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制造

搜索文档
江苏哈工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涉及诉讼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24 23:51
诉讼基本情况 - 公司及子公司海宁哈工我耀机器人有限公司被中国农业银行海宁市支行起诉,案号为(2025)浙04民初42号 [2] - 诉讼请求包括要求子公司归还借款本金21745万元及利息3183203.19元(截至2025年1月25日),并支付律师费18万元 [2] - 公司被要求对子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2] - 原告要求对子公司抵押的不动产(最高限额34739万元)优先受偿 [2] - 诉讼及保全费用由公司及子公司承担 [2] 其他诉讼事项 - 除已披露的诉讼外,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无其他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诉讼或仲裁事项 [3] 诉讼对公司财务影响 - 公司及子公司因本案被冻结账户,具体冻结情况详见2025年3月22日披露的公告 [4] - 案件尚未开庭审理,暂无法判断对公司本期或期后利润的具体影响 [5] 后续进展 - 公司将密切关注案件进展,并按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5]
杭州凯尔达焊接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2024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证券日报· 2025-04-24 23:26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19,603,653股,发行价47.11元/股,募集资金总额92,352.81万元,扣除承销费用后净额86,442.72万元,最终募集资金净额为83,502.17万元[1] - 募集资金于2021年10月18日到账,并经天健会计师事务所验证[1] 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 公司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制度》,设立7个专户存储资金,并与多家银行及保荐机构签订三方/四方监管协议[2] - 截至2024年末,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8,000万元大额可转让存单及1,000万元结构性存款[4]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原募投项目"装配检测实验大楼建设项目"变更为三个子项目:协作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工业机器人智能生产线升级改造扩建、补充流动资金,涉及募集资金15,426.71万元[4] - "智能焊接机器人生产线建设项目"结项后节余资金2,253.72万元(含利息收入138.87万元)转为永久补充流动资金[8] 经营数据与行业动态 - 2025年第一季度工业机器人销量1,185台,同比下降6.40%,其中自产机器人销量470台,同比下降35.97%[15] - 2025年预计与关联方安川电机等发生日常交易不超过38,600万元[42] 公司治理与财务规划 - 续聘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38] - 2024年度财务决算报告显示公司经营符合预期,2025年预算报告基于销售目标统筹成本费用[36][37] - 董事会通过《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聚焦高质量发展[45] 董事会决议重点 - 审议通过2024年年报、利润分配预案、董事及高管薪酬方案等17项议案,其中11项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25][27][49][51] - 2024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符合会计准则,公允反映资产状况[52]
中国外贸“以新破局”持续释放吸引力 多元“朋友圈”共享“中国机遇”
央视网· 2025-04-24 09:19
央视网消息:在美国滥施关税严重冲击国际经贸格局之际,今年一季度,我国外贸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货物贸易进出口达10.3万亿元, 同比增长1.3%。月度增速逐月回暖至6%,逆势画出一条上扬曲线。我国外贸基本盘如何巩固?外贸人如何顶住压力寻找"破局"之道?带着这 些问题,记者来到素有外贸"晴雨表"之称的"广交会"。先来听一听记者在广交会上听到的世界声音。 美国采购商称:"我们需要中国的制造业。对于我们来说,在中国以外的地方开展业务是非常困难的。" 巴西采购商称:"我必须来看看,跟他们聊聊,了解最新的市场趋势,这种人脉网络你在别的地方建立不了,必须身处中国。" 法国采购商称:"中国制造商的产品非常出色,生产速度快,响应能力强,中欧当下的合作只会更加紧密。" 外国采购商纷至沓来 共享"中国机遇" 本届广交会分三期举办,第一期就吸引了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8585名境外采购商,人数同比增长20.2%。是什么让外国采购商纷 至沓来?一起到广交会现场寻找答案。 傲意科技首席执行官倪华良称:"我们自己研发,2021年之后基本上就全部切换到我们自己的电机了,200元左右,是进口产品批量价格的 15%左右。" 记者在现场看 ...
上海开普勒机器人完成Pre-A轮融资,多家产业资本参投
南方都市报· 2025-04-23 13:15
公司融资情况 - 上海开普勒机器人有限公司完成Pre-A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张科垚坤基金 伟创电气 柯力传感两家产业资本 [1] - 张科垚坤基金由张江科投发起和管理 首期规模10.5亿元 已投资傅利叶智能 意优科技 智元机器人等人形机器人企业 [1] - 产业股东伟创电气布局伺服系统 空心杯电机 无框电机等产品线 柯力传感将机器人传感器作为四大主营业务板块之一 [1] - 公司2024年4月披露天使轮融资 北洋海棠基金 尚势资本参投 融资额未公布 [1] 公司背景与产品 - 创始人杨华同时担任小米生态链企业纯米科技的创始人 联合创始人兼CEO胡德波曾在中兴 华为从业 [2] - 公司2023年11月推出"先行者K1"人形机器人 2023年10月迭代为"先行者K2" [2] - "先行者K2"灵巧手单手拥有11个自由度 单手负载能力15公斤 单指配置25个力触点柔性传感器 充电1小时可工作8小时 量采基础版售价3万美元 [2] - 公司公布"先行者K2"在上汽通用实景训练视频 展示车辆质检 大负载部件协同操作 不规则部件抓取 操控机械夹具等工业场景应用能力 [2] 行业动态 - 张科垚坤基金专注于人形机器人领域投资 已布局机器人本体厂商 关节企业等产业链环节 [1] - 人形机器人供应链厂商通过战略合作及投资参与产业链整合 伟创电气提供电机系统 柯力传感提供传感器解决方案 [1] - 工业场景成为人形机器人重点应用方向 公司定位产品为工业场景的"蓝领工人" [2]
卡尔动力推出运输机器人,未来定价25万起
快讯· 2025-04-23 12:28
产品发布 - 卡尔动力在上海国际车展推出全球首款未来运输机器人KargoBot Space [1] - 该产品可使单车运输毛利提升5倍 [1] - 首款产品定价25万元加5万元服务费/年 [1] 量产计划 - 基于KargoBot Space的大宗货运和快递快运车型计划于2027年量产 [1] 战略布局 - 公司在上海国际车展期间举行未来运输机器人战略发布会 [1]
机器人:2025年一季度净亏损5026.64万元
快讯· 2025-04-23 10:49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6.88亿元 同比下降6.14% [1] - 2025年第一季度净亏损5026.64万元 去年同期净亏损4037.13万元 [1] - 净亏损同比扩大989.51万元 [1]
震裕科技(300953):2024年净利润同比大增494% 致力成为人形机器人“肢体”供应商
新浪财经· 2025-04-23 08:41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收入71.3亿元 同比增长18.4%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2.5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493.8% [1] - 拟每10股转增4股并派发现金股利2.1元 [1] - 2025年一季度预计归母净利润6900-7500万元 同比增长32%-43%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1亿元/6.03亿元/7.61亿元 [1] 业务板块表现 - 锂电池精密结构件收入42.40亿元 同比增长29.84% 毛利率提升2.75个百分点至11.28% [2] - 电机铁芯收入15.09亿元 同比下降11.78% 毛利率提升2.41个百分点至18.85% [2] - 模具业务收入4.16亿元 同比增长32.70% 毛利率提升4.93个百分点至53.85% [2] 人形机器人业务进展 - 成立马丁机器人全资子公司切入人形机器人零部件业务 [3] - 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具备全套成熟工艺 已建立C3/C5精度标品库 并向头部厂商小批量供货 [3] - 自研多款线性执行器已向头部厂商送样 具备量产能力 [3] - 微型丝杠产品已联合客户开发并送样 蜗轮蜗杆获国内外客户小批量订单 [3] - 公司致力成为人形机器人"肢体"供应商 通过建设产能和整合行业资源实现目标 [1][3] 估值水平 - 当前市值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41.6倍/27.7倍/21.9倍 [1]
助力智造出海!阿米奥机器人联手迪比科能源打造柔性产线具身智能解决方案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4-21 09:21
战略合作核心 - 北京阿米奥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与东莞市迪比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聚焦智能硬件"柔性智造"核心需求,以AmigosBot为载体在智能硬件柔性制造场景中进行模型验证与产品迭代 [1] - 合作旨在破解智能硬件制造业出海面临的"高成本、低柔性、难管理"三大困局,助力中国智造全球化突围 [1] - 迪比科作为华南地区智能硬件制造领军者,其新能源汽车电子、储能设备等产品远销30余国,近年持续加码海外产能布局 [1] 行业痛点与解决方案 - 全球贸易壁垒持续升级,智能硬件制造企业加速向东南亚、美洲等地建厂,但海外人工综合成本飙升,存在技能培训周期长、文化背景差异大、多品类生产切换难等问题 [1] - 传统自动化设备难以适配"小批量、多批次"的生产特性,依赖人工的精密组装、跨工序物料流转等环节面临效率波动与品控风险 [1] - AmigosBot搭载3D视觉动态感知系统,支持±1mm操作精度及5kg负载,可自主识别多SKU成品和半成品并完成抓取、装配等流程 [1] - 基于"技能迁移"技术,产线切换新产品时调试周期缩短70%,从过去需停工两周缩短至现在只需3小时 [1] 合作价值与战略意义 - 对迪比科的价值:海外工厂综合生产成本降低40%,产能稳定性提升至99%;产线切换效率提升80%;打造可快速复制的"智能工厂模组",6个月内完成新基地投产 [1] - 对阿米奥机器人的意义:沉淀消费电子制造领域场景数据;验证"一机多能、即插即用"的轻量化部署模式;树立跨境智造标杆案例 [1] - 迪比科董事长表示合作将通过"机器人原生"理念重构生产体系,未来东南亚和美洲工厂将直接复用这套方案 [2] - 阿米奥CEO指出这是生产关系的变革,当机器人能自主适应全球各地工厂的差异化需求,中国制造业的全球化将进入"系统输出"新阶段 [2] 技术突破 - AmigosBot具备自适应作业和零代码部署两大核心能力 [1] - 机器人从"产线附属"升级为"产线大脑",用自主决策能力重构生产逻辑 [1] - 具身智能技术的核心价值在于让机器人具备自主决策能力 [1]
人形机器人挑战“半马” 冠军靠什么赢得比赛?
环球网资讯· 2025-04-19 23:15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 - 赛事吸引来自北京、上海、广州、苏州等地的20支参赛队,机器人造型各异,身高从75cm到1.8米不等,比赛全程21.0975公里,需完成约25万次精密关节运动 [1][2] - 赛道地形复杂,包含柏油路、坑洼路、缓坡、陡坡、石板路等6种地形,设有14个转弯点(6左8右),考验机器人路径规划与转向能力 [1] - 比赛采用"换电不停表"规则,换电池时间计入总成绩,更换机器人则每次罚时10分钟以上,最终成绩=计时+罚时 [4] - 天工人形机器人以2小时38分钟夺冠,全程更换3次电池未更换本体,其关节系统(电机/减速器/编码器)协同控制表现突出 [8][10] 人形机器人技术特征与行业对比 - 核心组件分为三大模块:"大脑"负责智能决策、"小脑"专攻运动控制、本体承担物理运动任务 [11] - 与传统工业机器人对比:工业机器人多为机械臂结构,专注焊接/搬运等固定场景,运动控制简单;人形机器人需模拟人类平衡/步态,控制系统复杂度显著提升 [13][15] - 与服务机器人对比:服务机器人形态多样但功能单一(如清洁/配送),人形机器人强调环境适应性与自然交互能力,应用场景更广 [13][17] 赛事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 技术验证:马拉松赛事测试机器人长时运行/复杂地形适应能力,推动高效电极、柔性关节等技术迭代 [18] - 标准制定:提供统一测试平台,加速行业性能评价体系与标准建立 [18] - 场景拓展:验证灾害救援、巡检、陪护等场景可行性,2023年Q1工业机器人/服务消费机器人销售收入同比增12.4%/55.4% [11][18] - 生态构建:促进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协同,推动技术商业化进程 [19]
首季中国经济观察丨工厂“黑科技”背后的产业新变迁——首季中国经济一线调研报告之三
新华社· 2025-04-19 05:43
工厂智能化升级 - 宁波极氪5G智慧工厂引入人形机器人进行分拣物料、搬运料箱、精密装配等多任务协同作业,智能制造场景具象化[2][3] - 重庆剑涛铝业通过4条生产线技术改造,再生铝产能提升30%,一季度产值同比翻番[4] - 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实现"机器人生产机器人",全自动生产线生产100公斤以下机器人仅需30分钟[4] 数字化与柔性制造 - 家电、汽车行业应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虚拟工厂,精准模拟产线改造与产品排产,降低试错成本[4] - 赛力斯汽车超级工厂支持4平台8车型混线生产,新能源汽车订单数同比增长超180%[6] - 玩具企业通过大数据预测"爆品"并动态调整生产,畅销款补货可得率大幅提升[7] 生产效率与质量提升 - 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在钢铁、建材行业实现碳排放减少12%,研发周期缩短30%,生产效率提升30%[7] - 极氪5G智慧工厂焊接车间4800个焊点实现毫秒级监控,总装工序采用23套高精伺服控制系统[8] - 全国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覆盖80%制造业大类,不良品率平均下降50.2%[8] 供应链协同与创新链融合 - 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3.5%,工业互联网平台超340家,连接设备超1亿台(套)[9] - 蜂鸟智造中试基地每周转化医疗器械、智慧停车等领域科研项目,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11] - 华熙生物中试平台通过"柔性生产线"实时监测功能糖、蛋白质项目生产指标[11] 政策与行业趋势 - 一季度工业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6.3%,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6.2%[5] - 国家级绿色工厂达6430家,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20%[5] - 国家计划到2027年建设1万个5G工厂,打造20个以上"5G+工业互联网"试点城市[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