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ADC药物
icon
搜索文档
葛兰重金出手!朱少醒、范妍也参与了!
天天基金网· 2025-09-24 01:29
基金经理动向 - 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基金认购百利天恒185.59万股 总成本5.88亿元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1.8% [3] - 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创新股票基金认购百利天恒28.55万股 总成本9050.98万元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1% [3] - 富国基金朱少醒管理的富国天惠精选成长混合基金认购百利天恒31.55万股 总成本1亿元 [11] - 富国基金范妍管理的富国稳健增长混合基金认购百利天恒12.62万股 总成本4000万元 [11] - 汇添富基金经理张韡等也参与百利天恒增发 [11] 百利天恒定增详情 - 百利天恒向特定对象发行1187.38万股 每股发行价格317元 共募集资金37.64亿元 [11] - 中欧基金获配214.14万股 易方达基金、广发证券、工银瑞信基金获配股数均超过100万股 [11] - 募集资金用于创新药研发项目 推进创新ADC药物研发平台和创新多特异性抗体研发平台相关药物研究 [12] 持仓变化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基金2024年底持有百利天恒187.94万股 2025年一季度加仓214.17万股 二季度增持25.86万股 持股数量增至427.97万股 [6]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 百利天恒首次进入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基金前十大重仓股 持仓427.97万股 持仓市值12.67亿元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4.11% [7][8] - 2025年三季度以来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基金有所减仓 [9] 创新药板块资金流向 - 9月以来广发港股创新药ETF净申购42.08亿元 汇添富港股通创新药ETF净申购25.09亿元 银华港股创新药ETF净申购14.37亿元 [15] - 银华创新药ETF、景顺长城港股创新药50ETF、易方达恒生创新药ETF、广发创新药ETF等净申购额均超过6亿元 [15] - 全球创新药市场规模约1万亿美元 中国创新药出海处于起步阶段 [16] 行业前景 - 中国创新药产业处于快速发展黄金期 在研药物总数全球第二 细胞疗法和双抗等热门赛道研发管线数量全球第一 [16] - 创新药企研发能力获国际认可 出海授权进入爆发阶段 医保局集采反内卷政策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16] - 创新药板块短期波动可能加大 但长期成长逻辑未改变 [16]
葛兰重金出手!大量资金借道创新药主题ETF积极入市
上海证券报· 2025-09-23 11:19
葛兰及知名基金经理投资动向 - 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基金认购百利天恒185.59万股 总成本5.88亿元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1.8% [3] - 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创新股票基金认购百利天恒28.55万股 总成本9050.98万元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1% [3] - 富国基金朱少醒管理的富国天惠精选成长混合基金认购31.55万股 总成本1亿元 范妍管理的富国稳健增长混合基金认购12.62万股 总成本4000万元 [9] 百利天恒定增详情 - 百利天恒向特定对象发行1187.38万股 发行价格317元/股 募集资金总额37.64亿元 [9] - 中欧基金获配214.14万股 易方达基金、广发证券、工银瑞信基金获配均超100万股 [9] - 募集资金用于创新药研发项目 包括HIRE-ADC平台和GNC平台相关创新药物研究与开发 [12] 机构持仓及变动情况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基金2024年底持有百利天恒187.94万股 2025年一季度加仓214.17万股 二季度增持25.86万股 总持股达427.97万股 [7] - 截至二季度末 百利天恒以4.11%的净值占比首次进入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基金前十大重仓股 持仓市值12.67亿元 [8] - 百利天恒最新股价365.51元 较317元定增发行价溢价15.3% [8] 创新药板块资金流向 - 9月以来广发港股创新药ETF净申购42.08亿元 汇添富港股通创新药ETF净申购25.09亿元 银华港股创新药ETF净申购14.37亿元 [13] - 银华创新药ETF、景顺长城港股创新药50ETF、易方达恒生创新药ETF、广发创新药ETF净申购额均超6亿元 [13] - 全球创新药市场规模约1万亿美元 中国在研药物总数全球第二 细胞疗法和双抗研发管线数量全球第一 [14]
葛兰重金出手
上海证券报· 2025-09-23 11:17
基金投资动态 - 中欧基金葛兰管理的两只基金共斥资6.79亿元参与百利天恒定增 其中中欧医疗健康混合认购5.88亿元(占基金净值1.8%) 中欧医疗创新股票认购9050.98万元(占基金净值1%)[1][2][5] - 富国基金朱少醒管理的富国天惠精选成长混合认购1亿元 范妍管理的富国稳健增长混合认购4000万元[8] - 易方达基金、广发证券、工银瑞信基金等机构获配股数均超100万股[8] 百利天恒定增详情 - 百利天恒以每股317元价格发行1187.38万股 募集资金总额37.64亿元[8] - 募集资金将用于创新ADC药物研发平台(HIRE-ADC平台)和创新多特异性抗体研发平台(GNC平台)相关创新药物的研究与开发[10] - 截至9月23日股价为365.51元 较定增发行价317元溢价15.3%[7] 机构持仓变化 - 葛兰持续加仓百利天恒:2024年底持有187.94万股 一季度加仓214.17万股 二季度增持25.86万股至427.97万股[6] - 百利天恒于二季度末新进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前十大重仓股 持仓市值12.67亿元 占基金净值4.11%[6][7] - 三季度以来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基金有所减仓[7] 创新药板块资金流向 - 9月以来多只创新药ETF获大额净申购:广发港股创新药ETF净申购42.08亿元 汇添富港股通创新药ETF净申购25.09亿元 银华港股创新药ETF净申购14.37亿元[11] - 银华创新药ETF、景顺长城港股创新药50ETF等产品净申购额均超6亿元[11] - 机构认为中国创新药出海处于起步阶段 全球市场规模约1万亿美元 未来存在爆发式增长机会[11] 行业基本面 - 中国在研药物总数全球第二 细胞疗法和双抗等热门赛道研发管线数量全球第一[12] - 创新药企研发能力获国际认可 出海授权进入爆发阶段[12] - 医保局集采反内卷等政策为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12]
迈威生物、英矽智能、皓元医药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00:35
战略合作 - 迈威生物 英矽智能 皓元医药三方达成战略合作协议[1] - 合作将覆盖数百靶点的新型ADC化合物库[1] - 合作内容包括筛选并推进下一代ADC候选分子[1] - 合作旨在加速创新ADC药物的产业化落地[1]
百利天恒:37.64亿元定增圆满收官
中证网· 2025-09-19 02:16
融资概况 - 公司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计划 募集资金总额37.64亿元 发行价格为317元/股 高出发行底价近20% [1] - 定增吸引18家国内外知名机构参与 锁定期为6个月 头部投资机构获配金额均超3亿元 [1] - 定价基准日为2025年9月5日 发行底价为266.02元/股 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 [1] 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创新药研发项目 重点推进创新ADC药物研发平台和创新多特异性抗体研发平台 [2] - ADC药物平台推进6款ADC药物的临床试验 覆盖肺癌乳腺癌等10余种适应症 [3] - 多特异性抗体平台加速GNC-038 GNC-077等药物的临床开发 [3] 研发进展 - BL-B01D1/iza-bren在中美开展40余项针对10余种肿瘤类型的临床试验 美国3项注册临床试验针对三阴性乳腺癌等适应症 1项获FDA突破性治疗认定 [3] - 中国开展11项III期临床试验 其中5项适应症获CDE突破性治疗认定 [3] - BL-M07D1在国内外开展12项临床试验 包括3项III期试验 [3] 商业化规划 - 预计2026年iza-bren在中国实现商业化 2029年起有望在美国及全球市场获批上市 [3] - 临床阶段在研药物管线扩展至15款 另有2款处于临床受理阶段 [4] 研发投入 - 上半年研发投入达10.39亿元 同比增长90.74% [4] - 上半年新增9项注册临床 形成梯度化产品布局 [4] 战略意义 - 定增是公司全球化布局的关键一步 助力跻身入门级MNC行列 [1][4] - 紧密契合科创板八条政策导向 优化融资结构加速创新药研发进程 [1][4] - 彰显资本市场对创新药企的价值认可 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化探索新路径 [4]
百利天恒股价跌至324.21元 成都本土企业市值首现"双千亿"
金融界· 2025-08-27 18:50
股价表现 - 2025年8月27日收盘价324.21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5.79元,跌幅4.64% [1] - 当日开盘价336.98元,最高价349.17元,最低价322.28元 [1] - 成交量17127手,成交金额5.69亿元 [1] 公司业务与行业地位 - 属于医药生物行业,专注于创新药物研发 [1] - 最初从仿制药和中成药起步,2010年前后布局生物药领域 [1] - 构建全球领先的创新ADC药物研发平台,已成功研发8款进入临床阶段的创新ADC药物 [1] - ADC药物能够精准将抗癌药送达肿瘤细胞,提高治疗效果 [1] 市值与持股情况 - 公司市值达1363.4亿元,与同城企业新易盛共同创造成都本土企业市值新纪录 [1] - 首次实现成都上市公司"双千亿"市值格局(两家公司市值分别为1363.4亿元和2802.7亿元) [1] - 实际控制人朱义持股市值达到1013.2亿元 [1] 资金流向 - 8月27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1.16万元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入677.55万元 [1]
市值“一哥”十年变迁,成都向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15:00
成都本土上市企业市值里程碑 - 新易盛市值达到2802.67亿元 成为成都首家突破3000亿市值的企业[1][5] - 百利天恒市值1363.4亿元 与新易盛共同构成成都首次"双千亿市值"格局[1][5] - 通威股份市值959.82亿元 曾在2020年作为成都唯一千亿市值企业达到1730.4亿元峰值[1][5] 历史市值格局演变 - 2015年国金证券成为成都首家千亿市值企业 峰值达1027.68亿元但仅维持一周[2] - 2015-2019年形成"四强均衡"格局 榜首企业市值维持在500亿左右[3] - 2020年后进入"一超多强"阶段 通威股份领跑且新企业陆续进入前十[5] 持股主体财富分布 - 百利天恒实控人朱义持股市值达1013.2亿元 位居财富榜首位[6][7] - 通威股份刘汉元持股市值347.54亿元 百利天恒董事张苏娅以325.57亿元位列第三[6][7] - 财富榜呈现新面孔、新产业、新科技三大特征 科创板及创业板企业占主导[7][8] 重点企业业务特征 - 新易盛主营100G至1.6T高速光模块 服务于全球通信设备制造商及互联网厂商[9] - 百利天恒从仿制药转型创新生物药 已研发8款临床阶段ADC抗癌药物[9] - 市值200亿级"腰部企业"包括成都华微(算力)、佳驰科技(电磁新材料)、中无人机(无人机)等[9] 城市产业基础支撑 - 电子信息产业为成都首个万亿级集群 聚集2000多家规上企业及30多家上市公司[13] - 创新药产业通过系统化培育 聚集药明康德、科伦博泰等企业并推动先导科技科创板上市[13] - 已形成2个万亿级、3个五千亿级、2个两千亿级、5个千亿级及多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体系[13] 产业发展政策动向 - 成都设立首期1120亿元未来产业基金 远期规模达2600亿元 重点布局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10] - 头部企业均具备20年以上产业深耕历史 百利天恒始于1996年 新易盛源于2004年 通威股份2006年进入光伏领域[12]
市值“一哥”十年变迁 成都向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14:59
核心观点 - 成都本土上市企业市值在2025年8月实现历史性突破 新易盛市值突破3000亿元 百利天恒市值超1363亿元 首次形成"双千亿"格局 反映城市产业向新质生产力领域转型的成果 [1][5][8] - 市值榜变化体现城市产业禀赋与长周期发展的必然性 头部企业均深耕行业超20年 依托成都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优势实现规模化崛起 [11][13][14] 市值榜单排名 - 截至2025年8月26日 新易盛以2802.67亿元市值位列成都本土企业第一 百利天恒以1363.40亿元居第二 通威股份(959.82亿元)、川投能源(757.51亿元)及成都银行(756.98亿元)分列第三至五位 [1] - 市值前十企业涵盖光通信(新易盛)、生物医药(百利天恒、科伦药业)、新能源(通威股份、盛和资源)、基础设施(四川路桥)及高端制造(东方电气、中无人机)等领域 [1][9] 历史对比与格局演变 - 2015年国金证券成为成都首家千亿市值企业 但仅维持一周 此后四年市值榜呈"四强均衡"格局 头部企业市值徘徊于500亿元级 [3] - 2020年通威股份市值突破1730亿元 打破均衡格局 形成"一超多强"局面 但2024年末其市值回落至995.39亿元 千亿企业暂时空缺 [4][5] - 2025年新易盛、百利天恒双千亿格局标志成都资本市场进入新阶段 头部企业更替反映产业从传统金融、白酒向科技驱动型转变 [1][4][5] 持股主体身家榜 - 百利天恒实控人朱义持股市值达1013.20亿元 居身家榜首位 通威股份刘汉元(347.54亿元)与百利天恒董事张苏娅(325.57亿元)分列二三位 [6][7] - 身家榜前十中新易盛高光荣(207.38亿元)、黄晓雷(200.03亿元)及科伦药业刘革新(144.78亿元)等上榜 反映新兴科技企业资本价值提升 [7] 产业特征与集群优势 - 新晋头部企业均属新质生产力领域:新易盛主营800G/1.6T高速光模块 百利天恒聚焦创新ADC药物 佳驰科技涉足电磁新材料 [8][9] - 成都已形成电子信息(万亿级)、装备制造(万亿级)产业集群 及创新药(500亿级)、无人机(百亿级)等特色赛道 为企业提供产业链协同基础 [14][15] - 城市未来产业基金首期规模1120亿元 瞄准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 进一步强化产业升级动能 [10] 企业成长路径 - 新易盛起源于2004年光通信技术积累 百利天恒从1996年仿制药企转型生物药 通威股份2006年布局光伏 均经历超20年产业深耕 [11][12][13] - 头部企业崛起依托城市产业禀赋:成都聚集2000余家规上电子信息企业 30余家本土上市企业 形成全国罕有的万亿级产业集群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