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船舶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以材料创新之钥 开启绿色船舶动力新局——全球卓越工程师大赛历届获奖团队系列访谈
搜狐财经· 2025-08-15 09:37
项目背景与战略意义 - 船舶行业是“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下的节能减排重点领域,相关法规正推动船舶动力向绿色低碳转型 [3] - 甲醇是目前商业化速度最快的绿色燃料,但其特性导致发动机喷射系统易发生腐蚀和卡滞,显著增加故障率并威胁航行安全 [3] - 项目旨在开发适用于甲醇内燃机关键零部件的材料,为甲醇发动机的研制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3] 技术方案与核心突破 - 团队提出关键零部件材料表面“氮化+碳基薄膜”一体化开发解决方案,从基体材料和表面低摩擦碳基涂层两方面进行技术攻关 [3] - 项目成功突破传统氮化物涂层高能耗和服役寿命短的瓶颈,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甲醇燃料发动机用涂层新技术 [3] - 该涂层关键性能指标已达到国际主流产品先进水平,相关成果已应用于船用甲醇发动机关键零部件 [3] 研发挑战与能力建设 - 尽管公司在船用柴油机喷射系统领域有数十年研发积淀,但甲醇发动机研发初期尚属空白 [4] - 研发需对基体材料、防护涂层及工艺进行创新,并构建专用实验室、试验台架及材料性能评估体系 [4] - 团队成功建立了针对多种材料与涂层抗甲醇腐蚀特性的快速评价平台 [4] 项目成果与未来展望 - 项目团队获得全球卓越工程师大赛·2024年度揭榜攻坚赛银奖 [6] - 已完成适用于甲醇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的材料体系设计与可控制备,并在示范应用中表现优异 [6] - 下一步将围绕绿色燃料发动机技术趋势及多元化应用场景,开发谱系化材料解决方案,为不同型号与工况的发动机提供定制化技术支撑 [6]
*ST松发:恒力造船签署33.71亿元原材料采购合同
新浪财经· 2025-08-15 08:29
公司业务动态 - 下属公司恒力造船(大连)有限公司签署2份船用钢板采购框架合同 预估总金额约33.71亿元 [1] - 合同经双方授权代表签署并盖章后生效 付款方式为电汇 [1] - 合同履行对本年度资产总额、资产净额和净利润等不存在重大影响 [1]
海洋经济大消息,融资客加仓多股(名单)
证券时报网· 2025-08-15 01:24
海洋经济政策与规划 - 国家发改委正着手编制"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强调创新驱动和关键技术突破,推动海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海上风电、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2] - 2024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相比2012年实现翻番增长 [2] - 海洋经济被提升至战略高度,首次写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并纳入"深海科技"新质生产力范畴 [2] 中国电信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2694.22亿元(同比+1.3%),归母净利润230.17亿元(同比+5.53%),每股收益0.25元(去年同期0.24元) [1] - 移动通信服务收入1066亿元(同比+1.3%),固网及智慧家庭收入641亿元(同比+0.2%),产业数字化收入749亿元 [1] - 移动用户达4.33亿户,宽带用户1.99亿户,移动ARPU 46.0元,宽带综合ARPU 48.3元 [1] 海洋科技概念股市场表现 - 巨力索具8月14日主力资金净流入4.84亿元(创8年新高),股价涨停,年内累计上涨156.66% [3][4] - 潍柴重机年内涨幅185.25%居首,WH高端船机应用于国际商船辅机、海工平台等领域 [3] - 中国船舶预测上半年净利润28-31亿元(同比+98.25%-119.49%),中国重工预测净利润15-18亿元(同比+181.09%-237.30%) [4] 融资与资金流向 - 8月以来超六成概念股获融资客加仓,中国船舶、中船防务、迪威尔分别获4.43亿元、1.46亿元、1.1亿元融资净买入 [5] - 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交易金额达1151.50亿元,换股比例1:0.1339 [4] - 连云港、亚星锚链年内涨幅分别达58.68%、40.35%,位列概念股前列 [6]
俄“阿梅利科海军上将”号新型护卫舰下水 可远海作战
央视新闻· 2025-08-15 00:57
"阿梅利科海军上将"号是22350型护卫舰的第五艘舰艇,将服役于太平洋舰队。该型护卫舰由俄北方设 计局设计、北方造船厂建造,舰长135米、宽16米,排水量约5000吨,可携带包括"锆石"高超音速巡航 导弹在内的高精度武器。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俄海军总司令莫伊谢耶夫、俄总统助理兼海事委员会主席帕特鲁舍夫和别格洛夫等出席下水仪式。莫伊 谢耶夫介绍说,该护卫舰可以在近海和远海执行多种作战任务。 俄罗斯圣彼得堡市长别格洛夫14日说,22350型新型护卫舰"阿梅利科海军上将"号当天在圣彼得堡的北 方造船厂下水。 ...
国务院:新增K字签证;我国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丨盘前情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5 00:54
市场表现 - A股主要指数全线下跌,沪指跌0.46%至3666.44点,深成指跌0.87%至11451.43点,创业板指跌1.08%至2469.66点,沪深两市成交额2.28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放量1283亿元 [2] - 超4600只个股下跌,保险板块涨2.64%,脑机接口、数字货币、电机板块涨幅居前,国防、CPO、铜箔、锂矿等板块跌幅居前 [2] - 纽约股市三大股指涨跌不一,道指跌0.02%,纳指跌0.01%,标普500涨0.03%,欧洲三大股指全线上涨,英国富时100涨0.13%,法国CAC40涨0.84%,德国DAX涨0.79% [3] - 国际油价上涨,WTI原油涨2.09%至每桶63.96美元,布伦特原油涨1.84%至每桶66.84美元 [4] 行业与板块动态 - 保险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8.96亿元,净占比6.93%,中国平安为净流入最大个股 [13] - 专用设备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70.21亿元,净占比-7.36%,通信设备行业净流出60.99亿元,净占比-5.73% [13] - 脑机接口概念股震荡走强,机器人概念股局部活跃,数字货币概念股一度冲高 [2] - 国防股集体调整,CPO、铜箔、锂矿等板块跌幅居前 [2] 公司动态 - 寒武纪公告澄清市场不实信息,称关于在某厂商预定大量载板订单、收入预测等均为误导性信息 [6] - 中国电信上半年净利润230.2亿元,拟派发中期股息165.8亿元 [13] - 中国重工提出终止上市申请 [13] - 三连板电子城公告业务处于向科技城市更新服务转型阶段,新业务暂未对营收及利润产生规模贡献 [13] 资金与投资者行为 - 参与融资融券交易投资者数量达52.34万名,创年内新高,较上一交易日增加4.61万名,环比增长9.67% [7] - 融资融券个人投资者数量为755.68万名,机构投资者数量为50004家,有融资融券负债的投资者数量为172.18万名 [7] - 南向资金年初至8月8日净流入超9000亿港元,近期ETF净申购规模大幅抬升 [10] 政策与监管 - 香港金管局及香港证监会发布联合声明,强调稳定币发行人牌照申请门槛较高,市场波动源于市场情绪或投机驱动 [5] - 国务院新增K字签证,发给入境的外国青年科技人才,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 [7][8] - 西安奕斯伟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新国九条""科八条"后首家未盈利企业IPO过会 [9] 宏观经济与基础设施 - 中国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 [9] - 7月M2和M1增长超预期,非银机构存款新增2.14万亿元,同比多增1.39万亿元,反映金融投资活跃 [11] 机构观点 - 中信证券预计港股中报盈利增速同比放缓,但商贸零售、教育、多元金融和游戏盈利增速预期上行,建议关注光伏、稀土、锂、快递、保险、医药与科技等行业 [10] - 中金公司认为非银存款大幅多增反映私人部门金融投资活跃,可能更多流向股票市场 [11] - 华泰证券表示全球科技厂商有望加码AI投资,看好光通信投资机会,1.6T光模块需求有望持续释放 [12] - 中信证券展望2025下半年AI产业链投资机遇,算力层系统级算力成趋势,模型层多模态和长逻辑为主要方向,应用层Agent和多模态应用广泛 [12]
巨轮“六百”交付记: 一座船厂的“中国制造”破浪密码
中国证券报· 2025-08-14 22:08
公司发展历程与里程碑 - 公司累计交付600艘船舶及海工平台 总载重吨达1亿202万吨 年均交付效率为27艘/463.7万载重吨 [1] - 2003年基地竣工当年交付3艘/50万载重吨船舶 终结上海不能建造10万吨级以上船舶的历史 [1][2] - 2009年交付第100艘船舶 当年完工量突破600万载重吨 [2] - 实现年造船总量从600万到800万载重吨的"三级跳" [3] - 第400艘船舶为31.8万吨VLCC"凯旋"号 第500艘船舶为21万吨散货船"德梅"号 [5][6] 产品与技术突破 - 自主研发中国第一代绿色环保型17.5万吨好望角型散货船 [2] - 成功建造国内首艘18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 [6] - 批量交付8.3万/8.5万立方米VLGC 迈入全球高端液化气体运输船第一方阵 [6] - 建造全球首艘20.9万吨LNG双燃料动力散货船及全球首艘风帆助推阿芙拉型成品油轮 [9] - 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于2023年11月交付运营 第二艘邮轮H1509船总体进度超80% 计划2026年底交付 [6][7] 市场地位与行业影响力 - 成为世界好望角型散货船研发建造中心 主导全球市场定价权 [4] - SWS-油轮系列深度参与全球阿芙拉型至VLCC船型定价 [4] - 9000车位汽车运输船"GRANDE TIANJIN"号建造周期仅179天 刷新同型船纪录 [1][8] - 薄板智能生产中心为高附加值船舶提供智能制造技术保障 [8] 绿色低碳与技术创新 - "GRANDE TIANJIN"号采用低油耗主机及节能装置 配备中压岸电系统实现靠泊零碳排放 获氨燃料预留认证 [8][9] - 通过双燃料动力船舶和风帆助推技术推动全球航运业绿色转型 [9] - 助力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欧洲 实现船舶制造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 [9][10] 战略转型与未来发展 - 在行业下行周期成功开启转型升级之路 向高端化产品结构调整 [5][6] - 加速推进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发展新质生产力 [10] - 目标打造"中国领先、世界一流"的船舶总装智能化企业 [10]
巨轮“六百”交付记:一座船厂的“中国制造”破浪密码
中国证券报· 2025-08-14 20:16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自1999年成立以来累计交付600艘船舶及海工平台 总载重吨达1亿202万载重吨 年均交付效率为27艘/463.7万载重吨 [1] - 2003年交付中国第一代绿色环保型17.5万吨好望角型散货船 终结上海不能建造10万吨级以上船舶的历史 [2] - 2009年交付第100艘船舶 当年完工量突破600万载重吨 [2] - 在第二个百船期交付第200艘船17.6万吨散货船"ALPHA DIGNITY"号 实现散货船 油轮 VLCC领域全面发展 [2] - 第三个百船期实现年造船总量从600万 700万直至800万载重吨的三级跳 [3] - 交付第400艘船31.8万吨VLCC"凯旋"号时开启转型升级之路 [3] - 交付第500艘船21万吨散货船"德梅"号 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4] 技术突破与行业地位 - 建造全球首艘20.9万吨纽卡斯尔型LNG双燃料动力散货船"碧玺山"轮 引领全球货船进入双燃料时代 [6] - 建造全球首艘风帆助推阿芙拉型成品油轮 为全球航运业绿色转型提供解决方案 [6] - 9000车位汽车运输船"GRANDE TIANJIN"号采用新型低油耗主机与节能装置 获得意大利船级社"氨燃料预留"认证 [6] - 18万吨级好望角型散货船批量建造交付 使公司成为该船型全球市场主导者 技术引领者及价格制定者 [3] - 成功建造国内首艘18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 开辟国内超大型箱船市场 [4] - 批量交付8.3万立方米 8.5万立方米VLGC 使中国迈入全球高端液化石油气体运输船设计建造第一方阵 [4] 重大项目进展 - 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于2023年11月4日交付运营 是中国船舶工业发展里程碑事件 [4] - 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H1509船于2024年8月5日实现首台主发电机动车 总体进度超80% 计划2026年底前交付 [5] - "GRANDE TIANJIN"号汽车运输船建造周期仅179天 刷新同型船建造纪录 拟定2024年8月19日首航欧洲 [1][6] 绿色转型与创新 - 薄板智能生产中心为高附加值船舶产品提供技术保障 实现钢材切割 打磨 焊接智能化生产 [5] - 汽车运输船配备中压岸电系统 实现靠泊零碳排放 兼容电动车与传统燃料汽车运输 [6] - 公司加速推进数字化 信息化 智能化 绿色化转型 发展新质生产力 [7] 行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汽车运输船首航搭载中国新能源汽车赴欧洲 实现船舶制造与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同频共振 [6] - 通过低碳航运模式助力新能源产业拓展海外市场 参与全球绿色产业链重构 [7] - 公司定位为"中国领先 世界一流"船舶总装智能化企业 致力于海洋强国建设 [7]
一座船厂的“中国制造”破浪密码
中国证券报· 2025-08-14 20:16
由于提供的新闻内容仅包含文档标识"A07·公司纵横"而未提供具体正文内容,无法执行核心观点提炼和分类总结。建议补充完整的新闻正文或具体公司/行业数据信息以便进行专业分析。 根据当前信息仅能确认: 文档属性 - 内容分类属于公司动态板块 [1]
中国重工: 北京市嘉源律师事务所关于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终止上市之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8-14 16:39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名称为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简称为中国重工 股票代码为601989 SH [2] - 公司注册资本为2,280,203 5324万元人民币 类型为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国有控股) [2]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王永良 成立日期为2008年3月18日 住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昆明湖南路72号 [2]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资产经营 投资管理 舰船及配套产品设计生产 海洋工程装备 能源装备 交通装备 环保装备和机械电子设备的研制销售 以及进出口业务 [2] 终止上市方案 - 终止上市方案为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 中国船舶向中国重工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 [3] - 合并完成后中国重工将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 中国船舶将承继中国重工全部资产 负债 业务 人员及其他权利义务 [3] - 本次合并属于《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 7 1条第一款第(六)项规定的新设合并或吸收合并导致法人资格注销情形 [4] 批准与授权情况 - 本次交易已获得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双方股东大会 董事会 监事会及相关监管机构的批准与授权 [4] - 中国重工主动终止上市尚需取得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最终批准 [4]
中国重工,申请终止上市
中国重工主动终止上市申请 - 公司于8月14日向上交所提交A股股票主动终止上市申请,尚需上交所批准[1] - 主动终止上市属于《上交所上市规则》第9.7.1条规定的因吸收合并导致独立主体资格注销的情形[3] - 上交所批准后公司将刊登终止上市公告并实施换股[8] 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交易细节 - 交易金额达1151.5亿元,为A股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吸收合并案[3] - 中国船舶以发行A股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换股完成后中国重工资产/负债/业务等由前者承继[7] - 合并后中国船舶新增A股股票将申请在上交所主板流通[7] 公司市值与财务数据 - 停牌前中国船舶总市值1722亿元,中国重工总市值1163亿元[3] - 中国船舶8月12日收盘价38.50元/股,市盈率39.7,市净率3.38[4] - 中国重工8月12日收盘价5.10元/股,市盈率68.6,市净率1.38[5] 异议股东保护机制 - 中国重工异议股东现金选择权价格为4.03元/股[10] - 中国船舶异议股东收购请求权行权价30.02元/股,较8月12日收盘价折价28.25%[10] - 收购请求权申报截止时间为8月15日交易时段[11] 交易背景与审核进度 - 本次合并为2025年5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订后首单通过审核注册的吸收合并项目[3] - 交易已获公司股东大会通过及证监会批复[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