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城市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以城市案例讲好中国故事
华夏时报· 2025-05-15 06:13
合肥城市发展模式 - 合肥从"三线"城市跃升为"新一线"城市,2024年GDP达1.38万亿元,常住人口1000.2万人,在全国16个"双万城市"中排名第14位,省会城市中排名第7位 [3] - 合肥模式的核心目标为促进城市高速高质发展,先进理念是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结合,切入点为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运行逻辑为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的"多链融合" [5] - 合肥通过优化发展条件形成区位优势,从"兵家必争之地"转型为"商家必寻之地",强调"打扫好房子再请客"的发展策略 [6] 城市发展方法论 - 合肥坚持新发展理念,尤其注重创新发展,通过产业、科技、资本、人才四维度协同推进,构建"多链融合的创新发展生态" [7] - 政府角色体现为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通过经济政策提升效率,公共政策保障公平,创造活力市场环境 [8] - 发展模式具有明确目标、先进理念、准确切入点、科学运行逻辑和可复制成效五大特征,与温州模式、苏南模式、深圳模式等形成类比 [5] 学术研究与案例价值 - 《合肥有模式吗》通过时间、空间、城市、产业等十个维度,结合理论依据与案例分析,系统解析合肥发展路径 [4] - 著作首次由安徽学者系统总结合肥模式,提供区位优势构建、城市发展路径、政府作为三大普适性问题的解决方案 [6][7][8] - 研究团队基于长期实地调研与产业经济学理论积累,形成39万字、10章内容的深度案例剖析,兼具学术性与实践指导价值 [9]
逃离新加坡
投资界· 2025-05-08 03:50
新加坡的吸引力与移民趋势 - 新加坡具备地理位置优势、双语人才储备、完善法治制度、高效清廉政府、低税收政策等核心吸引力,2024年《私人财富移民报告》显示其位列全球富豪移民目的地第三名(3500人)[5] - 2024年新加坡旅居海外公民达21.53万人,较2022年(18.58万)增长15.9%,反映部分群体选择离开[5] 商业环境与文化隔阂 - 科技金融公司创始人阿华(年流水超百亿)因本地人边界感强、新移民社交圈局限及子女教育狭隘性选择迁往加州[3][5] - 金融从业者Chris指出新加坡职场存在天花板,本地员工排斥外来文化输入(如Singlish发音差异),且社交关系难以深入[7] - 创业者Fay认为新加坡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侧重大众娱乐,缺乏高端艺术展览),种族文化呈现"自嗨式"割裂状态[7] 国家治理与经济模式 - 新加坡采用"公司化"管理模式,政府通过强约束保障效率,如公共住房覆盖80%居民,但公民行为规范严格[13][14] - 精英阶层持续吸收国际先进理念(如李光耀定期赴美高校学习),而大众生活高度程式化,被形容为"楚门的世界"[13][14] 国际化业务与本土矛盾 - 新加坡企业海外布局广泛(如盛裕集团参与哈萨克斯坦城市建设,PSA合作跨里海物流项目),但本土民众对移民增长抵触情绪强烈[9] - YouTube评论显示部分新加坡人担忧中国移民过量导致文化稀释,反映小国安全感和身份认同的深层矛盾[9]
逃离新加坡
虎嗅APP· 2025-05-07 00:13
新加坡的移民与人才流动 - 2024年《私人财富移民报告》显示,净资产超100万美元的富翁移民前三目的地为阿联酋(6700人)、美国(3800人)、新加坡(3500人)[4] - 新加坡国家人口及人才署数据显示,旅居海外的本国人口持续增长:2022年18.58万人→2023年20.52万人→2024年21.53万人[4] - 李光耀曾指出语言问题是政治问题,通过一致表达筛选同类群体[5] 新加坡的社会文化特征 - 职场存在明显天花板,本地员工排斥外来新想法,尤其对中国背景员工存在隐性排斥[7] - 文化认同呈现割裂状态:法定节日各族群各自庆祝,缺乏跨种族文化交融[7] - 社会心理学研究显示,地理狭小导致国民更关注具体事务,形成强烈边界意识[12] 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模式 - 国家财富主要分布在海外,如盛裕集团主导哈萨克斯坦G4城市建设,PSA集团参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开发[10] - 《财富》杂志将新加坡描述为"公司化运作国家",政府以成本效益原则管理从教育到外交的所有领域[15] - 政府提供全国80%居民公共住房,形成精英治理与大众福利并存的二元结构[16] 新加坡的教育与人才战略 - 政府推行"全球公民"教育理念,鼓励多语种学习与国际事务认知[9] - 李光耀倾向将奖学金得主送往英国而非美国留学,因英国留学生回国率更高[7] - 本地教育存在地理局限性问题,部分高净值家庭选择将子女送往美国接受教育[7] 新加坡的治理机制 - 威权式法治特点显著:政府认为公民需要权威引导,形成"管理-服从"关系模式[16] - 精英阶层保持开放态度,定期吸收国际先进思想,如李光耀每两年赴美顶尖大学交流[16] - 大众生活高度标准化,被形容为"楚门的世界"式预设轨迹[16]
华夏银行成功举办服务首都国企高质量发展大会
新京报· 2025-04-28 09:21
文章核心观点 华夏银行召开服务首都国企高质量发展大会,与16家首都国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深化银企合作、创新金融服务助力首都国企发展,未来将围绕“五个聚力”构建协同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首都发展贡献力量 [1][8][12] 会议概况 - 4月28日“华夏银行服务首都国企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北京市国资委领导、16家首都国企主要负责人及媒体代表参会,华夏银行与16家首都国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 会议目的 - 华夏银行作为北京市管金融企业,贯彻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推动与首都国企合作向纵深发展,打造“政银企投”合作新模式 [3] 重点产品与服务 - 数智融合,产融共赢:推出“数翼通”等特色产品,首创“脱核”模式,沿产业链“上下游”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5] - 京港联动,跨境服务:利用“境内+境外”市场优势,发挥香港分行作用,在境外债承销等领域深化对首都国企金融服务 [5] - 贴心管家,至臻陪伴:赠予“首都国企金融服务卡”,配备专业团队,开通绿色通道,7*24小时响应企业需求 [6] 领导期望与表态 - 北京市国资委党委委员朱保成希望银企双方围绕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打造产融标杆项目,在服务首都发展中发挥作用 [10] - 华夏银行党委书记杨书剑表示服务首都国企是政治责任和战略机遇,将围绕“五个聚力”提供全周期服务,构建协同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12] 未来展望 - 华夏银行将以大会为契机,为首都国企注入金融动能,实现互利共赢,为中国式现代化北京篇章贡献力量 [14]
杭州首次评上2个国家三星级“绿色生态城区”
杭州日报· 2025-04-28 01:59
绿色生态城区建设进展 - 杭州钱江新城二期和西站枢纽两个绿色生态城区通过国家三星级规划设计评审 标志着杭州在绿色生态城市建设领域取得新成果 将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起到重要示范引领作用 [2] - 绿色生态城区需在空间布局 基础设施 建筑 交通 生态 产业等方面按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要求进行规划建设运营 评价等级分为一星级 二星级 三星级 本次为杭州首次获评两个国家三星级绿色生态城区 [3] 钱江新城二期绿色生态城区规划 - 申报面积1.86平方公里 绿地 水系 广场等公共开放空间实现500米范围内100%覆盖 配备8.1公里绿道 绿地率达39% 新建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比例达100% [3] - 区域定位为融合链主总部 高端金融 高端商务 文化旅游 休闲游憩 国际生活与配套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未来总部湾与滨水新潮岸 [3] - 绿道系统全长8195米 由步行街 省级绿道 滨水绿道及慢行道组成 符合《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中总长度达5千米的要求 [4] - 海塘安澜工程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网络优化 生态景观塑造与海塘融合 致力于打造江城一体的复合海塘 开放的钱塘江国际滨水岸线 今年将建成御道城站公园 五堡草坪公园 六堡运动公园 七堡文艺公园等多个项目 [4] 西站枢纽绿色生态城区规划 - 申报面积3.55平方公里 为杭州市面积最大的三星级绿色生态城区 位于余杭区西站新城单元云城核心区块 是杭州城西科创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4] - 配备11公里绿道 绿地率达37% 新建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比例达100% [4] - 西站站城综合体南区达全域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 西站站房为全市首个获三星级绿色建筑认证的交通枢纽 [5] - 杭州西站屋顶铺设约15000平方米光伏组件 年均发电231万度 采用自发自用 余电上网模式助力节能减排 [5] - 云门公园建成后将设置长800米 宽10米的四条绿丝带 并配备慢行系统供市民游客休闲散步 [5] 绿色建筑发展目标 - 绿色是美丽杭州的底色 更是高质量发展的成色 市建委将持续打造绿色建筑集聚地与创新标杆 推动区域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引领城市绿色转型迈向新阶段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