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制品

搜索文档
全球酸奶新标准!蒙牛发布“5A好酸奶标准”引领行业升级
中金在线· 2025-09-25 11:32
公司战略与标准发布 - 公司发布世界品质的5A好酸奶标准 旨在为消费者提供便捷营养挑选方式并构建可靠营养健康保障体系 [1] - 标准涵盖五大核心维度:优质奶源 专利菌种 优质营养 严选食材和卓越品质 为高品质酸奶设立全面评估体系 [7] - 标准通过国际权威机构SGS严格审核 确保可检测可验证可信赖 符合国际规范的高标准体系 [5] 行业影响与权威认可 - 标准获得中国营养学会高度认可 认为其使好酸奶定义具体可量化 为行业建立明确质量标杆 [4] - 标准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 全面提升乳品营养品质并优化乳制品结构 [4] - 消费端调研显示越来越多消费者对高品质酸奶存在迫切需求 [4] 产品质量与技术优势 - 奶源关键指标优于欧盟标准 严格控制体细胞数和菌落总数 [7] - 采用专利菌种包括乳双歧杆菌MN002和动物双歧杆菌乳Probio-M8 菌种强活性 [7] - 实施全程360项质量管理体系 全链条品质严控保障产品卓越品质 [7] 研发与生产能力 - 公司持续投入科研创新 拥有世界级工厂和研发体系 [3][10] - 武汉工厂获福布斯认证为全球产能最大的单体低温酸奶工厂 集成智能制造技术和72小时黄金供应链 [9][10] - 世界级工厂与研发体系深度融合 支撑世界级品质承诺 [10] 市场定位与社会责任 - 公司秉持"喝上奶 喝对奶 喝好奶"理念 推动乳品消费从有到好全面升级 [4] - 标准精准匹配国民营养需求 将企业发展与国民健康紧密相连 [12] - 公司计划加大研发投入 丰富5A标准产品矩阵并拓展营养公益覆盖面 [12]
熊猫乳品:公司经营情况良好,并会持续关注国家相关政策导向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5 09:45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经营情况良好 [1] - 公司将于2025年10月28日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1] 政策应对策略 - 公司持续关注国家相关政策导向 [1] - 公司积极把握政策带来的市场机遇 [1]
熊猫乳品:公司二季度净利率14.84%,同比及环比均有提高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5 09:45
财务表现 - 公司二季度净利率为14.84% [1] - 净利率同比及环比均有提高 [1] - 期间费用控制较好 [1] 业务结构 - 核心浓缩乳制品收入同比增长 [1] - 浓缩乳制品占总营收比例提高 [1] - 该业务毛利率高于整体毛利率 [1]
三元股份(600429):Q2收入降幅收窄,盈利能力提升
华西证券· 2025-09-25 08:31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7] 核心观点 - 公司Q2收入降幅收窄,盈利能力显著提升,主要受益于投资收益贡献和费用优化 [2][4][5] - 乳制品消费呈现弱复苏态势,公司通过渠道优化和产品筛选推动改革,期待成果兑现 [3][6] - 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5-27年EPS为0.12/0.15/0.16元,对应PE分别为37/32/28倍 [7] 财务表现 - 25H1收入33.3亿元(同比-13.8%),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43.3%),扣非归母净利润1.7亿元(同比+66.2%) [2] - 25Q2收入16.8亿元(同比-7.4%),归母净利润0.95亿元(同比+73.1%),扣非归母净利润0.91亿元(同比+145.6%) [2] - 25H1/25Q2毛利率分别为24.6%/24.7%(同比-0.7/-2.0pct),主因销量下降 [4] - 25H1/25Q2归母净利润率分别为5.5%/5.6%(同比+2.2/+2.6pct),扣非归母净利润率分别为5.2%/5.4%(同比+2.5/+3.4pct) [5] - 25H1/25Q2投资收益分别为1.77/0.85亿元(同比+14.9%/+17.4%),剔除后主营业务实现扭亏 [5] 业务分析 - 分产品:25H1液态奶/固态奶/冰淇淋收入分别为19.93/4.53/7.80亿元(同比-13.3%/-1.5%/-25.0%),Q2增速环比改善 [3] - 分渠道:25H1直营/经销商/其他渠道收入分别为13.51/14.63/4.12亿元(同比+14.0%/-30.8%/-17.4%),经销商数量净减少1125个 [3] - 北京市场液态奶份额稳居首位,积极开拓B端渠道(如麦当劳核心供应商) [6] 费用与改革 - 25H1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8.1%/3.8%/1.1%/0.8%(同比+0.7/+0.5/-0.3/-0.2pct) [4] - 推动总部编制优化、奶粉事业部改革,退市低效SKU占比近20% [6] 盈利预测 - 下调25-27年营收预测至63.6/65.1/68.2亿元,上调EPS至0.12/0.15/0.16元 [7]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7/2.20/2.46亿元(同比+240.6%/+17.8%/+11.9%) [8]
常温奶“复原乳”退场 乳制品明确品质导向
消费日报网· 2025-09-25 08:20
9月16日起,农业农村部的新规正式实施:生产灭菌乳(即常温纯牛奶)只能以生乳为唯一原料,禁止 使用复原乳。这一政策看似细微,却在乳品行业和消费市场引发了广泛关注。 站在更长远的视角,新规不仅仅是一次"原料标准"的调整,而是对中国乳业发展逻辑的一次纠偏。要保 证消费者对乳制品的信心应以更高的标准要求生产,稳固市场基础。同时,政策引领企业加快奶源基地 建设、提升冷链物流和加工工艺,也是推动乳业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契机。 当然,政策的落地还需要"配套组合拳"。一方面,监管部门要确保执行的刚性,防止企业通过标签模 糊、概念偷换来规避新规;另一方面,也应加大科普力度,让消费者理解复原乳与生乳的差别,避免 因"妖魔化复原乳"而造成社会恐慌。毕竟,复原乳本身并非"问题食品",而是应该在特定场景(如配方 奶粉、乳饮料)中被合理使用,而不是进入常温纯牛奶的范畴。 可以说,这次新规体现了乳业监管向"品质导向"转型的决心。它既是对消费者健康负责,也是推动产业 升级的重要一步。未来,如果企业能够在新规下实现提质增效,中国乳业将真正走出"低端竞争"的怪 圈,迈向以质量赢得市场、以品牌赢得信任的新阶段。 复原乳,本质上是将乳粉加水还原成液态 ...
婴幼儿配方液态乳产品配方注册相关配套文件公开征求意见
人民日报· 2025-09-24 23:09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决定》近日将婴幼儿配方液 态乳(以下简称"婴配液态乳")纳入注册管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组织修订《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 配方注册管理办法》、制定婴配液态乳注册管理相关配套文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各有关单位和个 人可于2025年10月19日前,通过登录市场监管总局官方网站等渠道提出意见。 与婴配乳粉相比,婴配液态乳食品安全风险更高,质量安全管控要求更严。结合婴配液态乳水分含量 高、营养丰富等特点,《婴幼儿配方液态乳产品配方注册申请材料项目与要求(征求意见稿)》从原辅 料、研发、生产、检验、标签等全链条提出注册要求。 为保证婴配液态乳货架期产品稳定性,市场监管总局还专门制定《婴幼儿配方液态乳货架期产品稳定性 研究指南(征求意见稿)》,对稳定性研究的基本原则、试验样品和项目、试验方法、报告内容和稳定 性重点试验项目等提出要求。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
蒙牛乳业(02319.HK)连续11日回购,累计回购301.80万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13:50
公司回购活动 - 9月24日以每股14.490港元至14.630港元回购50.00万股,金额达727.61万港元,当日收盘价14.550港元,下跌0.55%,成交额4.05亿港元 [1] - 自9月10日起连续11日回购,累计回购301.80万股,总金额4518.91万港元,期间股价累计下跌3.26% [1] - 今年以来累计进行83次回购,合计回购2106.80万股,总金额3.48亿港元 [2] 股价与回购价格区间 - 近期回购价格区间呈下降趋势,9月回购最高价从15.240港元(9月19日)逐步降至14.630港元(9月24日) [2] - 5月至6月初回购价格较高,最高达19.900港元(5月6日),最低为17.160港元(6月2日) [3] - 7月回购价格区间集中在16.260港元至17.560港元,8月部分回购价格回升至16.000港元 [2][3] 回购频率与规模 - 单日回购规模多在15万股至100万股之间,其中9月2日回购100万股为近期最高单日规模 [2] - 1月、4月及5月回购频次较高,单月回购次数均超过10次,且单次回购金额多集中在200万至600万港元 [3][4] - 6月回购规模显著扩大,单日回购股数多次达到30万股至50万股,对应金额超500万港元 [3]
谈B端渠道规划、巩固上海市场份额,光明乳业管理层这样说
国际金融报· 2025-09-24 13:29
行业现状与趋势 - 乳品行业处于供过于求的结构性调整阶段 商超鲜奶酸奶打折促销常态化[1] - 原奶价格下降趋势收窄 6月原奶月度均价3.04元/公斤同比下降7.66% 去年全年均价3.32元/公斤同比下降13.54%[1] - 现制茶饮对液态奶形成替代关系 咖啡茶饮连锁餐饮对鲜奶奶油需求量巨大[3]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24.72亿元 归母净利润2.17亿元[1] - 上海地区营收34.88亿元 外地营收49.86亿元 境外市场营收39.36亿元[2] 市场竞争格局 - 公司是国内第三大乳企 上海老字号品牌[2] - 面临蒙牛伊利等全国性品牌竞争[2] - 乳企积极布局B端渠道 君乐宝与一点点茉酸奶合作 伊利牵手挪瓦咖啡[3] 公司战略布局 - 产品端推出优倍5.0超鲜牛乳纳滤高蛋白如实等新品 通过基础产品升级提升竞争力[2] - 渠道端拓展B端业务推出定制化乳制品 线上渠道整合发力 加强传统渠道铺货[2] - 品牌端通过跨界联动明星代言文化IP合作提升影响力 深度参与上海国际电影节书展等活[2] - B端渠道将根据不同区域客户群体定制专属合作方案 深化零食量贩渠道系统合作[3] 管理层展望 - 行业发展短期受原奶价格波动市场需求变化影响 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未改变[1]
麦趣尔:昌吉州国投拟减持不超2%股份
智通财经· 2025-09-24 12:50
股东减持计划 - 昌吉州国投计划通过大宗交易或集中竞价方式减持麦趣尔股份不超过348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过2% [1] - 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股份不超过174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过1% [1] - 减持计划将于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实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