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研发

搜索文档
翰宇药业:HY3003减重创新药项目原料药已完成工艺开发,并开展月制剂、周制剂、口服三种剂型研究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4 04:10
创新药研发进展 - 公司创新药HY3003减重项目原料药已完成工艺开发 并开展月制剂 周制剂 口服三种剂型研究 以及临床前及临床CRO的选择及方案制订 [2] - 创新药HY3000鼻喷雾剂已进入临床三期阶段 [2] - 公司与国药股份围绕大麻二酚(CBD)在CNS领域的药物研发 [2] 战略合作与商业化 - 公司与博瑞医药于7月31日达成战略合作 建立长期稳定关系 共同推进多肽原料药的商业化生产及海外申报合作 [2] - 合作将充分发挥双方在多肽新药开发及多肽商业化生产领域的优势 实现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 拓展国际市场 [2]
丹诺医药递表港交所 产品未商业化负债近10亿元
经济观察网· 2025-07-31 10:56
据港交所7月30日披露,丹诺医药(苏州)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丹诺医药)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中 信证券和农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招股书显示,丹诺医药于2013年注册成立,是一家临近商业化阶段的生物科技公司,专注于发现、开发 差异化的创新药产品,解决细菌感染及细菌代谢相关疾病领域的未被满足临床需求。 公司凭借自主开发的多靶点偶联分子技术,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克服传统治疗的局限性并改善患 者预后。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已建立一条由七项创新资产组成的差异化管线。公司拥有三项核 心产品:利福特尼唑(TNP-2198)、利福喹酮(TNP-2092)注射剂以及TNP-2092口服制剂。 利福特尼唑是由利福霉素药效团和硝基咪唑药效团构建的稳定偶联药物。通过抑制RNA聚合酶和硝基 还原酶激活产生高活性物质实现杀菌作用,对微需氧菌和厌氧菌具有协同双重作用机制。 利用这种独特的多靶点机制,利福特尼唑有望克服抗菌药物耐药性这一重要且日益严重的全球挑战。作 为三联疗法的一部分,与目前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铋剂四联疗法("BQT")相比,利福特尼唑在疗 效、安全性、临床应用和患者潜在依从性方面具有优势。 目前,丹诺医药已完 ...
20cm速递|创业板医药ETF国泰(159377)涨超1.1%,政策优化或促行业估值修复
搜狐财经· 2025-07-31 02:52
医保政策支持医疗器械行业高质量发展 - 医保局座谈会明确支持医疗器械行业"反内卷"、开放出海、差异化创新等原则 [1] - 集采价格有望进一步温和 促进企业盈利企稳提升 [1] - 政策激发医疗器械企业创新研发积极性 新产品推出有望打开成长空间并加速国产替代 [1] 医药生物行业投资主线 - 创新药进入成果兑现阶段 研发进展催化较多且不受贸易战影响 将持续作为投资主线 [1] - 出海领域在新兴市场布局的企业发展潜力大 [1] - 不同医药领域集采持续推进 部分细分赛道影响已出清 未来有望迎来新成长 [1] 创业板医药ETF产品特征 - 创业板医药ETF国泰(159377)跟踪创医药指数(399275) 单日涨跌幅可达20% [1] - 指数从创业板市场选取涉及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成分股覆盖创新药研发、生物技术及医疗服务等行业 反映创业板医疗健康相关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1]
湖南华纳大药厂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控股子公司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暨关联交易的进展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7-29 17:39
交易进展 - 控股子公司致根医药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方案已获董事会、监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增资金额不超过7000万元 [2] - 交易各方已正式签署投资协议书 标志交易进入实施阶段 [2] 投资方构成 - 湖南鹊山迢望创业投资合伙企业出资10210万元 公司持有其48.97%合伙份额 属于关联方 [3] - 宁波甬元鸿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出资53600万元 无关联关系 [4] - 六名自然人投资者(卫福才、陈雷、杨成锋、潘春亮、吴晓东、陈仁贤)均无关联关系且非失信被执行人 [5][6][7] 交易条款 - 投前估值4亿元 总投资额6999.8684万元 其中鹊山迢望投资1999.9787万元获4.26%股权 甬元鸿德投资999.9779万元获2.13%股权 [10] - 自然人投资者单笔投资金额介于499.9890-999.9779万元 分别获得1.06%-2.13%股权 [10] - 增资款中注册资本部分合计35.4952万元 剩余6964.3732万元计入资本公积 [10] - 设立5人董事会 创始股东团队委派2名 华纳药厂委派1名 鹊山迢望委派1名 [12] - 交割后40个工作日内需完成工商变更 逾期投资方有权解除协议 [10] 财务影响 - 致根医药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转为权益法核算的参股公司 [15] - 产生投资收益8800-10200万元(未经审计) 计入非经常性损益 [15] - 创始股东团队通过一致行动协议合计持有40.53%股权 保持控制地位 [15] 战略意义 - 增强致根医药资金实力 推动在研项目研发进程 [15] - 引入市场化投资机构优化股东结构 提升治理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15] - 有利于推动创新药研发平台独立发展 [15]
刚刚,今年首只10倍股诞生
财联社· 2025-07-28 04:26
上纬新材股价表现与资本运作 - 上纬新材股价低开高走,盘中一度拉升超17%,续刷历史新高,成为2025年A股首只10倍股,午间收盘涨幅13.12% [1] - 7月以来该股曾10个交易日走出涨停行情,刷新A股"20cm"连板纪录 [1] - 股价异动源于智元机器人计划通过协议转让与要约收购相结合的方式谋求公司控制权,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将变更为上海智元恒岳科技合伙企业,实际控制人变为邓泰华 [3][6] - 公司为科创板上市新材料企业,主营环保耐蚀树脂,当前产品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应用有限 [8] 2025年A股明星股榜单 - 2025年沪指突破3600点,21只个股涨幅突破2倍跻身"明星股"阵营 [9][10] - 舒泰神以5倍涨幅位列第二,创新药研发进展推动股价,核心在研药物针对罕见病领域有望填补国内空白 [11] - *ST宇顺年内涨幅超4倍,通过优化管理、剥离不良资产实现困境反转,叠加潜在资产重组预期 [12] - 联合化学涨幅超4倍,受益化工行业景气回升与自身技术优势,偶氮类有机颜料产品量价齐升 [13] 牛股共性特征 - 四只牛股分属不同行业但均通过主动求变实现价值重估,路径包括跨界融合创新、深耕主业或困境变革 [13]
姚高员专题调研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建设工作
杭州日报· 2025-07-25 03:02
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 杭州市长姚高员强调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1] - 西电智能汽车电子概念验证中心围绕集成电路、光电子技术等汽车电子产业链方向,打造"创新—验证—孵化—产业化"全链条平台 [1] - 浙大智药院小分子创新药概念验证中心和皓阳生物创新药CDMO中试基地聚焦生物医药领域创新药物研发,探索基础研究和原创新药转化应用产业化路径 [2] 平台建设与生态构建 - 杭州市提出要建好用好"1+2+33+7+N"高能级科创平台矩阵,建设一批产业发展急需、公共属性突出的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 [3] - 要形成"源头创新—概念验证—中试放大—产业落地"的闭环生态,更好支撑杭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壮大 [2] - 要发挥应用场景"育苗圃"作用,形成"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协同转化机制和科技攻关、技术标准制定、成果产业化联动机制 [3] 产业发展与企业培育 - 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推进重点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和创新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壮大科创企业梯队 [3] - 要依托高校科创优势,强化企业、高校、平台、人才紧密联动,深耕专业细分领域 [1] - 要持续推进创新策源能力建设,培育更多战略科技力量、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3]
丁香园李天天:杭州是中国最适合创业的城市
创业邦· 2025-07-23 10:03
杭州创业生态 - 杭州凭借优越的营商环境成为创业者心中的"圣地",被丁香园创始人称为"中国最佳创业城市"[1] - 杭州创业生态源于40年前小商品经济的灵活基因,政府与企业形成"鞋匠与孩子"般的精准适配关系[9] - 杭州政府从"管理者"转变为"支持者",采取"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服务理念,创业者遇到推诿的情况仅占3%[10] - 杭州政府提供70平米办公室支持丁香园初创发展,后又在滨江区支持建设9万平米总部大楼[5][7] 丁香园发展历程 - 公司从2000年哈尔滨的医学BBS起步,通过医生网友捐款3万元购买第一台服务器[5] - 2006年三位网友在杭州联合创业,成为"网友创业"典型案例[5] - 25年发展覆盖全国90%医生,从学术平台扩展至健康科普、线上问诊等大众服务[6] - 公司愿景从"健康更多,疾病更少"调整为"健康更多,生活更好",强调预防医学[6] - 新总部大楼占地30多亩,计划成为医疗互联网数字创新企业的孵化基地[7] 医疗行业现状与建议 - 浙江省一类创新药研发份额不足10%,面临被广东超越的风险[14] - 杭州医疗AI人才占比低,70%相关人才集中在北上深[14] - 建议借助AI实现新药研发弯道超车,重点关注AI辅助蛋白质设计等前沿技术[15] - 建议吸引耐心资本支持医药行业,改变偏好短期回报的投资倾向[15]
7月22日主题复盘 | 雅江电站概念持续高潮,煤炭午后大涨,固态电池也有表现
选股宝· 2025-07-22 08:35
行情回顾 - 市场全天震荡走强 三大指数均创出年内新高[1] - 个股跌多涨少 沪深京三市超2700股飘绿 连续两日逾百股涨停 今日成交1.93万亿[1] 雅江电站概念 - 概念持续爆发 中国能建、中国电建、中国交建等多股涨停[1] - 中国电建、中国能建等个股继续一字涨停 南矿股份、华建集团等三连板[3] - 柳钢股份16天10板 最新价7.41元 涨跌幅+9.94% 流通市值189.90亿[4] - 四方新材12天7板 最新价17.02元 涨跌幅+10.02% 流通市值29.33亿[4] - 华建集团3天3板 最新价11.58元 涨跌幅+9.97% 流通市值110.37亿[4]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 总投资约1.2万亿[14] - 参照三峡水电站静态投资1352.66亿元/动态投资2485.37亿元 雅鲁藏布江水电站总投资远超我国诸多重大基建工程[4] - 水电工程建设流程包括围堰、导流施工、清淤、土方开挖、大坝施工、机电及金属结构设备安装调试[4] - 电力将以外送消纳为主 西南水电资源丰富 西北、西南电网发电量远大于用电量 2023年比值分别达到125%、111%[5] - 预计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配套建设需求较多 参照甘肃-浙江线路 单条柔直设备投资额约100亿元 整体设备投资额约500亿元[5] 煤炭板块 - 板块午后集体大涨 潞安环能、晋控煤业、山煤国际等涨停[6] - 焦煤期货主力合约7月22日午后涨停[6] - 潞安环能最新价12.60元 涨跌幅+10.04% 流通市值376.92亿[7] - 晋控煤业最新价14.32元 涨跌幅+9.98% 流通市值239.67亿[7] - 山煤国际最新价10.08元 涨跌幅+10.04% 流通市值199.83亿[7] - 近期"反内卷"预期持续加强 预计煤价走势偏强 叠加用煤旺季来临 板块中长期预期不悲观[7] - 随着保费持续增加及政策推动险资增配权益 险资有望将配置目标外溢至股息率具有性价比的煤炭红利标的[8] 固态电池 - 板块今日修复 德新科技、豪鹏科技涨停 先惠技术涨超15%[9] - 蜂巢能源董事长透露2025年四季度将在量产线试生产半固态电池[9] - 德新科技最新价18.77元 涨跌幅+10.02% 流通市值43.48亿[10] - 豪鹏科技最新价74.89元 涨跌幅+10.00% 流通市值43.33亿[10] - 先惠技术最新价57.98元 涨跌幅+15.48% 流通市值72.75亿[10] - 半固态电池优势综合且技术工艺成熟 成本相对可控 是当前阶段合适的过渡方案[10] - 2024年上半年国内半固态电池装车量达2.2GWh[10] 其他热点 - 光伏、军工、机器人等均局部活跃[11] - 大消费、医药等跌幅居前[11] - 东数西算/算力板块因黄仁勋表示将开始向中国市场销售H20芯片[17] - 机器人板块因宇树科技开启上市辅导及黄仁勋称AI下一波浪潮将是机器人系统[17] - 军工板块因9月3日将举行阅兵及北约同意将军费提高到GDP5%[17] - 光伏板块因多晶硅主力合约涨停[17] - 工信部即将出台钢铁、有色、石化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18] 历史新高公司 - 基康技术涨幅29.99% 核心概念雅江电站概念[19] - 五新隧装涨幅29.99% 核心概念雅江电站概念[19] - 铁拓机械涨幅29.99% 核心概念雅江电站概念[19] - 高争民爆涨幅10.01% 核心概念雅江电站概念+民爆[19] - 长城军工涨幅10.01% 核心概念军工[19]
创新药井喷时代来临 振东制药凭多领域布局与体系优势蓄力前行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2 02:41
行业动态 - 2025年上半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43款创新药 同比增长59% 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2018年至2024年累计批准上市创新药197个 年批准数量从2018年11个增至2024年48个 [1] - 国家医保局和卫健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医保局公布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方案 [1] 公司研发投入 - 振东制药2024年研发投入达2.51亿元 同比增长25.27% 占营业收入比重8.44% [2] - 公司研发费用占比逐年递增 重点布局肿瘤和皮肤领域管线 [2] - 建成上海新药创制中心 形成四大研发平台组成的科学研发体系 [2] 产品管线进展 - 在研抗肿瘤新药包括治疗胃癌的ZD09和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ZDH02 [2] - 皮肤领域在研新药有治疗特应性皮炎的SH003 [2] - 1类新药乳杆菌二联活菌胶囊三期临床试验已完成入组 [2] 未来发展战略 - 将继续依托上海新药创制中心加快创新药领域突破 [2] - 推进研发创新转型 匹配现有产品管线 [3] - 加强国内外顶尖研发机构和专家合作 为全球患者提供优质药物 [3]
科兴“宫斗”背后,第一大股东强新资本的算盘
第一财经· 2025-07-16 14:06
李嘉强与科兴生物股权之争 - 李嘉强控制的强新资本与关联公司持有科兴生物约三分之一的股份,是科兴生物的第一大股东 [2] - 李嘉强无意长期担任科兴生物董事长职位,希望在确保股东公平待遇前提下尽快终结纷争 [1] - 股权争夺自2018年进入白热化,导致科兴生物在纳斯达克股票停牌至今 [4] - 争夺从两位创始人之间的对抗演变为由尹卫东、赛富基金、维梧资本等组成的买方团与潘爱华、强新资本等组成的买方团之间的对抗 [4] - 2022年潘爱华入狱后,李嘉强正式踏入科兴股权争夺中心 [4] 强新科技背景与发展 - 强新科技是李嘉强于2011年创立的生物科技公司,强新资本是其旗下投资公司 [3] - 公司不包含任何海外投资人,尚未对外公开融资,目标是实现"首个完全由中国人主导的创新药从零到一的突破" [1][3] - 李嘉强曾在美国创办过四家生物科技公司并均已出售 [1][3] - 目前尚不清楚强新科技未来是否会寻求新的资本 [3] 行业背景与战略考量 - 中国生物医药发展突飞猛进,全球资本市场都在紧盯中国研发的创新药 [3] - 疫苗领域对投资人吸引力下降,Moderna目前市值约120亿美元,是峰值时期的不到十分之一 [3] - 李嘉强希望终结科兴纷争以转移精力推动强新科技原创药研发上市 [2] - 赢得科兴权利争夺战可能为创新药的资本布局增加更大筹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