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

搜索文档
【中航先进制造行业周报】从WAIC2025看具身智能:商业化落地进入快车道-20250804
中航证券· 2025-08-04 02:15
行业投资评级 - 先进制造行业评级:增持 [3] 核心观点 - 具身智能商业化落地进入快车道,2025年WAIC展示成果显示机器人技术从实验室进入实际商业应用阶段 [9][10] - 人形机器人产业趋势明确,2030年全球累计需求量有望达200万台,进入从0到1突破阶段 [6][19] - 光伏设备N型渗透率加速提升,马太效应强化头部企业竞争力 [6][20] - 储能行业受政策推动景气度提升,发电侧和用户侧需求增长 [6][20] - 半导体设备2030年全球需求预计达1400亿美元,中国大陆市场占比提升但国产化率仍低 [6][21] - 自动化领域刀具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达557亿元,进口替代空间大 [6][21] - 氢能源领域光伏制氢和风电制氢发展潜力大 [6][20] 重点推荐公司 -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三花智控、拓普集团、北特科技、鸣志电器、兆威机电、绿的谐波等 [4][6][19] - 光伏设备:迈为股份、捷佳伟创、奥特维 [20] - 锂电设备:东威科技、骄成超声、联赢激光、先导智能 [20] - 储能:星云股份、科创新源 [20] - 半导体设备:中微公司、北方华创、华峰测控、长川科技 [21] - 自动化:华锐精密、欧科亿 [21] - 氢能源:隆基绿能、亿华通、兰石重装、科威尔 [20] 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进展 - 运动控制技术:宇树科技格斗机器人G1实现29个关节灵活运动 [18] - 灵巧手技术:星动XHAND1全直驱五指灵巧手可完成精细操作 [18] - 大模型赋能:GOVLA等模型实现端到端自主决策 [18] - 工业场景应用:开普勒K2"大黄蜂"8小时工作直播,乐聚机器人展示物料分拣能力 [14] - 医疗领域应用:傅利叶外骨骼进入临床,GR-3情绪陪伴机器人亮相 [14] - 零售服务:无人零售方案成熟,公共服务机器人测试开放环境应用 [14] 行业发展趋势 - 具身智能、低成本高智能、多场景渗透成为未来3-5年主要发展方向 [9] - 机器人厂商数量翻倍,核心零部件厂商增多,国际关注度提升 [9] - 工业、医疗、零售等领域落地案例涌现,技术从"表演"转向"实用" [9][14] - 光伏产业链聚焦降本增效技术:低氧单晶炉&MCZ技术、0BB无主栅技术、电镀铜等 [20] - 复合集流体、大圆柱电池等新技术推动锂电设备需求 [20] - 激光加工设备在锂电、光伏领域应用前景广阔,2021-2025年新增需求约487亿元 [21]
江宁开发区国家碳达峰试点一年多,“试验田”长出一批“首个首创”
南京日报· 2025-07-31 23:52
2023年11月28日,江宁开发区入选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园区,试点推进一年多,"试验田"里长势如何? 7月31日,江宁开发区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发展大会举行,发布一批全市乃至全国的"首个首创",为全 国开发区低碳绿色转型提供可复制的经验。 没有厂房、没有烟囱,在江宁开发区上空,一座看不见的"云端"电厂悄然架起,改变园区能源格局—— 这就是当天正式上线的"江宁开发区能碳虚拟电厂",也是全国首座园区级能碳虚拟电厂。 探路,用"吃螃蟹"精神落地一批"首个首创" 江宁开发区国家碳达峰试点一年多,"试验田"长出一批"首个首创" "碳"路先锋,这样先行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希 从国家试点启动伊始,江宁开发区的思路就是"开放",广发"邀请函"邀请社会各界参与。昨天,江宁开 发区又对外发布第二批零碳园区建设应用场景开放招商清单。 响应国家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政策要求,下一步,江宁开发区将全面推进空港片区、紫金山科技城 等重点区域零碳园区建设。此次发布的清单,涵盖新型电力、交通建筑、生态环保等五大领域15个重点 项目,鼓励各界资金、项目和人才等要素积极加入。一个个绿色应用场景就像散落在园区的"珍珠",而 国家碳达峰 ...
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中国供应链的 “三重护城河”,是重构全球格局的关键
环球网· 2025-07-30 06:25
公司战略与本土化创新 - 公司以"东方服务东方"战略为核心,由中国团队完成智能船舶解决方案和智慧建筑运营管理平台的研发,从需求定义到技术落地均针对中国市场定制[1][2] - 智能船舶解决方案解决中国船厂三大痛点:数据安全风险、运营效率瓶颈、能效指标压力,开发出船岸协同系统实现实时数据互联[2] - 本土创新模式为"需求在中国爆发、技术在中国迭代、标准向全球输出",颠覆传统外资企业本土化路径[2] - 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发电池安全传感器等产品,既服务中国市场又成功出口海外,实现"中国方案解决全球问题"[6] 供应链生态转型 - 公司提出"网状供应链"概念,强调需整合客户、多级供应商及服务机构的协同网络,例如智能船控系统需融合5G、AI及芯片等供应商技术[3] - 构建"技术+生态"双轮驱动模式,与中国高校成立联合实验室加速基础研究工业化,形成"研发-生产-服务"的本地化闭环价值链[3] - 中国供应链优势转向"系统优势":拥有联合国全部工业门类的完整体系、应对突发事件的强韧性、以及质量/成本/交期的综合高效服务[5] 绿色制造实践 - 公司在中国建成7座绿色工厂,超75%中国制造产品源自这些工厂,通过数字化改造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4] - 天津工厂部署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统后,用电量同比减少12.28万度(降幅5%),相当于减排86吨二氧化碳[4] - 发布白皮书推动化工行业精益管理与数智化融合,明确"绿色倒逼"机制重塑制造业竞争规则[4] 全球供应链趋势 - 外资企业角色从"技术输入者"转变为"生态共建者",公司扎根中国90年构建完整价值链印证这一趋势[6] - 中国成为全球供应链变革核心引擎,凭借产业体系、创新能力和生态协同占据先发优势[5][6] - 公司计划将中国成功模式复制至海外,坚持"本土团队驱动本土创新,反哺全球市场"的核心逻辑[6]
雷赛智能(002979)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7月29日)
2025-07-29 12:16
行业趋势与市场规模 - 自动化行业市场需求呈智能化、高精度、绿色化、小型化变化趋势,增长点集中在工业自动化生产线和机器人领域 [3] - 2024年中国整体自动化市场规模近3000亿元,OEM自动化市场规模超1000亿元 [3] - 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27.6亿元,2026年将达104.71亿元,2035年有望达3000亿元 [3] 公司经营与发展机遇 - 2025年经营计划目标推进中,上半年经营数据待定期报告披露 [3] - “反内卷”改革、设备更新、国产替代、老龄化、人力成本攀升、AI技术革新为公司带来发展契机 [3] 工控自动化业务增长驱动力 - 运动控制领域,伺服系统、中小型PLC产品市场份额增长快,步进系统份额大 [4] - 发挥“三线协同”营销体系等优势,采取上顶、下沉、深耕等措施把握机遇 [4] - 技术上构建研发矩阵,生态上联合头部客户,产能上建设华南区域总部及研发智造基地 [4][5] 机器人业务定位与布局 - 定位为具身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与解决方案提供商,协同各方推动产业链发展 [6] - 业务布局聚焦三个主体三种模式,与数百家企业合作,部分产品获订单但营收占比小 [7][8] 技术储备与发展目标 - 联合院士团队及高校科研机构,攻关核心技术,推动国产化替代与标准化 [9] - 利用先发优势,在产品、研发、产线等方面积累深厚,为产品迭代奠定基础 [10] 新产品优势与风险提示 - 最新灵巧手解决方案具备“三高二强一轻”优势,2025年第3季度试产试销 [11] - 新兴领域发展周期长、初期投入大、中后期有不确定性,提示投资风险 [11][12]
“链”就可持续创新生态——访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
中国化工报· 2025-07-29 02:46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上,霍尼韦尔以"链动全球,智 造未来"为主题亮相先进制造链展区。作为连续第三年参展的全球科技企业,霍尼韦尔不仅带来了由中 国本土团队研发的创新产品,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还同中国化工报等多家媒体共同探讨了携手合作伙 伴推动产业链升级的现实意义,以及助力石油和化工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愿景。 老朋友 新期待 从展示技术到深度链接 余锋表示,对于霍尼韦尔而言,链博会是展示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的重要窗口。"链博会我们主要有两 方面期待,第一个期待是展示在自动化、能源转型以及未来航空等领域的创新技术与解决方案,向中国 的广大客户和合作伙伴展示创新实力。"余锋介绍说,"今年是霍尼韦尔进入中国市场的第90个年头,我 们期待深化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关系。希望通过此次展会,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建立联系,共同探索技 术创新的边界;加强与政府及行业协会的沟通,寻求更多政策支持和合作机会。这是我们的第二个期 待。" 他还表示,霍尼韦尔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将继续推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为中国经济的 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中国不仅是霍尼韦尔全球战略的重要组 ...
宇树发布第三款人形机器人,优必选WalkerS2正式亮相
中航证券· 2025-07-28 08:3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产业趋势明确,至2030年全球累计需求量有望达约200万台,目前进入从0到1的重要突破阶段,看好Tier1及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4] - 光伏设备N型渗透率加速提升,马太效应下头部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强化,看好平台型布局电池片、组件的龙头公司 [4] - 储能是构建新型电网的必备基础,政策利好落地,发电、用户侧推动行业景气度提升,看好电池、逆变器、集成等环节龙头公司 [4] - 预计2030年半导体设备行业需求达1400亿美元,中国大陆占比提高但国产化率仍低,看好平台型公司和国产替代有望快速突破的环节 [4] - 自动化下游应用领域广泛的工业耗材,市场规模在400亿左右,预计2026年达557亿元,看好受益于集中度提高和进口替代的行业龙头 [4] - 绿氢符合碳中和要求,光伏和风电快速发展为光伏制氢和风电制氢奠定基础,看好具备绿氢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的龙头公司 [4] - 工程机械强者恒强,建议关注行业龙头,看好具备产品、规模和成本优势的整机和零部件公司 [4] 各行业总结 人形机器人 - 重点推荐三晖电气、晶品特装、信捷电气等公司 [2][4] - 核心个股组合包括三晖电气、晶品特装、信捷电气等多家公司 [4] - 本周产业动态:宇树发布售价3.99万元起的第三款人形机器人Unitree R1;优必选推出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2;马斯克称Optimus 3五年将年产100万台;大疆将发布全新扫地机器人 [4][5][15][18] - 建议关注国内外头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如特斯拉链、华为链、宇树链等 [4][19] 光伏设备 - N型渗透率加速提升,设备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建议关注迈为股份、捷佳伟创等 [22] - 光伏产业链价格中枢下移,降本增效技术逐步导入,钙钛矿商业化加速,建议关注奥特维等 [22] 锂电设备 - 新技术方面,复合集流体加速渗透推荐东威科技、骄成超声;大圆柱渗透率提升关注联赢激光 [22] - 主业拓展方面,推荐平台型公司先导智能,关注星云股份等 [22] - 出口链方面,推荐关注杭可科技 [22] 储能 - 发电侧和用户侧储能迎来政策利好,推动行业发展 [22] - 推荐关注星云股份、科创新源等公司 [22] 半导体设备 - 预计2030年行业需求达1400亿美元,中国大陆占比提高但国产化率仍低 [4][23] - 建议关注中微公司、北方华创等公司 [23] 自动化 - 我国刀具市场规模约400亿,预计2026年达557亿元,市场竞争格局分散 [23] - 建议关注华锐精密、欧科亿 [23] 氢能源 - 绿氢符合碳中和要求,看好光伏制氢和风电制氢 [21] - 建议关注隆基绿能、亿华通等公司 [21] 工程机械 - 强者恒强,建议关注行业龙头 [4][23] - 推荐关注三一重工、恒立液压等公司 [23] 碳中和 - 换电领域千亿市场规模正在形成,全国碳交易系统上线在即,碳交易市场有望量价齐升 [23] - 建议关注协鑫能科 [23]
结构性分化行情开启,7月28日,A股市场将继续上攻?
搜狐财经· 2025-07-27 17:30
中美贸易战与EDA软件禁令 - 美国主动解除EDA软件出口禁令 主要原因是受到中国稀土出口限制的反制压力而非中国技术突破[1] - EDA软件对中国芯片制造和自动化行业具有关键作用 美国禁令将严重冲击本土芯片产业[1] - 国产EDA软件与顶尖美国产品存在技术差距 中小企业面临高昂的软件置换和人员培训成本[1] A股市场表现 - 7月30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调整 沪指跌0.33%至3593点 深成指跌0.22% 创业板指跌0.23%[3] - 科创50指数逆势上涨2.07% 全市场成交额缩量584亿元至1.81万亿元 超2700只个股下跌[3] - 沪指技术面显示3580-3640区间震荡 属于上升趋势中的正常消化抛压阶段[7] 美联储政策与A股关联 - 市场预期美联储7月维持利率不变 降息可能推迟至9月[5] - 4月以来上证指数上涨部分反映降息预期 若9月兑现利好则后续上升空间有限[5] - 7月下旬中报密集披露期 业绩不及预期公司集中出现 或压制指数表现[5]
全球资金加仓中国 “美国例外论”见顶
中国新闻网· 2025-07-26 02:51
中国资产价值重估 - 全球资本市场正上演中国资产价值重估热潮 [1] - A股三大指数连续刷新年内新高 上证指数突破3600点 [2] - 韩国投资者年内对中国内地和香港股市累计交易额超54亿美元 中国成为其第二大海外投资目的地 [2] 外资流入中国资产 - 上半年外资净增持中国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 五六月份净增持规模增至188亿美元 [3] - 59%的全球主权投资机构将中国列为"首要优先"或"比较优先"市场 [3] - 瑞银预计2025年将成为中国资产的大年 [3] 全球资本从美国转向中国 - 全球资金正降低美股敞口 转向中国等新增长源 [4] - 星展银行指出全球资本自去年底开始从美股转向亚洲资产 包括在港上市的中国内地企业股票 [4] - 资金撤离美国核心资产主因美国财政赤字扩大和国债收益率波动 [4] 外资青睐的中国行业 - 外资最关注中国数字技术与软件、先进制造和自动化、清洁能源和绿色技术、医疗保健和生物技术领域 [5] - 中国科技企业表现亮眼 被视为未来美国之外的核心投资板块 [6] 人民币资产吸引力 - 经济基本面稳健创造稳定宏观环境 [4] - 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政策环境 [4] - 全球资产多元化配置需求带来发展机遇 [4] 投资逻辑重构 - 自西向东的资本迁徙反映全球投资逻辑加速重构 [7] - 中国科技股表现可与"美国科技七巨头"媲美 [6]
世界500强企业召集采购负责人来华 加大中国采购 链博会
中国经营报· 2025-07-23 12:31
供应链本土化战略 - 公司积极打造更具韧性的中国本土供应链,邀请全球采购副总裁实地考察中国供应商[2] - 超过95%的链博会实物展品由中国本土团队研发制造,聚焦自动化、能源转型和未来航空三大领域[2] - 研发与生产基地同地化布局,分布在天津、南京、苏州、西安等地,已拥有超过4500项有效专利及专利申请[2] 供应商合作模式创新 - 举办独特供应商大会,设置"供需快速见面会",四大业务集团20多个部门代表每15分钟轮换对接[2] - 中国供应链以响应迅速和工程师团队高素质著称,成为公司在华发展重要支撑[2] - 采取"挤水分"而非替换供应商策略,注重帮助上下游实现持续盈利[4] 渠道商能力建设 - 启动渠道商管理培训计划,由总裁亲自推动,每期培训10余家渠道商[3] - 开放精益管理和六西格玛等核心方法论,已完成两期培训覆盖100多位合作伙伴[3] - 采用实战化培训模式,学员需携带实际项目参与,业务负责人担任讲师[3]
先进制造行业周报:机器人利好频出,商业化加速落地-20250720
中航证券· 2025-07-20 14: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先进制造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 [1] 报告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产业趋势明确,至2030年全球累计需求量有望达约200万台,目前进入从0到1的重要突破阶段,看好Tier1及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4] - 光伏设备N型渗透率加速提升,马太效应下头部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强化,看好平台型布局电池片、组件的龙头公司 [4] - 储能是构建新型电网的必备基础,政策利好落地,发电、用户侧推动行业景气度提升,看好电池、逆变器、集成等环节龙头公司 [4] - 半导体设备预计2030年行业需求达1400亿美元,中国大陆占比提高但国产化率仍低,看好平台型公司和国产替代有望快速突破的环节 [4] - 自动化下游应用领域广泛的工业耗材,市场规模在400亿左右,预计2026年达557亿元,看好受益于集中度提高和进口替代的行业龙头 [4] - 氢能源绿氢符合碳中和要求,光伏和风电快速发展为光伏制氢和风电制氢奠定基础,看好具备绿氢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的龙头公司 [4] - 工程机械强者恒强,建议关注行业龙头,看好具备产品、规模和成本优势的整机和零部件公司 [4] 各行业总结 人形机器人 - 重点推荐三晖电气、晶品特装等公司,核心个股组合包含三晖电气、晶品特装等多家公司 [2][4] - 近期产业动态包括智元获投资、宇树完成IPO辅导备案等,建议关注T链、华为链等产业链相关企业 [4][9] 光伏设备 - N型渗透率加速提升,建议关注迈为股份、捷佳伟创等龙头公司;降本增效技术导入和钙钛矿商业化加速,建议关注奥特维等 [23] 锂电设备 - 新技术方面,复合集流体关注东威科技等,大圆柱渗透率提升关注联赢激光;主业拓展关注先导智能等;出口链关注杭可科技 [23] 储能 - 发电侧和用户侧均有政策利好,建议关注星云股份、科创新源等公司 [23] 半导体设备 - 预计2030年行业需求达1400亿美元,中国大陆占比提高但国产化率仍低,建议关注中微公司等平台型公司和国产替代环节 [4][24] 自动化 - 刀具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达557亿元,建议关注华锐精密、欧科亿等受益于集中度提高和进口替代的龙头公司 [24] 氢能源 - 绿氢符合碳中和要求,建议关注隆基绿能、亿华通等具备绿氢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的龙头公司 [4][22] 工程机械 - 强者恒强,建议关注三一重工、恒立液压等行业龙头 [24] 激光设备 - 关注其在锂电、光伏等高成长性行业的应用,建议关注帝尔激光、联赢激光等细分高景气赛道龙头 [24] 碳中和 - 换电领域千亿市场规模形成,碳交易市场有望量价齐升,建议关注协鑫能科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