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软件

搜索文档
鼎捷数智上半年AI业务同比大增超125%
中证网· 2025-08-30 07:05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0.45亿元 同比增长4.08% [1] - 归母净利润4502.67万元 同比增长6.09% [1] - AI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25.91% [1][2] AI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 - 发布业内首款AI技术PLM产品 获近百家客户签约 [2] - 推出四大工业软件AI智能套件 覆盖ERP/PLM/MES/WMS产品线 [2] - 开发文生设计/配方生成等AI智能体应用 累计数十个应用开发 [2] - AI配方生成技术助企业降低15%原材料成本 提升8%产品合格率 [2] 生态合作与平台建设 - 定位"AI软基建"生态厂商 构建模块化AI能力封装体系 [3] - 革命性开发鼎捷雅典娜平台 包含数据智能套件与企业智能体生成套件 [3] - 基于MACP协议实现多智能体协同 提升兼容性与合作效率 [3] - 在中国台湾地区引入近百家AI生态伙伴 沉淀六大产业AI应用场景模板 [3] 行业应用与市场拓展 - 沉淀汽配/装备/电子/家电/化工等行业可复制标杆案例 [2] - 覆盖电子/医药/流通等产业AI应用场景 [3] - 产品能力提升加速商业闭环形成 [4]
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30 01:57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3,359.97万元,同比增长8.24%,其中主营业务收入33,320.18万元,占比99.88% [1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5,240.59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5,838.22万元 [10] - 利润下滑主要受绩效考核周期调整、股权激励费用增加、理财收益下滑及政府补助减少等因素影响 [10] 研发投入与产品进展 - 公司维持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研发投入比例,专注于2D CAD、3D CAD和CAE产品线 [3] - 发布ZWCAD 2026、ZWCAD Linux 2026、ZW3D 2026及ZWMeshWorks V2026等多款新产品,强化核心技术与智能化应用 [3] - 拥有119项发明专利、819项软件著作权,2025年上半年新增3项发明专利和50项软件著作权 [5] 技术自主性与知识产权 - 具备自主研发的二维CAD平台技术和Overdrive几何建模引擎,核心模块不依赖第三方供应商 [5] - 形成以自主内核为核心的二次开发体系,覆盖土木工程、智能制造等多个行业 [4] - 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专业团队保障科技创新成果 [5] 公司治理与内控 - 修订《公司章程》及治理制度,取消监事会并改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相关职权 [6] - 董事、监事及高管参与合规履职培训,证券部门成员参加信息披露等专项培训 [7] - 内部审计部门完成销售业务流程审计、费用报销等专项工作,强化风险管控 [8] 投资者关系与信息披露 - 2025年上半年披露31份公告(含2份定期报告、29份临时公告)及26份其他文件 [11] - 组织业绩说明会及投资者交流活动,接待超260名投资者,发布2份关系活动记录表 [12] - 通过多渠道回应投资者关切,加强内幕信息管理以保障信息公平获取 [12] 股东回报与股份回购 -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每股派现0.5元,合计派发6,035.09万元,占2024年净利润的94.35% [14] - 2024年7月至2025年7月回购股份37.98万股,支付总额3,069.14万元 [15] - 拟结合股价走势及运营状况审慎评估新一轮股份回购计划 [15] 股权激励计划 - 向3名激励对象授予2.6976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36.18元/股 [31][53] - 预留授予部分考核目标包括公司累计营业收入及3D CAD产品收入 [64][65] - 激励计划有效期最长48个月,归属安排分12个月、24个月两期 [61] 募集资金使用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使用募集资金22.33亿元,其中投入募投项目5.72亿元 [34] - 以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6.10亿元,用于股份回购5,028.36万元 [34] - 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未到期金额1,100.30万元,累计获理财收益及利息1.16亿元 [34][42] 行业与市场环境 - 制造业及工程建造业客户经营承压,全球工业软件销售受阻 [9] - 工业软件扶持政策落地及海外市场空间构成发展机遇 [9] - 公司通过产品优化与海内外市场部署实现业务规模稳步攀升 [9]
东土科技公布国际专利申请:“一种新型工业操作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搜狐财经· 2025-08-29 21:49
专利技术布局 - 公司公布新型工业操作系统国际专利申请 专利号为PCT/CN2024/143579 国际公布日为2025年8月28日[1] - 专利申请涵盖设备及存储介质 涉及工业操作系统核心技术领域[1] 研发投入变化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8854.09万元 同比减少29.65%[3] - 今年以来国际专利申请数量为2个 较去年同期减少84.62%[3]
【机构调研记录】鑫元基金调研能科科技
证券之星· 2025-08-29 00:09
公司调研信息 - 鑫元基金近期调研能科科技 参与公司线上电话会 [1] 能科科技业务表现 - AI产品与服务收入增长得益于制造业智能化升级趋势明确及政策持续推动 [1] - 公司积累优质客户资源并持续推动技术产品迭代创新 [1] - 毛利率上升源于业务结构调整 加大高毛利赛道投入并收缩低效业务 [1] - AI产品与服务业务毛利率提升带动整体毛利水平上升 [1] 能科科技AI业务布局 - AI终端业务围绕重点行业及民用场景展开 [1] - 开发不同类别终端垂域模型 [1] - 推进工业研制智能化项目并开发工业软件智能助手产品 [1] - 公司处于垂类应用领域初期 研发投入大且开发变现周期长 [1] - 具备长期数据技术积累 未来将加大研发投入保持快速迭代提升市场占有率 [1] 鑫元基金规模数据 - 资产管理规模2135.58亿元 在210家机构中排名第35 [2] - 非货币公募基金规模1418.75亿元 排名第34 [2] - 管理公募基金165只 排名第46 [2] - 旗下公募基金经理21人 排名第67 [2] 基金产品表现 - 鑫元国证2000指数增强A最新单位净值1.35 [2] - 该产品近一年增长81.03% 为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公募基金产品 [2]
【私募调研记录】健顺投资调研昆仑万维、震裕科技等6只个股(附名单)
证券之星· 2025-08-29 00:08
昆仑万维AI业务进展 - AI音乐与AI社交月流水突破百万美元量级 AI视频收入逐步提升 预计9月产品升级后增长 [1] - 短剧年化ARR突破2.4亿美元 单月流水超2000万美元 预计2025年底达3.6亿美元 [1] - SkyReels支持30秒长视频生成与40秒连贯数字人表现 商业化处于早期阶段 [1] - 天工智能体仍在打磨 待核心指标达标后加快推广 [1] 震裕科技业务表现与技术发展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增速超营收增速 得益于规模效应与降本增效 [2] - 锂电池结构件营收同比增长超40% 预计下半年继续提升 [2] - 粘胶工艺铁芯出货量占电机铁芯20% [2] - 第三代线性执行器减重22.5% 温升降低13% 模组体积缩小30%以上 [2] - 已建设全自动行星滚柱丝杠生产线并投入使用测试实验室 [2] - 产品已对接海外大客户 国内头部客户实现全覆盖 部分小批量交付 [2] 能科科技AI业务与战略 - AI产品与服务收入增长得益于外部环境与内部战略支撑 [3] - 毛利率上升源于业务与产品结构调整 加大高毛利赛道投入 [3] - AI终端业务围绕重点行业及民用场景展开 开发不同类别终端垂域模型 [3] - 推进工业研制智能化项目 开发工业软件智能助手产品 [3] - 公司处于垂类应用领域初期 研发投入大 开发及变现周期长 [3] 蓝特光学研发与产能布局 - 研发投入主要投向设备和人员 匹配业务扩张 [4] - 投资于棱镜和平面加工工艺 应用于手机和其他微棱镜需求 [4] - 玻璃非球面透镜产能利用率稳定增长 后续结合需求稳步扩张 [4] - 已实现非球面模造玻璃量产 重视半导体光学发展 [4] - 在AR硬件和软件方面均有布局 推出玻璃晶圆产品 [4] - 下半年需求旺盛 光学产业有较大发展空间 [4] 巨人网络经营业绩与产品策略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62亿元 同比增长16.47% 净利润7.77亿元 同比增长8.27% [5] - 自研新产品《超自然行动组》表现突出 用户和流水规模迅速增长 [5] - 计划通过深化内容供给、优化游戏性能、联动知名IP等方式拉长游戏生命周期 [5] - 获客主要依赖用户口碑和内容传播 预计销售费用占比保持稳定 [5] - 正探索《超自然行动组》的出海路径 持续探索原生AI游戏 [5] 华立科技设备投放与业务模式 - 动漫卡片设备生命周期约4-5年 更新周期为每季度一次 [6] - 已覆盖线下游乐场2000余家 [6] - 下半年将投放《宝可梦明耀之星》《三国幻战》及《超级争霸战》等新设备 [6] - 收入主要来自向游乐场销售IP卡牌 暂不涉及纯零售模式 [6] - 再融资项目已获深交所受理 计划2年内投放4350台设备 [6] 相关ETF市场表现 - 食品饮料ETF近五日涨跌0.50% 市盈率20.74倍 最新份额68.3亿份增加1.8亿份 [10] - 游戏ETF近五日涨跌3.39% 市盈率44.92倍 最新份额53.5亿份增加6100万份 [10] - 科创半导体ETF近五日涨跌10.78% 最新份额3.9亿份增加1600万份 [10] - 云计算50ETF近五日涨跌13.84% 市盈率123.45倍 最新份额4.0亿份增加300万份 [11]
【机构调研记录】东方阿尔法基金调研耐普矿机、震裕科技等4只个股(附名单)
证券之星· 2025-08-29 00:07
公司业绩表现 - 耐普矿机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4.13亿元同比下降34.04% 剔除EPC项目后基本持平 归母净利润1698.56万元同比下降79.86% 但环比一季度增长100.34% [1] - 震裕科技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增速超营收增速 得益于规模效应与降本增效 经营性现金流转正因票据支付采购增加 [2] - 浩洋股份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约5.22亿元同比下降21.99% 净利润0.78亿元同比下降61.69% [4] 业务发展动态 - 耐普矿机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54.88% 海外布局五个基地未来总产能有望达30亿元 二代衬板寿命超美卓威尔40%~50% 预计四季度起大规模确认收入 [1] - 震裕科技锂电池结构件营收同比增长超40% 预计下半年继续提升 粘胶工艺铁芯出货量占电机铁芯20% [2] - 能科科技AI产品与服务收入增长得益于制造业智能化升级趋势 政策持续推动及优质客户资源积累 [3] - 浩洋股份收购丹麦SGM公司资产后设立丹麦和美国子公司 SGM品牌新品市场反馈积极 新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4] 产品与技术进展 - 震裕科技定位为人形机器人本体厂硬件综合服务商 建设全自动行星滚柱丝杠生产线 第三代线性执行器减重22.5% 温升降低13% 模组体积缩小30%以上 [2] - 能科科技开发不同类别终端垂域模型 推进工业研制智能化项目 开发工业软件智能助手产品 [3] - 耐普矿机哥伦比亚铜金矿环评进入收尾 预计1-2个月内完成交割 公司坚持双轮驱动聚焦铜和金矿投资 [1] 行业与市场状况 - 浩洋股份欧洲需求积极 亚洲演艺活动稳步增长 中东保持回暖趋势 美国受关税影响 海外演艺活动预计未来两年保持增长 [4] - 震裕科技产品已对接海外大客户 国内头部客户实现全覆盖 部分小批量交付 但行业仍处0-1阶段存在不确定性 [2] - 能科科技处于垂类应用领域初期 研发投入大且开发变现周期长 具备长期数据技术积累 [3]
国睿科技(600562):2025 年中报点评:雷达装备强势表现,核心竞争力持续强化
东吴证券· 2025-08-27 13:47
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21亿元,同比增长10.41%,归母净利润3.50亿元,同比增长1.15%,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军贸项目交付较好[7] - 雷达装备及相关系统业务收入占比最大,其中国际市场拓展成效显著,国内中标山东省气象雷达国债项目、空管雷达及低空监视领域项目,巩固主业优势[7] - 工业软件及智能制造板块抓住国产化替代机遇,中标车企PDM系统重构项目,自主工业软件REACH睿知套件性能持续优化[7] - 智慧轨交板块在省外市场取得突破,成功保障哈尔滨地铁亚冬会运营服务[7] - 公司毛利率为41.28%,较去年同期下降约0.8个百分点,主要受产品结构变化影响[7] - 销售费用率1.68%,管理费用率3.08%,均有所下降,反映费用控制成效[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0.32亿元,较上年同期-3.61亿元大幅改善,主要因销售回款增加1.81亿元且采购付款减少1.80亿元[7] - 合同负债4.78亿元,较年初略增,显示在手订单饱满;存货18.01亿元,较年初增加0.21亿元,处于合理水平[7] - 财务费用0.19亿元,同比由负转正,主要受美元汇率波动影响产生汇兑损失[7] - 公司持续强化核心竞争力,在雷达领域推出低空智能感知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完成X波段相控阵测雨雷达研制,并中标山东省气象雷达国债项目;在工业软件方面,发布全新Foundation平台,形成高性能CAx集成产品,助力汽车、航空等行业客户数字化转型[7] - 预计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2/8.56亿元,前值8.65/10.03亿元,新增2027年预测9.71亿元,对应PE分别为47/42/37倍[7] 财务数据与预测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21亿元,同比增长10.41%;归母净利润3.50亿元,同比增长1.15%[7] - 2023A营业总收入3282百万元,同比增长1.77%;归母净利润599.21百万元,同比增长9.10%[1] - 2024A营业总收入3400百万元,同比增长3.61%;归母净利润629.76百万元,同比增长5.10%[1] - 2025E营业总收入3985百万元,同比增长17.21%;归母净利润751.91百万元,同比增长19.40%[1] - 2026E营业总收入4485百万元,同比增长12.53%;归母净利润855.97百万元,同比增长13.84%[1] - 2027E营业总收入5159百万元,同比增长15.04%;归母净利润971.15百万元,同比增长13.46%[1] - 2025E EPS 0.61元/股,P/E 47.42倍;2026E EPS 0.69元/股,P/E 41.65倍;2027E EPS 0.78元/股,P/E 36.71倍[1] - 2025E毛利率35.28%,归母净利率18.87%;2026E毛利率34.30%,归母净利率19.09%;2027E毛利率34.69%,归母净利率18.82%[8] - 2025E ROIC 11.24%,ROE 11.12%;2026E ROIC 11.17%,ROE 11.24%;2027E ROIC 11.32%,ROE 11.31%[8] - 2025E资产负债率40.01%,2026E 36.85%,2027E 40.23%[8] - 2025E每股净资产5.44元,P/B 5.27倍;2026E 6.13元,P/B 4.68倍;2027E 6.92元,P/B 4.15倍[8] 市场与基础数据 - 收盘价28.71元,一年最低价12.33元,最高价34.00元[5] - 市净率5.78倍,流通A股市值35653.74百万元,总市值35653.74百万元[5] - 每股净资产4.97元,资产负债率36.83%,总股本1241.86百万股,流通A股1241.86百万股[6]
国睿科技上半年营收突破17亿元 持续拓展主业边界与创新纵深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12:1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21亿元 同比增长10.41% [1] - 归母净利润达3.50亿元 同比增长1.15% [1] - 三大核心板块协同推进:雷达装备及相关系统、工业软件及智能制造、智慧轨交 [1] 研发创新 - 研发投入7606.20万元 同比增长5.34% [2] - 获得专利授权16项(发明专利8项 实用新型专利8项) 新增软件著作权20项 [2] - 雷达领域构建空地一体全谱系产品体系 重点发展S/X波段相控阵雷达及低空监视雷达 [2] - 工业软件发布"Foundation"平台 攻克大数据高并发处理技术 [2] - "表贴式微带隔离环行器组件"获中国雷达行业协会与江苏省复合材料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2] 业务进展 - 雷达装备板块:军贸市场交付良好 中标山东省气象雷达国债项目及机场反无雷达项目 [4] - 工业软件板块:与航天/航空/电子/船舶头部企业深化合作 新拓汽车行业PDM系统重构项目 [4] - 智慧轨交板块:中标石家庄维护维修系统采购项目 完成哈尔滨地铁运营保障任务 [4] - 低空经济布局:推出"低空智能感知系统"解决方案 涵盖三类系统服务低空安防/气象保障/飞行安全 [3] 战略与管理 - 制定《2025—2027年滚动发展规划》并启动"十五五"发展战略编制 [5] - 强化月度调度与业务指标闭环跟踪 推进降本增效 [5] - 系统修订内控制度与关键业务流程 完善人才引进与青年培养机制 [5] 行业机遇 - 军贸与防务雷达业务有望持续增厚利润 [3] - 气象雷达受益于覆盖率提升 空管雷达受益于国产化率提升 [3] - 低空经济新基建中雷达环节具备放量潜力 [3] - 国防信息化建设和军贸市场景气度提升 [5]
索辰科技: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0.82% 物理AI落地加速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7 11:1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735万元 同比增长10.82% [1] -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亏损4570万元 亏损额同比收窄31.21% [1] - 研发投入5062.09万元 占营收比例88.27% 较去年同期下降44.18个百分点 [1] - 拟派发现金红利每10股1.90元 合计派现1679.89万元 [1] 研发与产品进展 - 天工系列完成通用流体/结构/电磁等核心软件版本更新 服务于高端工业装备研发 [1] - 开物系列推出物理AI模拟引擎与训练一体化平台 实现秒级复杂场景计算 [1] - 物理AI平台在低空经济/新能源电池领域应用 上半年实现收入375万元 [1] 战略合作与产业布局 - 推进收购北京力控科技 完善工业软件产业链 [2] - 与科大讯飞/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所合作 探索AI与物理计算融合及标准制定 [2] - 联合绍兴/杭实集团布局低空经济物理AI平台 加速民用市场拓展 [2]
霍莱沃: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09:59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02亿元,同比下降17.68%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81万元,同比下降94.51% [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28.36万元,同比下降221.30%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64.14万元,同比改善 [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2.48%,同比增加5.52个百分点 [3] 主营业务概况 - 公司长期聚焦电磁仿真及测量技术的自主研发及应用,构建了电磁场仿真分析验证、电磁测量系统、相控阵产品三大业务板块 [4] - 主要服务于特种、卫星、通信、汽车等高端制造业的产品研发、生产及应用 [4] - 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曾参与嫦娥探月、北斗卫星等多项国家重点工程 [5] 行业发展趋势 - 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重要性凸显,2024年我国工业软件产品收入2940亿元,同比增长7.4%,但仅占全球份额的7.6% [7] - AI+CAE将成为物理AI落地的关键载体,为机器人、自动驾驶等核心场景提供技术支撑 [9] - 电子测量领域正逐步向系统级测量升级,对软件及复杂系统的开发集成能力要求提高 [11] - 特种领域相控阵雷达、隐身装备保持高景气度,卫星领域2024年全球共进行航天发射237次,中国完成37次 [13] 主要产品与技术优势 - 电磁测量系统包括相控阵校准测量系统、雷达散射截面测量系统、射频测量系统等产品 [14] - 电磁场仿真分析验证业务包括电磁CAE仿真软件和半实物仿真系统 [19] - 相控阵产品业务聚焦小型一体化集成、低成本新体制等新型相控阵技术研发 [21] - 拥有三维全波电磁仿真、一体化低成本稀布阵、散射测量等多项自主核心技术 [31] 研发与技术创新 - 报告期内启动AI+CAE研发项目,开发具备增量学习能力的生成式智能电磁逆设计内核 [24] - 持续迭代CAE产品,提升三维电磁仿真软件RDSim的求解精度和效率,新增雷电等仿真场景 [25] - 测量系统核心硬件自研及生产平台已步入稳定量产阶段,实现扫描架、转台等核心硬件的自主研制 [25] - 累计获得国内专利46项,软件著作权122项,报告期内新增发明专利2项 [34] 市场拓展与客户资源 - 商业航天等下游领域景气度提升,卫星测量系统业务呈现积极发展态势 [23] - 主要客户包括中电科、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船集团等下属单位以及中兴通讯、大唐移动等企业 [30] - 将紧缩场测量技术拓展至低轨卫星测量领域,攻克卫星批量化生产中的高精度测量与快速验证问题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