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制造业

搜索文档
5月经济数据点评:经济叙事的三重分化
东吴证券· 2025-06-16 06:31
经济整体表现 - 5月经济有韧性,工业增加值同比+5.8%、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6.2%,社零同比+6.4%,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3.7%,出口同比4.8%[3] - 经济不同领域呈三重分化,政策支持领域、新质生产力、房地产和无补贴消费表现各异[3] - 经济数据分化体现为价格分歧,上半年CPI连续负增长、PPI降幅扩大,核心CPI同比增速企稳回升[3] 各领域具体情况 - 工业维持强劲但高技术制造业边际走弱,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5.8%,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速从10%降至8.6%[3] - 6.4%的社零增速远超市场预期,“抢国补”影响大,5种以旧换新产品销售增速从28.5%提至34.1%[3] - 固定资产投资走弱有价格因素,5月固投累计增速从4.0%降至3.7%,PPI同比从-2.7%降至-3.3%[3][4] 投资细分情况 - 制造业投资设备更新是主要驱动,5月累计增速从8.8%降至8.5%,前5个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7.3%[5] - 基建投资公共管理业是5月增速下行主要拖累,广义基建累计增速从10.9%降至10.4%[5] - 房地产销售小幅下降、投资维持低位,销售面积累计增速从-2.8%降至-2.9%,投资累计增速从-10.3%降至-10.7%[5] 后续关注问题 - 预计完成全年5%左右经济发展目标,下半年关注耐用品消费透支、出口增速降幅、政策应对问题[3]
5月中国经济展现较强韧劲,消费增速大幅回升
第一财经· 2025-06-16 05:34
宏观经济政策 - 政策工具箱储备充足 宏观政策留有后手 可根据形势变化动态调整 [1] - 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加大逆周期调节 加快推进"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 [1] - 宏观政策对稳定经济运行发挥重要作用 带动生产增长和转型升级 [1] 消费市场表现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 增速较4月回升1.3个百分点 [1][3] - 1-5月服务零售额增长5.2% 较1-4月加快0.1个百分点 [3]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显著 带动家用电器(53%) 通信器材(33%) 文化办公用品(30.5%) 家具(25.6%)等商品销售快速增长 [4] - 假日消费态势良好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同比增长6.4% 餐饮收入增长5.9% [4] - 消费新业态快速发展 直播带货 即时零售等新模式成熟 银发经济 首发经济 低空经济等新增长点涌现 [4] 工业生产情况 - 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 环比增长0.61% [6] - 装备制造业(9%)和高技术制造业(8.6%)增速快于工业整体水平 [6] - 汽车制造业(11.6%)和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10.2%)增长较快 [6] - 高技术产品产量快速增长 3D打印设备(40%) 集成电路(11.5%) [6] - 企业效益预期改善 1-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4% 制造业企业利润增长8.6% [7] 固定资产投资 - 1-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7% 较前四个月回落0.3个百分点 [1][10] - 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7% [10] -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6% 制造业投资增长8.5%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7% [10] - 5月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超4400亿元 创年内新高 [10] 外部环境与政策应对 - 中美经贸磋商取得新进展 有利于推动经贸关系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11] - 面对复杂环境 关键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能 [11]
最新发声:政策留有后手
证券时报网· 2025-06-16 04:48
国民经济运行 - 5月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部分指标继续改善,新动能成长壮大,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1] - 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增速环比加快1.3个百分点,1-5月服务零售额增长5.2%,环比加快0.1个百分点[1] - 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生产指数增速环比加快,高端制造、数字经济、新能源产业等新动能持续壮大[1]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环比增长0.61%,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1] - 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2%,环比加快0.2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1] - 1-5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7%,达191947亿元,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1] 房地产市场 - 房地产市场继续朝止跌回稳方向迈进,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降幅收窄,商品房库存连续三个月减少[3] - 1-5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2.9%和3.8%,降幅与1-4月持平,部分一二线城市交易活跃[3] - 一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环比收窄0.4、0.4和0.5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降幅收窄0.5、0.4和0.5个百分点[3] - 5月商品房待售面积环比减少715万平方米[3] 宏观政策 - 政策组合效应持续释放,稳经济促发展效果显现[2] - 宏观政策工具箱储备充足,留有后手,可根据形势动态调整以稳定经济运行[5][6]
刚刚,重要经济数据公布!
第一财经· 2025-06-16 02:31
工业生产 - 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环比增长0.61%,1-5月累计增长6.3% [2]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表现突出,分别增长9.0%和8.6%,高于工业整体增速3.2和2.8个百分点 [2] - 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大幅增长40.0%、35.5%、31.7% [2] - 1-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21170亿元,同比增长1.4% [2] 服务业 - 5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2%,增速较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 [3] - 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1.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8.9%,批发零售业增长8.4% [3] - 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电信、互联网软件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高于55.0% [3] 消费市场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26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较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 [4] - 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著,家电音像器材、通讯器材、文化办公用品、家具类零售额分别增长53.0%、33.0%、30.5%、25.6% [4][5] - 1-5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9878亿元,占社零总额比重达24.5% [5] 固定资产投资 - 1-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91947亿元,同比增长3.7%,扣除房地产投资后增长7.7% [6] - 制造业投资增长8.5%,高技术产业中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41.4%,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增长24.2% [6] -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7%,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下降2.9%和3.8% [6] 对外贸易 - 5月货物进出口总额38098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出口增长6.3%,进口下降2.1% [7] - 1-5月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3%,占出口总额比重达60.0%,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提升至57.1% [7] 就业与价格 - 5月城镇调查失业率5.0%,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企业周平均工作时间48.5小时 [8] - 5月CPI同比下降0.1%,核心CPI同比上涨0.6%,PPI同比下降3.3% [9][10]
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国家统计局· 2025-06-16 02:00
工业生产 - 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环比增长0.61%,1-5月累计增长6.3% [3][19]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表现突出,分别增长9.0%和8.6%,高于整体工业增速3.2和2.8个百分点 [3] - 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大幅增长40.0%、35.5%、31.7% [3] - 制造业PMI回升至49.5%,企业生产经营预期指数达52.5% [3] 服务业 - 5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2%,增速较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 [4][19] - 信息技术服务业(11.2%)、租赁商务服务业(8.9%)、批发零售业(8.4%)领涨 [4] - 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互联网软件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保持在55%以上高景气区间 [4] 消费市场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1326亿元,同比增长6.4%,环比增长0.93% [5][19] - 升级类商品销售强劲,金银珠宝类(+21.8%)、体育娱乐用品类(+28.3%)增速显著 [5] - 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现,家电音像器材(+53.0%)、通讯器材(+33.0%)等品类高速增长 [5] - 1-5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零比重达24.5% [5] 固定资产投资 - 1-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91947亿元,同比增长3.7%,扣除房地产后增速达7.7% [6][19] - 制造业投资表现亮眼,同比增长8.5%,高技术产业中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41.4% [6] - 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下滑,同比下降10.7%,新开工面积下降22.8% [6][19] 对外贸易 - 5月出口同比增长6.3%,1-5月累计增长7.2%,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达60% [7][19] - 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7.0%,占进出口总额比重提升至57.1% [7] 价格指数 - 5月CPI同比下降0.1%,核心CPI同比上涨0.6% [9][19] - PPI同比下降3.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6% [9][20] 就业情况 - 5月城镇调查失业率降至5.0%,31个大城市失业率同步下降 [8][19] - 企业周平均工作时间维持在48.5小时较高水平 [8]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正持续积聚
证券日报· 2025-06-15 16:17
新动能发展现状 - 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5月份同比增长1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2%,企业采购数字技术金额同比增长10.9% [1] - 工业机器人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2%,特殊作业机器人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8.3% [2] - 高技术制造业PMI连续4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 [2] 数实融合与产业升级 -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向各行各业渗透,驱动产业升级和优化经济结构 [1] - 企业受益于数字化赋能、赋值和赋智,产业链和价值链得到全方位改造升级 [1] - "人工智能+"行动深入推进,具身智能等加快商业化进程 [2] 外贸领域新动能 - 保税维修等外贸新业态不断涌现,全国已累计落地保税维修项目280多个 [2] - 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竞争力增强,外贸"含新量"和"含金量"不断提高 [2] 未来发展方向 -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领,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 [3] - 持续推动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开辟新领域和新赛道 [3]
从资本市场透视供需再平衡:原因剖析与路径优化
搜狐财经· 2025-06-13 03:12
当前总供给与总需求不平衡的主要表现 - 总需求持续疲软,投资与消费双重承压,CPI低位运行与PPI负增长并存期长达25个月,GDP平减指数连续8个季度同比下降 [3] - 房地产调整引发产业链收缩,相关资产价格大幅回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下滑带动黑色金属冶炼、水泥、玻璃等行业价格同比负增长 [3] - 居民收入实际增速从2015年的8.2%放缓至2024年的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从2015年4月的10.4%降至2025年4月的4.7% [3] 供给结构性失衡的表现 - 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压力显著,工业产能利用率长期在75%左右徘徊,钢铁、化工等行业指数较2022年高点分别下跌27.7%、31.1% [4] - 新兴产业快速扩张与价格下行并存,光伏设备指数较2022年高点累计下跌68.4%,新能源汽车、高端家电等产品价格大幅下行 [4] - 外需不确定性加大,出口企业承压,光纤光缆、机电产品、光伏产品等出口价格指数降幅较大 [4] 总供给与总需求不平衡的原因 - 疫后生产恢复快于消费复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 [6] - 外部环境恶化压缩产能释放空间,欧盟光伏反补贴调查引发相关企业股价平均下跌8.3% [6] - 投资内部分化明显,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高于传统制造业,研发投入占比前20%的上市公司平均估值溢价超过40% [7] 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 - 高质量发展目标重构供给体系,"双碳"目标下高耗能企业估值显著低于行业均值,绿色低碳企业估值溢价明显 [8] - 人口老龄化改变消费需求,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从2013年67.6%降至2024年60.9%,养老医疗板块估值稳健 [8] 政策启示 - 构建多维度监测网络,将股票市场行业指数轮动方向、期货市场价格走势等纳入宏观经济测评框架 [10] -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期现价差、上市公司产能利用率等市场参数构建产能过剩预警体系 [11] - 优化需求管理对策,财政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民生改善,货币政策结合高技术制造业ETF资金流向变化精准滴灌 [13] 资本市场价格信息质量提升 -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强化上市公司信息发布监管,提高定价效率 [14] - 发展多层次市场,强化科创板、创业板功能,完善北交所和新三板体系 [14] - 优化衍生品市场,丰富商品期货和期权品种,扩大个人养老金投资范围 [14]
效益提升景气改善 装备制造业持续向中高端迈进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11 22:34
制造业整体景气度改善 - 5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49.5%,较4月份上升0.5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改善 [1] - PMI生产指数、采购量指数、新订单指数均出现回升,企业预期改善,生产经营活动有回暖迹象 [1] - 5月份中国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5%,比4月份上升0.4个百分点,企业对市场发展信心保持乐观 [2] 政策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 国家出台多项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1] - 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专用设备、通用设备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3.2%、11.7%,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0.9个百分点 [3] - 汽车报废置换更新补贴、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带动充电桩、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等产品增长43.1%、38.9%、35.9% [4] 装备制造业表现突出 - 1-4月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1.2%,较1-3月加快4.8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3.6个百分点 [5] - 装备制造业8个行业中有7个行业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仪器仪表、电气机械、通用设备等行业利润增速加快 [6] - 4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对工业生产增长贡献率达55.9%,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36.3% [8] 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增长 - 1-4月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9.0%,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 [6] - 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电子电路制造、集成电路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05.1%、43.1%、42.2% [6] - 4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0%,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4.9%、13.6% [9] 智能化与绿色化发展 - 4月份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0%,智能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0.2%、12.5% [9] - 服务器产量实现近2倍增长,机器人减速器、工业机器人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81.0%、51.5% [9] - 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量分别增长38.9%、61.8%、33.4% [10] 投资与出口表现 - 1-4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8%,增速比全部投资高4.8个百分点,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54.6% [2] -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中,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8.9%,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3.9% [7]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升至扩张区间,出口短暂下降后较快回升 [7] 行业标杆与技术进步 - 济南二机床成为世界三大数控冲压装备制造商之一,大型数控冲压机床进入国内外主流汽车厂商车间 [8] - 国产盾构机全产业链自主可控,控制精度达毫米级,推动我国盾构技术位列国际第一梯队 [8] - 3D打印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60.7%、29.5% [9]
百年之变局下的投资之道|重磅嘉宾来袭
格隆汇APP· 2025-06-10 11:16
7 月 4 日 -5 日,格隆汇诚邀您莅临【格隆汇中期策略会 2025 】! 东方港湾创始人兼董事长但斌先生将带来他的最新投资策略分析,当前 A 股估值处于历史中 低位,港股恒生科技指数更具反弹潜力,政策对"新质生产力"的聚焦,如人工智能、人形机器 人等,正在重塑产业竞争格局。 面对复杂的全球经济环境,中国经济正呈现 "温和复苏、结构优化"的特征。 根据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数据, 2025 年 GDP 增速预计达 4.8% ,其中高技术制造 业投资增速持续领跑,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 货币政策层面, 5 月 20 日 LPR 双降 10 个基点至 1 年期 3.00% 、 5 年期 3.50% ,释 放出稳健偏宽松的政策信号,为资本市场注入流动性支持。 与此同时,美联储 6 月降息预期升温,全年预计降息 50 个基点,全球风险偏好的回升将进一 步提振科技资产估值。 躬身耕耘的星火,终成燎原之势; 破浪而行的孤舟,自达沧海之界。 【格隆汇中期策略会 2025 】 在深圳期待您的莅临! 你还在等什么!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进行报名吧! 东方港湾创始人兼董事长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EMBA ...
中国经济圆桌会聚焦四稳: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
新浪财经· 2025-06-05 04:10
经济形势与政策部署 -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以高质量发展应对外部不确定性,提出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的"四稳"目标 [1] -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加快推出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国民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 [1][2] 经济表现与结构亮点 - 工业生产、服务业、内需和出口保持较快增速,经济展现韧性 [2] - 前4个月家电、通讯器材零售额增速超20%,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8.2% [2] - 4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10%,新能源汽车、AI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等产业升级加速 [2] 就业市场与政策支持 - 1-4月城镇新增就业快于时序进度,调查失业率均值5.2% [3] - 一季度发放稳岗资金35.2亿元,就业补助资金238亿元,稳岗扩岗专项贷款1563亿元 [3] - 实施"技能照亮前程"行动,每年补贴职业技能培训超1000万人次,推出养老、家政等专项培训计划 [3] 金融支持与企业融资 - 央行降准0.5个百分点,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结构性工具利率降0.25个百分点 [4] - 4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4.3万亿元同比增11.9%,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6.3万亿元同比增15.1% [4][5] - 4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2%,环比降0.1个百分点,同比降0.5个百分点 [5] 内需扩张与投资布局 - 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8000亿元支持"两重"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7350亿元 [6] - 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大文旅、养老等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发展冰雪经济等新业态 [6] - 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解决资本金不足问题,向民间资本推介交通、能源等领域优质项目 [7] 金融政策创新与工具 - 科技创新再贷款规模由5000亿元扩至8000亿元,利率由1.75%降至1.5% [8] - 新设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支持住宿餐饮、文体娱乐等领域 [8] - 推动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政策工具聚焦扩量、降价和创新三大方向 [8] 企业服务与就业保障 - 人社部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开展失业人员集中帮扶行动 [10] - 加强东西部劳务协作,动态归集就业信息,推广"大数据+铁脚板"服务模式 [10] - 央行优化创业担保贷款流程,在利率和担保费率上加大支持力度 [11][12] 政策协同与长效机制 - 国家发改委完善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机制,加强政策预研储备 [13] - 常态化做好政策工具箱系统集成,提高调控前瞻性和协同性 [13]