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餐饮

搜索文档
1岁的苹果都吃了,还怕2岁的西兰花:冷冻食材就不新鲜吗?
虎嗅· 2025-09-15 14:15
公司事件 - 西贝连锁餐厅因使用预制菜和冷冻食材引发公众质疑 包括鸡汤调料包和保质期24个月的冷冻西兰花 [1] - 公司邀请媒体进入后厨检验 但未能消除质疑 反而加剧信任危机 [1] - 消费者对高价餐厅使用冷冻食材表示不满 认为与新鲜高品质的承诺不符 [2] 冷冻食品技术 - 冷冻技术通过急速降温(如液氮零下196℃)中止酶反应和微生物生长 实现保鲜无需防腐剂 [6][10][14] - 合格冷冻需保持细胞完整性 通过急速冷冻和慢速解冻最大限度维持食材质量 [7][8] - 西兰花等蔬菜经过清洗切剪和焯水预处理 适合冷冻保存 与豆子玉米胡萝卜同属最适冷冻品类 [9][15] 食材保鲜科学 - 冷冻蔬菜属于保鲜而非不新鲜 冷冻过程可阻止食材摘取后的酶反应和微生物腐败 [4][5] - 工业冷冻与家庭冷冻存在显著差异 家庭冰箱仅零下18℃而工业液氮达零下196℃ [14] - 苹果等水果通过控温控湿低氧环境保存10个月 超市低温环境再存1-2个月 实现全年供应 [21][22][23] 行业实践 - 海鲜肉类普遍采用冷冻技术 如远洋捕捞金枪鱼直接在船上冷冻保存 [18] - 零售端冷冻蔬菜价格不一定低于新鲜蔬菜 且解冻过程繁琐影响家庭使用便利性 [16] - 超市销售的部分"新鲜"食材实为经过工业解冻的冷冻产品 [17]
北京市市监局:已关注到西贝
南方都市报· 2025-09-15 13:39
公司动态 - 西贝因预制菜争议发布致歉信 承认生产工艺与顾客期望存在较大差异 [2] - 西贝宣布将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调整至门店现场加工 多款菜品改为现做 [2] - 涉及调整的知名菜品包括儿童餐牛肉焖饭牛肉酱 儿童餐牛肉饼 猪排烩酸菜 [4] - 全国门店计划于10月1日前陆续完成工艺调整 [2] -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关注相关情况并正进一步了解 [1] 行业趋势 - 消费者强烈主张对预制菜的知情权 法律依据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 [2] - 部分消费者接受预制菜在快餐场景应用 但反对高价餐厅隐瞒使用并收取溢价 [3] - 餐饮行业开启后厨直播风潮 通过实时展示烹饪过程增强透明度 [5] - 国家预制菜食品安全标准草案通过审查 首次提出不添加防腐剂的强制性要求 [4] - 新国标拟要求餐饮门店披露预制菜使用情况 打破信息不对称 [4] 商业模式 - 连锁餐饮企业依赖中央厨房可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稳定口味并减少损耗 [2] - 预制菜能降低餐饮企业人力物力成本 但隐瞒使用会导致消费者抵触 [3] - 工艺调整至门店现做可提升菜品口感 同时增强制作过程透明度 [4] - 西贝正与上游供应商沟通缩短保质期 以回应消费者对食材新鲜度的担忧 [4]
罗永浩:决定放弃追究西贝
券商中国· 2025-09-15 13:00
西贝预制菜争议事件 -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关注西贝预制菜争议相关信息并正进一步了解情况 [1] - 西贝品牌餐饮连锁门店总公司为内蒙古西贝餐饮集团有限公司 其第一大股东为北京西贝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1] 罗永浩公开回应 - 罗永浩决定放弃对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的法律诉讼 除非其再次发出类似诽谤言论 [2][3] - 取消提取十万元现金奖励贾国龙"揭露内幕"的计划 除非其再次出现荒谬言行 [3] - 承诺为计划对西贝发起集体诉讼的消费者提供法律援助 已公布联系邮箱wujialu@qq.com [4] 西贝企业承诺与监管动态 - 西贝官方微博承诺将于10月1日前进行整改 罗永浩表示将持续监督 [4] - 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专家审查 [5] 行业影响与业务说明 - 罗永浩明确不反对预制菜 但强调餐饮企业必须提供消费者知情权 禁止用预制菜冒充现做菜肴 [5] - 西贝被指常年使用预制菜或半预制菜欺骗消费者 引发公众信任危机 [3][4]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关注到西贝预制菜争议 正进一步了解相关情况
第一财经· 2025-09-15 12:34
公司动态 - 连锁餐饮集团西贝因预制菜争议受到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注 目前正进一步了解相关情况 [1] - 西贝品牌餐饮连锁门店总公司为内蒙古西贝餐饮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大股东为北京西贝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1] 行业监管 - 餐饮行业预制菜产品质量监管受到政府部门重点关注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已介入相关争议事件 [1]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关注到西贝预制菜争议 正进一步了解相关情况
证券时报· 2025-09-15 12:25
公司动态 - 连锁餐饮集团西贝因预制菜争议引发监管部门关注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正进一步了解相关情况 [1] - 西贝品牌餐饮连锁门店由内蒙古西贝餐饮集团有限公司运营 其第一大股东为北京西贝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1] 行业监管 - 餐饮行业预制菜产品质量与安全标准引发监管机构介入 [1] 信息来源 - 新闻来源为证券时报官方发布 [3]
罗永浩:决定放弃追究西贝
新京报· 2025-09-15 12:02
角泼自可能也掺乐」一个好胜的中中人的圓手 问题呢?我仔细想了半天,确信几乎是没有 的。但是为了避这个嫌,为了不让贾老板的愚 蠢固执害死这家我当年喜欢过的连锁餐馆,我 反复权衡之后,决定还是算了。接下来,我只 要解决真正的实际问题,尽量不掺杂一丝一毫 的意气用事,所以做了如下三个决定。 1. 我说过我要发起对贾国龙诽谤污蔑我的法律 诉讼,这或多或少涉嫌"面子"和"较劲",现在决 定放弃(除非他再次发出类似的言论); 2. 我说过我要提取十万元现金去西贝公司奖励 贾国龙为揭露西贝内幕的作出的贡献,这是对 一个欺骗公众的企业家进行讽刺和侮辱的行 为,涉嫌"意气用事",现在决定放弃(除非他 再次做出荒谬的言行); 3. 西贝常年用预制菜或半预制菜欺骗消费者, 导致这一次有很多人打算对西贝发起集体诉 讼,我公开答应过要帮助他们,这个没法失 信。有这个需求的朋友们可以写信到 wujialu@gg.com 我来负责安排律师和法律援 助。愿意主动提供法律帮助的律师朋友们,也 可以用这个信箱跟我们联系,多谢。 9月15日晚,罗永浩在微博发文,表示决定放弃追究西贝,内容如下: 五十岁后,我亲眼看到无数的中年人,尤其是取得了一些事 ...
西贝道歉,但争议远未结束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10:52
西贝道歉,但争议远未结束 中新网9月15日电(左雨晴) 在与罗永浩对峙5天后,西贝选择了道歉。 9月15日,西贝发布致歉声明,表示将尽可能把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调整到门店现场加工。关于广大 顾客关心的保质期问题,西贝称正在与上游供应商积极沟通,在保证食品安全和库存周转的前提下,尽 量缩短保质期。 9月15日,西贝发布致歉声明。 值得注意的是,西贝在致歉信中,将预加工描述为"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而罗永浩在转发致歉信 时,依然称呼西贝菜品为"预制菜"。 这意味着,即使西贝道歉,但双方在关键争议——"预制菜"的定义上,依旧寸步不让。 究竟谁对谁错? 目前,预制菜国家标准尚未出台。西贝宣称"100%无预制菜"的依据来源于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 门发布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通知》明确,预制菜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调味料等辅料,不添 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如搅拌、腌制、滚揉、成型、炒、炸、烤、煮、蒸等)制成,配以或不配以 调味料包,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运输及销售条件,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 实际上,随着预制菜概念的兴起和 ...
雷军:迎战iPhone!西贝道歉整改,罗永浩再炮轰;娃哈哈被抛弃?宗馥莉放大招;一天工作14小时还欠薪?美的:不实 || 大件事
搜狐财经· 2025-09-15 10:10
小米17系列发布与高端化战略 - 小米17系列包括小米17、小米17Pro和小米17ProMax三款产品 将于本月发布 比上一代提前一个月发布[2][3] - 小米全面对标iPhone 正面迎战 产品力跨代升级[1][5] - 小米高端化战略重点从4000-6000元价位段转移至6000元以上超高价位段[9] - 过去5年研发投入超1000亿人民币 未来5年将加码至2000亿人民币[4] iPhone 17系列销售与生产计划 - iPhone 17系列预售1分钟内京东成交量超去年全天 256GB版成最受欢迎机型[7] - 苹果计划2025年生产约1亿台iPhone 17系列 高于前代iPhone 16初期9000万台的预估量[8] 西贝预制菜争议与经营数据 - 西贝承诺2025年10月1日前完成9项整改 包括改用非转基因大豆油 儿童餐改为现炒[10] - 罗永浩质疑西贝未兑现"100%无预制菜"承诺 并要求说明税率差异问题[10][12] - 西贝在全国62城有370余家直营门店 员工约18000人[13] - 2020-2025年上半年营收分别约52亿元、55亿元、50亿元、62亿元、58亿元、29亿元 2023年达顶峰后增速放缓[13] - 西贝原计划2026年上市 已开展引入战略投资人等筹备工作[13] 娃哈哈品牌变更与商标争议 - 娃哈哈决定从2026销售年度起启用新品牌"娃小宗" 因历史遗留法律风险未解决[14][17] - "娃哈哈"商标目前属娃哈哈集团 股权结构为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控持股46% 宗馥莉持股29.4% 职工持股会持股24.6%[17] - 宗馥莉曾尝试将商标转让至其控股公司 但被媒体曝光后暂停[17] - "娃小宗"商标由宏胜饮料集团注册 同期还申请注册宗小哈、娃小哈等商标[17] - 娃哈哈品牌价值达911.87亿元 换品牌可能面临渠道信任与消费者认知风险[18] 美的加班文化争议回应 - 美的回应网友指控称核查显示"每天工作14小时"与"欠薪"不实 员工工时正常且工资已结清[20][21] - 美的称因银行账号异常导致工资转账失败 已报警处理 发帖人承认言论不实并道歉[21] - 美的集团2024年推行"反内卷"政策 严禁下班时间开会与形式主义加班[22] 其他行业动态 - 新辣道创始人李剑悬赏20万元 挑战餐饮企业证明未使用冷冻原料和添加剂[13] - "天道鸿元"邪教案头目尚某增奸淫妇女10人 敛财超500万元 通过600多个网络账号发展成员20余万[25][27]
预制连锁餐饮没有未来
虎嗅· 2025-09-15 04:42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太阳照常升起,作者:慕峰,题图来自:AI生成 现在最怕贾国龙继续说话的,可能除了他的连锁餐饮同行之外,就是预制菜产业了。本来这个话题罗永浩已经结束了,贾老板不服,硬生生又把罗老师拉 了回来。 这下可好,爆料越来越多,西贝的供应商被扒了个遍。供应商也是有公众号和网站的,打开西贝供应商的网站,绝大部分都不是专供西贝,很多明明白白 地写着自己就是做预制菜的。 这下可好,原来商场里吃来吃去,食客吃的源头都是一样的,难怪味道都一样。原来就是图一个店面环境不一样,吃的都是差不多的。那何苦还去商场 呢?作者手欠,在京东随手搜了一些流行的预制菜价格,比如: 2、既然食材出处都一样,都是后厨随手加个热,价格得统一吧,不能这个店卖15,那个店就卖50吧。 3、既然谈不上任何美食,就别拿美食作为广告宣传点了吧,虚假广告可是要担责的。 4、既然你们满足不了许多老百姓的堂食需求,那就老老实实把空间让出点给真正做餐饮的小老板,让真正的中餐美食能够延续下去吧。 咱不知道,都是预制菜,京东自营的味道会不会更好?反正,确实便宜,大概堂食的1/5吧。 既然都到这份上了,就都别装了。预制菜产业、所谓中央厨房和连锁餐饮企业,本来 ...
这场预制菜风波,将如何重塑购物中心餐饮生态?
36氪· 2025-09-15 02:39
文章核心观点 - 预制菜争议本质是消费者知情权与餐饮工业化生产的矛盾 需通过信息透明和真诚沟通解决 [1][2] - 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专家审查 将首次强制要求餐饮门店披露预制菜使用信息 [1] - 争议将推动餐饮行业转向更加多元、透明和注重体验的新阶段 对消费者、餐饮品牌和购物中心均有积极影响 [3] 消费者知情权争议 - 西贝与罗永浩的争论核心在于预制菜定义分歧:西贝遵循国家六部委规定(仅完全预制的熟食属预制菜) 而消费者认为非现场烹饪即预制菜 [4] - 消费者支付高价格时对预制菜产生心理落差 导致用餐体验不佳 核心诉求是知情权而非预制菜本身好坏 [6][7] - 餐饮企业应主动告知菜品制作方式、生产日期和配料等信息 让消费者自行选择以解决信任博弈 [7] 连锁餐饮的结构性矛盾 - 中央厨房和预制技术是连锁餐饮发展的必然路径 可降低超30%人力成本并提升4倍出餐效率 [8] - 预加工是复杂菜品在连锁餐厅呈现的基础 但消费者担忧"科技与狠活"及防腐剂 且认为"锅气"代表新鲜和美味体验 [8][9] - 问题根源在于品牌方未有效管理消费者预期 工业化生产与前端体验缺乏透明沟通导致信任崩塌 [9] 购物中心餐饮生态变化 - 餐饮业态在购物中心占比从2022年27.4%增至2024年29.5% 2024年开关店总计1.8万家 开关店比1.14 调整门店数占整体业态31% [10][13][14] - 预制菜争议将倒逼餐饮品牌披露加工分类 明厨亮灶成为购物中心重要考量因素 [16] - 2025年第二季度重点城市标杆购物中心中 餐饮新兴品牌数量是非新兴品牌的2倍多 地方特色和现炒品牌迎来机遇 [18] 餐饮企业的透明化实践 - 老乡鸡案例:门店用颜色区分加工工艺(绿色代表现做 黄色代表半预制 红色代表复热预制)并在官网每月公示自查自纠 [17] - 主动透明信息披露是构建长期品牌信任的关键 被视为企业公信力的最佳背书 [17] - 现炒红利显现:费大厨、湘辣辣等品牌以"现炒"为核心卖点 承诺使用新鲜食材并开放厨房 [17][18]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购物中心需平衡连锁品牌租金收入与差异化体验 引进地方特色或新鲜食材品牌 [18] - 餐饮行业需在效率与体验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并以诚实透明方式与消费者沟通 [18] - 无论采用预制或传统烹饪 赢得消费者信任将是餐饮品牌和购物中心的核心命题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