟,光伏行业最接近底部但仍需半年至1年时间,新能源汽车行业因利润薄弱、成本曲线陡峭最需市场整合 [1][8] 供需结构与成本曲线变化 - 光伏、钢铁、功率半导体和锂电池行业头部与尾部企业现金利润率差距缩小(从12-74%降至5-44%),新能源汽车行业成本曲线因竞争加剧更陡峭 [2][64] - 中国企业加速海外产能布局,2028年海外新增产能预计占中国总产能的0.5%-14%,增强供应链韧性但可能加剧全球供应过剩 [2][51] - 政策刺激导致需求前置(如光伏抢装潮需求同比增150%),但2026年后刺激退坡可能使需求回调至2023-24年不均衡水平 [2][30] 行业整合与竞争格局 - 空调、锂电池和工程机械行业头部企业凭借显著成本优势表现稳定,光伏和钢铁行业因HHI指数低于1000且成本曲线平坦整合潜力最低 [58][59] - 新能源汽车行业资本支出/销售额比达10-12%,2025-26年产能年增速9-13%,功率半导体行业集中度边际递增而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散化加剧 [45][65] - 光伏行业2025-26年资本支出计划下调45-52%,锂电池行业资本支出上调,反映生产商对利润和需求差异化的响应 [43][45] 全球供应链地位与风险 - 2024年中国供应全球86%光伏组件、80%锂电池、68%新能源汽车,出口占比平均33%,海外市场份额达37% [50][51] - 东南亚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扩产重点,空调行业海外产能占比预计提升14%,光伏组件新增27GW海外产能 [56][57] - 需求改善对边际生产商缓解作用大于头部企业,锂电池行业第三组企业与头部差距缩小,钢铁行业尾部企业利润率压力减轻 [66][67] 行业具体表现 - 空调行业2025年产能利用率预计68%,以旧换新政策拉动内需增长15%,龙头企业控制产能投入使供需保持平衡 [68][69] - 光伏行业单位EBITDA利润率同比下降,现金利润率维持-9%,需求前景疲弱导致资本支出持续削减 [37][40] - 新能源汽车行业经营性现金流恶化,库存和应收账款天数延长加剧尾部企业压力,整合依赖周期性下行加速 [64][65]
皇庭国际宣布参投固态电池企业 系A股商管巨头
证券时报网· 2025-08-07 12:32
公司战略转型 - 皇庭国际与尊光固态电池签署增资扩股协议 重点布局储能等细分方向新材料领域 进一步完善公司围绕功率半导体+投资和发展逻辑构建的产业新生态 [1] - 公司提出123转型发展战略规划 目标成为以高新科技+商业管理双主业为核心的规模化现代化集团化企业 [2] - 深度参与尊光固态电池公司治理 在材料研发 场景应用 融资规划等领域形成战略协同 积极推动固态电池商业化和多场景应用 [1] 投资标的业务 - 尊光固态电池主要从事固态电解质与固态电池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自主研发第三代碳材料碳量子点材料 覆盖动力电池 储能系统 消费电子等3大应用市场 [1] - 尊光固态电池成立于2024年3月 注册资本1000万元 由俯仰纳米 惟几科技 中科超能 尊光科技分别持股50% 30% 12.5% 7.5% [1] - 俯仰科技拥有碳量子点材料和高熵合金两大前沿核心材料 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 新能源 节能环保 医学成像技术等领域 研发中心和中试车间设在坂田 拥有江西芦溪工业园180亩生产基地 [2] 合作背景与产业协同 - 皇庭国际2024年1月与安徽蚌埠淮上区领导及华智达新能源就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市场潜力与应用前景进行深入交流 双方战略规划高度契合 [3] - 皇庭国际功率半导体业务以子公司意发功率为载体 主要从事功率半导体芯片设计制造及销售 拥有年产36万片6寸功率晶圆能力 [2] - 商业管理业务主要包括商业不动产运营管理 资产管理和配套服务及物业管理 [2]
研报掘金丨华源证券:首予新洁能“增持”评级,有望受益于行业企稳回升
格隆汇APP· 2025-08-07 06:51
公司业务模式与产能布局 - 采用Fabless模式并向封装测试环节延伸 [1] - 全资子公司电基集成已建设先进封测产线并持续扩充完善 [1] - 实现部分芯片自主封测并形成特色产品 [1] 汽车电子业务进展 - 汽车电子产品覆盖汽车电子全域控制 [1] - 多款型号应用于OBC、DC转换、底盘控制、辅助驾驶等重要模块 [1] - 车规产品批量交付近130家Tier1及终端车企 [1] - 2024年新增导入30余家客户 [1] 行业可比公司估值 - 华润微、扬杰科技、斯达半导2025-2027年平均PE分别为41倍、32倍、26倍 [1] 公司发展前景 - 产品品类不断丰富且下游应用持续拓展升级 [1] - 有望受益于行业企稳回升 [1]
【招商电子】安森美25Q2跟踪报告:25Q2汽车业务已经见底,25Q3营收预计环比+3%
招商电子· 2025-08-06 12:24
财务表现 - 25Q2营收14.7亿美元,同比-15%/环比+2%,略超指引中值(14-15亿美元)[2] - 25Q2毛利率37.6%,同比-8pcts/环比-2pcts,略超指引中值(36.5%-38.5%)[2] - 25Q2产能利用率68%,环比+8pcts,库存DOI 208天/环比-11天,渠道库存10.8周[2] - 25Q3营收指引14.65-15.65亿美元,中值同比-14%/环比+3%,毛利率指引36.5%-38.5%[3] - 25Q2非GAAP每股收益0.53美元,去年同期0.96美元,稀释股数4.15亿股[18] 业务分拆 - 电源方案部(PSG)营收6.98亿美元,同比-16%/环比+8%[3] - 模拟与混合信号部(AMG)营收5.56亿美元,同比-14%/环比-2%[3] - 智能感知部(ISG)营收2.15亿美元,同比-15%/环比-8%[3] - 汽车营收7.33亿美元,同比-19%/环比-4%,中国市场强劲抵消欧美疲软[3] - 工业营收4.06亿美元,同比-13%/环比+2%,数据中心和AI营收同比近翻倍[3] - 其他业务营收3.29亿美元,同比-9%/环比+16%,AI数据中心为主要增长动力[3] 战略进展 - 与英伟达合作加速800V直流电源架构转型,5x5封装单路量产,双路样品测试[5] - 碳化硅业务受中国新能源汽车量产带动,毛利率低于公司均值但价格稳定[5] - 10BASE-T1S产品向超10家客户送样,Fishkill工厂发货超500万个单位[5] - ISG加速退出非核心业务,聚焦ADAS、机器视觉等高价值领域[5] - 计划2026年前淘汰5%低毛利产品线,涉及5000万至1亿美元营收影响[26] 市场动态 - 25Q2各终端市场呈现企稳复苏迹象,未因关税出现提前拉货[5] - 中国汽车营收环比+23%,占汽车业务50%份额,持续为小米等客户提升续航[12][28] - 欧美汽车市场疲软主因库存压力及订单推迟,25Q2为业务底部[5] - AI数据中心增长符合预期,与XPU企业合作开发智能功率产品[13] - 工业板块传统业务小幅下滑,医疗、航空航天及国防业务持续增长[3] 运营规划 - 2025年目标股票回购金额提升至自由现金流100%,25Q2回购3亿美元[16] - Fabrite技术革新计划预计贡献200个基点毛利率改善[24] - 战略库存87天(Q1为100天),基础库存121天处于健康区间[19] - 预计26年53%毛利率目标通过产能利用率提升、外包转自产及新品导入实现[24] - East Fishkill工厂完成目标产线认证,新技术产品产量达500万单位[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